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时 商中间或末尾有零的除法练习课(2)
教学内容:
教材14页练习二第6---9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正确解决这类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
3.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练习,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除法的应用。
教学准备:
投影 、挂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诱发
春天来了,班级组织植树活动,在植树活动中遇到了许多数学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商中间或末尾有零的除法练习课(2)
二、解决问题
1.投影出示:计划植树336棵,把全班同学分成6组,每组8人。
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会说到: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学生独立解决,交流不同解法。
组织讨论:每种方法先求什么?你喜欢哪种解法?理由是什么?
2.练习二 第6题 、 第7题 。
(1)指名学生读题。
(2)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要我们求什么?
(3)你准备怎样列式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学生板演练习,集体交流展示。
3.练习二 第8题。
⑴出示题目。
⑵你从图上看出了什么?
⑶你准备怎样列式计算?先求什么 ? 再求什么?
4.练习二第9题。
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在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集体练习8、9题, 交流展示。
三、迁移应用
1.出示“思考题”第1题。
学生尝试完成,教师组织讨论:
⑴题目中对商有什么要求?
⑵方框中可以填几?你是怎么想的?
2.出示“思考题”第2题。
⑴分小组讨论。
⑵交流展示结果,说说你是怎样填写的?
3.拓展练习:4□6÷4的商中间有0,请你写出三道符合要求的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学生练习,集体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4.小测试:学案练习,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怎样观察和思考?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五、作业布置
补充习题第14页。
教后笔记:本课的练习尽可能让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评价,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答连除问题时,这些题目虽然都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解答,但在实际做题时,无论用哪一种方法都可以的,不必把两种方法都写出来,只要让学生体会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的多样化就行了,还可以告诉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果有不同的解法,可以用一种解法解答后,再用另一种方法来检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