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 43分)
1. 计算机网络各层次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 )。
2. 在OSI参考模型中,上层使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必须与下层交换一些命令,这些命令在
OSI中称为( )。 3. 从通信的角度看,网络体系结构中各层所提供的服务可分为两大类,即( )服务和( )
服务。
4. LAN的数据链路层又可分为( )子层和( )子层。
5. 从一个站点开始发送数据到另一个站点开始接收数据,也即载波信号从一端传播到另一
端所需的时间,称为( )。
6. 在计算机通信中,常采用( )方式进行差错控制。 7. 物理层要解决( )同步的问题。
8. Internet中使用得最广泛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是( )协议和( )协议。 9. 从网络的作用范围进行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 )、( )和( )。 10. 计算机网络由负责信息传递的( )子网和负责信息处理的( )子网组成。 11. 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是确定与传输介质有关的特性,即( )特性、( )特性、( )
特性和( )特性。
12. 运输层的服务访问点TSAP的地址由( )和( )标识。
13. 在Internet中,主要采用三种技术来进行拥塞控制,它们是( )、( )和( )。 14. OSI/RM模型中,( )层与地址解析相关。 15. 帧中继技术本质上是( )交换技术。
16. 局域网中的转发器负责在( )层间实现透明的二进制比特复制,以补偿信号衰减。 17. 无IP地址的站点可以通过( )协议获得自己的IP地址。
18. Internet中用( )协议报告差错情况和提供有关异常情况的报告。
19. 为了提高信息的传输速率,就必须设法使每一个码元能携带更多个比特的信息量,即采
用( )的调制方法。
20. 为了提高信息的传输速率,就必须设法使每一个码元能携带更多个比特的信息量,即采
用( )的调制方法。
21. 定义TCP/IP标准的文档被称为( )文档。
22. 从通信的双方信息交互的方式来看,通信主要有这样三种方式,即 ( )、( )
和( )。
23. 根据奈奎斯特(Nyquist)准则,每赫带宽的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是每秒
( )个码元。
24. 最基本的模拟调制方式有( )、( )和( )三种。 25. 数据链路的管理包括数据链路的( )、( )和( )。
二.选择题 (每题1.5分,共18分)
1.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一般不包括( )。
A 网络层 B 物理层 C 数据链路层 D 介质访问控制层
2. 在计算机网络的分层体系结构中,(1)层是(2)层的用户,又是(3)的服务提供者。
A. n B. n+3 C. n+1 D. n-1 3. 下列哪种交换方法实时性最好?
A分组交换 B 报文交换 C 电路交换 D 各种方法都一样 4. ( )帧可用于传送有效信息或数据。
A 信息(I帧) B 监控帧(S帧) C无编号帧(U帧) D 都不是 5. 决定使用哪条路径通过子网,应属于下列OSI的哪一层处理?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 运输层 6. 在下列给出的协议中,哪些是TCP/IP的应用层协议? A TCP B ARP C FTP D DNS
7. 下面协议中,( )协议的协议数据单元中有校验字段。
A PPP协议 B SLIP协议 C IP协议 D TCP协议 8. 在TCP/IP体系结构中,运输层连接的建立采用( )法。 A 慢启动 B 协商 C 三次握手 D 滑动窗口 9. 下面的路由选择算法中,哪些是自适应的?
A 随机走动法 B链路状态算法 C洪泛法 D 距离向量算法 10. 哪一种地址类型不能分配给主机?
(A) B类 (B) C类 (C) D类 (D) E类 11. 在数据链路层中, 用于描述数据单位。
(A)数据报 (B)报文 (C)帧 (D)分组
12. 按照路径选择算法,连接LAN的网桥通常分为 (1) 和 (2) 。
(A)协议转换网桥 (B)透明网桥 (C)源路径选择透明网桥(D)源站选路网桥
三.问答题(共 39分)
1. 若HDLC帧数据段中出现下列比特串:
\"0 1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0 1 0 1 1 1 1 1 1 0\",
试问在传输线路上数据码是什么?在接收端收到的数据码又是什么?(7分) 2. 需要与其他子网进行通信的计算机,所要求的TCP/IP配置是什么?(6分)
3. 若发送窗口大小为5,在发送3号帧并收到2号帧的确认帧后,发送方还可发几帧?请给
出可发帧的序号。(设发送序号用3比特编码) (6分) 4. 协议数据单元PDU与服务数据单元SDU的关系。(8分)
5. 占据两个山顶的蓝军与驻扎在这两个山之间的山谷的白军作战。其力量对比是:一个山顶
上的蓝军打不赢白军,但两个山顶的蓝军协同作战可战胜白军。一个山顶上的蓝军拟于次日正午向白军发起攻击。于是发送电文给另一山顶上的友军。但通信线路很不好,电文出错或丢失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要求收到电文的友军必须送回一个确认电文。但此确认电文也可能出错或丢失。试问能否设计出一种协议使得蓝军能够实现协同作战因而一定(即100%)取得胜利?(12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