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文关怀的内在关联及其价值

来源:九壹网
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文关怀的内在关联及其价值 李 刚 (烟台警备区 山东烟台 2640o0)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文关怀在本源、致思和互动方面高度契舍,其内在关联彰显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本质。丰富了思 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内涵。推动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 内在关联价值 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人文关怀是促进与实现人的全面发 治工作中生成,人的价值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体现。在此意义 展的内在诉求,从理论视阈深入探讨两者间的内在关联。深 上,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文关怀都根源于人的存在。因此。人 刻把握并高度领悟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实践价值具有 文关怀是思想政治工作不可或缺的内容。 重要意义。 (二)致思契合 一、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文关怀的内在关联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生产人的 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文关怀有着深层次的契合。两者之 观念、思想、意识等精神世界的特殊产品。这种特殊的精神 间不仅在指导理论、价值目标和实践要求等方面具有一致 性生产不同一般的工业化生产。工业化生产的对象是物性 性,而且在本源、思维方式和互动上高度契合。 的产品,生产过程运用的是物性的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是 (一)本源契舍 “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 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实践活动。对其本 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质的省思首先要返回教育的源头。人作为教育活动的对象, 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l料。讲求规范、整齐划一,注重“丁 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而不仅仅是人的角色的教育。思想政 是丁、卯是卯”,不受时间、环境和过程诸因素的影响。而思 治工作是对某一群体的旨在提高其政治认同、增强政治归属 想政治工作所“生产”的人不是一般性、普遍性、抽象性的 感,不断提高群体成员思想政治素质的实践活动,服务于群 人,而是个体的、具体的、真实的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特 体乃至国家的社会化铬要。但其本身仍未离开教育的大范 殊的人文关怀,更多的是侧重于对人的思想关怀,从精神层 畴。必须遵循人的教育的内在要求。教育是满足于现实的人 次给人以终极意义,对象是有血有肉具有丰富情感的人,是 的生命活动的需要。现实人的存在是多维的辩证存在,生命 具有内在辩证逻辑的人.呈现多样性、差异性特征的发展的 活动是多层次、多方面的综合体。因而必须有与之相需求的 人,过程必定要坚持人性思维,必然要求人文关怀。对象的 多样化教育活动。而不能基于统一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教育 差异需要人文关怀。差异性表现为独特性、不可重复性、不 要全面而深入地了解社会变革。建立适合于多样化需要的教 可替代性。人作为主体性的存在,有自己的人格、个性和尊 育体系,不断拓展教育的内容。确保对个体的思想、心理和信 严。人的尊严不容侵犯。人性需要关心、爱护、理解以及尊 仰产生积极深刻的影响。进一步改善人的心理世界、关怀人 重。思想政治工作要时时刻刻体现对人的尊重,切实维护人 的精神生活、帮助人们确立理想与信仰,创造有利于展现人 的尊严。对于教育者而盲。做到对人的需求、人的生命和人 的主体力量的社会环境.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的价值的尊重。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也就越大,也才能真正 人的存在是教育重要的本源性依据。教育是人实践活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动的产物,也是实践活动的需要,还是人的特殊实践样式。 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文关怀既然都是人的学问,而人的 教育因人的生存和发展而产生,因人类社会生活的变迁而 学问自然要按照人本身的要求进行理解,故必须坚持实践 变迁,离开了人的生活需要,教育就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 的人性思维。“人不是一种摆在那里的作为认知对象的现成 当下人的生存和观念的变化.直接引起对教育需要的变化, 存在者.不能运用知性逻辑和对象化的知识论态度来予以 这就要求教育时刻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不断地去 把握,因而不能作为一种‘知识’加以灌输。”r2阳坚持理解的 创造新生活、建构新存在。人文关怀与人的存在和生存方式 思维方式是面向人的思维方式,就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机械 是分不开的。人文关怀内涵的丰富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 过程。而是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满足人的利益需求的过程。 的存在和生存状况。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人在思想政 人性思维方式把工作对象看成是具有主体性的人,有着丰 £作者简介】李刖(1976.一)。男,烟台警备区教更,博士。研究方向:从事马克思主义人学与思想政治教育。 下|0‘月 富情感和需要的人。思考问题时不仅要关注外部世界,同时 更要关注人自身,从现实的、具体的人出发,面向人、尊重 人、发展人。尊重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坚持人性思维就是 标。内容论意义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指明应然的内容,方法 论意义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提供应然的理念和方法。思想 政治工作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要求,把对人的关注、尊重人 的主体地位、实现人的发展放到全局、全程来思考,并不断 渗透各个要素中去。人文关怀的动态性、发展性要求思想政 要用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对待人、关怀人,承认每一个人都 是生动活泼的、发展的、具有丰富需求的人,而不是当做容 器和被用来刻意雕刻的自然石。离开人性思维,思想政治工 作和人文关怀,都将因失去了根本而如同大厦建于沙滩,是 虚幻的、危险的。尤为重要的是,关心人,重视人的价值,必 治工作要坚持发展的思维、整体的思维。人文关怀实现的条 件性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结合其它工作。人文关怀过程的 长期性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可能一 劳永逸。整个过程时时刻刻面临着新情况和新问题。思想政 须在特定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探讨才有实际意义,这要求 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文关怀必须面向整个社会实践,必须介 入到人的生活世界之中.让受教育者具有主动融入社会生 活的意识和能力,展示人的本质力量,而不是书斋式的思辨 工作。不坚持人性思维。必然使充满人性魅力的思想政治工 作和人文关怀。变成毫无主体能动的、枯燥无味的、令人厌 烦的灌输与说教。 (三)互动契合 人文关怀本质上是对人生存方式的关怀,即生存和发 展的关怀。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改进和建构符合人的合理的 生存方式.就体现出人文关怀的价值。肯定人的生存方式首 先要肯定人的主体地位。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人们的精神世 界的价值导向系统,以其特有的方式,为人们提供思想保 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等,挖掘人的内在潜能,最大限度 的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 人文关怀的重要手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工作 的根本目标,同时也是人文关怀的终极目标。肩负人文关怀 的不仅仅是思想政治工作。但思想政治工作的本真意义决 定了它在建构人的精神世界。引领人的终极追求上具有独 特的作用。这也内在地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要素必 须具备人文关怀特质。人作为超越性、创造性、主体性的存 在,要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作为不可缺失的维度.否则缺失 了精神世界人性就会丢失,生存方式就将陷人现实性、既成 性、客体性的片面状态。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在丰富人的精神 世界、建构人的精神家园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而且在协调 人们之间的矛盾、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上也发挥重要作用.这 有利于加强人文关怀实现的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 人文关怀促进了思想政治工作本质的实现。思想政治 工作本身是特殊的人文关怀,因而运用人文关怀来指导思 想政治工作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具有深刻意义。把人文关怀 实现过程看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所在。是思想政治工 作“回归”人的深刻认识的结果。将给我们做好思想政治工 作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人文关怀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理想 架构、价值构成、内容体系、实践途径提供了新的实践要求。 思想政治工作解决人的存在的现实矛盾。需要不断转换视 角,调整思路,更新观念,充实内容,跟踪问效。人文关怀蕴 含的目的论意义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指明应然的方向和目 治工作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持续过程。过程性决定了 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时刻关注整个过程的变化。不断调适具 体的方法。补充缺失的内容。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 参与双向交往互动的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人文关怀的个体 关怀也决定了不能只注重整体,而忽视个体,应该加强良好 个性的培育。因此,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审视思想政治工作, 才能发现一系列不符合人文关怀要求.即不能肯定人的生 存方式的问题.为解决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低下提供现实 的解决办法。 二、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价值定位 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文关怀的内在关联已初步显示了人 文关怀在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定位。这种价值定位深刻揭 示了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不应只是被看做适应形势发 展、解决问题的权宜之计。而是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联 系在一起,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本体所在。是新形势下增强思 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重要生长点。 (一)彰显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本质 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体现出对受教育者的关怀。受 教育者只有先感到教育者的关怀,才能学会关心自我、学会 关心他人,从而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去关心集体的每一个人。 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我们现在假定人就是人.而人对世界 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 用信任来交换信任,等等。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 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 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3 人文 关怀体现出了交往关系的宽容,克服了教育者居高自傲、冷 漠无情的非平等地位,既肯定受教育者成长取得的点滴成 绩,又不苛求人格的完美主义,体现出在不触及原则底线的 基础上对受教育者的包容和对个体问的差异的认同。这种 差异既有生理上的自然差异,又有后天实践中的认识差异。 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有助于构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关系的新形态。人文关怀充分肯定和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 地位,有效地克服了教育者权威至上,话语霸权。一旦重视 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思想政治工作就不再是纯粹的反复 的“复印”关系,也不再是二元分立的我一他关系。更不再是 居高临下的控制关系,而是相互融洽共生的创造性关系。这 串厕兰 种关系是现实的人与现实的人的关系,是渗透情感的、意志 的若干复杂的关系。融合共生的关系不断激活受教育者的 兴趣和重视受教育者的私人情感。这种以主体间性为标志 的新形态是对注入式模式、加工式模式的超越。人文关怀是 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方式,有效地避免了教育者急 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急躁情绪和做法。 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有助于增强受教育者对思想政 治工作的认同感。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工作获得认同的必 要支撑。人们总是认同那些与自己的利益需求、情感和信仰 相一致或近似的东西。认同的本质决定了主体总是首先确 定了自己的同一性之后,再开始接受社会规范或趋势。外部 压力可以使受教育者形成思想、政治信仰等概念。却不能使 受教育者对这些概念产生认同。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 “我们不知道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强制处在健康清醒状态 的每一个人接受某种思想。一【・№ 思想是人的权利。是不 能轻易被否定的。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是实现思想政治 工作理想化与现实化对接的价值诉求.从受教育者的生存状 况出发。有效地克服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将活动本身定位于政 治的需要或者过多地对其主体自身进行控制。能够合理利用 主体自主选择的权利,重视个体价值, 从而产生强大的凝聚 力和向心力,使受教育者自觉地认同思想政治工作,从思想 上、情感上、态度上主动地接受思想政治工作。对教育者产生 信任。对思想政治工作目标和意义给予积极性评价。 (二)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内涵 人文关怀促进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与人的价值的融 合。通过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来实现其教育的价值,本 身就是在实现人的价值。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在 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活动中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也是一致 的。它们是统一的整体。对受教育者的个体价值体现于如何 更好地促进每一个个体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工作整体价 值的实现为个体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个体价值 的实现最终也促进了整体价值的实现。个体价值是整体价 值的实现基础.思想政治工作整体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个体 价值的实现。既然集体是单个个体的复合体,没有了每一个 个体的存在。集体也将不复存在。思想政治工作正是通过对 每个个体在思想上、政治上的理论武装,提高他们的思想政 治素质。激发他们的精神动力,强化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 感,实现了整体价值。整体价值是个体价值的实现保证,个 体价值无法超越整体价值而存在,整体价值保证个体价值 的实现方向。 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是对受教育者价值实现的关 怀。满足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需要,使其人生更有意义,更 有人的尊严。更好地发挥自身创造才能,有利于促进个体价 值的实现.同时受教育者价值的实现促进了思想政治工作 价值的实现。人文关怀揭示了思想政治工作价值实现的规 jIo1l D,’。。’下I91月  律。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是由它在各项建设中的地位和作 用决定的。而思想政治工作价值的实现又是以对受教育者 价值的实现为基础的,而没有受教育者价值的实现。就没有 思想政治工作价值的实现。对思想政治工作价值的追求与 对受教育者价值追求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具有内在统一 性。同时,受教育者价值又是思想政治工作价值的载体。具 有不可缺少性。离开了对受教育者的关怀。思想政治工作就 容易丧失本质属性,本身价值也将不复存在。思想政治工作 价值实现的规律又进一步丰富了自身工作的基本思路.扩 大了受教育者不断全面发展的内涵。 (三)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是指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内容、方 式、体制等各个构成要素的发展与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和 受教育者成长的需求。当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更加重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对人文关怀的吁求空前提高。并且 逐渐深入人心,成为达成共识的社会价值规范,彰显人文关 怀无疑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有着丰 富的内涵,人的价值、人的独立人格、人的尊严、人的个性、 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等等都关 涉人文关怀的范畴。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扩展到社会发展 和受教育者心理等层面。拓展了创新的理论视界。当下社会 发展愈加需要培塑素质全面、能力强、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素 质新型人才。而当前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个性培育、精神 的塑造的现状离这一要求仍有较大差距。需要思想政治工 作进一步更新观念,坚持人文关怀。对受教育者的合理需 要、民主诉求、精神培育正确定位。而传统思想政治工作重 社会价值、重外在价值已不适应新的诉求。正暴露出其存在 的弊端,影响了自身效能的发挥,必然要求兼顾个体价值、 内在价值,以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不断激发受教 育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面向社会 生活,从受教育者的现实存在出发,坚持社会价值与个体价 值、先进性与广泛性、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更加注重对受教 育者个性的开发与发展。更能帮助受教育者自我实现、自我 理解和自我确认。给受教育者更大的自我发展的空间,更有 利于受教育者的自我成长和全面的发展。以人文关怀为切 入点必然在理念、内容、方法等方面赋予思想政治工作新的 内涵。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o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袁本新,王丽荣.人本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OO7. [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OOO. [4]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曩辑张荣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