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5年上半年广西城市规划师规划原理:近代城市的发展考试试卷

来源:九壹网
2015年上半年广西城市规划师规划原理:近代城市的发展

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生活垃圾转运站服务半径与收运方式有关,采用非机动车方式收运,服务半径宜为.

A:0.2~0.6 km B:0.2~1.0 km C:0.4~1.0 km D:0.4~1.2 km E:经济政策

2、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资源中,不包括资源。 A:矿产 B:水 C:土地 D:海洋 E:综合治理

3、概括来组织城市空间,是城市空间组织在市场机制下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 A:经济的原则

B: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C:经济的合理性和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D:经济的原则和经济合理性 E:综合治理

4、在城市研究中,一般会从城市总人口性别比、出生婴儿性别比、各年龄组人口性别比、流动人口和在业人口的性别比等方面来分析城市人口的性别比特征,其中,最常用的指标是。 A:城市总人口性别比 B:出生婴儿性别比 C:各年龄组人口性别比

D:流动人口和在业人口的性别比 E:经济政策

5、不同的社会群体对城市需求具有差异性,下列选项中,属于非公民的商人与专业人士对城市的关注点是。 A:商品服务的质—价平衡 B:住房和交通

C:政治和社会稳定

D:特色商品与服务的可得性 E:综合治理

6、目前,城市总体规划已经成为指导与调控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手段,具有。 A:公共政策属性

B:全局性 C:综合性 D:经济性 E:综合治理

7、由于受某种或某几种不利条件的影响,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其条件后才适于修建的用地类型是用地。 A:一类 B:二类 C:三类 D:四类 E:综合治理

8、落实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镇域规划提出的要求,合理利用镇区土地和空间资源,指导镇区建设和详细规划的编制是的任务。 A:镇总体规划 B:镇区总体规划 C:镇规划

D:镇(乡)域规划 E:综合治理

9、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任务是指。

A:城市在一定年限内各个组成部分和各项建设的全面安排

B:提出城镇近期内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时序和选址,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布局和用地,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安排

C: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分阶段实施安排和行动计划,是落实城市、镇总体规划的重要步骤

D:通过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可以使得城市的开发建设更加科学一些、更加合理一些,在法定规划的指导下来依法开发建设,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 E:综合治理

10、城市噪声中的具有突发性、冲击性、不连续性等特点,也特别容易引起人们的烦恼。 A:交通噪声 B:建筑施工噪声 C:工业噪声

D:社会生活噪声 E:经济政策

11、下列选项中,不是企业集群的主要特点的是。 A:同业和相关产业的很多公司在地理上集聚 B:有支撑的制度结构

C:企业在地方网络中密集地交易、交流和互动 D:信息沟通交流密切 E:综合治理 12、住宅建筑的处理方式中,遮阳按照的不同,可分为固定式遮阳、活动式遮阳、简易式遮阳。 A:使用要求 B:实质性质

C:材料构造 D:使用方式 E:经济政策 13、建筑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经受各种常规破坏因素的作用而能保持其使用性能的能力,称为建筑材料的。 A:耐久性 B:弹性 C:连续性 D:耐磨性 E:经济政策

14、对镇规划的依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政策依据 B:规划技术依据

C:区域协同、城乡协调发展原则 D:法律法规依据 E:综合治理

15、不同类别工程管线的专用管沟属于。 A:水平管沟 B:垂直管沟 C:专项管沟 D:综合管沟 E:经济政策

16、下列选项是目前关于对城市的一些主要理解或定义归纳,其中错误的是。 A:城市的产生定义——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体说是人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B:城市的功能定义——城市区别于农村不仅在于人口规模、密度、景观等方面的差别,更重要的在于其功能的特殊性

C:城市的区域定义——城市是一个复杂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自然一社会复合巨系统

D:城市的集聚定义——城市的本质特点是集聚,高密度的人口、建筑、财富和信息是城市的普遍特征 E:综合治理

17、下列选项中不是镇区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A:确定规划区内道路网络,对规划区内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规划安排

B:建立环境卫生系统和综合防灾减灾防疫系统

C:提出镇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确定镇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D:确定规划区内生态环境保护与优化目标,提出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 E:综合治理

18、城市规划实施的首要作用是。

A:使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城市规划得到全面的实施,从而实现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引导和控制作用,保证城市社会、经济及建设活动能够高效、有序、持续地进行

B:通过城市规划的实施体现城市规划的核心作用,城市规划的制定目的在于规

划能够得到实施,也即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能够起到作用

C:处理好城市物质性设施建设与保障城市安全、保护城市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等的关系,全面改善城市和乡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D:使经过多方协调并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保证城市中的各项建设和发展活动之间协同行动,提高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决策质量,推进城市发展目标的有效实现 E:综合治理 19、《小型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的作者是。 A:威廉·H·怀特 B:扬·盖尔 C:凯文·林奇 D:简·雅各布斯 E:综合治理 20、认为城市的道路系统应当保持行人的极大方便,这种系统由地铁和人车完全分离的高架道路组成。 A:霍华德

B:勒·柯布西埃 C:索里亚·玛塔 D:戈涅 E:综合治理

21、关于深度访谈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深度访谈方法是质性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种方法

B:深度访谈是一种研究性交谈,是研究者通过有目的提问的方式,从被研究者那里收集、建构第一手资料并作为观点证据的研究方法 C:深度访谈法的调查对象多数针对的是各个部门

D:深度访谈方法在西方的城市社会研究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E:经济政策

22、城市供热系统根据不同,分为热电厂供热系统和集中锅炉房供热系统。 A:热源 B:热煤 C:用户 D:结构 E:经济政策

23、下列选项中,属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特点的是。 A:权威性 B:灵活性 C:地域性 D:强制性 E:综合治理

24、水泥属于水硬性胶凝材料,品种很多,在建筑工程中常用作为建筑工程的材料.

A:铝酸盐水泥 B:硅酸盐水泥 C:硫酸盐水泥

D:硫铝酸盐水泥 E:经济政策 25、由于自然界中生物的和相互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生态系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多要素、多变量构成的级秩系统。 A:多样性 B:相似性 C:独特性 D:完整性 E:经济政策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中国古建筑的屋顶形式分为。 A:歇山 B:庑殿 C:重檐 D:披尖

E:悬山及硬山

2、详细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是__。

A.对城市土地利用做出进一步的规划安排 B.细分地块并规定其使用性质

C.直接对建设项目做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D.强化规划的控制功能 3、《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的主要内容包括__。 A.村庄和集镇规划的审批 B.其总体规划内容

C.其规划范围和开发强度 D.其建设规划内容 E.其规划原则

4、关于城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A:在传递方式上,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式要比自然生态系统多

B:在能量流运行机制上,自然生产系统的能量流动是自发的,而城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以人工为主 C:在能量生产和消费活动过程中,除造成热污染外,还有一部分物质以“三废”形式排人环境,使城市环境遭受污染

D:能量利用方式多为一次性,可以通过设计能量多级利用方式提高利用效率 E:所有的能量都是由各类物质携带的 5、集中布局的空间形态模式可分为。 A:集中组团式 B:分散式 C:双城式 D:块状式 E:带状式

6、1980年10月,国家建委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其会议提出的城市发展方针是。

A:控制大城市规模 B:合理发展中等城市 C:扩大大城市规模 D:积极发展小城市 E:控制小城市的规模

7、公共建筑在进行功能分区时,应从空间的等的关系加以分析,使各部分空间都能得到合理安排。 A:“主”与“次” B:“大”与“小” C:“远”与“近” D:“闹”与“静” E:“内”与“外”

8、下列选项中,属于乡详细规划主要内容的是。 A:确定规划区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

B:确定公共设施配套要求以及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要求

C:对重点建设地块进行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并进行必要的竖向规划设计 D: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

E:确定规划区内各类用地布局,提出道路网络建设与控制要求,对规划区内的工程建设进行规划安排

9、编制或修订城市电力规划进行负荷预测时,应以规范制定的各项规划用电指标作为远期规划用电负荷的控制标准,包括。 A:分区综合用电量指标 B:人均综合用电量指标

C:人均城市居民生活用电量指标 D:单项建设用电负荷密度指标

E:城市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负荷密度指标

10、我国城乡规划的行政机制的法理基础是__。 A.自由裁量权限 B.城乡规划法 C.羁束权限

D.各级法规、规范

11、广义的城市环境除了物理环境外,还包括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美学环境。其中经济环境主要有。 A:人口分布及动态 B:收入水平 C:市场条件 D:技术条件 E:建筑特色

12、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作用包括。

A:指导总体规划的编制,发挥上下衔接的功能

B: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由共同的上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跨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

C:综合评价区域发展基础,发挥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统筹功能

D:随着城镇体系规划实践的发展,在一些地区也出现了衍生型的城镇体系规划类型,例如都市圈规划、城镇群规划等

E:协调区域城市间的发展,促进城市之间形成有序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13、在任何一个国家的规划体制中,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结合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法律法规赋予城市设计什么样的地位

B:城市设计的内容、编制和审查如何体现在城市规划体系中

C:运用城市设计的手法,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因素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

D:对城市环境做出统一规划,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城市景观的艺术水平

E:采用哪些具体的手段或程序来保证城市设计的落实 14、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可采用。 A:居住区—组团—小区 B:居住区—组团 C:小区—组团 D:独立式组团

E:居住区—小区—组团

15、多层住宅建筑基本平面类型主要包括。 A:单元式 B:外廊式 C:长廊式 D:跃层式 E:塔式 16、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等不同学科对城镇化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有形的城镇化”,即物质上和形态上的城镇化,具体反映。 A:人口的集中 B:空间形态的改变 C: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 D: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

E:农村行为方式转化为城市方式

17、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规划设计中,交通信号机可分为。 A:单控 B:线控 C:面控 D:双控 E:数控 18、《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明确规定,规划建设用地的标准应包括__等部分。

A.规划建设用地结构 B.规划范围建设用地指标 C.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D.规划人均流量幅度建设用地指标 E.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

19、城市规划的作用为。 A:协调社会利益,维护公平 B:保障社会公共利益

C:宏观经济条件调控的手段 D:改善人居环境

E:保障社会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

20、影响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主要因素有。 A:自然环境因素 B:人造环境因素 C:社会文化因素 D:经济与技术因素 E:政策制度因素

21、市场的形成和运转需要具备的条件有。 A:明晰的产权 B:完善的规则

C:大量资本的投入 D:监督机制

E:优越的地理位置

22、下列属于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相关法律的是。 A: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B:森林法

C:风景名胜区条例 D:环境影响评价法 E:防灾减灾法

23、按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是政府__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 A.调控城市空间资源 B.维护社会公平

C.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

D.有效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 E.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

2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内容包括。

A:根据交通影响分析,提出交通组织方案和设计 B: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C:对住宅、医院、学校和托幼等建筑进行日照分析

D: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 E: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

25、在考虑城市的建设条件时,需要考虑城市的区域条件包括。 A:工程地质 B:生态保护 C:气象 D:水文

E:城市间的联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