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_降脂汤_治疗高脂血症62例

来源:九壹网
・24・

江苏中医2000年第21卷第8期临床报道

“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62例

河海大学医院(210024) 王 泳

  关键词 高脂血症 降脂汤 活血化瘀 健脾益肾  笔者自1992年以来,采用自拟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6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62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40例,女22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43岁,平均54岁;单纯胆固醇(TC)增高者(≥610mmol󰃗L)12例,单纯甘油三脂(TG)增高者(>118mmol󰃗L)36例,TC和TG均增高者14例。其中合并高血压者26例,合并冠心病者20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者7例,合并脂肪肝者9例。临床多有头晕、头痛、胸闷心悸、肢体麻木、疲倦乏力等症状。2 治疗方法

方药组成:生大黄(后下)10g,丹参15g,生山楂30g,泽泻15g,川芎10g,决明子30g,荷叶20g,黄芪20g,何首乌10g。

表1 治疗前后血脂比较(mmol󰃗L,x±s)

项 目治疗前治疗后

胆固醇

6162±11645168±0113

甘油三脂

2110±01131165±0112

高密度脂蛋白

1118±01041141±0106

  注:治疗前后相比P<0101。

表2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x±s)

项 目治疗前治疗后

全血粘度

8170±21025150±0179

血浆粘度

1172±01621119±0117

纤维蛋白原

0164±01100137±0110

  注:治疗前后相比P<0101。

4 讨论

高脂血症是引起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中医认为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本虚涉及肺、脾、肾,标实是指瘀血、痰浊、水湿积聚脉道。因此治当活血化瘀、健脾益肾、标本兼顾。方中大黄、丹参活血化瘀、开郁行结。大黄能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排便次数,促进肠道胆固醇的排泄,抑制外源性胆固醇的吸收。丹参有促进脂肪在肝内氧化、影响血脂分布和运转、抑制血小板凝集、扩张冠状动脉及抗动脉硬化的作用;山楂、泽泻具有消食化滞利湿之功,具有降血脂、扩血管及改善心肌代谢的作用;川芎为血中气药,性善走散,上达颠顶,下走四海,药理证实具有降低血清甘油三脂及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决明子,其性能升能降,有清肝明目、泻火通便之功;荷叶醒脾和胃、清热化浊,止血散瘀化痰;黄芪补气健脾,现代研究证实其有降压扩冠、降低血脂、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何首乌入脾、肺、肾三经,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明显。诸药合用,共奏化瘀血、清湿浊、通血脉、健脾肾之功。本方既改善了临床症状,又纠正了脂质代谢紊乱,切中病机,安全有效。

(收稿日期:2000-04-06)

脾肾两虚明显者,加白术10g、山药10g、茯苓10g、女贞子10g、熟地15g、枸杞子10g;兼肝阳上亢者,加夏枯草15g、怀牛膝10g、钩藤(后下)10g、山栀子10g;兼胸阳痹阻者,加郁金15g、薤白15g、赤白芍各15g。

上药每日1剂,水煎300ml,分2次服用,6周为1疗程。治疗期间所有病例保留原有的饮食习惯,一律停用有降脂作用的中西药物。治疗前及1个疗程后作血脂代谢、肝肾功能、血液流变学等检测。3 疗效观察

311 判断标准 显效:血清TC下降>20%或TG

下降>30%,临床症状消失;有效:血清TC下降20%~10%或TG下降30%~20%,临床症状好转;无效:血清TC下降<10%或TG下降<20%,临床症状无改变。

312 治疗结果 显效30例(4814%),有效25例(4013%),无效7例(1113%),总有效率为8817%。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变化见表1、表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