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议中职数控加工技术教学

来源:九壹网
浅议中职数控加工技术教学

随着人才培养的目标从知识型向能力型的转变,创新意识和工程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数控加工技术教学的核心。这就不仅要靠科学的教学原则指引,还要以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作基础,更要靠实践性教学环节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作保证。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数控机床一线教学实践经验,谈一些经验和做法。 1 数控加工教学的教学原则

为了适应劳动就业市场的需要,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需拓宽知识面,打破传统单一学科界限。数控加工技术的具体课程内容、课程体系均不是单一和孤立的,具有科学的体系特点,课程内容上应用多学科知识,以数控机床设备为对象形成一个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包括专业基础课(电工基础、机械基础、电子技术)、主干专业理论课(数控编程设备与编程、数控加工技术、数控系统)和技能训练课。在教学环节上也具有体系特点,数控加工技术课程体系和内容应紧紧围绕本专业培养目标和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为达到厚基础、宽专业、适应性强的培养要求,该课程赋予学生的知识结构,既要体现专业特点、制造技术的现代化,又要体现出学生掌握的现代机械加工理论和技术比较完整及系统。但学时有限,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也不宜特别专深,而应以掌握数控加工全过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术方法所涉及的内容为主,侧重制造过程,机电结合,理论实践并重。因此,课程设置上本着以数控加工工艺为主线、以数控加工操作为重点、以CAD/CAM为应用基础的主导思想进行。 2 构建模块化的教学体系

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上,可根据学生知识能力结构的不同要求,把教学内容分成若干个模块,有普通车床操作、数控机床模拟编程、数控机床操作、数控机床维修等,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组织教学。而理论教学则以“必须,够用”为度,少一点公式推导,多一点应用实践,删繁就简,确保重点,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

在教学中要充分与实践相结合,采用精讲多练、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形式,把学生分模块进行讨论式学习,每个模块学习结束后,都必须拿出具体的学习成果,作为专业最后的考核或数控技能鉴定的考核指标。只有对学生按模块进行技

能考核,才能体现学生的“专项”技能培养,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 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教学 3.1 加工演示

学生进入数控实习车间是第一次接触数控机床,对相关知识的认识比较模糊。在学生进行实习初期,由实训指导教师先用数控机床加工一件产品,首先让学生对数控加工过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 课堂理论讲解

在进行完加工演示后,进行课堂理论知识讲授,主要讲授数控机床的组成、特点、工作原理、代码、加工工艺和编程知识。因为学生已经进行过普通机床加工,已经具备基本的加工知识,所以讲解数控机床的组成和特点时,采取与普通机床对比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很快进入角色。在讲解工作原理时,主要针对实习所用数控机床的系统,同时鼓励学生课外查阅资料,多学习一些有关的数控系统知识。

3.3 自行设计编程

理论知识讲解后,在实训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进行自行设计编程。编程可以采用手工编程或自动编程两种方式。手工编程,一般限制在二维平面内,大多数针对比较简单的轮廓图形,由于计算简单、程序较少且经济、及时,因此在生产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考虑到学生实习时间短,对于较复杂的零件常采用自动编程,自动编程简单、迅速、可靠性高,可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4 现场实践操作与小结

加工程序编制完成后,实训指导教师进一步针对数控机床的操作面板进行讲解,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熟悉、操作机床,由学生进行现场实践操作,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依据学生编的程序进行零件加工,让图纸上的设计变为实在的产品,可进一步体会数控机床的加工特点和优势。在实习时遇到问题引导他们开动脑筋,积极思考,鼓励学生之间展开相互的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数控加工的理解和提高学习的兴趣。 4 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是一门工程实践很强的学科,课程中的内容较多都要涉及

各种机械的结构及机构的传动、控制原理。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数控加工专业的课堂教学应进入数字化时代,通过购买相应的多媒体教学光盘和仿真软件或教师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来授课,以到达良好的教学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