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高中政治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九壹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文I化I教i育 技信总 ——黑龙江—— 浅谈高中政治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夏木锋 (广东省普宁市英才华侨中学,广东普宁5153OO) 一、摘要:创造性思维是提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贡献的理性思维形式。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将学科教学与思维教学统 同步发展;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教育;思维教学 首先,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具体分 析教材叙述这些知识所运用的思维形式,所体现 的思维方法。力求以科学的思维方法。适当的思维 形式来传授知识,尤其要注重运用一些比较典型 的思维方法或思维形式来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其 次,要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教给学生各种思维 力? 方法,了解各种思维类型。因为创造性思维不是单 1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包瞳性人格 的思维类型、思维方法的思维过程,而是多种思 创造性^、格是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机制,是 维类型、思维方法综合起作用的极其复杂的思维 创新活动成功的关键,它集中地体现为强烈的创 过程,从思维方法上来说,在创造性思维中,诸如 新动机,执着的创新情感,顽强的创新意志,持久 类比、组合、联想、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抽象概括、 的创新毅力,勇敢的创新行为等良好的人格特征。 具体化等方法,都起着重要作用。最后,要以学科 也就是说,创新人格是形成和发挥创新能力的底 练习题为载体,有针对性地进行思维训练,以促使 蕴。 学生自觉地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选择适当的思 培养学生创造性^、格要靠创新教育。创新教 维类型,在实践中提高思维能力。可按照如下程序 育注重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关注人的态度、情感、 进行思维训练: 价值观念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并且把创造E队 21以教材中的每一课或每一单元为单位,教 格作为人才的创新素质的—个重要方面来看待。 师精选或精心编制学科练习题,深入挖掘其中包 正由于创造性人格对创造活动来说非常重要。因 含的思维道理、隐含的思维技能和思维品质要求; J比创新教育把塑造学生健全、独立的^格作为创 2.2要求学生作解这些练习题,并明确指出应运用 新教育的—个重要教育目标。那么如何通过创新 何种思维方法、技能来解答,同时应体现出何种思 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格呢?当前应主要从以 维品质;2-3当学生经过模仿运用己经对各种思维 下nl方面着手: 方法、技能或思维品质比较熟练之后。教师编选题 1.1改荸 育}平价机制,重况学生创造陛 直接让学生作答,无须再具体指出运用何种思维 人格的培养。以往评价一所学校的优劣,—个教师 方法、技能和体现何种思维品质;24通过反馈结 优秀与否,主要标准都是该校的升学率以及该教 果教师调整思维训练方案。学生无论口头回答还 师的教学成绩。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交往能 是笔答,都能暴露出其思维技能、思维品质状况如 力及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树立崇的人生观和价 何,同以前相比是否有进步,同时教 币也可以反思 值观,鼓励他们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等人格塑造过 以往的训练方案、训练题是否恰当。 程却被忽略了。因此要着力扼制分数评价的过分 3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强化,让等级评价制和t ̄,tO“分数隐私”尽快成为 3.1鼓励探索,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 教育的实际行动。12挖掘教材中的人格教育因 的求知欲,是学生探求新知识的精神,是学生主动 素,将学科教学要求掌握的知识技能所包含的价 观察事物、反复思考问题、力求寻找答案的强大的 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贯穿于整 内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形式。为 个课堂教学之中,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了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经常给学生创设有 思想政治课本身就是一门德育课程,它要引 变化而又能激起新异感的学习环境。所以教师在 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求 讲课时,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应采取不同的导人 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较高的成就动机,因而教材 方法,使学生兴趣盎然,非读不可。例如讲 ‘价值的 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类精神财富与文化价值所以在 创造与实现”时可举例今年春运发生雪灾时所出 课堂教学的统盘规划中,必须把培养和发展学生 现的种种感人事迹,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价值是 人格的构想纳入每一堂课的每—环节之中。在确 如何创造和实现的”。在整个课堂的教学中,随时 定学习目标过程中,应当帮助学生明确须掌握何 注意学生的情绪和反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节 种知识与技能,具备何种思维方式与活动方式,确 奏,巧妙设计问题情境,善于驾驭语言技巧,将图 立何种观念与信念,把学生的人格发展引导到与 文声逼真的多媒体课件等融人到具体教学过程 消化教材内容相统一的轨道匕来,人格发展的目 中,让学生每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成 标如果脱离了具体学科的教学内容,便不能很好 功的体验,从而保持浓郁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 地实现。 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的创新 2将学科教学与思维教学统一起来,使二者 意识。32鼓励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思 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维的求异往往是创造的开始,孩子的天性是好奇 所谓学科教学与思维教学的统一。是指在思 和求异,凡事喜欢问个究竟和另辟蹊径。根据学生 想政洽课教学中以学科知识为载体,有意识地给 这一梅 ,在教学中教师要允许、鼓励学生标新立 学生传授—些基本的思维知识,并有意识地进行 异‘‘无中生有”、“异相天开”和大胆假设,从而培养 思维 II练。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独创精神。例如,在教 一创造性思维是提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 出新贡献的理性思维形式。它是在—般思维的基 础E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与 ll练的结果。卓 别林为此说过—句耐人寻味的话:“和拉提琴或弹 钢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练习的。”那么。政治 教师如何 学综合探究中的“内外因辩证关系”时,教师讲解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成语时,把它说成是 “绝对真理”,借此引发学生的思考。果然,就有学 生马上反驳,且响应者越来越多,他们纷纷举例辩 驳教师的说法。这样,学生对课本知识就有了更好 的认识、更新的理解、更广泛的扩充和更深的探 索。学生的求异乃至辩证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较好 的锻炼。求异思维不是单向思维,它是多向思维、 立体思维、发散思维。教师在教学中通过 JIg ̄q:生 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辐射陛、广阔性、深 刻性、灵活性和独特性。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想 像、联想能力,多角度、多层次解决问题。教师不应 该强行地将学生 轨道,不应以教师的思维成果和教材的内容束缚 学生的思维,更不应粗暴干预,即使是一些错误的 不符合事实的想法,也应在倾听的基础上积极地 帮助其分析,加以启发、引导,使之纳入正确的思 路。因此,在学生平时回答问题或练习、考试中,对 不因循守旧、不简单机械地照搬教材知识的有创 见性的解答或思路,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总之,创造陛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综合工 程,必须大胆创新,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方式, 从教学的每个环节人手,因材施教,才能有所收 获。 参考文献 f1】王松山,胡之德创造教育概论fMl兰州:兰州大 学出版社出版。1992,8. [2】王志强.智商学问【M 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1998,1. [3】王志强.情商学问 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1998,l_ 【4 志毅挑战教育【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 社,2000,3. [5】刘以林等.学生人格教育指导丛书 北京:华语 教学出版社,1997. fq刘以林等.素质教育指导丛书 .北京:华语教学 出版_社. (上接137页)量。Z72在讨论中,教师要全面 听取讨论,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始终紧 扣重点,突破难点,联系疑点,进 寸沧,提高讨论 课的实效。Z73讨论后,教师要及时总结。对各种 不同观点和意见进行综合分析,作出科学的结论, 并进行必要说明。 参考文献 [1】罗明基教学论教程fMI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 社,1987,11. f21潘懋元.高等教育学NI.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7. f3】于美方.大学教学方法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 社,1994,5. f4]董远骞等嫩学的艺术 q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1993.10. 一13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