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6815/j.cnki.11-5436/s.2018.23.045
重楼的特征特性与人工种植技术
李锦芳(四川省泸定县加郡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四川 泸定 626101)摘要: 重楼是非常常见的一种中药材,不仅味道极苦,而且性质偏寒,常用作治疗蛇虫叮咬以及咽喉肿痛。文章介绍了重楼基本的特征特性,介绍了智能化人工种植重楼的技术。关键词: 重楼;特征特性;人工种植技术
李锦芳. 重楼的特征特性与人工种植技术[J]. 农业工程技术,2018,38(23):63.
重楼别称为轮叶王孙,种类达19种,多分布在贵州、云南等地。虽国内现有重楼种类较多,但在品质差异上非常明显,最为人所熟知的重楼有2种,即滇重楼、华重楼。社会经济飞速发展,逐步提升了医疗水平,重楼潜藏于内的医药价值一一被挖掘,但因为人们大量无节制的采挖,使得野生类重楼资源越来越少,甚至徘徊在枯竭边缘。此时便需要应用人工种植技术,精准的开展重楼种植活动。
一、重楼特征特性
重楼种类较多,在特征与品质上显现出非常大的不同处。其中,最被人们所熟知的有滇重楼、华重楼两类。滇重楼野生生长的高度多在30-90 cm范围内,而经人工种植的滇重楼高度则可生长至120 cm以上,根茎相对单一,笔直且平滑,叶子片数多在4-10片范围内,多时可达13片。春夏两季重楼轮生叶会有花梗长出,秋季时节花梗会变得成熟,即有红色种子出现。根茎为重楼最具药用价值的部分,除显现出圆柱形形态外,其表面时常有不平整的突起。
多数时候重楼是在种植1年之后倒苗,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欢清爽阴凉环境,对水分要求高,即需要充足水分,不适宜阳光直射,人工种植重楼时需注意这一点,即采取阳光斜射的方式。重楼营养生长期相较于其它的中药材来讲要短很多,但是其生殖生长期却要比其他类中药材长一些,常长于灌木丛、山谷等地[1]。
二、重楼智能化人工种植技术
1、人工栽培技术
人工栽培重楼时,第一步是选择最适宜的种植地区,大多数情况下,重楼种植区域内地块要平坦,条件允许时,还可将重楼在缓坡上种植,避免长时间太阳照射。选择土壤之时,应选疏松壤土,土壤中最好含有非常多的腐殖质。如果土壤太过贫瘠,那么要采取科学手段来改善土壤,劣质土壤并不适宜重楼生长。
重楼栽培时,一般利用根茎部繁殖,有时也可直接用重楼种子直接繁殖。种子繁殖适宜使用在大规模繁殖中,需采用一些较先进、较精准的繁殖技术,以保障种子的繁殖成功率,若是小面积繁殖则不建议选择种子繁殖的方式。根茎繁殖则在秋冬季节,重楼完成倒苗后,收集一些没有遭受虫害影响且根茎粗壮的重楼完成砂藏,且要确保砂藏之处环境阴凉、干燥。第二年2月下旬-3月初之间,将砂藏的重楼根茎取出,而后选择一块适宜重楼生长
的区域当作重楼种植苗圃,保持适宜株行距繁育。
放置重楼根茎时,需参照相关要求,使重楼芽头朝上,与地面保持40°角,只有这样放置才可以防止因水位过高而出现的重楼根茎腐烂问题,有助于提升重楼根茎繁殖的成功率。栽种好重楼根茎后,使用细土铺盖。若遭遇干旱气候,则需要浇灌一次透水,而后再使用遮阳网进行遮挡。所有操作完成后,需实时观察,何时揭膜视重楼出苗情况而定,管理方法、模式务必与重楼的特征特性相符。种植2年后,便可长成多茎秆重楼,但需注意的是此时还不适宜进行分株。
5、6月份重楼种苗繁殖好后,便允许进行移栽操作。分株环节,首先要把重楼整株挖起,必要时可选择将泥土扒开,而后把子株从母株中分离,再施行分批移栽。完成分株操作后,应做到移栽及时,尽量规避阳光直晒,阴天最适宜进行移栽[2]。
上述内容均依靠的是传统形式的人工种植重楼技术,基于新时期信息时代背景,在物联网技术应用下,现代设备会自行收集土壤、水分与肥料等数据,而后将这些数据输入系统中,由其精准的判定重楼是否该浇水、是否该施肥打药,按需供给重楼生长所需的光照、温度、二氧化碳以及湿度等。原本凭借种植户经验进行重楼生长管理的工作,只需要一个开关,根据需求进行操作,养殖户便能在信息智能监控设备的利用下,实现定时定量的“精准”把关,足不出户便能种好重楼。2、采收加工
重楼生长周期多在3-4年,且绝大多数的块茎都长在表土层,便于采收。秋季倒苗之时,可从侧面开始进行重楼采收,如此可有效确保重楼根茎完整性。一些芽头长势较好,但是个头偏小的重楼,可将其当作来年繁殖的种子贮存处理。重楼完成采收后,应将其根茎部位清洗干净,随后再烘干,且需要将那些块头相对比较粗的根茎进行切片,而后再烘干,以制成中药材。
受信息时代影响,当前人工重楼采收加工要实现智能化管理。诸如:重楼生长环节使用到重量、形状以及颜色等传感器对重楼大小、外形以及颜色等进行监测,而后将重楼成熟度确定出来,为适时采收提供帮助。此外,还可在二氧化碳传感器的利用下对植物生长环境进行监控,促进光合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医学逐渐被重视,对中药材的需求提高。重楼作为较常见的一种中药材,因人们不加节制的开采,野外资源接近枯竭,为了提供足够的药材储备,便需采用科学手段从重楼特征特性出发,推行人工种植技术。参考文献
[1] 刘荣平. 重楼的特征特性及人工种植技术[J]. 绿色科技,2016,(23):39-40.
[2] 王安虎,曲继鹏,杨 坪,等. 四川凉山地区重楼栽培技术研究[J].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1(3):1-3.
6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