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铁路安全管理的途径

来源:九壹网
[ECHNOLOOY]NFORMA丁10闪学术论坛铁路安全管理的途径(成都铁路局调度所邵林四川成都100861)摘要:“半军事化”管理是依据军队管理的条令、条例行使权力的一种职能管理,带有强制性,同时辅以说服教育的方法,并兼有严谨、细腻、合理、有序的特点。“半军事化”管理必须以正确决策为前提才能发挥作用。与部队相比,“军事化”管理,在部队和铁路的不同效果取决于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关键词:安全管理铁路企业“半军事化”管理中图分类号:UZ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一3791(2007)07(b)一0180一01铁路企业长期封闭自守,现代企业管理意识尚未在铁路企业中确立,各级管理者,特别是各单位的领导,普遍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对人的管理基本上仍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现代社会已进人知识高速发展时代,现代管理知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铁路企业的许多领导却以各种借口游离于现代的科学管理知识之外,或闭门造车、艰难摸索,或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缺乏对招聘、用人、培训、考评、激励机制的研究、学习和借鉴,各项机制不健全,企业缺乏活力。长期以来,铁路安全管理饱受自身矛盾的困扰,管理效率低,安全动荡。由干缺乏统一理念和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陷入旷日持久的违章与反违章的对立运动,弥漫着安全起伏的焦灼与疲惫。铁路管理总是口号在前“消灭……”、“坚决消灭󰀀一”但又一次次化为饱影,犹如枝头尚未成熟的果实在风中摇落,倾刻化为一堆芬芳的秽物。不久,新一轮豪言又震天响起……面对这种情况,出现了两种不同观点:一、事故只要能找到事故责任人,就说明管理就没有问题。铁路的安全规章是严密、清晰的,谁违章操作造成事故,都得负责,工作玩忽职守就是犯罪,下岗、除名、坐牢,都是咎由自取。二、安全规章尽管严密、清晰,只要职工经常违反而造成事故,就是管理的责任。管理仅仅制定出一劳永逸的规章制度就万事大吉,还要管理有什么用?管理还必须营造出重视安全、遵守规章的良好气氛。这方面工作没有做,或没做好,还是管理的责任。安全规章再明细,没有职工的积极响应也难以发挥作用。职工社会责任感的提升,是管理工作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一、在许多惯性事故和事故苗子的分析中,当事人素质低、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已成为事后分析事故原因的常用语;也常听到许多单位领导抱怨员工素质低、工作难干。谁为员工的低素质负责呢?都有一点理由,但它们都会有更多站得住、站不住的理由来推脱责任。对此,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有一句非常严肃的话:“部下的素质低不是你的责任,但不能提高部下的素质,就是你的责任。”员工的素质就是管理者的素质。不能提高员工的素质,就不能抱怨员工素质低;作为领导,不能建立提高员工素质的培训、激励机制,就该承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国内外许多成功企业的做法是:主管须承担其下属教育180科技资讯SCI任NC任&下〔C日Notooy责任的70%,其余30%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而在铁路,似乎所有员工的所有教育责任都由教育部门负责,实际上,教育科根本无权过问中层和段领导的培训,对有权培训的员工又因培训机制、自身素质、专业技术、教学能力等的限制,而很难取得好的培训效果。二、管理要求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首先要决策科学化、精细化不是新东西,作为一种精益求精的努力,没有止境,没有穷尽,要使精细化更具体、更科学,就必须建立一整套科学化、系统化、程序化的一套管理体系。精细化管理能让每个细胞都充满活力,让每位职工都能成为追求精细化管理的音符。众所周知,传统企业是人治的典范,是领导独裁的天下,法制是一纸空文,民主成为企业管理的遮羞布,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意识淡薄,虽然高喊主人翁地位,其实职工却是百依百顺的羔羊,是当权者手中的工具。在这些企业所谓精细化管理,其实是领导层的专利,职工只能被动的去做,而不是什么精细化管理,事实上这样的精细化也往往有很大的随意性、盲目性。而非科学意义上的精细化,最终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随着时间上的推移而流产。可以肯定的说,精细化管理在精细的背后,是对科学的执着追求,是一种上下一心追求极致的大众思维模式,它是建立在“法制”的社会基础上而非“人治”的企业之中,一个企业能否生存发展,决策的科学化,精细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精者,去粗也”粗心筛选,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细者,人微也”究其根由,由粗及细,从而找到事物内在联系和规律。其实,绝大多数员工都希望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希望承担更多、更重要的工作,渴望获得一种成就感,这并不完全与经济效益成正比。领导帮助下属提升了能力,让下属承担更多的责任,不仅能减轻自身的压力,也能让下属体会到成就与尊严,可大大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领导亲自参与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提升员工能力和过程,更是培育一种企业精神的过程。“上下同欲者胜”,在现代社会似乎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教育目标,经海尔领导和员工不懈地努力,如今已成为海尔的教育结果。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地实施,迫切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人才的培养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挑战,需要铁路企业的各级领导坚定“人才兴路”、“教育兴企”的观念和信心,成就广大铁路员工成才的愿望,以达到促进员工的职业发展和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双赢目的。“王道本乎人情”,铁路安全管理说到底是对于人的管lN卜0日MA丁ION理。人是有内心情感和精神面的,要调动人的全部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只靠外部加压是远远不够的。二十多年来,管理强度的变化由禁止、严禁、到卡死制度,到高压线,一路走来,安全效果提高了多少呢?依然是捉襟见肘的。铁路“半军事化”管理在缺少自身文化相适配的情况下走过了很多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意识形态领域的擅变,铁路的管理方式对安全的积极作用越来越流露出力不从心。加之干部人事制度不透明,管理层自身素质无法保障,管理行为缺乏规范,管理者自己不会直接造成事故,仿佛登上了安全车,缺乏担负更高道义责任的意识。总之,“命令”与“服从”。对职工颐指气使,动辄挥舞大棒,成为砍伐职工天然积极性的元凶。从政治、人文、科学等诸多方面看,无一不在提示铁路管理改革的迫切性。以铁路的重要与特殊,铁路有理由、有条件创造自己的行业文化。确立符合铁路行业特点、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同的价值观,并以这个价值观为核心打造铁路文化,使之外化为一种形象,内化为一种精神,是凝聚数百万铁路职工心向安全的必由之路,是铁路安全获得质的飞越的不二法门。参考文献【]1金绍元.铁路安全工程【MI.成都:西南交通人学出版社,1989.121段涌泉.铁路运输安全管理【MI.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3金玉阶.现代企业管理原理【M].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141铁道部人事司.企业管理学IMI.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5赵彤,陈建华,高自友.铁路局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3(2):68一7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