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实验原始记录模板

来源:九壹网
 检品 名称 检验 依据 检品 来源 检验项目 水分、干燥失重 送检 日期 检验 日期 规格 批号 申报标准、内控标准 或标准号 温度: 湿度:

三、 检查 1. 水分

标准:取本品内容物,照水分测定法(药典2005二部附录Ⅷ M 第一法 A),以 为溶剂,水分不得过 %。

仪器: 水分测定仪:

结果: 标定值: mg/ml RSD= % (附水分报告)

批号 样品 样品1 样品2

2.干燥失重

标准:照干燥失重法测定,于 ℃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 %。 仪器:烘箱: 恒温减压干燥箱: 真空泵:

电子天平: (感量)

方法:烘箱干燥法、恒温减压法、干燥器干燥法(分常压、减压两种) 干燥剂:硅胶(显蓝色)、五氧化二磷(粉未状)、无水氯化钙(块状)

结果: 批号: 单位:g 扁形称量瓶 扁形称量瓶 供试品量 (称量瓶+供试品)(称量瓶+供试品)干燥失重 恒重1 恒重2(W0) (W1) 恒重1(W2) 恒重2(W3) (%) 2 平均(%) 取样量,g 水分,% 平均值,% 1 1复核者: 检验者:

公式:干燥失重(%)=(W0+W1-W3)/ W1×100% 结论:符合规定

检品 名称 检验 依据 检品 来源 检验项目 送检 日期 检验 日期 规格 批号 申报标准、内控标准 或标准号 (重)装量差异、(酸)碱度 温度: 湿度:

3.(重量)装量差异

标准:取本品20片(5瓶),按药典二部附录 方法检查,限度为± %。 仪器: 电子天平: 感量(适用于平均片重以下的片剂) 感量1mg(适用于平均片重或以上 的片剂) 结果:

重量差异(片剂) 单位:g w平均 装量差异(粉针) 单位:g 总重,g 瓶重,g W供 装量差异,% w平均 1 2 3 4 5 公式:(重量)装量差异(%)=(W供- w平均)/ w平均 × 100% 装量差异= - ~ + % 结论:符合规定 4.酸度 (碱度)

2复核者: 检验者:

标准:取供试品加水制成每1ml中含 mg的溶液,依法测定。pH值应为 ~ 。 仪器: 酸度计: 电子天平: 供试液: g ―→ ml 结果:

批号 结论: 样品1 样品2 平均

检品 名称 检验 依据 注射用无菌粉针 检品 来源 检验项目 送检 日期 检验 日期 规格 批号 申报标准、内控标准 或标准号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pH值、 不溶性微粒 温度: 湿度:

5.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pH值 标准:

仪器:澄明度检测仪: 酸度计:

方法:取供试品 5瓶, 分别按标示量加水制成每1ml 中含 mg的溶液 ,与浊度标准液及标准比色液比较后,测定pH值。 供试液:每瓶加水 ml 结果:

澄清度 颜色 ≤ 色 号标准比标准 ≤ 号浊度标准液 色液 1 2 3 ~ PH 3复核者: 检验者:

4 5 结论

符合规定 不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不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不符合规定 6. 不溶性微粒 (例如)

标准:每1.0g样品中含10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过6000粒,含25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过600粒 方法:取本品3份,加微粒检查用水制成每1ml中含50mg的溶液,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IX C)

仪器:微粒分析仪 GWF-8JC 检测量(ml) 检测值(≥10μm,粒) 总数(≥10μm,检测值(≥25粒/g) μm,粒) 总数(≥25μm,粒/g) 结论:符合规定 不符合规定

检品 名称 检验 依据 注射用无菌粉针 检品 来源 检验项目 可见异物 送检 日期 检验 日期 规格 批号 申报标准、内控标准 或标准号 温度: 湿度:

7. 可见异物

仪器: 澄明度检测仪:

方法:灯检法、光散射法(深色透明容器或大于7号颜色)

结果判定:5份供试品在静置一定时间后轻轻旋转时均不得检出烟雾状微粒柱,且不得检出金属屑、玻璃屑、长度或最大粒径超过2mm纤维和块状物等明显可见异物。如检出微细可见异物(如点状物、2mm以下的短纤维和块状物等),除另有规定外,其数量应符合下表规定;如仅有1支(瓶)或以上供试品不符合规定,另取10份同法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抗生素药 ≥2g <2g ≤10个 ≤8 个 4复核者: 检验者:

操作方法:取本品5支(瓶),除去容器标签,擦净容器外壁,在层流净化台内操作,分别加入不溶性微粒检查用水溶解,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Ⅸ H)

微细见异物分类 瓶号 可见异物 毛点 1 2 3 4 5 结论:

白点 色点 黑点 总计

检品 名称 检验 依据 注射用无菌粉针 检品 来源 检验 项目 炽灼残渣和重金属 送检 日期 检验 日期 规格 批号 申报标准、内控标准 或标准号 温度: 湿度:

8.【炽灼残渣】 (限度: ≤ %)

仪器 天平 METTLER TOLEDO MS204S 马弗炉 A-550 坩埚:瓷坩埚 铂坩埚

方法 精密称取供试品~2.0g,置已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缓缓炽灼至完全炭化,放泠;除另有规定外,加硫酸~使湿润,低温加热至硫酸蒸气除尽后,在500~600℃炽灼使完全灰化,移置干燥器内,放冷,精密称定后,再在500~600℃炽灼至恒重,即得。

批号: 单位:g

序空坩埚恒重1 空坩埚恒重2 供试品重量 残渣及坩埚残渣及坩埚炽灼残渣(%) 平均(%) 5复核者: 检验者:

号 恒重1 恒重2 1 2 残渣及坩埚恒重( 2 )- 空坩埚恒重( 2 )

残渣%= ×100% 供试品重量 结论:

9.【重金属】 (限度:不得过 PPm) 方法:第一法 第二法 第三法

第一法: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加硝酸,蒸干,至氧化氮蒸气除尽后,放冷,加盐酸2ml,置水浴上蒸干后加水15ml,滴加(熏)氨试液至对酚酞指示液(1滴)显微粉红色,再加醋酸盐缓冲液()2ml,微热溶解后,移置纳氏比色管中,加水稀释在25ml,作为甲管;另取配制供试品溶液的试剂,置瓷皿中蒸干后,加醋酸盐缓冲液()2ml与水15ml,微热溶解后,移置纳氏比色管中,加标准铅溶液 ml(准确),再用水稀释成25ml,作为乙管;再在甲、乙管两管中分别加硫代乙酰胺试液(准确)各2ml,摇匀,放置2分钟,同置白纸上,自上向下透视,甲管中显出的颜色与乙管比较,不得更深。

结果: 甲管的颜色 浅于 乙管的颜色 结论: 符合规定 不符合规定

6复核者: 检验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