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绩效评价报告

来源:九壹网
西宁市医疗养老康复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绩效评价报告

项目名称项目主管单位项目实施单位项目建设年限

西宁市医疗养老康复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西宁市城西区民政局

西宁市城西区民政局、西宁市城西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2014年-2018年

项目计划总投资27,900万元,其中:省民政专项资金3,170万元、省

项目资金投入

残联专项资金2,300万元,城西区财政局拨付22,430万元。

项目将医疗、康复融入养老中心,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疾

项目绩效目标(摘要)

病防治等各个方面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城西区加快养老服务业建设,积极探索养老供给服务新模式,补齐养老服务业“短板”。

项目于2015年1月28日批复立项,2016年6月开工建设,至2017年

项目完成情况(摘要)

7月16日主体封顶,2017年11月9日完成主体结构分部工程的验收,目前工程正在进行消防立管、水电桥架、屈曲支撑等附属设施的安装及室内装修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评价类型评价方式评价时间

事中评价综合评价2017年9-11月

西宁市医疗养老康复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绩效综合评价得分89.00分,

评价结论

等及为良好。

摘要

为全面推进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预算支出的责任和效率,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西宁市城西区财政局《关于下达2017年为民办实事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计划的通知》(城西财字〔2017〕83号)文件安排及与本所签订的绩效评价服务合同,西宁市城西区财政局组织并委托青海保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对西宁市城西区民政局组织实施的西宁市医疗养老康复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价。根据已制定的绩效评价方案,由项目组人员进行现场收集资料、施工现场查看、了解,通过实地走访及书面资料的评审,最终形成综合评价,评价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及项目实施完成情况,提出项目资金投入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形成相应对策,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报告。

项目于2015年1月25日批复立项,拟投入资金27,900.00万元建设西宁市医疗养老康复服务中心,项目已完成建设工程主体施工,建筑面积为40,867.45平米,建成地上12层的养老楼、4层的门诊楼及8层的养护楼为一体的群楼1栋,主体分部工程于2017年11月9日通过验收,目前工程正在进行消防立管、水电桥架、屈曲支撑等附属设施的安装及室内装修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项目尚未完成。通过项目的实施,将医疗、康复融入养老中心,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疾病防治等各个方面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计划实现加快养老服务业建设,积极探索养老供给服务新模式,补齐养老服务业“短板”。

青海保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遵循“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原则,以及“以结果为导向、基于证据”的评价思路,组建了由审计、工程、财务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构成评价工作组,经过反复研究制定了涵盖项目立项情况、项目实施情况、产出及效果等指标,采用目标预定与实施效果比较分析,进行查阅资料、实地走访、跟踪暗访、书面评审等评价方法,对项目进行全面的评价。评价小组依据项目书面评审对项目进行审核、分析与评分,最后得出项目的书面评审总分数为89.00分,汇总情况表明,总体实施情况良好。

目录

一、项目基本情况......................................................................................................1

(一)项目概况....................................................................................................1(二)项目资金来源及使用................................................................................2(三)项目的组织及管理....................................................................................2(四)项目绩效目标............................................................................................3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3

(一)绩效评价目的及依据................................................................................3(二)评价原则....................................................................................................4(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4(四)绩效评价方法............................................................................................4(五)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5三、绩效评价指标分析情况......................................................................................6

(一)项目投入情况分析....................................................................................6(二)项目过程管理情况分析............................................................................7(三)项目产出情况分析....................................................................................9(四)项目公众满意情况分析..........................................................................10四、综合评价情况及结论..........................................................................................11

(一)评分结果..................................................................................................11(二)主要结论..................................................................................................11五、项目存在的问题和建议......................................................................................11

(一)存在的问题..............................................................................................11(二)相关建议................................................................................................12六、绩效工作与报告质量承诺..................................................................................13

西宁市医疗养老康复服务中心建设

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青保绩评字〔2017〕第091号

西宁市城西区财政局:

我们接受西宁市城西区财政局委托,根据财政部《财政

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师事务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业务指引》会协〔2016〕10号、青海省财政厅《青海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青财绩字〔2012〕1975号)、西宁市城西区财政局《关于下达2017年为民办实事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计划的通知》(城西财字〔2017〕83号)及与本所签订的绩效评价服务合同等文件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对西宁市医疗养老康复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形成了本评价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概况1、立项背景及目的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2亿的国家,而且正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是同期人口增速的5倍多,根据

-1-

西宁市统计局2015年末数据,西宁市65岁以上人口为23.9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0.35%,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刻不容缓。根据省民政厅“十二五”“十三五”发展规划的要求,于2015年项目工作安排中,将医疗康复养老工作纳入省市区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工作中。项目的实施将康复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融合在一起,推进养老服务与医疗卫生相结合,通过做好老年病治疗和康复护理,增加老年病床数量的同时,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精心护理、专业治疗,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养老需求。

2、项目基本概况

西宁市医疗养老康复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于2015年8月20日由西宁市城西区发展和改革局批复立项,拟投资27,900.00万元计划建设集康复医疗、养老为一体的现代化养老康复服务中心,项目位于城西区富兴路,东临城西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南临南过境高速路,西临湟水森林公园,北临海湖新区安置小区,占地面积23亩,项目总建筑面积40867.45平方米,其中:地上建成地上12层的养老楼、4层的门诊楼及8层的养护楼为一体的群楼1栋,预设养老床位313张,医疗床位136张,并配套建设地上、地下停车场、室外道路地坪、绿化、给排水、供电、采暖及相关设施。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已封顶,正在进行装修工程的前期

-2-

准备工作,项目尚未实施完成。

(二)项目资金来源及使用1、项目资金来源

根据青海省民政厅《关于下达西宁市城西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的通知》(青民函〔2014〕311号)及西宁市城西区财政局《关于下达2014年城西区区级预算指标的通知》(城西财字〔2014〕019号)、《关于下达2015年区级部门预算指标的通知》(城西财字〔2015〕第08号)、《关于下达2016年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资金专项额度的通知》(城西财预字〔2016〕341号)、《关于下达2016年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资金专项额度的通知》(城西财预字〔2016〕323号)及《城西区人民政府工作专题会议纪要》(第8期)等文件精神,项目累计下达专项资金23,200.00万元,其中:省民政局下达资金3,170.00万元,区残联专项资金2,300.00万元,其余由西宁市城西区财政局下拨。

2、资金使用情况

截至2017年10月底,项目实际支出项目资金9,447.20万元,其中:支付工程款8,570.76万元,设备款152.59万元,待摊投资支出723.85万元。

(三)项目的组织及管理

-3-

西宁市医疗养老康复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是由城西区区委、区政府牵头,城西区民政局和城西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共同组织实施的,城西区民政局为项目主管单位。项目由城西区民政局局长担任项目法人,负责项目的总体落实情况,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由项目单位下设项目办负责,保证目标责任落实到位。

(四)项目绩效目标

项目将医疗、康复融入养老中心,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疾病防治等各个方面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城西区加快养老服务业建设,积极探索养老供给服务新模式,补齐养老服务业“短板”。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根据相关文件要求,结合评价项目的情况和特点,制定西宁市医疗养老康复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反映项目实施的整体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及依据1、绩效评价的目的

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方法,按照制定的评价体系,科学、客观、公正地对项目资金从投入、过程、产出、效果四个方面进行整体综合性评价,及时发现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通过绩效评价,完善制度、创新机制、

-4-

加强管理、强化监督,保证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在资金管理中引入绩效管理理念和方式,更好地发挥其政策扶持、引导作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指导预算编制、申报绩效目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供决策依据。

2、评价活动的依据

(1)《关于下达2017年重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计划的通知》(宁财绩字〔2017〕285号);

(2)青海省财政厅《青海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青财绩字〔2012〕1975号);

(3)财政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

(4)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师事务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业务指引》(会协〔2016〕10号);

(5)西宁市城西区财政局《关于下达2017年为民办实事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计划的通知》(城西财字〔2017〕83号);

(6)西宁市城西区医疗养老康复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7)市、县级财政部门下达的项目资金文件及其他相关资料。

-5-

(二)评价原则

1、科学规范原则。本次绩效评价将严格执行规定的程序,按照科学可行的要求,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2、公正公开原则。绩效评价本着真实、客观、公正的要求,依法公开并接受监督。

3、分级分类原则。本次绩效评价由项目组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组织实施。

4、绩效相关原则。本次绩效评价将针对具体项目投入及其相关产出绩效进行,评价结果应当清晰反映资金投入和产出绩效之间的紧密对应关系。

(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财政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要求,本次评价工作遵循重要性、可比性、相关性、经济性、系统性原则,并据此确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涵盖项目投入、过程、产出及效益四个方面。该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19个三级指标组成。评价结论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差四个等次。

评价得分档次表

档次分值(S)

优秀S≥90

良好90>S≥75

一般75>S≥60

差S<60

本项目设计的西宁市医疗养老康复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绩效

-6-

评价指标体系表,详见附件1。

(四)绩效评价方法1、绩效评价分析方法

针对项目特点,本次绩效评价主要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公众评判法等方法。

(1)成本效益分析法,评价时将项目实施期内的支出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结合预算支出确定的目标,比较支出所产生的效益和付出的成本;该方法在本次绩效考核指标中用于指标中的产出与效益类指标。

(2)比较分析法,评价时通过对计划实施内容、数量与实际完成内容、数量等进行比较,综合分析项目的实现程度;该方法在本次绩效考核指标中用于指标中的产出类指标。

(3)公众评判法。该方法在本次绩效考核指标中用于指标中的公众满意度指标,评价时通过公众问卷对项目建设情况的总体满意度情况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公众评判。

2、数据收集方法

为使上述评价方法有效实施,本次绩效评价数据收集采用案卷研究、资料收集、实地调研、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

(1)资料收集,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向项目实施单位收集项目立项、可研、设计及、合同、进度、分项验收等项目相

-7-

关资料。

(2)实地调研,通过询问、核对、勘查、检查等方法进行调查,了解项目实际情况。

(3)访谈,通过问与答的过程,获取项目具体信息,并及时对访谈的结果进行整理和记录,以帮助后续的分析和质量复核。

(4)问卷调查。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设计调查问卷,本次评价拟在老年人及有老年人的家庭成员中间发放问卷100份,并保证问卷回收率达到90%以上,以保证问卷结果的有效程度。

(五)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

1、项目准备阶段(9月18至11月1日)

(1)成立西宁市医疗养老康复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组,负责绩效评价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工作和具体的绩效评价工作。

(2)制定西宁市医疗养老康复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评价工作方案及指标体系。按照客观、公平、公正的绩效评价原则,合理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并在收集资料、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编制评价指标体系。

(3)评价方案和指标体系形成初稿后,经西宁市城西区财政局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提出修改意见。方案经修改后,形成正

-8-

式绩效评价方案。

2、项目实施阶段(11月2日至11月10日)

(1)现场作业。绩效评价小组到项目实施单位实地现场收集、查阅、询问相关项目情况。收集、查阅实施单位项目实施方案、资金下达文件、项目实施进度、重大决策会议记录,财务收支计划、决算报表,查阅会计账簿、会计凭证及与项目绩效评价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调查内部控制制度,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等必要的评价程序。在现场核查过程中,尽可能收集足够的相关信息,掌握详实的资料,填好各类基础表格。

(2)走访调查。评价组在项目单位相关部门的配合下,进行现场实地查看、观察、了解施工过程管理情况,对周边居民、老年人群及社会公众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其对项目的满意度情况。调查问卷详见附件5。

(3)初评打分。评价小组汇总项目实施单位的资料、数据等情况,按照评价体系逐项评价打分形成小组初评结果,撰写小组评价总结。

3、项目分析汇总阶段(11月11日至11月15日)在对各绩效评价小组初评结果、评价总结进行汇总、综合分析基础上,对本次绩效评价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一步分析讨论,形成较为科学的绩效评价结论。

-9-

4、撰写项目报告阶段(11月16日至11月20日)撰写西宁市医疗养老康复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补助资金绩效评价结果报告,经专家评审通过后最终提交西宁市城西区财政局。

三、绩效评价指标分析情况(一)项目投入情况分析1、项目立项情况分析

项目立项前编制了《西宁市医疗养老康复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经专家充分论证、评审通过后,项目单位向城西区发展和改革局提交了申请,于2015年1月28日经西宁市城西区发展和改革局批复同意项目立项,2015年11月20日取得《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西宁市医疗养老康复服务中心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2016年根据项目实施进度,项目单位向原批复单位提交了延长建设年限的申请,项目的立项审批程序合规,但项目未经发改部门进行概算审批。项目建设用地取得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等,但尚未取得土地使用证,项目建设用地手续不齐全。

项目的设定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是促进养老事业发展所必须;项目的建设与项目实施单位职责密切相关;所设立的整体绩效目标依据充分、合理,符合客观实际,

-10-

与各项目实施单位的年度工作任务相符,与预算资金相匹配。但项目单位设定的绩效目标不够清晰、不可量化,不利于促进项目效益的有效发挥。

综合上述分析,项目立项指标分值16分,项目实际得分11分。

2、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分析

项目计划总投资27,900.00万元,截至评价时已到位项目资金23,200.00万元,根据青海省民政厅《关于下达西宁市城西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的通知》(青民函[2014]311号)文件精神,省民政厅拨付专项资金将按工程进度和地方配套资金到位情况予以拨付,目前项目只完成主体工程,正在进行装饰装修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根据项目进度,目前到位资金满足项目进度所需,据此,认为项目资金到位率为100.00%,到位及时率为100.00%。

综合上述分析,项目资金落实情况指标分值6分,项目实际得分6分。

(二)项目过程管理情况分析1、项目管理情况

西宁市医疗养老康复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由西宁市城西区民政局主管实施,城西区卫计局协助实施,由城西区民政局局长

-11-

担任项目法人负责项目的总体落实情况,城西区民政局项目办公室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项目单位落实了法人责任制,具备专职机构管理,项目组织合理。项目的实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城西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通过建设项目资料、现场查看及询问了解,项目合规、有效,项目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及《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等项目建设审批程序合规,资料齐全;项目的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室内装饰装修设计、配电工程施工、屈曲约束支撑工程施工、电力设施采购、电梯采购安装、锅炉采购安装等需招标项目均以公开招标的形式确定了中标单位,并及时签订了合同,项目的招标管理基本有效,但项目建设工程设计单位未进行招标程序;经施工现场查看,项目安全管理严格,各项安全管理警示标牌醒目,并且项目单位会不定期进行安管文明施工检查,并做好相关检查记录,2017年8月项目荣获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授予的“2017年上半年省级建筑工地安全标准化示范工地”称号,项目单位在安全管理方面采取了必要措施,管理有效;项目分项工程完工后项目单位及时组织了分部工程质量验收,验收程序合规,资料齐全。

污染治理方面,项目开工前,项目建设单位编制了《西宁

-12-

市医疗养老康复服务中心文明施工实施方案》,并经监理单位、项目单位审核通过,由建设单位、监理、项目单位共同组织监督实施,实施方案中制定了施工现场环境卫生管理、保护环境、降尘、降噪措施等具体规定,现场查看到施工挖出的裸露土层采取了用加密目网进行覆盖的防护措施。通过对周边居民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就施工期间是否有明显的噪音、环境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收回的97份问卷中有25份问卷回答表示对该问题不知情,其余72份有效问卷中:5.56%的被访者认为噪音、污染严重,对其日常生活影响严重;剩余94.44%的公众认为项目建设施工期间没有明显的噪音、环境污染或建设施工的噪音、环境污染不严重,对其生活没有影响。

工程质量控制方面,监理单位定期对工程施工情况进行检查,就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监理通知单》的形式告知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收到监理通知单后就及时进行整改,并将整改结果反馈至监理处,监理就整改结果再次检查,并在监理通知回复单上就复查结果形成复查意见进行记录,并签字盖章形成纸质资料留底保存,通过对监理资料的查阅,认为项目单位为达到质量要采取了必要的控制措施和手段,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及时有效。

综合上述分析,项目业务管理指标分值24分,项目实际得

-13-

分23分。

安全管理结构图

经过防护处理的施工现场

2、项目资金管理及使用情况分析

专项资金管理方面,项目单位依据《城西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通过对项目财务资料的查阅及检查,项目单位对项目专项金进行了单独核算,做到了对专项资金的有效监控与管理;资金的支出经过经过严格审批,手续齐全,工程款的支付能够按照经监理确认的进度进行付款,待摊费用的支出与合同约定内容相符,资金使用合规,未发现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综合上述分析,项目资金使用合规性情况指标分值20分,项目实际得分20分。

(三)项目产出情况分析1、建设完工情况分析

西宁市医疗养老康复服务中心项目于2016年6月开工建设,至2017年7月16日主体封顶,2017年11月9日完成主体结构分部工程的验收,目前工程正在进行消防立管、水电桥架、屈曲支撑等

-14-

附属设施的安装及室内装修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项目计划总建筑面积41,221.12平米,项目目前已建成地上12层的养老楼、4层的门诊楼及8层的养护楼为一体的群楼1栋,及地下两层,由于项目尚未完工未进行竣工实测,实际建筑面积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面积为准,为40867.45平米,与计划数相比,实际完成率为99.14%,实际建设楼数、层数与计划内容相符。通过现场查看及施工资料的查阅,项目的各项设施与计划内容相符,地下二层按立体停车位、食堂、污水处理站等建设,但由于项目尚未完工,各项附属设施尚未成形,根据实际建设面积及施工图的规划,附属设施的建设内容于计划相符。

综合上述分析,项目建设完成情况指标分值14分,项目实际得分14分。

2、完工及时情况分析

根据项目可研报告中实施计划进度表,项目计划于2014年底完成可研报告的编制工作,2015年3月前完成初设、审查及招标

-15-

等前期准备工作,2015年4月开工建设,至2016年底完成工程的竣工验收,2016年4月西宁市城西区发展和改革局批复了项目单位提交的延长建设年限的申请,项目延期后项目单位未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制定进度计划,项目实际进度较预期计划滞后,项目单位对项目实施进度的管理缺乏有效性。

综合上述分析,项目完工及时情况指标分值5分,项目实际得分0分。

3、成本控制情况分析

由于项目未取得概算批复,项目成本控制情况以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投资估算价与实际签订的合同金额比较评价,建筑工程费估算投资14,959.10万元,实际签订工程施工合同金额为13,489.75万元,建筑工程费实际签订合同金额低于估算投资额;工程监理费估算投资241.58万元,实际签订建设工程监理合同价为198.52万元,项目监理实际合同价低于估算投资额;工程设计费估算投资368.99万元,实际签订建设工程设计合同价为277.30万元,项目设计实际合同价低于估算投资额。据此认为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单位成本控制有效。

综合上述分析,项目成本控制情况指标分值5分,项目实际得分5分。

(四)项目公众满意情况分析

-16-

项目通过建设集康复、医疗、养老为一体的服务中心,在加快社会养老福利设施建设,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同时通过加强老年护理、老年康复医院建设,增加老年病床数量,提高老年病防治和康复护理能力,建设老年人专业照护服务体系;项目的实施通过改善医疗环境,提高就医质量和服务能力,将良好的竞争机制引入医疗市场,同时通过配备老年大学、音乐室、多功能活动厅、健身室、图书室、棋牌室等多元化的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等服务场所,在提高服务的个性化、精细化水平的同时,实现养老服务供给与老年人需求精准对接,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养老需求。

项目评价时,我们对项目实施地周边居民、离实施地较远的市中心等多地随机选取老年人、中年人及年轻人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评价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7份,经过对问卷汇总分析,91.75%的公众认为将康复、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理念更有利于满足老年人养老的需求,89.69%的公众表示较传统养老院,更倾向于选择本项目建设的服务中心;本次收回的97份有效问卷中,95.88%的公众对项目的建设表示满意。经调查,大多数公众认为项目的亮点在于将医疗、康复、养老融合在一起,能够满足老人多方面需求,及项目由政府投资,管理规范,较私立养老机构收费偏低;为了项目的效益得到更好发挥,多数

-17-

公众认为项目在后期实施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专业人才的引进方面,保证后期的服务质量和医疗能力及管控收费标准,做到能够让真正有需求的老人住得起。

综合上述分析,项目公众满意度指标分值10分,项目实际得分10分。

四、综合评价情况及结论(一)评分结果

西宁市医疗养老康复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绩效评价结果

评价指标项目投入项目过程项目产出项目效果综合绩效

权重22%44%24%10%100%

评级分值22.0044.0024.0010.00100.00

本项目得分17.0043.0019.0010.0089.00

绩效评价————良好

(二)主要结论

通过本次评价发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资金及时到位,资金使用符合项目批复的用途,未发现财政资金截留、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实施单位具有健全的财务核算制度,在资金使用过程中严格遵循财务制度,项目资金进行了独立核算,对财务工作进行严格管理,资金的支出具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项目立项审批程序合规,资料齐全,但项目绩效目标设定不够细化,不可衡量;项目过程管理中除建设工程设计单位未经过招标,其

-18-

余应招标项目均通过招标程序,招标管理基本合规,合同签订及时,工程质量管理、污染管理方面实施有效,各单项工程质量验收及时。项目完成建设内容与计划建设内容相符,成本控制有效,但项目实际进度较预期滞后,项目单位缺乏有效的进度控制方面措施。公众对项目的实施表示非常满意,认为项目的实施将医疗、康复、养老融合在一起,能够满足老人多方面需求,通过项目的实施能够有效的促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养老需求。经对项目立项情况、项目实施情况、项目产出及效果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本项目绩效评价综合得分为89.00分,绩效等级为良好。

五、项目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一)存在的问题

1、项目实际进度较预期滞后。项目于2015年1月批复立项,至2016年6月开工建设,各项前期工作耗时较长;工程开工建设期间部分工程进度滞后于计划进度,如锅炉房开挖机基础施工根据建设单位进度应于2017年7月底至8月中旬完成,实际至2017年11月底锅炉房的基础施工尚未完成,项目单位对项目整体进度的管控及建设单位对施工进度管理方面的不足等致使项目整体进度较预期滞后。

2、项目绩效目标设定不够清晰、可衡量。项目设定的“加快城西区养老服务业建设,积极探索养老供给服务新模式,补齐养

-19-

老服务业短板”的绩效目标不够细化、可衡量,不利于项目实施前后实现效益的对比分析及评价,也不利于促进项目效益的有效发挥。

3、项目未取得概算批复。根据《青海省政府投资项目投资概算审批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政府投资项目在完成初步设计后,政府投资主管部门会同初步设计审查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投资概算进行的专门性审批,经发展改革部门与相关初步设计审查部门会签后,由发展改革部门下达投资概算审批文件。

4、项目建设用地未取得土地使用证。由于项目用地原规划不属于建设用地,涉及相关部门变更城市规划的客观原因,项目尚未取得土地使用证,建设土地审批不合规。

5、项目建设工程设计单位未经招标程序。项目设计由项目单位直接委托,未经招标程序,不符合《青海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的相关规定。

(二)相关建议

1、项目单位在前期各项审批时应统筹利用时间,在符合审批程序的同时应尽量协调多项工作同时进行,以节约审批周期加快前期工作进程;项目单位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应尽量缩短工期,以确保项目的整体进度。

2、项目单位应按照《青海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

-20-

的相关规定,设定有明确的绩效总目标和阶段性(年度)绩效目标,阶段性(当年)绩效目标必须根据项目的特性和具体实施内容,分年度、分阶段从数量、质量、成本和时效等方面进一步细化,形成具体可衡量的目标任务。

3、项目单位应依据以上文件规定,在申请初步设计审查部门审查初步设计时,联合发展改革部门同时对投资概算进行审查,并申请取得概算批复。

4、项目单位应加快办理土地使用证,以便项目建设完成后及时有效的办理项目转固、资产移交等手续。

5、项目单位应严格按照《青海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的相关规定组织应招标项目的招标工作,以规范项目管理。

附件:1、西宁市医疗养老康复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表

2、现场调查情况汇总表3、财政资金收支情况表4、公众调查问卷汇总

青海保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2017年12月4日

-21-

-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