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食品饮料行业信息

来源:九壹网
一、2015年食品饮料行业发展情况

在经济增速下滑阶段,食品饮料行业的市场需求不会明显下滑,尤其是一些生活必需品,例如猪肉、调味品等。当行业消费降至一定比例之后,由于刚性消费的存在,已缺乏进一步下跌空间。在近期A股调整过程中,食品饮料行业类上市公司股价有所下跌,释放了估值风险。并且,自8月中旬,市场步入调整过程以来,食品饮料板块便表现相对抗跌。主要原因为:首先,今年以来食品饮料板块涨幅较小,再叠加市场弱势环境,板块防御价值凸显;其次,伴随着市场的持续调整,板块龙头股估值回落至历史低位,提供了一定的安全边际;最后,行业旺季临近,中报酒水行业回暖以及国企改革预期等因素也提供了一定的支撑。

目前食品饮料行业出现产业亮点。一是新产品。近年来鸡尾酒产品突然火爆,相关龙头上市公司业绩出现涨升态势。二是行业集中度提升,拥有品牌优势的食品饮料行业上市公司的市场占有率随之提升,使得产业分散的食品饮料行业在近年来出现渐趋集中的态势,龙头类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随之提升。此外,通过大力度外延式并购的食品饮料股有望成为业绩增长的明星股,例如今年3月份起光明食品先后收购了以色列最大食品企业Tnuva与新西兰新莱特乳业、澳大利亚玛纳森食品等不同比例的股权;亨氏食品与卡夫食品合并、可口可乐收购中国粗粮王饮品;顺鑫农业收购清真食品企业,拓展肉制品领域;百润股份、麦趣尔、燕塘乳业、加加食品、青青稞酒、涪陵榨菜等相关个股均可关注。

相关政策:食品业“十三五”规划基本编制完成 推进国企改革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食品工业领域的“十三五”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重点包括加快自主创新、保障改善民生、国企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协调发展等。

1

这五大重点突破将促使行业发生变革。其中,对食品饮料企业而言,更强调的是商业模式创新;白酒与啤酒领域绝大多数是国资背景,国企改革将使公司释放活力;在竞争较为饱和的中低端酒水市场与乳制品领域,行业兼并整合渐渐提速,这些领域的龙头企业已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今后依靠外延式扩张的概率较大。

五大重点领域

“‘十三五’期间,我国食品工业至少有三大特点:消费需求刚性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产业进一步整合集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治表示,产业结构调整将是“十三五”期间重点强调内容,政策有望向之倾斜,相关细分领域可能从中受益。

宏观层面,“综合来看,估计食品工业的”十三五“规划重点将包括加快自主创新、保障改善民生、国企改革、加快产业积极调整与区域协调发展五个方面。”平安证券食品工业研究员汤玮亮表示。

截至2014年底,食品工业“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大部分已达标或有望达标。方便食品制造行业完成情况相对较差;部分行业集中度未达标;受制于进口酒冲击,非粮原料(以葡萄酒为主)酒类比重未有提高。

汤玮亮认为,未来一段时间,食品行业发展目标将向调结构转变。食品行业的经营环境正发生改变,首先,我国经济从“生产导向”正在转为“需求导向”;其次,创新驱动为食品行业发展提供新手段;第三,宏观政策为食品行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行业整合、消费升级、创新商业模式等将成为食品饮料关注的重点。

2

食品工业领域的自主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对食品工业而言尤为重要,原因在于商业模式创新符合“需求导向”。深圳森瑞投资公司董事长林存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三大维度可评判快消类公司是否正在进行商业模式变革:是否从客户需求出发增加客户黏性;是否有多个商业要素发生变化,如产品、工艺或组织创新等;是否开创了可持续的盈利能力。

“一般来说,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行业出于寻找新增长点需求,最可能创新商业模式。”林存表示,啤酒、黄酒、肉制品等行业面临发展瓶颈,均有创新可能,预计龙头企业变革商业模式的概率更大。可重点关注已有创新的速冻米面食品行业龙头三全食品(002216)以及预调酒行业的百润股份的机会。对于并购方面,平安证券建议关注老白干、五粮液、洋河股份(002304)、伊利股份(600887)、光明乳业(600597)、恒顺醋业(600305)、加加食品(002650)等,这些公司近期消息不断;国企改革方面优选标的为老白干酒(600559)、五粮液、山西汾酒(600809)、古井贡酒、中炬高新(600872)、恒顺醋业等,国资背景决定其脱离不了国企改革大环境的变化;自主创新方面首选三全食品,保障民生包括食品安全与消费升级两方面,建议关注张裕A、伊利股份、双汇发展(000895);区域协调方面老白干酒与安琪酵母(600298)是受益标的。

推进国企改革

国企改革是“十三五”规划的重头戏,食品工业亦不例外。

本轮国企改革的方向在于通过混合所有制促进国企运营效率提升;通过开放垄断行业节点引入民资竞争;通过集团资产注入等方式提升证券化率;通过创新激励机制提升国企管理效率。

3

映射到食品行业而言,汤玮亮认为“行业景气度高、竞争相对缓和,且公司品牌力强,经营业绩相对较差的国企,可能具有较大改善空间。”建议把握资产注入与引进战投两条投资主线,细分行业中白酒与调味品行业可重点关注。

以五粮液推行员工与经销商持股为例,食品饮料股可能的受益标的应具备两个条件:资源禀赋好,内部改善空间大;当地政府对改革的决心明确。照此判断,白酒是国企改革背景下最大的受益板块,预计山西汾酒、古井贡酒等将紧随五粮液步伐实施激励机制,机制完善后业绩改善空间较大。

啤酒行业也是国企改革的一大看点。目前A股市场上的三家啤酒公司都有国资背景,而且改革预期较为强烈。“青啤集团曾提出上市公司管理层长期激励计划,股权激励可能成为青啤改革推进的方向;燕京啤酒股东北京控股正进行内部重组,估计燕京引战投、股权激励可能性较大;珠江啤酒推动混改进程的可能性较大。”汤玮亮说,由于啤酒行业面临消费人群数量下降、进口啤酒冲击高端市场等问题,行业整体改善空间不大。

鼓励行业整合

“小而散是食品企业的特点,‘十三五’期间行业内的兼并收购、整合集聚会是一大焦点。”刘治称,产业政策将支持骨干企业做强、中型企业做大、小型企业做精。政策将会促使企业间兼并收购,食品子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综合考虑行业成熟度、集中度、竞争格局,白酒、乳制品、调味品行业兼并重组的可能性较大。

随着高端酒需求调整完成,五粮液已率先提价,茅台亦紧随其后,不再挤压其他白酒市场份额,行业呈持续复苏态势。其中民间需求成为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力,预计白酒行业将保持5%-10%营收增速。高端酒新时代已到来,茅台与五粮液等成为主要玩家,高端白

4

酒竞争格局良好。

中低端白酒市场的竞争却日趋激烈,诸如洋河股份、古井贡酒这类企业的并购意愿或许较为强烈。这类企业进行兼并重组的动机在于,大型平台酒企对外扩张欲望较强,可以促进区域市场整合。

除中低端白酒市场以外,乳制品行业的整合已经开始,并有提速之势。当前的乳制品行业竞争格局较为稳定,三巨头伊利、蒙牛、光明市场份额已超过45%,内生增长速度可能放缓。从国外企业经验来看,大企业成长后期开始走外延扩张道路,后续国内乳品行业并购整合概率较高。

二、食品饮料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数据分析:主要种类】

1. 白酒:龙头企稳回暖,二线酒维持增长。a)收入净利企稳。上半年白酒上市公司整体(剔除新股迎驾贡酒和口子窖)实现收入增长8.81%,净利润增速5.42%,二季度单季收入增长18.07%,净利润增长27.50%。上半年高端白酒消费需求体现刚性茅五酒厂贯彻控量保价的强硬措施,渠道维持低毛利运作,走量平稳,中报再次体现业绩蓄水池作用。

高端白酒销量的回暖和批价的稳定为中档酒巩固市场提供了空间,上半年古井贡酒、泸州老窖酱龄酒、洋河天之蓝海之蓝均在大本营市场获得一定增长,随着餐饮消费的复苏,定位100-300元的大众酒有望继续维持增长。b)毛利率稳中有降。上半年上市公司整体毛利率下降1.13个百分点,二季度单季毛利率上升0.62个百分点。贵州茅台、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古井贡酒上半年及二季度单季的毛利率同比略有回升,五粮液和老白干酒由于经销机制

5

调整,上市公司承接更多销售费用,毛利率有所下降。c)下半年关注渠道价值重估。

2. 葡萄酒:历了国内限制三公消费的寒冬,国内两大葡萄酒品牌日前交出上半年成绩单,张裕葡萄酒营收超过20%,长城葡萄酒扭亏为盈,国内葡萄酒被认为已出现了回暖迹象,但却即将面临2016年我国对部分国家进口葡萄酒开放零关税政策所带来的挑战。(莫高股份)

1. 乳制品:行业增速放缓、竞争加剧,板块业绩增速下降。原奶成本持续下降,首推龙头伊利股份。上半年在经济放缓,行业供过于求背景下,其中龙头企业伊利收入同比增长9.76%,实属不易,相比之下主要竞争对手蒙牛上半年收入下滑1.11%。8月原奶价格创历史新低,我们预计下半年原奶价格仍保持低位,预计对行业整体成本下降有利。估值低、业绩确定性高的伊利股份,或能借公司的明星产品继续放量增长,产品结构不断提升带来的盈利提升。(蒙牛乳业、三元股份)

2. 调味品:业绩稳健增长,结构升级推动盈利能力提升。上半年餐饮消费不断回暖,据中国烹饪业协会统计,1-7月餐饮行业整体收入累计同比增长11.6%(14年整体增长9.72%),其中大众餐饮(剔除限额以上企业)合计同比增长24.1%(14年增长14.2%),高端餐饮(限额以上企业)合计同比增长8.1%(14年增长2.2%)。由于调味品消费相对餐饮消费滞后效应,对下半年调味品景气度的提升有利。海天味业主攻中低端大众餐饮渠道,餐饮渠道约占主营的60%左右,大众餐饮的增速提升将有利于带动公司餐饮渠道销售的提升。另建议关注前海人寿举牌、即将复牌的优质调味品公司中炬高新,领导班子有变化、营销改革不断推进的国企改革标的恒顺醋业,以及实施大单品战略、开展“云厨”O2O业务的加加食品。(龙头股:海天味业、中炬高新)

3. 啤酒:中国啤酒行业持续24年的增长势头戛然而止。2015年上半年中国啤酒累计

6

产量2456.91万千升,同比减少6.17%,其中山东、广东和河南三省位居全国前三名;而行业三强的雪花啤酒上半年销量较去年同期下降0.8%,为624.9万千升,燕京啤酒和青岛啤酒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近两年整体经济形势的低迷,我国人口持续老龄化,以及国家对酒驾的严惩,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啤酒的消费。“负增长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啤酒业从此步入下降通道。未来三至五年,我国啤酒业的消费容量仍有增长空间,但大幅增长或连续多年增长可能将不复存在,波段上行将成为主基调。”---中国就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

4. 碳酸饮料:碳酸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在全球的碳酸饮料业务都在萎缩

5. 咖啡:中国的咖啡饮品市场潜力大。大统一集团旗下的统一超商再投资6000万元成立泰州物流,加码一直在中国大陆运营的上海星巴克业务;康师傅高调宣布与星巴克合作,在中国大陆生产星巴克即饮饮品,并拓展本地市场分销渠道。中国人均年咖啡消费量仅4杯,北上广几个大城市,年人均大约20杯左右,和日本年人均消费200杯、韩国年人均消费140杯差距甚大,但这个市场正在快速增长。而根据星巴克财报显示,三季度中国与亚太地区的营业收入增长了49%。

6. 植物蛋白饮料:巨头相继收购相关产品品牌公司。继雀巢收购厦门银鹭后,可口可乐亦看中收购了中国粗粮王饮品控股有限公司,其畅销产品包括绿豆、红豆、核桃等多种口味的植物蛋白饮料,是中国饮料市场正快速成长的一个品类。

7. 功能型饮料:随着消费者健康需求的升级,功能饮料的增速超越其他饮料,在巨大市场潜力的驱动下,生产商也在不断建厂加码中国市场。近几年健康功能饮料已成增长最快的品类,并且市场份额越来越大。据尼尔森零售研究机构2014年9月对中国消费者的信心调查结果显示,功能饮料的滚动年度金额增长率为24%,远超全国快消食品5%的平均增长率。

7

【市场分析】

1. 解渴、避暑型饮料向健康、美容转变:早在两年前,食品饮料巨头企业就开始出现下滑,而到2015年上半年这一现象更为明显,娃哈哈、可口可乐、双汇、雀巢、康师傅等企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业绩下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高端产品、进口产品,这些产品对过去大众化产品市场蚕食的比较厉害,使得原来主营方便面、碳酸饮料等大众产品为主的企业遭遇正面挑战。

2. 功能型向营养型转变、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果味型向果蔬型转变:植物蛋白饮料与复合鲜果蔬汁市场快速增长,果味饮料与传统碳酸饮料市场不断萎缩。

三、板块中低估值业绩优的个股

1)贵州茅台(稳健白马股,全年实际销量有望超计划)

2)洋河股份(双核战略提速,业绩逐季健康增长)

3)伊利股份(原奶成本同比下降、产品结构升级+规模效应提升)

4)海天味业(受益餐饮消费提升、第二第三品类快速增长)

5)泸州老窖(超跌,深化调整,大单品战略聚焦,业绩低基数高弹性)

6)百润股份(超跌,新代言人新广告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关注度)

7)恒顺醋业(超跌,业绩改善空间大+国企改革预期)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