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案例《美丽转身》

来源:九壹网
美丽转身

案例背景:

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俗话说:“习惯之始如蛛丝,习惯之后如绳索。”学校外来务工子女逐渐增多,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造成班级管理的难度增大,学生的学业水平降低。如何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一直在思考、努力着……

在接新班之间,就听老师们说这个班没有良好的习惯,班里好多学生不写作业,造成班级中学困生较多,多次与家长交流沟通,效果不明显,有的家长根本不管孩子,无法达成教育的共识。

案例主题:

在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有这样一句话: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需要对他们加以特别的关心和有耐心。不要有一句话,不要有一个手势使得这种儿童感到教师已经对他的前途失掉信心。非常重要的是,要让儿童始终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按时完成作业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应该具备的好习惯之一,作为班主任不能放弃任何一名学生,要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形成良性循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案例描述:

“老师,期中测试我考了满分!”“老师,你继续教我们吧!”“老师,你的方法和中学老师一样,我很快适应了中学学习,谢谢您!”……看到已毕业学生在QQ上给我的留言,我心潮澎湃,三年来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

三年前,第一次收家庭作业,学生就给我一个下马威,45名学生十几个不写,还有几个没写完。看来前任老师的提醒不无道理,怎么办呢?看来还要家校配合,下午布臵作业时让学生专门设立“家校联系本”,记录每天的作业情况,作业完成后家长检查并在本子上签字。第二天我满心欢喜的来到班级,一查令我大失所望,有的压根没写,家长却签字了;有的家长没签。利用刚开学开家长会的机会,我和家长进行了交流,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可是效果并不理想。经过调查有的家长对孩子失去了信心,对孩子听之任之;有的家长忙于生计,常年很晚才回家,无心顾及孩子。我的学生我绝不放弃,我要靠自己的力量来改变他们。

我要求每天的数学作业,必须在学校内完成,每天下课后第一件事就是布臵作业,利用中午和下午自习课的时间来完成。一开始,部分学生比较磨蹭,常常完成不了,我就把这几个学生叫到我的身边,亲自辅导,亲自督促。学生看到老师如此“较真”,没办法只好抓紧时间写。一段时间后,他们完成作业的效率大大提高。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班级评比栏中专门评比完成作业情况,并分成小组,小组之

间经行评比,在竞争中孩子们更加的积极主动。一个学期后,学生一下课就主动问作业,甚至比老师还着急,为了完成好作业,上课中学生听讲情况也有了明显的改变。三年来学生在学校内不仅能高质量的完成数学作业,其它学科作业也能提前完成,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形成了良性循环。学业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六年级抽测中名列前茅。

不仅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班级管理也容易多了,好习惯使学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班级先后获得济南市先进班集体和山东省优秀少先队集体。学生的改变也带动家长积极参与进来,我与家长的沟通更加的顺畅。在六年级元旦这天我们一起共同过生日,家长也积极参与进来,为学生购买了生日蛋糕。

虽然和学生无法共同学习生活,但好习惯的培养不仅使学生受益一生,也促使我更加走近学生,体会着教育的幸福!

案例分析:

帮助学生取得学业成功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帮助孩子取得学业成功的最有效的方式。养成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十分具体的工作。培养学生任何一种良好行为习惯,都需要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作为教师责无旁贷。

一、爱的力量无穷

不要低估爱的力量,爱可以使学生体谅你严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一蹴而就。习惯形成的前提是某些具体行为的练习和熟练。良好习惯是大量良好行为积淀的结果,没有大量规范化日常行为要求和训练,习惯的形成是困难的。大多数习惯是行为达到自动化后才出现了,在行为向自动化发展和转变的过程中,严格的行为要求和按要求行为是必要的。

师生之间的“心理交融”是习惯养成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连接师生心灵的桥梁是彼此之间的“爱”。

班里有单亲家庭的孩子,我非常关注他们,发现他们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帮助学生处理问题。有的学生家庭比较困难,除了帮助他们申请助学金外,我还自费帮一名学生订阅了课外读物,帮助他树立学习的信心,在家庭遇到困难时慷慨解囊帮助解决了问题。

到了六年级学生遇到了青春期问题,面对这一现象,我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促膝长谈,给他们讲解相关的知识,学会正确的面对自己的成长,学会如何与同学相处。并通过班级QQ群,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通过各种渠道与家长及时沟通,共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只有热爱学生、设身处地的理解学生,帮助学生,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接受。

二、发挥同伴的力量

要转变这些学生还要注重培养与利用学生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说明人与人之间会互相影响。要为他们安排一个好的交往环境,为学生找好的交往伙伴。课堂上把不同层次学生的座位穿插安排,进行“一帮一”,鼓励学生向身边的榜样学习。在班级内设立学习小组,小组内每个成员的表现影响到小组的评比,充分调动学生团队的力量,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树立学习的自信,动员组内的同学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三、信任+欣赏

在培养的过程中,学生经过一段的坚持,可能会出现反复,要加强正面引导。有的学生出现偷懒现象,面对这种现象,作为教师不能一味的批评,要相信学生有改变的可能,并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信任,从内心上产生变化。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看一个人不能只看他的短处,还要从他的短处看到他的长处。作为班主任要学会欣赏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扬其长,避其短。有的学生体育成绩很优秀或劳动积极,从这一点入手鼓励表演,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以点带面帮助学生全面进步。

看到学生每天一点点的进步,逐渐养成好习惯,让我倍感自豪和高兴。作为一名教师,教孩子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和生活习惯,远远比教给他们知识更让他受益终身,只有拥有了良好的习惯才能成就美好的人生。

济南市济洛路小学

武 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