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2(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农具,了解它们的用途,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教学准备: 活动单 学生活动单 活动一:生活中的农具。 教师导学案 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一些农具。首先走进活动一。 1.读词语、认农具,将它们连线。 活动一:生活中的农具。 2 .组内讨论: (1)指名读活动一的内容。 (2)交流连线的成果。 ① 连线是否正确。 (3)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农具的作② 生活中还有哪些农具。 用吗? ③ 这些农具各有什么用途?(不知道的查字典木犁:农田或旱地翻土用的农具。以牛牵引写下来。) 用于翻土,犁铧、犁壁为铁制,余皆木制。80年代后,平原多以机耕,山区尚有少量使3.班级交流。 用。 活动二:诗句中的农具。 耙:用于耕后碎土、平地的农具。呈长方形,1.读诗句3遍,回忆诗句的出处、意思和作者,木架铁齿,耙架上装10余把铁刀片,以刀片滚动切碎泥块。 想想诗中加点词语和什么农具有关? 耧:也叫耧犁,播种用的农具。耧为三脚(下2.组内讨论,各组书写员将原诗、作者写在小部尖尖),前方由牲畜牵引,后方向上横木由黑板上。 人扶着,中部安置耧斗,可以同时完成开沟3.班级交流。 和下种两项工作。有的地区称耩子。 镰刀:俗称割刀,呈月牙状,刀口有斜细锯【检测反馈】 齿,尾端装木柄,用以收割稻麦。50年代受1 .看图,写出农具名称。 苏北、山东大镰刀影响,刀体、刀柄稍有加长。是收割庄稼和割草的农具。 锄头:松土和锄草用的农具,上有竹竿为柄, 下装平刃铁器。 活动二:诗句中的农具。 要求学生说出诗句中带点的词语是什么 样的农业活动。 交流:这些农业活动和什么农具有关? 1、昼出(耘田)夜绩麻 耘田:锄草(与锄头有关),也可泛指种田。 2、童孙未解供(耕)织 耕:耕田,用犁把土翻松(与木犁有关) 2.读诗句,解释加点词,并与相关农具连线。 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锄禾:用锄去掉禾田里的杂草,翻松土壤(与① 昼出耘.田.夜绩麻。 锄头有关)。 ( ) 木 犁 4、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②童孙未解供耕.织, 种:播种(与耧有关)。 小学语文六下 练习2 主备人:张松海
收:收割,收获(与镰刀有关) ⑷教师小结:语文学习既要联系我们的③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现实生活去学,同时也要注重从历史生活中( ) 耧 去学习。 春种一粒粟。 ..【检测反馈】 ( ) 镰 刀 当堂完成,及时纠正。 ⑤秋收万颗子。 . ( ) 锄 头 3.补充诗句,并写出题目和作者。 ① 昼出耘田夜绩 麻, 。题目《 》 作者 ② 童孙未解供耕 织, 。题目《 》 作者 ③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 土。 , 。题目《 》 作者 ④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 子。 , 。题目《 》 作者 ( ) 耙 小学语文六下 练习2 主备人:张松海
练习2(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文,熟读成诵。 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文的意思。 3.通过历史背景的了解,体会项羽的英雄气概。 教学准备: 活动单 学生活动单 活动一:自读自悟,理解古诗。 教师导学案 一、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导入新课。 李清照(1084.2.5.-1151.4.10.)中国宋代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要求: 词人。自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是婉约派词① 读准确,读流利。 人。“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形容② 参考诗句后面的提示,边读边悟诗句意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只女儿花。的便是李清照。 思,不理解的可查字典。 据载:公元167年,强悍的金兵入侵中原,2.组内轮流读古诗,讨论诗句的意思。 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3.比比哪一组读得响亮、流利。 王朝仓皇南逃。李清照夫妇也开始了飘泊无定的逃亡生活。不久,丈夫赵明诚被任命为京城建康活动二:入情入境,体会诗情。 的知府。一天深夜,城里发生叛乱,身为知府的1.反复吟诵,品读诗文,思考: 赵明诚没有恪尽职守指挥戡乱,而是悄悄地用绳① 李清照为什么如此怀念项羽? 子缒城逃跑了。叛乱被定之后,赵明诚被朝廷革② 全诗中最耐人寻味的诗句是哪些?为什职。李清照深为丈夫的临阵脱逃感到羞愧,虽然并无争吵,但往昔的鱼水和谐已经一去不返,她么? 从此冷淡疏远了赵明诚。 2.组内讨论,感情朗读诗句,熟读成诵。 1128年,他们向江西方向逃亡,一路上两人3.比比哪一组记得最快,诵读最有感情。 相对无语气氛尴尬。行致乌江,站在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的地方,李清照不禁浮想联翩,心潮激活动三:拓展延伸,积累内化。 荡。面对浩浩江水,随口吟就了这首诗。赵明诚1 .组内交流:在平时的阅读中还积累了哪站在她身后,闻听之后愧悔难当,深深自责。从些抒发爱国情怀、表达鲜明人生观的诗句? 此便郁郁寡欢一蹶不振,不久便急病而亡。 二、自读自悟,理解诗句 由各组书写员板书在小黑板上。 ①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2.班级交流。 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检测反馈】 ②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1.《夏日绝句》是 (朝代) (作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秦末下相(今江者) 写的,诗句中表达作者鲜明③项羽(公元前232-前202)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人生观的诗句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是: , 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三、入情入境,体会诗情。 。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2.我还读过李清照的诗(词): 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 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 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小学语文六下 练习2 主备人:张松海
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 (谁)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的 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 (看谁写得多!) 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 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 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 压倒须眉了。 四、拓展延伸,积累内化。 在平时的阅读中还积累了哪些抒发爱国情 怀、表达鲜明人生观的诗句? 组内交流,班级交流。 【检测反馈】 当堂完成,及时纠正。 (谁)的 。 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3.积累:表达爱国情怀的诗句还有 小学语文六下 练习2 主备人:张松海
练习2(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文,熟读成诵。 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文的意思。 3.通过历史背景的了解,体会项羽的英雄气概。 教学准备: 活动单 学生活动单 活动一:自读自悟,理解古诗。 教师导学案 一、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导入新课。 李清照(1084.2.5.-1151.4.10.)中国宋代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要求: 词人。自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是婉约派词① 读准确,读流利。 人。“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形容② 参考诗句后面的提示,边读边悟诗句意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只女儿花。的便是李清照。 思,不理解的可查字典。 据载:公元167年,强悍的金兵入侵中原,2.组内轮流读古诗,讨论诗句的意思。 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3.比比哪一组读得响亮、流利。 王朝仓皇南逃。李清照夫妇也开始了飘泊无定的逃亡生活。不久,丈夫赵明诚被任命为京城建康活动二:入情入境,体会诗情。 的知府。一天深夜,城里发生叛乱,身为知府的1.反复吟诵,品读诗文,思考: 赵明诚没有恪尽职守指挥戡乱,而是悄悄地用绳① 李清照为什么如此怀念项羽? 子缒城逃跑了。叛乱被定之后,赵明诚被朝廷革② 全诗中最耐人寻味的诗句是哪些?为什职。李清照深为丈夫的临阵脱逃感到羞愧,虽然并无争吵,但往昔的鱼水和谐已经一去不返,她么? 从此冷淡疏远了赵明诚。 2.组内讨论,感情朗读诗句,熟读成诵。 1128年,他们向江西方向逃亡,一路上两人3.比比哪一组记得最快,诵读最有感情。 相对无语气氛尴尬。行致乌江,站在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的地方,李清照不禁浮想联翩,心潮激活动三:拓展延伸,积累内化。 荡。面对浩浩江水,随口吟就了这首诗。赵明诚1 .组内交流:在平时的阅读中还积累了哪站在她身后,闻听之后愧悔难当,深深自责。从些抒发爱国情怀、表达鲜明人生观的诗句? 此便郁郁寡欢一蹶不振,不久便急病而亡。 二、自读自悟,理解诗句 由各组书写员板书在小黑板上。 ①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2.班级交流。 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检测反馈】 ②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1.《夏日绝句》是 (朝代) (作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秦末下相(今江者) 写的,诗句中表达作者鲜明③项羽(公元前232-前202)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人生观的诗句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是: , 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三、入情入境,体会诗情。 。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2.我还读过李清照的诗(词): 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 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 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小学语文六下 练习2 主备人:张松海
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 (谁)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的 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 (看谁写得多!) 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 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 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 压倒须眉了。 四、拓展延伸,积累内化。 在平时的阅读中还积累了哪些抒发爱国情 怀、表达鲜明人生观的诗句? 组内交流,班级交流。 【检测反馈】 当堂完成,及时纠正。 教学反思 (谁)的 。 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3.积累:表达爱国情怀的诗句还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