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问题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多利用河湖水系、城市道路、旧城墙等线性因素,形成纵横向绿带、放射状绿带与环状绿地交织的绿地网的城市绿地空间布局形式是绿地布局。 A:地状 B:带状 C:楔形 D:混合式 E:综合治理
2、城市职能是指。
A: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担负的主要职能,由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的特点所决定
B: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城市规模对城市的用地及布局形态有重要影响
C: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应达到的目的和指标 D: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E:综合治理
3、以行政和商业活动为基本职能的复杂化、多样化的客观实体是。 A:乡村 B:社会 C:城市 D:工业 E:综合治理
4、在平面交叉口可按相交道路连接的形式划分中,是指一条尽头道路与另一条道路以近于直角(75°~105°)相交。 A:X形交叉 B:十字交叉口 C:Y形交叉口
D:丁字形(T形)交叉口 E:经济政策
5、在城市排水专项规划中,其规划范围仅限于现状建成区,规划期限一般为年左右的近期规划,规划内容主要集中在污水收集和处理。 A:3 B:5 C:10 D:15
E:经济政策
6、常用的坡道式机动车停车库类型中,布局简单整齐,交通线路明确,上下行
坡道干扰少,速度较快。 A:直坡道式停车库 B:错层式停车库
C:螺旋坡道式停车库 D:斜楼板式停车库 E:经济政策
7、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是将城市视为一个,研究城市内部各组成部分的空间组织关系和演化规律。 A:“点” B:“面” C:“线” D:“角” E:经济政策
8、城市环境容量的制约条件,不包括。 A:城市自然条件 B:城市资源条件 C:城市现状条件 D:经济技术条件 E:综合治理
9、城市遥感最常用的信息是。 A:彩红外航空像片 B:TM图像
C:气象卫星图像 D:微波雷达图像 E:经济政策 10、关于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布置,下列选项中,属于按工业环境污染分类的是。 A:一般工业 B:冶金工业 C:建材工业 D:化工工业 E:综合治理
11、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任务是指。
A:城市在一定年限内各个组成部分和各项建设的全面安排
B:提出城镇近期内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时序和选址,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布局和用地,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安排
C: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分阶段实施安排和行动计划,是落实城市、镇总体规划的重要步骤
D:通过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可以使得城市的开发建设更加科学一些、更加合理一些,在法定规划的指导下来依法开发建设,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 E:综合治理
12、把城市分散发展推到极致的是。 A:赖特
B:勒·柯布西埃 C:霍华德
D:恩温 E:综合治理
13、社区概念的缘起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德国社会学家的著作《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他最早提出“社区”的概念。 A:伯恩 B:希勒里 C:腾尼斯 D:赖特 E:经济政策 14、在城市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与建筑物之间垂直距离中,当线路电压为35 kV时,垂直距离为m。 A:3 B:4 C:5 D:6
E:经济政策
15、以下不属于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选址原则的是。
A:应选择在城市边缘,与服务站之间的平均距离不宜超过10 km B:与相邻建筑物应遵守有关规范所规定的安全防火距离
C:在电台附近选址时,应考虑电台等无污染空间间隔区等特殊要求,并取得有关部门的同意
D:应选择在所在地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E:经济政策
16、在城市气源规划中,液化石油气气化站的用地根据规模不同一般为㎡。 A:1 000~3 000 B:1 000~5 000 C:2 000~5 000 D:3 500~7 000 E:经济政策 17、微波天线塔的位置和高度,必须满足线路设计参数对天线位置和高度的要求。在传输方向的近场区内,天线口面边的锥体张角为。 A:15° B:20° C:45° D:90° E:经济政策
18、城市交通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A:城市对外交通运输 B:城市客运交通
C:公共交通换乘枢纽 D:轨道公共交通 E:综合治理
19、在设计前期工作阶段中,对最终决策项目投资是否可行进行认可,确定最佳投资方案。
A:项目建议书 B:设计任务书
C:可行性研究报告 D:项目评估报告 E:经济政策
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城市总体规划采用的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方法的是。 A:时间序列法 B:间接推算法 C:综合平衡法 D:比例分配法 E:综合治理
21、在公共设施开发的后,必须按照项目本身的使用功能使用,不能随意改变用途。
A:项目实施 B:项目投入使用 C:项目设想 D:项目决策 E:综合治理
22、城市经济区组织原则中的强调了经济区范围与中心城市吸引范围的一致性,也是用实证的方法进行城市经济区组织的主要依据。 A:联系方向原则
B:兼顾行政区单元完整性的原则 C:过渡带原则 D:腹地原则 E:经济政策
23、适用于使用上要求有较大空间的房屋,或隔断墙位置可能变化的房间的是。 A:横向承重体系 B:内框架承重体系 C:纵向承重体系 D:外框架承重体系 E:经济政策
24、从热力点(制冷站)至用户间的管网,称为。 A:一级管网 B:二级管网 C:三级管网 D:四级管网 E:经济政策
25、对用图像表达现状和规划内容,下列选项中叙述错误的是。
A:重点保护区域界线图,在绘有现状建筑和地形地物的底图上,逐个、分张画出重点文物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具体界线 B:重点保护、整治地区的详细规划意向方案 C: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总图
D:逐片、分线画出历史文化街区、风景名胜保护的具体范围 E:综合治理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__。 A.提出交通组织方案和设计
B.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C.确定规划区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
D.进行竖向规划设计以及公用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管线综合 E.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 2、城市规划的作用为。
A:协调社会利益,维护公平 B:保障社会公共利益
C:宏观经济条件调控的手段 D:改善人居环境
E:保障社会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
3、经批准的风景名胜区规划具有,不得擅自改变。 A:法律效力 B:强制性 C:严肃性 D:复合性 E:法定性
4、在考虑城市的建设条件时,需要考虑城市的区域条件包括。 A:工程地质 B:生态保护 C:气象 D:水文
E:城市间的联系 5、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基于行政职权,为实现行政管理目标,行使公共权力,对外部做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其特征不包括。 A:从属法律性 B:多方意志性 C:效力后定性 D:无偿性 E:强制性
6、遮阳隔热是住宅建筑的处理方式之一,下列遮阳方式属于按照材料构造的不同分类的是。 A:固定式遮阳 B:活动式遮阳 C:综合式遮阳 D:简易式遮阳 E:挡板式遮阳
7、镇规划的对象特点有。
A:镇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经济具有较强的可变性和灵活性 B:镇的基础设施相对滞后,需要较大的投入
C:规划内容和重点应因地制宜,解决问题具有目的性
D:规划更注重近期建设规划,强调可操作性
E:在地域发展中,镇的依赖性较强,需要在区域内寻求互补与协作 8、下列选项中,不是现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特点的有。 A:综合性 B:政策性 C:民主性 D:科学性 E:多样性
9、违反《城市规划法》有关规定的,必须承担法律责任,主要是__情况。 A.违法占地的法律责任 B.违法建设的法律责任 C.规划管理人员法律责任 D.建设人员的法律责任
10、关于生态工程具有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有。 A:具有合理性、适宜性、循环与自主的特性
B:是综合效益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C:具有多学科相结合的特征,并能够检验生态学是否有用
D:具有鲜明的经济学特征,体现人类对自然的关怀而做出的精明选择 E:是多目标的,能够导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 11、场地排水的暗管排水形式的适用范围包括。 A:多用于建筑物、构筑物较集中的场地 B:建筑物、构筑物比较分散的场地
C:运输线路及地下管线较多、面积较大、地势平坦的地段 D:道路低于建筑物标高,并利用路面雨水口排水的情况 E:大部分屋面为内落水
12、公路按技术等级分为:__ A.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B.国际公路、快速公路 C.二级公路、三级公路 D.四级公路
E.四级公路、五级公路
1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编制保护规划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A:历史文化名城应该保护城市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地段,保护和延续古城的风貌特点,继承和发扬城市的传统文化,保护规划应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编制和落实 B:编制保护规划应当分析自然环境和相关特点,因地制宜确定保护原则和工作重点
C:编制保护规划要从城市总体上采取规划措施,为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又要注意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和工作环境的需要,使保护与建设协调发展
D:编制保护规划应当突出保护重点,即保护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风景名胜及其环境,特别要注意濒临破坏的历史实物遗存的抢救和保护
E: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包括城市格局及传统风貌的保持与延续,历史地段和历史建筑群的维修改善与整治,文物古迹的确认
14、以下关于旅馆建筑场地选址要求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A:基地选择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等基本条件 B:与车站、码头、航空港及各种交通路线联系方便
C:基地至少有一面临接城市道路,临街长度不小于基地周长的1/6
D:建造于城市中的各类旅馆应考虑使用原有的市政设施,以缩短建筑周期 E:基地应至少一面临接城市道路,其长度应满足基地内组织各功能区的出入口 15、建筑美学的基本原理对建筑进行形态塑造时,是常用的基本手法。 A:相似 B:临摹 C:变形 D:均衡 E:对比 16、《雅典宪章》中提出城市具有__四大功能区。 A.居住 B.工作 C.绿化
D.公共生活 E.游憩
17、行政区的最基本要素包括__。 A.地域 B.行政中心 C.人口
D.行政区名 E.行政等级
18、法对国家的依赖性表现在__。
A.一个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才能把自己的意志制定为法
B.国家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是法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直接标志 C.法的创制形式及实施的特点直接受国家形式的影响 D.法的任务与国家的任务有必然的联系 E.法是以法律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19、在城市的认识上,《马丘比丘宪章》与《雅典宪章》相比的发展和差异是__。 A.承认公众参与对城市规划的极端重要性 B.更加重视城市各系统的功能差异
C.强调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对于城市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 D.认为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
20、下列不属于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的是。 A:区域空间整体协调发展的原则 B: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C:区域空间局部协调发展的原则
D:与周边省(区、市)的发展相协调原则 E:因地制宜的原则
21、HDI指数即人类发展指数,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的,用来测定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状态程度的一个综合指标,也可以反映人口素质。该指数选择指标来进行综合评价。 A:预期寿命
B:成人识字率
C: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实际人均GDP D:人口出生率
E:15岁以上总人口数量
22、城市燃气管网按不同的压力级制分类,可分为。 A:一级管网系统 B:二级管网系统 C:三级管网系统 D:四级管网系统 E:混合管网系统
23、下列对城市发展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B:区域是社会生活与矛盾的集合体
C:健康的社会环境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 D:健康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资源环境集约利用 E: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
24、下列属于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目的的是。 A:提出市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
B: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和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
C:明确市域及各级城镇的功能定位,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对开发建设活动提出鼓励或限制的措施
D:在城市行政管辖范围内,根据城市建设、发展和资源管理的需要划定城市规划区
E:通过不同空间职能分类和管制要求,优化空间布局结构,协调城乡发展,促进各类用地的空间集聚 25、单元组合方式包括__。 A.平直组合 B.错位组合 C.单向组合 D.转角组合 E.多向组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