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40分) 1.读拼音,写词语。(4分)
rì kòu( )在侵华战争中zhì zào( )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强烈的民族chóu hèn( )让国人民反抗的心fèi ténɡ( )起来了。 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解释所填的字的意思。(8分)
( )山倒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居高( )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神( )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 )一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找反义词,写在括号里。(4分) (1)考试时要沉着镇定,不要( )。 ..
(2)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平静的神州大地顿时( )了起来。 ..
(3)终于脱险了,我们虽感到喜悦,但也为失去了一个朝夕相处的同伴而感到( )。 ..(4)分散在四面八方的群众,此时( )在天安门广场,焦急地等待开国大典的开始。 ..4.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20分) (1)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8分) ..
①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投向”能否改成“转向”?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句子改成不用“说”的句式。(4分)
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词造句。(4分)
斩钉截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句子,注意加点词语,仿写句子。(2分)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感情。(2分)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1)《开国大典》的场面描写中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小学语文 六年级上册 1 / 5
( )
(2)演讲就是说话,只要把话说清楚就可以了,语气、语调、姿态在演讲中可有可无。 ( )
(3)《狼牙山五壮士》是按照“接受任务——痛歼敌人——诱敌上山——顶峰歼敌——跳下悬崖”的顺序来写的。
( )
( )
(4)课文《灯光》中的主人公是马宝玉。 二、积累运用。(10分) 1.课文原文填空。(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爱国名言警句填空。(4分) (1)________________,死而后已。 (2)位卑未敢________________。
(3)祖宗疆土,当以死守,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视死忽如归。 三、阅读感悟。(20分) 1.课内阅读。(8分)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提擎)着红旗,有的(提
擎)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陈列)。工人队伍中,有
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走向 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用“\\”画去括号内不恰当的字词。(2分)
(2)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写一句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标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外阅读。(12分)
群众也在淋雨
1965年夏季的一天,三千多名手持鲜花的群众聚集在上海机场,他们是来欢送一位外国元首的。这时,周总理陪同外宾健步走来,人群中立即响起了一片欢呼声。总理不时抬起那负过伤的右臂,向欢呼的人群.......招手致意。那慈祥的目光,那亲切的微笑,那文明的举止,使人难以忘怀。
小学语文 六年级上册 2 / 5
突然,乌云蔽日,雷声隆隆,刚刚还是晴朗的天空霎时变了脸。客人刚刚登机,大雨就倾盆而下,人群出现了小小的骚动。“看,我们的总理!”突然,有人喊了起来。显然是由于激动,声音有些发颤(chàn .zhàn)。人们不由得把目光投向周总理。只见他还是彬彬有礼地站在原地,向飞机上的外宾招手致意。群众看见了,也很有礼貌地站在原地。工作人员怕把总理淋病了,为总理撑起了雨伞。周总理轻轻地摆摆手,谢绝了。又一位工作人员再次上前为总理撑起了雨伞,并恳求道:“总理,您就挡挡雨吧!”周总理转过头:“你看,群众也在淋雨,我怎么不能呢?”
外宾的专机起飞后,周总理浑身都湿透了,雨水顺着脸颊不停地往下淌。工作人员又心疼,又着 .(zhuó zháo)急,忙递上一条毛巾:“总理,您擦把脸吧!”周总理接过毛巾,却没有忙着擦脸上的雨水,而是对工作人员说:“赶紧告诉有关同志,动员机场和附近单位的食堂烧些姜汤,给挨雨淋的群众驱驱寒,暖暖身子。”
(1)在括号里正确的读音上面打“√”。 (2)照样子,写词语。(2分)
雷声隆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彬彬有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句子改写成带有“说”的句式。(2分)
周总理转过头:“你看,群众也在淋雨,我怎么不能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2自然段写雨中送行的场面,既关注了送行的群体,又关注了送行的个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群众也在淋雨”是谁说的话?用这句话作为文章题目,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习作平台。(30分)
学校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一定让你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请以“一次________的活动”为题,写一篇作文。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注意把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写清楚、写具体。
小学语文 六年级上册 3 / 5
(2分)
第二单元测试
答案
一、
1.【答案】日寇 制造 仇恨 沸腾
2.【答案】排:排开、推开 临:面对、挨着 贯:穿,通 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 3.【答案】(1)慌张 (2)沸腾 (3)哀伤 (4)汇集
4.【答案】(1)①目光投向主席台。 ②不能。因为“投向”更能表现人民群众对领袖的热爱和崇敬的思想感情。
(2)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同志们!用石头砸!”
(3)刘胡兰斩钉截铁地说:“你们休想从我嘴里得到半点儿党的秘密!” (4)今天天气真好,阳光是那么明媚,天空是那么晴朗。
(5)意思: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跨过了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表达的感情:表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5.【答案】(1)√ (2)× (3)√ (4)× 二、
1.【答案】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2.【答案】(1)鞠躬尽瘁 (2)忘忧国 (3)不可以尺寸与人 (4)捐躯赴国难 三、
1.【答案】(1)画去:提 擎 陈列 走向
(2)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安门广场上红旗之多,参加开国大典的群众之多的壮观场面。 (3)红红的太阳像一个大火球,高高地挂在天上。
(4)表示时间的词语有“早上六点钟起、清早、五更天、到了正午”。表现了人们参加开国大典的兴奋、急迫的心情。
2.【答案】(1)chàn zháo
小学语文 六年级上册 4 / 5
(2)风尘仆仆 小心翼翼 彬彬有礼 津津有味
(3)周总理转过头,说:“你看,群众也在淋雨,我怎么不能呢?”
(4)强调“负过伤”,说明周总理右手不便,而他不时抬起的恰恰是他“负过伤的右臂”,表现了周总理对人民群众的礼遇与尊重。
(5)第2自然段既写了送行的群众,又写了送行群众的个人,尤其写了周总理。不仅说明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更说明了周总理以其迷人的人格魅力和举动,影响着周围的群众。
(6)“群众也在淋雨”是周恩来总理说的话。用他的话作为文章题目,表现了周总理时刻惦记着群众的冷暖和热爱人民的优秀品质。 四、【答案】略
【解析】提示:这是一次写活动的作文。写活动的作文,先要介绍活动开始的时间、地点、活动现场的布置、参加活动的人员等情况,然后再选取活动中几个典型的场面进行描写,写的时候,注意抓住参加活动的人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等进行生动具体的刻画,也可以写一写你的内心感受,做到点面结合,把活动场面和气氛写得生动具体。活动最后还可以写一写你的感想,或者这次活动的意义。
小学语文 六年级上册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