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示例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因材施教”教育原则依据的是人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 B:个别差异性 C:顺序性 D:不均衡性
2、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总要有个结束语。这是教学评价中的() A:形成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总结性评价
3、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专著是__ A.《大教学论》 B.《理想国》 C.《学记》 D.《论语》
4、根据知识的状态和表现方式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心理学家是() A:安得森 B:埃里克森 C:艾宾浩斯 D:加涅
5、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称为__。 A.讨论法 B.谈话法 C.讲授法 D.练习法 6、”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____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7、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__。 A.教学媒体 B.教师 C.学生
D.教学环境
8、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包括__ A.课程目标 B.学科设置 C.学科顺序 D.课时分配
E.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9、有些具有良好效果的护肤化妆品是诺亚公司生产的。所有诺亚公司生产的护肤化妆品都价格昂贵而价格昂贵的护肤化妆品无一例外地受到女士们的信任。以下各项都能从题干的断定中推出,除了____
A:受到女士们信任的护肤化妆品中,有些实际效果并不良好 B:有些效果良好的化妆品受到女士们的信任
C:所有诺亚公司生产的护肤化妆品都受到女士们的信任 D:有些价格昂贵的护肤化妆品是效果良好的 10、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家庭
B:个人主观努力 C:学校教育 D:社会
E:重视个别差异 11、当某儿童看到一只小花猫而说“这是一只猫”时,他所进行的理解活动是____ A:对语言的理解 B:对事物类属的理解 C:对因果关系的理解 D:对逻辑关系的理解 12、”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影响人的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A:环境 B:邻居 C:母亲 D:成熟
13、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卢梭 C.夸美纽斯 D.诺笃尔普
14、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__。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15、要在多个窗口中进行切换,应按()组合键。 A:Alt+F4 B:Alt+Tab C:Ctrl+Shift
D:Ctrl+AIt+De1ete
16、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__。 A.上课 B.课外辅导
C.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D.备课 E.批改作业
17、在班级管理中,()是班级的领导者和决策者,是班级的核心。 A:校长 B:班主任 C:老师
D:教导主任
18、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A:教师、学生、教材 B:教师、学生、教学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 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E:重视个别差异
19、与种姓制度和宗教神学密切联系。____ A:古希伯来的幼儿教育 B:古埃及的幼儿教育 C:古代印度的幼儿教育 D:古希腊的幼儿教育
20、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____和行为。 A:感性认识 B:环保意识 C:人文意识 D:自然规律
21、FrontPage2003中的框架是网页布局设计的重要手段,框架将浏览器窗口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 A:可以显示一个独立的网页 B:同时显示多个独立的网页 C:显示固定的网页
D:可以显示一个网页元素 22、”双百”方针提出后,在什么领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A:科学技术领域 B:文学艺术领域
C: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 D:思想领域
23、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说明为人师表() A:蕴含着真 B:饱含着善 C:体现着美
D:蕴含着人道性
24、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辨别的难度由难到易是____ A:半圆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B:正方形一长方形—八边形一五边形 C:五边形一八边形一三角形一正方形 D:圆形一半圆形一正方形一三角形
25、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一般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SH,这属于。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
26、以提高民族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的教育是() A:德育教育 B:智育教育 C:美育教育 D:素质教育
27、皮亚杰认为形成儿童道德的他律道德在。 A:0~5岁 B:6~8岁 C:8~10岁 D:10~12岁
二、多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在嘈杂的环境中人们能够敏感的听见有人喊自己的名字,这是知觉的____ A:华生 B:加德纳 C:皮亚杰 D:斯腾伯格
2、教师要胜任教学工作有一个基础性要求,有别于其他专业人员学习同样学科的要求。这个要求指的是____ A:教师的文化知识素养 B: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C: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素养 D:教师的人格修养
3、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以德国学者冯特____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标志的。 A:审美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和爱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4、确保讲授质量的首要条件是: A.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B.系统完整
C.层次分明
D.语言表达水平
5、教师在求知和传授知识学问的过程中要做到严密谨慎、严格细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 A:严谨治学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理论联系实际
6、下面所列举的迁移种类领域中,有一种是错误的。 A:态度学习迁移 B:情感迁移
C:知识与技能迁移 D:气质迁移
7、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 A:做出分析 B:做出判断 C:进行评估 D:做出决策
8、下列对“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 B.客观现实支配心理发展
C.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D.心理是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
9、我国的教育体系分为()三大阶段。 A:幼儿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10、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教学工作 B:公共关系 C:行政工作 D:总务工作 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首次以法律形式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捺制度”。 A:1992 B:1993 C:1995 D:2000 E:2005
12、主张遗传决定论的是__ A.华生 B.洛克 C.高尔登
D.康德
13、西方古代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是__。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主主义与教育》 E.《雄辩术原理》
14、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A:教育为谁服务
B:谁掌握教育的领导权 C:什么人应接受教育
D: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15、动机具有的功能包括() A:激活功能 B:分化功能 C:转化功能 D:强化功能 E:指向功能
16、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讨论、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它的基本形式是__。 A.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借助独立思考和交流学习 B.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独立思考进行学习 C.教师讲、学生听
D.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自主地学习
17、有五个大学生面对采访说了如下的话:[1]营:“我还没有考试作弊的经历。”[2]静:“萱撒谎了。”[3]诚:“我曾经在网吧包夜。”[4]笃:“诚在撒谎。”[5]惠:“诚和笃都在撒谎。”那么,他们五人中到底有几个人在撒谎呢? A:4 B:3 C:2 D:1
18、我国学者依据学习的内容和结果将学习分为() A.知识的学习
B.技巧和熟练的学习 C.情感的学习
D.以思维为主的智力的学习 E.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19、下列属于孔子思想观点的是。①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统治者爱惜民力②具有辩证观点。认为对立双方会互相转化③提出“礼”治。要求人们严格遵守等级秩序④主张社会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状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0、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和____ A:认识的问接性 B:认识的直接性 C:认识的灵活性 D:认识的丰富性
21、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__。 A.遗传 B.社区教育 C.社会环境 D.家庭教育 E.学校教育
22、贯彻启发式原则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A: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B: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C: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D:发扬教学民主
23、课程内容的活动取向特别注重。 A:课程内容的科学逻辑组织
B: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
C: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并且基本上是凌驾于学习者之上的—学习者服从课程,在课程面前是接受者的角色 D: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 24、利用选定的检索工具由近及远地逐年查找,直到查到所需文献为止的检索方法是。 A:倒查法 B:顺查法 C:追溯法 D:抽查法 25、儿童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等表现,一般称作。 A:心理异常 B:不适应表现 C:不良表现 D:问题行为
26、以提高民族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的教育是() A:德育教育 B:智育教育 C:美育教育 D:素质教育
27、皮亚杰认为形成儿童道德的他律道德在。 A:0~5岁 B:6~8岁 C:8~10岁 D:10~12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