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经济I观察与思考 关注人口红利 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由于发展经济学一直把中国看 峰发生在1962年至1971年,平均生 成是一个劳动力无限供给型社会, 育率为32【3%。这一生育高峰期出生 因此在研究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中, 的人口在1980年代成长为劳动力人 我们一直把注意力集中在提高充分 口,并将在本世纪第二个10年变为 就业水平这一问题上。 退休人口。第三次生育高峰在1981 然而,我们却忽略了一个非常 年至1990年问,尽管提倡一对夫妇 重要的关系,那就是人13红利对经 只生一个孩子,但这段时期的生育 济增长的影响。所谓人13红利,就 率仍高达21.3%。这一生育高峰期出 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人13不断提高所 生的人口在最近10年成长为劳动力 带来的高生产率与高储蓄率,以及 人口,并在本世纪40年代变为退休 由此而导致的高资本积累。各国经 人口。 验表明,人13红利期由于被抚养人 从生育高峰和人口结构变化看, 31相对于劳动力人13的比率下降, 目前第一次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 从而导致储蓄的持续增长,并延缓 尚未全部进入退休年龄,而计划生 资本递减速度,促进经济增长。数 育政策叉使未成年人口急剧减少, 据显示,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 从而形成了近20年“中间大,两头 的经济高速增长中,人13结构转变 小”的人口结构。统计数据显示,我 的贡献率一直稳定在1/3至1/4,因 国15岁以下的人口与劳动力人口的 此,人13红利成了我国经济能够长 比率从1970年代的0.6急剧下降到 期维持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 2005年的0.3;15岁至59岁的人口 一个重要解释因素。 占总人口的比重则上升为68.7%。这 我国持续20多年的人13红利与 一人口结构由于对儿童和老人的赡 我国的人13政策所导致的人13结构 养负担都较轻,从而形成了很高的 变化有关。建国以来,我国大致经 人口红利,正好与改革开放的政策 历了3次人13生育高峰。第一次高峰 相匹配,从而造就了20多年经济高 为1950年至1957年问,这段时期我 速增长的黄金时期。 国的平均生育率高达35.6%,约有 然而,从人口年龄结构上推算, 94%的家庭生育3个(含)以上孩子, 到2020年,当第二次生育高峰出生 近半数家庭生育6个孩子。这一生育 的人口进入退休年龄期,而新增劳 高峰期出生的人口,1970年代成长 动力由于计划生育政策而得不到充 为劳动力人口,并在本世纪的最初 分的补充时,人口红利也将随之消 10年成为退休人口。第二次生育高 失。届时,我国将全面进入老龄化 52 I SHANGHAI&HONGKONG ECONOMY NOVEMBEPJ2006 ■艾/石良平 社会,养老负担大幅度提高,医疗 费用大大加重,这种结果将导致我 国长期存在着的高储蓄时代宣告结 束,投资不足现象开始出现,经济 增长率也会随之下降。 根据目前的出生率推算,我国 的劳动力人口大约g/v2013年开始由 增长转变为稳定,然后逐渐下降。目 前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出现的 “民工荒”其实就是一种信号,预示 着劳动力人口减少的趋势已经到来。 人口红利的消失对中国经济的 持续增长将起到负面效应。届时如 果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得不到根本解 决,那么就会出现凯恩斯曾警告过 的局面:当需求比预期低且过剩供 给不易改变时,如果再遇上一个人 口由正增长到负增长的转变,其后 果将是灾难性的。 要保持人口红利的持续性,我 们目前首先应当做的事就是调整城 乡人口结构,这是因为目前农村人 口红利较高。在未来10—15年问,提 升农村年轻人口的教育素质和工作 技能,并将他们有计划地变为城市 人口,将有利于延长我国人口红利 的期限。此外,适当放开城市高学 历人口的生育限制,也应摆上议事 日程。 (本文作者为华东理工大学商学 院院长、教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