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行测答题技巧:主旨观点题的选项特点分析

来源:九壹网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行测答题技巧:主旨观点题的选项特点分析

行测科目中的主旨观点题旨在考察学生对于文段的中心、主旨的归纳能力以及对于作者的态度和观点的判断能力。中公教育专家王海旭将针对此类题型中的正确选项和错误选项的特点进行介绍,但是不建议学生不读题目直接运用如下特点,这些特点只在阅读文断后选项间对比时起到节约时间的作用,一些特殊情况还要结合题目做具体分析。

一、正确答案的特点

1.全面。前文已经提到过此类题目考察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如果文段中出现两个以上的描述对象,而选项中只提及其一,大多是错误选项。

例题一:领导干部读书学习也应该有这三种境界:首先,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有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其次,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舍得付出,百折不挠,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再次,要坚持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

下列表述最能概括上述文字内容的是( )。 A.读书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坚持的恒心 B.读书要和实践相结合 C.读书要讲究方法和技巧 D.要爱看书、勤读书和善读书

【答案】D。解析:通过文段中“首先”、“其次”、“最终”的论述说明文段包含并列的三部分,所以答案应该是对这三部分的概括。选项A、B、C分别是对其中一个要素的概括。D选项中的“爱读书”、“勤读书”、“善读书”则分别对应文段三个分论点,故D为正确选项。

以上例题是对三个分论点的简单概括。而有些题目中可能论述了两个分论点,主旨是在探讨两个描述对象之间的关系,这是如果只是看到其一或者对两个描述对象进行简单概括则是不可取的。

例题二:20世纪60年代以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防洪的工程建设,即通过修建大坝、水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库等水利设施对洪水进行控制。但在6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在防洪规划中越来越重视非工程措施的运用,即通过洪水预警、灾情评估、洪灾保险等多种手段,结合各种工程措施,从而尽可能减少洪灾对人类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这段文字主要谈的是( )。

A.世界各国防洪理念的转变 B.世界各国控制防水的新途径

C.单纯重视防洪工程不能有效控制洪水 D.非工程措施逐渐成为防洪规划的主导 【答案】A。解析:文段中共两句话:第一句话指出20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各国在防水上重视工程措施的运用。第二句指出60年代后各国防水的重心转到非工程措施上。两个时间段的防水重点是不同的,因此是在强调二者之间的变化。B项只体现了后一句话的意思;C选项在讨论防水的有效性,文段中为提及,属于无关项;D选项也是只强调了后半部分,忽略了前半部分。故本题正确选项是A。

根据全面这一特点,在例二中,B、D是可以明显排除的。

2.抽象。主旨观点题通常是通过论据的论证得出相应的论点,即作者的主观想法,是精神世界的思维产物,所以多数情况较为抽象。

例题三:中小企业由于规模有限、力量较小,不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市场扩展,很多事情依靠每个企业单打独斗既不可能,也不经济。因此,发展中小企业的协会和服务组织,对中小企业发展十分重要。这类组织既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专业性的。事实证明,中小企业的发展与这类服务组织的发展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相关性。积极参与和支持这类组织的发展和运作是中小企业的分内之事,虽然会花费一定的精力、付出一定的代价,但这种付出和代价是值得的。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发展中小企业协会和服务组织将成为大势所趋 B.中小企业应意识到参与协会和服务组织的意义 C.现实状况下中小企业协会和服务组织大有可为 D.中小企业参与协会和服务组织才能提高竞争力

【答案】B。解析:从文段可知,本文探讨成立中小企业协会的重要性。B选项中的“意识”一词提示这是属于思想层面的精神活动,“意义”一词体现了宏观上的思考,而不是像D项那样具体到竞争力一个方面。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3.深刻。对于一个主旨和观点通过一大段文字进行论述,他一定不是很肤浅或众所周知的道理,否则没必要进行大段论述,也不可能成为命题的考点。所以,在没有时间做题或拿不定主意时选相对深刻的选项。

例题四: 纵观各国货币发展历史,货币国际化虽然给所在国带来一定风险,但却远低于带来的好处。从老百姓的角度看,本国货币的国际化程度高,就意味着在出国旅游、留学、消费的过程中可以较为便利地利用本币进行支付,不必经过繁琐的汇兑程序;从政府的角度看,国际货币发行国可以通过发行本国货币为国际赤字融资,相当于对别的国家征收了“铸币税”,其中的好处不言而喻。因此,许多国家的货币都“争先恐后”地走向国际化。

这段文字主要( )。

A.揭示促使货币国际化的原因 B.说明实现货币国际化的结果 C.提醒货币国际化潜在的风险 D.剖析货币国际化的实现途径

【答案】A。解析:“揭示”的通常是实质或原因;“说明”的多是事件;“提醒”的多是通常不在意的事情;“剖析”的多是过程。所以就字面来看,“揭示”更为深刻。综合主题词货币国际化,正确答案为A。

二、错误选项的特点。

1.过于绝对。当选项中出现“一定是”、“绝对是”等过于绝对的字眼时,多为错误选项。导致问题发生的因素通常是多方面的,用绝对化的词语将原因锁定在其中一方面,不符合论述的严谨性。

例题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但劳动就业的增长却远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目前,尽管我国服务业吸纳劳动就业的比重在不断上升,甚至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并且基本消化了包括从农业和制造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存量在内的所有新增劳动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它对劳动就业的贡献率还很低。我们务必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模式转变的机会,发掘服务业对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的巨大潜力。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

A.产业结构公正是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契机 B.服务业是保障我国就业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 C.我国服务业对劳动就业的吸纳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拓展 D.就业与经济增长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在于服务业发展滞后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答案】C。前两个选项都出现了判断词“是”,C选项的“有待”在语气上就没有其他选项强,比较符合常规正确选项特点。再看A,文段最后一句说发展服务业应把握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模式转变两个契机,选项说了一个,过于绝对。

2.与传统价值观项偏离。事业单位考试一定是有一定导向性的,褒扬和贬斥的内容与社会文化价值观时一致的。一些有悖于伦理纲常、社会风俗的论断一定是错的。

例题六:旅行是什么?德波顿并不急于提供答案;旅行为了什么?德波顿似乎也不热心去考求。但释卷之后,相信每一位读者都会得到一种答案——这答案,既是思辨的,也是感性的;既酣畅淋漓,又难以言说。因为它更像一种情绪,令人沉醉而不自知。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 A.德波顿给了读者宝贵的精神享受 B.读者读后得到了模糊不清的答案 C.读者领悟到了德波顿的淡然无为 D.德波顿没有解答读者提出的问题

【答案】A。解析:本题按照常规思路做是通过文段最后一句的“沉醉”得出读者是赞扬德波顿的,只有A项与他的论断相符。那么,如果只比较选项的话,首先可以发现除了A外都是否定德波顿的,而德波顿又不是社会文化中反对的秦桧、李洪志那样的人物,所以一定是赞扬的。

3.例子一定是打酱油的。在这里要注意区分例子与描述对象的概念:假如通篇文章都在对森林进行探讨,那么森林就是本篇文章的描述对象,与接下来要说的例子不同;例子是指在一个观点给出后,为了论证它的正确性举出的典型。

例题七:湿地是与森林和海洋并列的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它在保持水源、抵御洪水、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作用难以替代。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使用湿地概念的国家,如今至少有25个州已制定了湿地保护方面的法规。经历了“卡特里娜”飓风重创的路易斯安那州,甚至计划花费数百亿美元恢复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大片湿地。然而,最新的研究成果显示,像美国这样的先破坏后重建的保护方式并不理想,因为湿地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原样。为此,世界各国已将湿地保护的重点放在可持续发展上。较为普遍的做法是成立湿地保护区,并适当在区内发展旅游业,从而使发展和保护相辅相成。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美国在湿地保护立法方面存在弊端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B.保护湿地对维护生态平衡意义重大 C.成立湿地保护区将促进旅游业发展 D.湿地保护应着眼于可持续发展

【答案】B。本段文字第一句就说明了湿地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及其作用。接下来的论证都是为了说明第一句的正确性,美国在这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提及美国的湿地保护问题是为了得出更普遍的湿地保护方面的结论。所以A选项直接可排除。在我们时间不够时或没读懂题目时,即使是猜答案也不要选A。

本文仅仅从常规出题角度对主旨观点题的选型特点做以分析,希望可以成为同学们在时间紧和读不懂题目时节省做题时间的辅助性答题技巧。当然,结尾还是要赘述下,当我们常规做法可以得到正确选项时,请将以上方法作为第二选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