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广角 l■ 园林绿化理论在可持续性城市绿化设计中的运用 黄波王磊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省电力公司信阳供电公司) [摘 要]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背后隐藏的是绿化的落后现象,为了解决这种绿化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植物造景的原理出发结合中国城市发展的国情探 讨解决的办法一一可持续性绿化。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造景 可持续性绿化植物 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0)33—0440—01 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的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城 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中国有自己的基本国 情:人口数量庞大,人均资源量少,资金力量还不是很雄厚。这样所导致的直 接后果就是城市人口膨胀剧烈,城市用地扩张迅猛,而关于环境、生态、城 市景观方面的投入少之又少。 基于这样的事实,我在这里探讨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性城市绿化 设计的理论,而这个理论还是来源于基本的园林绿化知识在中国国情上的改 进与升华。 1可持续性绿化景现设计的概述 牛津字典中关于“可持续性”的解释是:“所有人的经济活动的形 式不会引起环境的恶化,尤其是可以避免长期自然资源的损失。”而这里的可 持续性景观设计的可持续性不仅仅要恢复自然,维持生物,实际上还表现在 城市景观设计的过程,它是文化的产物,用自然作材料。在中国的大部分城 市,“花海”是一罐罐拼出来的,花期短,过了之后就全部浪费。这是人力资 源的浪费,政府资金的浪费,也是城市绿化设计的遗憾。由可持续性发展的 概念,在这里探讨一种长期的稳定的绿化景观设计。 2对可持续性城市景观设计的探讨 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在季风区范围内,这个区域的主要特征是四季分 明:“春则花柳争艳,夏则荷榴竞放,秋则桂子飘香,冬则梅花破玉”。植物 衰盛荣枯的生命变化过程为创造景观四时演变的时序变化提供了条件。因此 在中国的城市中做城市绿化设计得非常了解这种交替演绎带来的可持续性效 果。 目前来讲,中国城市的绿化不外乎以下几种形式:公园,道旁绿化 带,专门绿化景观区。这些绿化都有一些实用的功效。比如公园,它有两个 主要的功能:一是环保清洁的机器。因为它们有非常好的土壤,可以降低气 压,吸收二氧化碳,散发氧气。另一个就是审美的功能。美丽是有用的,美 丽可以减少都市生活中人们的压力,同时也能持续文化和文明,也能持续生 物和物理环境。 但就是在城市中的这样的一块仅有的自然集聚地,想维持它本身的稳定 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是因为城市的环境恶劣,生物多样性不高,或生 物整体稳定性差。这就导致前面所述的现象:城市绿化及景观浪费人力物力, 同时生命周期短,效果稳定性差。从植物的生长因素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 方面探讨。 2.1温度因子 温度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因子。温度随着海拔的增高而降低,随着纬度 的降低而升高,中国幅员辽阔,温度差异较大,在做绿化设计时,要想让植 物生长茂盛,就得选择符合当地地域气候的植物。城市中的植物景观本来就 稀少,如果再加上万物凋零的寒冬来袭,那更是雪上加霜。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了解植物的时序性以及对气候的适应 性。根据植物造景原理,对植物的了解要注重植物的温度三基点,即植物生 长的最低、最适、最高温度。另一个就是要掌握植物的物候期,物候期是生 命活动随着自然界气候的变化而变化所表现的季节性现象。为了使城市一年 四季都有活力,我们应该将适应不同温度三基点和物候期的植物合理有序的 搭配起来,使整个城市一年四季都绿意盎然,花趣横生。 2 2水分因子 水是地球上所有生物都必不可少的,由于城市景观的独立性及生态的脆 弱性,决定水分是决定城市绿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城市绿化的区域较 为狭小,同时由于城市不同区域的建筑物不同,会影响植物对水的蒸腾作用。 所以为了减少维修管理费用,这里就应该跟据土壤的不同湿度决定用湿生植 物还是早生植物。以获取城市绿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2.3光照因子 在大都市里生活的人们会有很深的感触,每当坐公交车时,由于路旁 高大建筑物的影响,致使阳光被条带分割,一会太阳光能晒到,一会太阳光 又晒不到,人会感到别扭。对植物的生长来说,光照是很重要的因子。所以 为了城市绿化的稳定性,应当对建筑物对光照的影响做个界定,在其影响 440 j科技博览 范围内选择喜阴植物。同时树木可以相对低矮一些,数目下边还可以中指 上喜阴喜潮的草本植物来加强绿化效果。相反的,在其影响不到的范围 内,上部可以种植高大的乔布,中间层布置低矮的灌木丛,最下部选择喜 阴的草本植物来覆盖地表。这样做可以增加物种的多样性。另外,植物的 生长可以互相补充,以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 2 4空气因子 空气是植物的重要的养料来源。城市工业的发达,汽车尾气排放的量 大,所以有毒物质就非常的多。从人类健康角度来讲,这里的绿化就适合选 择能吸收有害气体的植物生长,同时该植物还应当具有一定的抵抗噪音能力, 城市的噪音确实是制约植物生长的一大因素。 另外,还要考虑城市空气的流动强度。在西北地区,有些城市的城市 风非常的大,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想到植物的抗风能力。 2.5土壤因子 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城市土壤的特点:板结硬化,由于空 气、建筑材料的堆积而受到污染。任何城市的绿化系统都要建立在土壤上,完 全脱离土壤的绿化根本没有可持续性而言。比如罐罐摆放的花卉。 事实上,在自然界中,植物能够适应很大范围的土壤类型。在选择植 物时应注意植物的排他性所带来的后果。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土壤来限制一些 排他性的植物的生长,同时为其他植物的生长创造条件,保持植物群落的多 样性。据有研究显示:适当程度的环境压力是限制竞争力强、具有排他性植 物的因素之一,能有效的产生和维持植物群落的多样性,而最大的生物多样 性存在于具有中等压力和干扰因素的环境之中。 在城市中,调节土壤肥度是可以限制植物生长的可控性措施。但大多 数的城市种植区域内,土壤肥度因为施肥,或由于某一植物而改变土壤而升 高,或因掩埋废弃物而降低。对于肥度高的土壤,尤其是适合排他性植物生 长的土壤,我们如果完全移除土壤或重新种植植物,实在是很不明智的行为。 在园林植物造景原理中,自然群落内各种植物的种间关系有寄生关系,附生 关系等。因此,通过运用半寄生植物来调整整个植物群落中的竞争关系,重 新组织群落的结构,来达到可持续性发展也未尝不是个好方法。记住,寄生 植物在它们生存的生态系统中往往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它们可以通过选 择性的寄生关系降低一些植物的长大量,改变植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2.6处处绿化,见缝插针 在看了日本很多城市的绿化后,真的很有启发。为了提高城市的绿化 度,可以处处绿化,见缝插针。比如天桥柱子,屋顶绿化景观,停车场,天 桥两侧,房屋侧壁等。这样带来的效果是明显的:空气湿度明显增大,除尘, 降噪音,杀菌等。 结语 以上所述的方法都是在植物造景原理上提出来的,也就是说无论何种办 法,都要遵循植物生长的条件,时令和物候。在遵循植物生态原理的基础上 进行创新和改造,不可盲目的为了可持续性绿化而不顾植物的生长规律。这 样只会缘木求鱼,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芦圣,植物造景[M].气象出版社,2004.5. [2]万叶,叶永元,园林美学[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3]徐大陆,植物造园和城市生态[J].中国园林,1991. [4]田晔林,刘克旺,我国园林植物造景[J].湖南林业科技,2001. [5]城市景观设计杂志[J].2008.第一期到第六期. [6]李文,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林业科技,2003. [7]潘家莹,谈我国城市规划技术法规中的绿地指标的由来[J].建筑科 学,2005. [8]杨思勇,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J].河北林业科 技,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