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八上开学考语文试题

来源:九壹网
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2019年秋季学期开学考试

八年级语文学科试卷

考试时间: 150分钟 试卷分值:120分

命题人:嘉和城校区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审题人:袁菟繇

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都给出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考生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6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迭起(dié) 澎湃(pài) 不蔓不枝(màn) ...

B. 服侍(shì) 哺育(bǔ) 心有灵犀(xī) ...C. 蔚蓝(wèi) 恳切(kěn) 千钧负重(jūn) ...D. 修润(rùn) 咀嚼(jiáo) 据理臆断(yì) ...

2.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俯瞰 钦佩 耀武扬威 B. 元勋 凝望 天崖海角 C. 镶嵌 烦燥 柳暗花明 D. 响午 榜样 刮目相待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

A. 道理千万条,做是第一条,只要人人都行动起来,垃圾分类就一定会蔚然成风。 ....

B. 在大力士比赛中,几个血气方刚的老年人居然把公交车拉动了,赢得阵阵掌声。 ....C. 所有伟大梦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每场卓越,都始于你迈出的第一步。 ....D. 高空抛物和高空坠物伤人事件近年来屡屡发生,社会各界人士对此都深恶痛绝。 ....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巴库举行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 B. 随着实体书店的“回暖”,不做网红、唯耕精深的专业书店正成为思想文化交流的新场所。 C. 如何培养孩子的写作水平?广泛阅读,用心练笔,反复修改,争取指导,这就是葵花宝典。 D. 风靡中国的广西特色美食——田螺鸭脚煲,色香味俱全,深受广大富有灵魂的食客所喜欢。 5.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小黄指着菜农钱大爷的蔬菜摊问:“大爷,您那西红柿多少人民币1千克? ” B. 课前三分钟演讲,小明上台微笑说道:“我的演讲开始,请大家洗耳恭听!” C. 上完体育课,你对同桌说道:“你浑身散发着一股酸臭味,请你滚到一边去。” D. 小刚因小事而大哭一场,妈妈安慰道:“男儿有泪不轻弹,乖儿子坚强点。”

八年级开学考 语文科 试卷 第1页/共6页

6. 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何谓诤友? ,尽情为你弹奏生活的喜悦; ,轻轻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 热情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 ,默默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

①诤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 ②诤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 ③诤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他 ④诤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 A.③④①② B.①③②④ C.③④②① D.①③④② 7.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古人把璋给男孩玩,希望他将来有玉一样的品德。旧时常用“弄璋之喜”祝贺人家生男孩。 B. 《河中石兽》选自文言短篇志人小说《阅微草堂笔记》,讲述老河兵等人打捞石兽的故事。 C. 中秋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 D. 杨绛,作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小说《洗澡》以及译作《堂吉诃德》。 8. 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昆虫记》主要描写昆虫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等生活场景,表达作者对生命 的关爱之情以及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B.《红星照耀中国》第一篇叙述作者探寻陕甘宁边区的原因及去边区前自己的准备和所见所闻, 主要介绍张学良、杨虎城、邓发的情况。

C.《昆虫记》第十二章“飞跃”、“迅速”、“喷出来”等词语使用非常精妙,生动形象地把 赤条蜂的飞行速度之快的特点表现出来。

D.《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刘志丹是陕北苏区的建立者,是个现代侠盗罗宾汉,在极其困难的条 件下坚持革命信念,使根据地由弱变强。 二、现代文阅读(一)(每小题2分,共6分)

古人这样修房屋

①最近,一段故宫修复师修葺脱落墙皮的视频引来了广大网友的一阵热议。让人们感到奇怪的是,修复师在修复墙体的时候,不用水泥,也不用钢筋,而是将一团团普通的麻秆订在墙体上,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②为了能让故宫以它原本的面貌继续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故宫的修复以“不改变文物原状”为原则,即“修旧如旧”。往墙体上订麻秆的手法就是古人修建故宫时的传统手法,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提高墙体的韧度和连接性,可以有效防止墙体开裂。 ③其实,木头作为一种建筑材料,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为人们所用。但是,当时没有粘合剂,仅仅用木头和砂石垒成的房屋并不稳固。为了使房屋坚固,智慧的古人发明了用蛤壳烧制而成的灰做加固材料,将之取名为“蜃灰”,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石灰。

④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开始尝试用泥土修建房屋,木头做承重结构。为了将泥土和砂石粘合在一起,人们在泥土中加入切碎的麦秸,然后将加入麦秸的泥土放入大约..30厘米×40厘米的木框里,做成一块块的泥砖,并将之称为“三合土”。虽然三合土比蜃灰更加耐用,但它颗粒粗糙,且粘合度有限。

⑤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了提高房屋墙体的牢固性,三合土的升级版“糯米灰浆”诞生了。糯米灰浆是将燃烧白石灰剩下的残渣和糯米熬成糨糊融合在一起,再加上杨桃藤汁调匀。由于糯米中支链淀粉的含量非常高,而支链淀粉是一种多糖物质,在混入白石灰渣后能够形成高强度的糯米灰浆。用这种糯米灰浆做成的泥砖,不仅强度大,而且防水性能更好,所以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大型建筑中。唐朝的开元寺就是用这种方法进行加固的,历经千年而不倒。此外,还有明朝卢沟桥两岸的大型河堤、福州塔楼,清初浙江的余杭大海塘,以及扛住了7.5级地震的泉州古塔等,都是用糯

八年级开学考 语文科 试卷 第2页/共6页

米灰浆建造的。

⑥虽然糯米灰浆打造的房屋十分坚固耐用,但由于糯米灰浆的成本非常高,老百姓很少能用到。因此,在建造房屋时,老百姓会选用一般的黄泥,加水不断地踩踏,在踩踏过程中添加稻草做石头缝隙的粘合。富贵人家则会用生石灰加水炼成石灰粉,然后在地上挖一个坑,铺上青石板,把石灰和麻刀泡在水里,大概泡一个月左右,之后就当作水泥来砌墙。用这种方法打造的房屋虽然没有糯米灰浆打造得那样坚固,却胜在物美价廉。

⑦比起“秦砖汉瓦”“雕梁画栋”体现了独一无二的工匠技艺 ,“订麻秆”“三合土”“糯米灰浆”则更体现了普通老百姓非凡的智慧,正是因为他们数千年来的默默支撑,才令中国文化至今生生不息。

(作者:刘江,选自《知识窗》2019年第5期,有删改)

9. 下列关于“古人如何修房屋”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人用往墙体上订麻杆的手法来提高墙体的韧度和连接性,防止墙体开裂。 B.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古人发明的“糯米灰浆”提高了房屋墙体的牢固性。 C.古人用切碎的麦秸加入泥土中,将泥土、砂石粘合,制成泥砖“三合土”。 D.早在新石器时代以前,智慧的古人就用蛤壳烧制而成的蜃灰做加固材料。 10. 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题目既明确了说明对象,揭示文章内容,又富有吸引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③段至第⑦段为“分—总”结构,先分说,再总说古人修建房屋的非凡智慧。 C.第⑥段介绍黄泥、石灰粉等材料时,运用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D.第④段中加点字“大约”,说明了木框的尺寸范围,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1. 下列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石灰是蜃灰,古人们将它作为粘合剂使用,使房屋稳定、坚固。 B.糯米灰浆做成的泥砖强度大,而且防水性能好,但是,它颗粒粗糙、粘合度有限。 C.故宫修复师以“不改变文物原状”作为原则,用订麻杆的手法来修葺故宫的墙体。 D.因为糯米灰浆昂贵,老百姓多会选用一般的黄泥,它虽没那么坚固,但物美价廉。 三、古诗文阅读(12-15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16-19小题,共10分;本大题共18分) (一)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2. 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以一种劝说的口吻,写农家在丰收之年殷勤待客的情谊,直接抒写了自己在山西村农家 做客时的感受。

B.颔联于写景中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此消彼长变化的深刻哲 理,发人深省。

C.颈联由写自然入人事,描摹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古风存”,用农民服饰朴素盛赞他 们性格的淳朴。

D.全诗以游村贯穿,把秀丽的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统一在完整画面上,构成优美意 境和恬淡格调。

八年级开学考 语文科 试卷 第3页/共6页

(二)爱莲说 周敦颐

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3.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自李唐来 公亦此自矜 ..B.予谓菊 权谓吕蒙曰 ..C.陶后鲜有闻 不闻爷娘唤女声 ..D.香远益清 自以为大有所益 ..14.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花之君子者也 不知其二者多矣 ..B.水陆草木之花 何陋之有 ..C.出淤泥而不染 .

而钱不湿 .

D.同予者何人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15.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语言精炼,骈散相间,通过对莲花的赞美,曲折地表达了作者不与世同流合污, 洁身自好的君子之德。

B.文章采用三组比喻,作用各异,其中用“菊”和“牡丹”来反衬和正衬来慨叹真隐士 少,贪富贵者多。

C.“出淤泥而不染”表面写莲花深处污浊环境而不沾染污秽,实则是作者采用托物言志 以莲花之德自勉。

D.文章第①段“形”“神”兼备地勾勒出莲花的形象,体物入微,传神描绘出莲花的花 品、花貌与人格气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16.把第I卷文言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文: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三)下马观碑

①②

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

(选自《书林纪事》) 【注】:①欧阳询:唐代著名书法家。②索靖:晋代书法家。③布:铺开。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 (1)及疲 及: (2)三日方去 去: ..

八年级开学考 语文科 试卷 第4页/共6页

18.把文中的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驻马观之,良久而去。 译文: 19. 联系全文,分析欧阳询具有怎样的品质。(2分) 四、古诗文默写(共10分)

20.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1)馨香盈怀袖, 。 ( 《庭中有奇树》 ) (2) ,长河落日圆。 ( 王维《使至塞上》 )

(3)岂不罹凝寒? 。 ( 刘桢《赠从弟》(其二)) (4) ,芳草萋萋鹦鹉洲。 ( 崔颢《黄鹤楼》 ) (5)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用动物活动表现初春活力的诗句是:

, 。

(6)完整默写李白《渡荆门送别》后四句: , 。

, 。 五、综合性学习(共8分)

21. 2019年7月1日,中宣部向全社会发布黄文秀的先进事迹,追授她“时代楷模”称号。学校以此为契机,开展主题为“致敬时代楷模,学习榜样精神”的系列班会活动,按照要求完成任务。 (1)【观点论述】壮族姑娘黄文秀研究生毕业后,成为扶贫一线的第一书记,她用青春诠释初

心,甘于奉献,却在山洪中不幸遇难。有人以她为榜样,但也有少数人认为黄文秀的做法不值得。“如何看待时代楷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请围绕话题,发表议论,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80字以内。(4分)

(2)【故事链接】右图为20世纪初英国科学家斯科特一行人 在南极探险,请简要叙写这个故事。(60字以内)(3分) (3)【对联续写】根据上联,围绕活动主题,续写下联。(1分)

上联:斯科特搏斗厄运筑伟大悲剧 下联: 六、现代文阅读(二)(12分)

每一颗星星都应该感谢黑夜

韩青

①一天中午,有个学生找我请假,他说他想利用中午时间再在教室里做一会儿题。按理说,午休时间就得休息,谁也不例外。可他是名副其实的学霸,肯定有他没有解决的问题。于是我同意了。

②午休快要结束时,我先去了一趟教室。我想知道,一个中午,他究竟在教室里做了些什么。我一进门,他就兴奋地朝我炫耀:“我终于解出了这道数学题。”那兴奋劲儿不亚于当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我走到他桌边,发现他的桌子上放着几张草稿纸,应该有四五张吧,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数字。我惊讶地说:“用了这么多草稿纸吗?”他说:“不多呀,不就这四五张吗?当年,莫泊桑发表第一篇小说,不是有几麻袋废稿吗?”

③是啊,那些草稿纸才是真正的养料啊,没有它们,那正确答案的秧苗就不会长出来。感谢那些草稿纸。对,它们才是学习的功臣。

④喜欢上读书、写作,那是在我十三四岁的时候。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大量地读书、抄书、背书。当年正流行汪国真的诗,他的诗集《年轻的思绪》,我能从头背到尾。还有席慕蓉的书,我也

八年级开学考 语文科 试卷 第5页/共6页

能背一大半。甚至连女生喜欢读的琼瑶的小说,我也一口气读了几十本。

⑤后来就开始给一些报刊投稿。我把认真抄写好的稿子,装进信封,再骑上自行车,走八九里路,到镇上的邮政局,然后再偷偷地把稿子投进那绿色邮筒。总是感觉在干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情一样,每次都是这样。可是,那绿色的邮筒就像绿色的春天一样,看到它心里总会绽放出希望来。

⑥可是,每一次投稿都是没有期限的等待,而事实上,那等待已经把结果告诉了我。一次次地投,一次次地失望。而失望多了,就会变成绝望;绝望深了,就会有泪水偷偷躲在无人的角落流啊流……但是,我并没有死心。我又开始读书、抄书、背书,厚积薄发嘛。我信这个理。读得多了,积累得多了,自然一切就会水到渠成。

⑦就这样,读、抄、背、投,中间也有断流的时候,可是,那颗爱文字的心一直都在。一直到我35岁的时候,我才收到用稿通知:一篇散文的、两首诗歌的。

⑧一个朋友曾对我说:“你看你做了那么多年的无用功。”而我却不这样认为,要是没有這其中层层叠叠的波折,我哪能拥有这样一个让我期待已久的结果?那些波折送给了我一双翅膀,它们让我飞起来了。感谢它们。

⑨多年前的一个晚上,我和妈妈坐在庭院里纳凉。繁星满天,那光亮,洗净了所有的尘埃,连空气都被洗得干干净净。我曾问妈妈:“星星到了晚上都出来了,那么,白天它们都去了哪里?” 妈妈告诉我:“白天它们也在那里啊。” 我不解,又惊奇地问妈妈:“那我们为什么看不见它们呢?” 妈妈又告诉我:“因为,它们没有黑夜的映衬,就显不出光来呀。”当时,因为自己年龄尚小,所以,对妈妈的这个回答,似懂非懂。直到后来,长大了,才真正明白妈妈的意思,尤其才明白那映衬的含义。

⑩每每看到星星的时候,我就想起了妈妈的回答,并且认为,每一颗星星都应该感谢黑夜,没有黑夜,谁来证明它们的存在呢?对,每一颗星星,都应该感谢黑夜,正如,世上的成功者,都应该感谢途中所有的波折和失败。可是,很多人不但不明白这个道理,而且还仇恨它们所带来的痛苦。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19年第6期,有删改)

22. 阅读文章,理清文脉,在空白方格内依序填写相应的内容。(2分,每空1分)

请假为做题→感谢草稿纸→ A → B →纳凉明事理

23. 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下列句子。(4分,每句2分)

(1)是啊,那些草稿纸才是真正的养料啊,没有它们,那正确答案的秧苗就不会长出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2)我把认真抄写好的稿子,装进信封,再骑上自行车,走九里路,到镇上的邮政局,然后再偷...偷地把稿子投进那绿色的邮筒。(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 .

24. 第⑨段“繁星满天,那光亮,洗净了所有尘埃,连空气都被洗得干干净净。”此句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25. 请结合文章,说说你对标题含义的理解。(3分)

七、 作文(50分)

26. 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无私奉献、细心呵护我们成长的父母;诲人不倦、谆谆教导的老师;互相陪伴、共同进步的朋友;萍水相逢、满怀善意的陌生人……他们的存在,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成长的道路上,你最想感谢的是谁呢? 请以“成长路上,感谢有你”为题,叙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故事。 要求:(1)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600字。 (2)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八年级开学考 语文科 试卷 第6页/共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