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推进公共安全工作汇报(2)

来源:九壹网


推进公共安全工作汇报(2)

推进公共安全工作汇报

三、落实五项措施,为系统内公共安全工作提供保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搞好体系运行。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建设系统公共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建设系统公共安全的组织领导、协调调度、监督检查等工作。设立公共安全科,为公共安全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机构,承担具体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工作,负责与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和公共安全指挥中心搞好衔接。二是健全工作台帐,完善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了公共安全基础、检查、隐患整改、举报办理和宣传培训五本台帐,制定完善了公共安全检查、职责分工、联席会议、举报办理、责任追究五项工作制度,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实行台帐化管理,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发生。三是搞好宣传培训,增强防范意识。抓好监管执法人员、工地管理人员、具体施工人员三方面人员的公共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采取多种形式搞好建设系统公共安全常识的宣传普及,努力提高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防能力。四是强化监督检查,及早防范化解。认真开展经常性、定期性、季节性检查,及早发现安全隐患,堵塞安全漏洞。积极联合安监、公安、消防等职能部门,对重点隐患齐抓共管,综合治理。五是建立应急体系,提升处置能力。根据不同防范重点,制定了建筑工地、防汛、防雪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了指挥系统、应急

反应、运行程序、相关工作责任和责任人,全面搞好信息保障、物资保障、人员保障,努力提高处置应急事件的能力。

各位领导、同志们,建设系统公共安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但与先进兄弟单位相比

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系统内建筑工地、燃气供热、城区防汛等方面的安全生产压力比较大。下步,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新起点,进一步提高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防微杜渐,加强监管,不断完善建设系统“一一七五五”公共安全防范体系,扎实做好系统内安全稳定工作,为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推进公共安全工作汇报 [篇2]

市安监局作为社会管理创新试点项目“建立完善公共安全基层监管体系”的牵头部门,根据市委、市政府《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市委201529号)文件精神和相关的会议部署要求,将推进公共安全基层监管体系的建设创新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高度重视,精心部署,注重创新,全力推进,经过近1年的探索、实践,已取得初步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公共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工作综述

(一)深入调研,积极探寻适应我市的公共安全基层监管体系建设发展之路

1、深入基层调研总结,摸清全市公共安全基层监管突出矛盾。3月上旬,组织各镇(街道)安监所长召开会议,就如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理顺公共安全监管体系等进行交流探讨。4月份,开展“下基层调研月”活动,深入各地集中调研基层安全监管过程中存在的体制机制、监管力量等与实际发展需要的突出矛盾,并形成调研报告,摸清当前我市基层安全监管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全市中小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亟待提升,企业在生产经营理念、安全文化培育等方面尚处于较低层次;二是基层监管一线的力量弱与监管任务重的倒挂现象严重;三是基层监管体制机制、工 1

作方法等尚未形成完善、高效的体系,安全责任落实尚需深化。

2、借鉴兄弟县市区的先进经验,探求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2月下旬组织局中层以上干部赴鄞州区安监局学习考察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安监所规范化建设等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先进做法和经验。所谓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即在辖区内划分若干个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区,编制网格安全管理手册,落实责任人,明确工作职责,按照“定区域、定人员、定责任”的要求,抓好所在网格责任区域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推行这种监管模式,可有效落实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提升安全监管实效。为此,我局专门向海宁市安监局就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取经,就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实施基础、具体做法、显现的成效等进行细致了解,寻求我市推行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发展之道。

(二)创新体制,以健全一线安全监管机构建设为立足点进一步完善公共安全监管网络

进一步健全市、镇(街道)、村(居)三级安全生产监管网络体系。一是健全市一级安全生产监管网络。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调整市安委会成员单位的组成,由原来的34个调整到目前的44个,督促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在道路交通、消防、海洋渔业、建筑工程、危险化学品等领域开展公共安全监管,利于全市安全监管的责任落实和工作深入。二 2

《推进公共安全工作汇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