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与解决
一.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美术课程中的人文性? 1. 定位:美术学科的性质:人文性与工具性。
人文性的内容包括 人文教育、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等。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学做进步的现代人。
(大的方面):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 ,旨在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学生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没有人文性的美术教育是干巴巴的技术教育,人文性使美术教学丰盈起来。
美术课堂上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①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②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③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④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能意识;⑤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小的方面):情感是最好的润滑剂。
例:同事间的沟通,领导对自我工作的认可,子不嫌母丑、按父亲标准择偶„„
2. 如何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性?
基础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内容本身就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富有人文精神,把人文性渗透到具体教学中要潜移默化,春风化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A.本身就具有人文性质的美术课。
※例:国画。强调学养、观念、情感、个性(夏半边,马一角)、笔墨技巧的综合表现。有情感加入学生就会理解中国画的散点透视,以形写神,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
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民族信心,民族情感,情感——兴趣——练习——能力——弘扬民族文化 ※例:有明显人文线索的课
创作画。《大树的故事》、《快乐的节日》 《画妈妈》
《长城长》、《中国龙》沿着人文主线,进行教学设计
※没有明显人文线索的课
《陶艺》、《学校的大门》、工艺课《小笔筒》„„ 挖掘人文线索,情感带动兴致
※欣赏课:强化人文线索,进行情感升华
《雕塑欣赏》:柯西亚的故事;摸哭孩;雕塑真人秀„„ 美术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它通过美术作品传递着思想和情感,与人们进行交流。
寻找人文角度:历史的角度《开国大典》、《帕特农神庙》;传记的角度《向日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