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辩证法思维指导下的政治课教学

来源:九壹网


辩证法思维指导下的政治课教学

【摘要】任何客观事物都是辩证的。而政治课以马列主义为基本教学内容,马列主义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并随客观事物的变化而不断完善和发展。政治教师把理论化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要取得良好效果所必需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也是辩证的。

【关键词】高中政治;辩证思维

1.根据政治课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有多种多样,要进行有效的选择必需考虑其内容。辩证法认为,内容与形式密不可分,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政治课内容比较抽象,具有语言理论化、思维辩证化的特点。政治属社会科学,应采用群体模式,其基本教育过程是:问题——调查——讨论——参与,群体模式的特点是:重视社会,群体中心。当然,模式的采用不是单一的、机械的,而应当开放的、灵活的,可以多种模式的有机结合,其根据是为教学内容服务。

在政治课教学中采用教学模式,可借鉴语文、物理、化学课采用的教学模式,至少要把握其教学模式的精神实质,把它转化为一种教学方法,为政治教学所用。例如,政治内容在语言表达形式上与语文相近,在教学中可采用语文教学常采用的方法,在政治概念、原理的讲解时,就可以用划分句子层次法,把复句划分为几个单句,再在单句中讲清限定词的内涵,从而正确把握政治概念与原理的本质含义,遇到重点的段落,可让学生齐读,这既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有利于巩固政治知识点,这表明政治课教学可借鉴语文课教学的手段,但绝不是照搬照抄。针对政治课内容的抽象性、思维的辩证化鲜明特征,更多地采用政治课常用的方法,就是把抽象的句子转变为通俗的句子,把辩证的思维转变为形象思维,这需要我们举一些贴近生活的事例,生动有趣的故事,引用一些有助启发的名言俗语。有的学生对理化情有独钟,这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教学内容引人入胜,教学中能常使学生参与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这应该是重要原因,因为,好奇、好动是孩子的天性。那么,政治课是否有让学生动心的内容,是否有充分激发学生动眼、动口、动脑、动手的教学手段呢?回答是肯定的,我们在理化教学模式、方法中得到启示,重视应用,强调技术中心有助于学生的兴趣、注意力的激发。因此,在政治课教学时,我们可以出一些有趣的、有新意的题目让学生讨论;拿一些学生关心的论题来展开辨论;鼓励学生到企业、农村、军营里去观察、学习、分析、研究,这样做,学生的积极性绝不会低于理化实验课时的积极性。

可见,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是可以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我们选择时应坚持开放性、综合性的原则,坚持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原则,这样,在政治具体课型中就应有相应的变化,课型按性质可分为新课与复习课,显然,不同的课内容是

不同的,对学生的要求也必须有区别,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也因之而变化。从知识的接受角度看,新课时着重知识点的讲解,重视框节知识点的理解、落实,而复习课时就应注重知识从点到线、以线到面的贯穿、整理、比较、综合,使知识条理化、网络化、整体化、熟练化、策略化;从能力培养角度看,在上新课时偏重识记、领会能力的培养,而在复习则侧重分析、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从启发思维角度看,在上新课时较宜从具体到抽象,从事例到理论,偏重归纳思维培养,而在复习课则偏重从抽象到具体,从理论到事例,注重演绎思维的培养。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仅在不同的课型中有所区别,既使在每一堂课中都应该有所变化,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只有这样,才真正在政治课教学中坚持了辩证法。

2.结合师生自身特点优化教学

优化教学是素质教育内在的必然要求,它不仅要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更要做到教与学的优化组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才能很好地传授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有效地接受知识、提高能力、完善品格,这是优化教学的必要条件,而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应尊重师生双方的特点为前提,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得以体现,可见,形式与内容的矛盾同教与学的矛盾互相纠缠在一起,而教与学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要解决教学这一主要矛盾,首先得认清矛盾双方的特点,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虽然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但要发挥教师的有效价值,必须首先了解学生,这是教学顺利展开的前提,我们常说备课的中心是备学生,所以,我们应了解学生的素质状况,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品格、方法等各个方面,学生知识的深浅、能力的强弱、品格的好坏、方法的笨巧,是教师选择有效教学手段的客观依据。知识是能力、品格提高的前提,方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手段。为此,我们要明确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点、接受度,了解学生学习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例如,针对有的学生对政治兴趣淡薄,就要想方设法地去培养它、激发它;针对学生接受知识深浅不一,就要在提问时、在布置作业时区别对待;针对学生品格的多样性,表现为情绪波动、意志薄弱等现象,我们在引导时就要做到既要有爱心又要讲策略;针对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方法缺陷,如照搬语文、外语的朗读法,并加以神化、单一化,就要介绍一些心理学知识,列举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并进行必要的示范、疏导。可见,要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关键还在于教师的素质。教师对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另外,学生的模仿性极强,教师传授知识的严谨态度、规范优美的板书、自然得体的教态、表达生动的语言、熟练的解题技巧、深刻灵活的理性思维等等,无一不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俗语说:“名师出高徒”,其更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最后,要实现优化教学,我们还应认识到教与学这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这告诉我们,教师也有向学生学习的时候。比如,当学生指出教师的错误时,教师就该虚心地接受,千万别不懂装懂,能放下架子向学生学习并不影响老师的尊严,反而更显示出老师的优良品格。教与学的作用不仅表现在课堂内还表现在课堂外,在课堂外,师生关系也应该是朋友关系,教师在生活上关心、爱护学生,这必定有利在课堂内形成和睦融洽的教学关系。

总之,只有全面地了解学生,全方位地解剖自己、提高自己,并把教学各要

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