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陶瓷艺术-----认识彩陶纹饰
青浦区重固中学 宋华飞
《亲近陶瓷艺术-----认识彩陶纹饰》教学设计
区八年级新教材研讨课
时间:2007年10月31日 执教:宋华飞
执教年级:八年级(1)班
使用教材:上教版《美术》八年级第一学期(实验版)
主要教学内容:了解彩陶纹饰的基本种类和特征,初步掌握彩陶的装饰方法,并美化陶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彩陶纹饰的基本种类和特征,并初步掌握其装饰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熟悉彩陶纹饰的基础上,完成对陶罐的装饰。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彩陶纹饰的魅力,并体验制陶过程中的乐趣,引发对地域文化(福泉山文化)的关注。
教学重点:了解彩陶纹饰的基本种类和特征,美化陶罐。 教学难点:学生对纹饰的把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第一阶段作品(陶罐) 教学过程:
一、导入(回顾复习)
出示学生制作陶器时的照片,导入新课,引出课题。(出示课题)
解析:用学生上节课制作陶器的图片来导入,很容易吸引住学生,而且为新课的展开做好了铺垫,使他们有信心进一步完成自己的作品。 二、熟悉课本P10页的内容。展开课题:彩陶纹饰的基本种类和特征。讲解知识点:纹饰的基本种类。
解析:紧密联系教材,结合学生收集和整理的资料,教师在层层深入与展开时,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
三、“试试看”小活动,根据“纹饰特点”找相对应的纹饰名称。(初步了解纹饰) 解析: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主动学习。用直观的手法使学生迅速了解几种纹饰以及特点。 四、进一步认识和熟悉彩陶纹饰的基本种类,了解其纹饰特征,多媒体紧密配合, 深入讲解其纹饰特征(抽象化、几何化、样式化)。
解析:让学生认识彩陶纹饰的显著特征,为学生实践和练习时有依据。 五、教师讲解装饰方法和步骤,进一步巩固与提高。下发参考资料,提出作业要求。 解析:多媒体简要介绍装饰方法与步骤,直接针对学生课堂作业提出要求。 六、学生实践与练习(小组合作完成陶器的图案装饰) 七、作品点评(自评、互评)与展示,完成作品信息卡。
解析:肯定学生,鼓励学生,使学生体验成功,感受陶艺的乐趣。 八、课堂小结与拓展
解析:做简要阶段总结,以点带面,引用书本第十一页的原本内容适当拓展,引发学生对福泉山文化的兴趣。
一点体会:
刚开始时面对课本中“认识彩陶”这一环节内容,感觉做加法容易,但做减法太难了。似乎有太多的内容要对学生讲,大到它的起源,代表类型,辉煌历史和成就,发展轨迹等等;小到彩陶不同时期的造型特征、图案种类、显著特点以及寓意;还有其独特的装饰风格和方法等。每个内容都有可讲之处,而且环环相扣。不知不觉中又犯了老毛病,面越铺越开,想把很多知识点一下子全都说清楚。冷静下来后想了想每次的教研活动,我立刻清晰了自己教学内容。课堂只有四十分钟,学生学习很有限,这么多内容怎么让学生去全面把握呢?我想只有让他们自己发觉彩陶这个知识点很有趣,有味道,喜欢上这个内容,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多关注一些。学生受教育的时间还很长,如果能让他们感兴趣的去学,而且是长久的学习那不更好吗?这样一比较很多枯燥的知识点黯然失色,培养学生的兴趣反而显得更为重要。很显然,培养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去尝试制作一件陶器(去玩玩泥巴),亲自去动手实践。所以我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就侧重技能这一块了。刚好七年级下学期我就上过陶器制作这方面的课,现在不是趁热打铁的好时机吗?我先让他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了一个陶瓶,然后用讲解的彩陶纹饰来装饰这个陶瓶,人人都参与了进来,学生兴趣果然非常高涨,愉快的投入了我的教学。 附表:
作品信息卡:
小组成员名单 图 案 类 型 特 点 描 述 制作心得与体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