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7单元 找规律》教案设计

来源:九壹网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7单元 找规律》

第1课时 找规律(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拼摆、涂色等活动发现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3.激发学生喜爱数学,发现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难点: 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两方面发现规律。 【教 学 过 程】 一、情境导入

1.投影出示:一串美丽的珠子图。

师:有一串珠子,不小心断了,丢失了一颗珠子,你知道丢失的是哪一颗珠子吗?请你猜猜看。

让学生猜一猜,猜对的要给予表扬。老师还要告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物都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有规律的事物总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找规律。(出示课题)

2.猜图形。 □○□○□○□

师:猜一猜,最后一个图形是什么? 生:○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因为这排图形是按规律排列的。 生2:因为□后面的是○。

生3:因为这一排图形是按□○重复出现的,○在后面。 师:有道理!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找规律(出示课题) 二、新课讲授

1.创设情景,激情导入。出示例1主题图。 师: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生1:新年要到了,同学们把教室布置得非常漂亮。 生2:有彩旗、灯笼和花朵。 生3:有很多小朋友在跳舞。

师:这些彩旗、花朵和灯笼是不是乱摆放的? 生:不是,是有顺序的。

师:对他们的摆放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今天我们就来找其中的规律。(出示课题)

2.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1)认识彩旗图的规律。

课件演示:彩旗一面一面地闪动。

师:从画面上,你发现了什么?

生1:第1、3、5、7、9……面旗子的颜色一样,第2、4、6、8、

10……面旗子的颜色一样。

生2:小旗是按照黄色、红色这样的顺序一直摆下去的。 生3:小旗的规律是1面黄色、1面红色,又1面黄色、1面红色重复出现的。

生4:小旗的规律是按照“黄色、红色”重复排列的。 师:同学们真聪明!发现了彩旗图的规律是按“黄色、红色”重复排列的。

师:猜一猜,最后面这面没有涂色的旗会是什么颜色? 生:是黄色的。

师:都猜是黄旗,看看对不对(点击鼠标,最后一面旗变为黄色,学生欢呼)。猜得真准!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小旗是按照黄色、红色这样的顺序一直重复摆下去的,所以红旗的后面是黄旗。

(2)认识图中其它的排列规律。

师:彩旗的规律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么灯笼、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又有什么规律呢?下一个灯笼会是什么颜色,下一朵花是什么颜色,下一个小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把你发现的秘密小声地告诉同桌。学生分组讨论。

交流、汇报。

课件演示:彩色灯笼一盏一盏闪动。

请学生说一说看到画面,想到了什么?(第1、3、5、7……个

灯笼的颜色一样,第2、4、6、8……个灯笼的颜色一样。)

课件演示:装饰彩花一朵一朵闪动。

请学生说一说从画面上发现了什么。(第1、3、5、7……朵花的颜色一样,第2、4、6、8……朵花的颜色一样。)

课件演示:学生一人一人闪动。

学生边看边说。(一个女孩儿,一个男孩儿,又一个女孩儿,一个男孩儿……)

(3)认识数字中的规律

3.教学例2(2)。出示例2(2)图片。 师:仔细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呢? 生1:图上有母鸡和小鸡。

生2:1只母鸡后面一定是3只小鸡。

生3:鸡的只数按照“1→3→1→3……”的规律重复出现的。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板书:

师:如果接着画,接着填数,应该怎么画,怎么填呢? 生1:画1只母鸡和3只小鸡。 生2:在横线上写1和3。 板书:

3.拓展延伸。

师:刚才大家通过观察,发现了数量多少的变化规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图有规律吗?你发现它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小组讨论一下。

生:按“1、2、3、1、2、3……”的规律重复排列的。 师:对!有些规律是永远不变的,但变化中也有规律。 4.总结,归纳。

师:观察上面“彩旗、灯笼、彩花、学生”的画面。你从这些画面上想到了什么?

生:画面上的彩旗、灯笼、彩花都是按照两种颜色交叉排列的。学生是按一名女生、一名男生的顺序排列的。

师:根据画面上这四种事物排列的规律,每种事物排列后面一个应是什么?学生发言,教师边演示边讲出来。

小结: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规律的,都

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出现。

5.联系实际找规律。

师:刚才我们发现了很多规律,现在我们拍掌来表扬一下自己。好吗?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有节奏地连续拍掌3次) 师:哎,你们发现了吗?刚才我们的掌声有没有规律? 生:有,是按照慢慢快快快的规律拍手的。

师: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规律,还有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呢?谁来说说。

生1:我身上衣服的花纹是有规律的。 生2:我家地板上的瓷砖是有规律的。 生3:马路上的斑马线也上有规律的。 三、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85页“做一做”。多媒体展示台出示涂色卡1(课本85页“做一做”)

师:老师这里有张卡片,想请大家帮个忙,能按照规律涂色吗?(学生动手涂色)

师:谁愿意上来展示你的作品?(指名学生在多媒体展示台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2.完成教材第89页练习二十的第1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自己的想法。

(3)总结图形和文字的规律,并按照规律进行验证。答案: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怎样“找规律”,例1中的彩旗、灯笼、彩花、学生都是同一类的事物。排列是按照颜色的不同形式形成规律的。

第7单元 找规律

第2课时 找规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根据图与图、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概括出规律,并能按规律写数。

2.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找出图形的变化规律,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数字的变化规律;通过观察、计算找出数字的排列规律。 3.培养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找规律填数。

难点: 能够根据图与图、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概括出规律,并能按规律写数。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

1.填一填。

2.讨论:观察每列图形,图形和数字的变化有什么共同点? 3.小结:每列的图形和数字都是按一定的规律在重复出现。 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找规律(出示课题) 二、新课讲授 1.教学例3(1)。 (1)出示图片(1)。

师:请观察这组图形和数的变化,并与练习题相比。有什么新的发现?也可以让学生用学具卡片摆一摆,要求学生一边说一边摆。

生1:摆3个正方形、摆6个正方形、摆9个正方形、摆12个正方形。

生2:通过摆图形,我发现□的个数不断增加。下一个图形总比

前一个图形多3个。

师:这行图形的排列还是重复出现吗?与前面图形的排列相同吗?

生3:不是重复出现的。与前面图形的排列不相同。

师:对!再来看看这些图形下面所对应的数字,这些数字表示的是什么?从这列数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每个图形下面对应的数字,表示的是拼这个图形所需要的□的个数。这行数字是按3、6、9、12……的顺序排列的。

师:这行数字,相邻的两个数相差几?算一算。 生:6-3=3,9-6=3,12-9=3。 师: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生:前一个数比后一个数少3,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3,相邻的两个数相差3。

板书:

师:相邻的两数相差3,就是这行数的规律。 师:试着往下填一填,后面的数应怎样排列? 学生独立填数。 汇报、交流。

板书:

(2)出示图片(2)。 出示图片。

师:请大家观察这组图形以及对应的数字,找一找这行数的规律是什么?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交流。

师:有规律吗? 生1:有。

师:有什么样的规律?

生1:这行数字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生2:都是单数。

生3:是按11、9、7、5的顺序出现的。 师:请大家算一算,相邻的数字相差几?

生4:11-9=2,9-7=2,7-5=2。所以都是相差2。生5:前一个数比后一个数多2,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少2。

师:很正确!

板书:

师:相邻的数字相差2,就是一行数的规律。

师:请大家试着填一填,5后面的两个数应该怎样填?学生独立填数。汇报、交流。

板书:

2.教学例3(2)。

出示下面两行数。

(1)5 10 15 20 25 ____ ____ (2)24 20 16 12 8 ____ ____

师:观察上面两行数,数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小组先讨论一下。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

师:谁来说说第一行数的规律。 生:第一行数,相邻的两数相差5。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是用减法计算出来的。10-5=5,15-10=5,20-15=5,25-20=5。

生2:我是5个5个地数,5、10、15、20、25。所以相邻的两个数相差5。

师:这两种方法都很好!相邻的两个数相差5,就是这行数的规律。

板书:

师:按照这个规律,你能接着填数吗? 生:能。 师:填几?

生1:25加5等于30,第一条横线上填30。 生2:30加5等于35,第二条横线上填35。

师:第一行数的规律我们已经找出来了,下面说第二行数的规律。 生1:这行数都是双数。 生2:它们是按从大到小排列的。 生3:相邻的两个数相差4。 师:是吗?怎样能验证一下? 生:用减法算一下。

师:好!请大家算一算。学生计算后交流。 师:现在谁能用一句话说说这行数的规律? 生:相邻的两个数相差2。

师:对!请大家按照这个规律接着填数。学生填数后,交流。

板书:三、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87页“做一做”的第1题。 (1)学生独立思考、填数。

(2)汇报、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2.完成教材第89页练习二十的第3题。 (1)学生独立思考、涂色、填数。 (2)要求学生说出规律和找规律的方法。 3.完成教材第89页练习二十的第4题。

(1)让学生观察黄珠子和蓝珠子是怎样排列的。

(2)继续观察黄珠子的个数和蓝珠子的个数各有什么规律。 (3)讨论:方框里应该画什么珠子?画几个? 4.完成教材第89页练习二十的第5题。 (1)让学生独立填数。

(2)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找到规律的,规律是什么。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小结:这节课我们研究的是数的排列规律。每一行数相邻的差是相等的,它们的差有的是1,有的是2,有的是3或者5等。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的方法,找出每行数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差,从而找出形成每行数的排列规律。

第7单元 找规律 第3课时 找规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根据数字之间的关系,概括出规律,并能按规律填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 理解并找出数字之间的规律。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 1.找规律,填数。

提问:每行数的规律是什么?

小结:第1行相邻两个数相差5,第2行中相邻的两个数相差3。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找规律。(出示课题)。 二、新课讲授

1.出示例4,观察、找出规律。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里有几组数,每组数是由几个数组成的。

生:有5组数,每组数是由3个数组成的。

师:对!那每组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呢?请仔细地观察、比较,看谁最先发现规律。

学生分组讨论。 汇报、交流。

生1:我发现这些数都是整十数。

生2:我发现的规律是上面左边的数减下面的数,等于上面右边

的数。

师:好!你说我来算一算。

生2:90-40=50,70-40=30,60-40=20。 师: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生3:我发现的规律是上面右边的数加下面的数,等于上面左边的数。

师:好!你说我也来算一算。

生3:50+40=90,30+40=70,20+40=60。

生4:我发现的规律是上面两个数相减的差,等于下面的数。 师:请你也算给大家听一听。

生5:90-50=40,70-30=40,60-20=40。

师:刚才大家通过观察计算,发现了很多规律。你认为谁的发现好?

生齐:×××(生4)的。

师:对!这几组数都是由3个数组成,并且上面两个数相减的差都是40,正好等于下面的数。

2.按规律填数。

师:根据刚才发现的规律,请大家试试在括号里填数。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

师:谁先来说说两个括号里面应该填什么数。 生:第1个括号里填80。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我是想几减40等于40,80-40=40,所以括号里填80。 生2:我是这样想的:40+40=80,所以括号填80。 师:两种方法都有道理。那第2个括号里怎样填数呢? 生3:填10。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4:我这样想的:10+40=50,50-10=40,所以填10。 生5:我是这样的:10+40=50,所以填10。 师:这两种方法都对!板书:

三、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87页“做一做”第2题。 (1)让学生先观察,找出规律填数。 (2)交流、汇报。 师:你发现的规律是什么?

生:下面两个数的和等于上面的数,都是12。

师:对!按照这个规律,应该怎样在空三角形内填数呢?学生发言。教师引导总结。(最后一组数的答案有多种填法)

2.完成教材第90页练习二十的第6题。此题是4个数为一组,通过分析4个数之间的关系,找出规律。练习时,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时,重点说一说每组数的规律。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找规律填数。通过今天的学习,谁愿意来说说你的收获?(学生畅所欲言,引导说出本节课所学内容)

第7单元 找规律 第4课时 找规律(4)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已经学过的各种规律和找规律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能运用所学习的各种规律和找规律的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 学 过 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下面两串珠子。

师:仔细观察这两串珠子,你发现有什么规律呢?先小组讨论一下。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汇报、交流。

生1:第(1)串珠子是按1颗黑珠子、1颗白珠子、1颗黑子、1颗白珠子……重复穿起来的。

生2:第(2)串珠子是按1颗黑珠子、2颗白珠子、1颗黑珠子、2颗白珠子……重复穿起来的。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运用所学习过的找规律的知识解决有关穿珠子的实际问题。(出示课题) 二、新课讲授

1.出示例5,观察、理解题意。小红按规律穿了一串手链,但掉了2颗珠子,掉的是哪两颗珠子?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1:这串手链上有黄色和蓝色两种珠子。

生2:这串手链是用2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又2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重复穿起来的。

生3:这串手链掉了2颗珠子。 师:题目问的问题是什么呢? 生:掉的是哪2颗珠子? 2.引导探究解答方法。

师:想一想,怎样才能知道这串手链掉的是哪2颗珠子呢?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分组讨论一下。

交流、汇报。

生1:先要知道这串手链一共有多少颗珠子。

生2:先要找出这串手链珠子的排列规律,再确定掉的是哪两颗珠子。

师:有道理!下面请小组合作学习,找出这串手链中珠子的排列规律。

学生分组讨论一下。 汇报、交流。

小结:小红穿珠子的规律是2个黄珠子、1个蓝珠子,2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重复排列的。

师:请大家按照这个规律排一排,看看掉的2颗珠子是什么珠子。 汇报、交流。

师:谁来说说掉的是哪两颗珠子?并说明理由。

生1:掉的第1颗是黄珠子,因为现在手链的右边最后一颗蓝珠子后面只有一颗黄珠子,应该有2颗黄珠子。所以掉的第1颗是黄珠子。

生2:掉的第2颗是蓝珠子。因为两颗黄珠子后面就是蓝珠子。 师:有道理!小红穿手链掉的是1颗黄珠子和1颗蓝珠子。 3.引导检验。

师:刚才我们通过讨论,找出了掉的两颗珠子是1颗黄珠子和1颗蓝珠子。这个答案正不正确呢?可以怎样检查一下?

生:把掉的两颗珠子补上去,看符不符合小红穿的规律。

师:这个办法很好!下面请大家在手链上画出掉的2颗珠子,再找规律试试看。学生动手画珠子,找规律。

师:谁来说说,补上掉的1颗黄珠子和1颗蓝珠子后,符合小红穿的规律吗?

生:符合规律。

师:好,我们一起来验证。

出示:

师生齐读:2黄1蓝、2黄1蓝、2黄1蓝…… 三、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第88页“做一做”。 (1)让学生找出手链珠子排列的规律。 (2)按规律找出掉的是哪3颗珠子。 2.完成教材第90页练习二十的第9题。

让学生先找出规律,再按规律补上缺的珠子,从而判断需要2颗什么样的珠子。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找规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让生畅所欲言,引导说出本节课所学内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