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 f|l g妇 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图文信息的数字化处理,互联 网络的蓬勃兴起——先进的信皂技术正在给新闻媒体 带来一场跨时代的革命。铁路报纸,虽处于铁路企业 构筑的大堤之内,不像社会传统媒体那样直接而深刻 地经历着数字化浪潮的冲击和冼礼,却也真实地感受 递稿件、纸上画版作业流程 报纸邮递分发等传统信息 传递方式处于必然的弱化过程 而取丽代之的是电子 邮件、无纸化的电酗审稿画版、部分的电子阅报和远程 印刷出报等由数字交流担任主要角色的方式。 触硼”已成大势衔趋。1993年12月6日杭州日 到了数字化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时至今日电脑文字输 人、软件智能校对、计算机排版印刷已不可或缺。 蘧对数字化进程,企业报应该以一种怎样的姿态 生存和发展,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一报下午版,通过计算机网传输上了因特网,这是国内最 的媒体上网 在1994年后则拉开了更大规模,1995 年e]ifrmnet正式对外开放,当年底教育部办的“神州巡 扎”杂志上网,此外还有北京的“于龙新闻网 ,天津的 “北方网 :2000年I1月28日.《拉萨晚报》以独立域 名上网.至此,我国内地所有省、自冶区行政区域均有 了新闻媒体网站 据不完全统计,到2o00年4月.我国 内地已有”3种报纸上网,其口116种报纸有独立域 名: 二、铁路报纸数字化现状究竟如何? 、敲字化将给我们带来些什么? 报纸进入r数字生存时代。有人认为,以纸张为 基础的报刊前景已不容乐观,因为纸张作为信息载体 已“力不从. ,用它储存信息,容量小,成本高,复制围 难,不易保存,另外,制造纸张还消耗大量宝贵资源,并 且污染环境;而电子媒体利用计算机技术存储和处理 信息,利用电信技术传递信息,它容量大、检索快 易于 复制和保存、且有音像图文井茂等优点,所以预言在 2l世纪,目前的传统媒体必然会退出历史舞台。这种 推测,虽然有些绝对,毕竟报纸有它不需任何电子终 数字化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变化,我们也从中尝到 了甜头,但相比社会上的许多报纸媒体,铁路报纸还仍 然存在不小的差距。 ——基础层面上的数字化已基本完成。从9o年代 端、易于携带阅读的优点。怛数字化传媒将成为传媒 主流,却已成定局,不能应用数字技术的报纸,必定被 淘汰。 由后期,随着电脑在铁路报社及印刷厂的应用和普及, 从文字录入、图片扫描,到电子排版、电驰照排印刷,在 这些出报程序的基本层面上,已基本实现了数字化,这 大大提高了报纸印刷的速度和质量。 ——数字交流将成为信息传输主要方式。传媒领域在 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各类传 统媒体的数字化步伐加快。报刊书籍等印刷媒体,尽 管最后的形态还是以纸介质呈理在受众面前,但制作 全过程已经数字化;传统摄影也正在向数字摄影发展; 声音的存储处理也越来越多地采用数字技术。二是基 管理层面上的数字化亟待完善。这里有两方 面:一是来稿基本还以纸张信件为主,编辑改稿基本还 是直接在纸张稿件上删改。我们可以发现电脑打印的 工整清晰的稿件在呈上升趋势,这说明有越来越多的 记者 通讯员开始在电脑上写稿,但同时也说明不是所 有的作者都能用电眭,或上网发E一ⅢiI,而且我们的 网络通讯条件还没跟上,数字流还不能直接进人报社; 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体新传播工具层出不穷 如数字照 相机 数字摄录机、枷)3播放器 DVD、3G手机等等。这 使得几乎所有传统媒体上的信自-都可以用数字的形式 加以处理,而且更加准确、清晰。达就使在办报申,邮 二是编辑的电脑操作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报社的电 脑及潮络硬件还须配备齐全,这样才能使稿件在电脑 。 . ;连i 蔫豪警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d 中直接得到处理,而无须打印出来,又重新输入,浪费 材科和降低效率。什么时候记者、通讯员告别了纸和 笔,编辑告别了画版尺和橡皮,报社也才能真正被称为 “无纸化” ——息中的几个关键字,它就会跃人眼帘。例如,目前读者 在人民日报网站上就可以查询到人民日报寓1995年 1月1日至今,以及其报系所属六摄六刊I998年l0月 1日以后的所有文章。 互动性。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辕不同,事攥体新闻 平台上的信息传输是双向的,具有互动性。用户不仅可 网页和网站建设上的“真空 状况。1999年底 有个统计:全中国新闻机构建立700多个网站。人民日 报网站 人民网”,每天发布新闻3000条,13频道 新 华社的“新华网”,每天20QO条稿子 中青、中国日报网 站规模都很大,影响也大 各地联手建立大型新闻平 台,。东方网”是上海12家单位共同组建的,每天2000 以接收信息,而且可以发出信息。如果我们在时页文章 多条新闻。相比之下由铁路报社创办的网站或是网 页,却寥寥无几,几乎还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就 在去年1 1月初,笔者在新浪网搜索引擎中选择“网站” 条目,输人“铁道报 3字,只直到了人民铁道、西南铁 道租武汉铁道3个铁道报网站,其他在铁路局域网创 办网站网页的可能还有,但目前不多。不是说公司企 的旁边设置了诸如“我要发言”之樊的评论栏; 5我们 编辑和作者也能很快得 到读者的反应,也许作者对自己的文章、编辑对自己的 版面、报社对记者缔辑的评报,叉会多一个有价懂的傲 据。 个性化。每个人对新闻的需要不同,但传统媒体信 自传输的单向性使得受焱很难享受个性化服务,但这 一服务对于网络媒体来说将是一个基本项目。早在 1996年,英国《金融时报》和《泰晤士报)就可以报据用 业在上网,新闻媒体就得上网,新闻媒体在上网,铁路 报社就非得赶这个时髦,而且哪怕退一步讲,就算社 户自己没定的方式将用户需要的新闻传输到用户终端 上 这样做对媒体而言,信息的利用做到了最大化,而 对于用户而言, 嚆 免浪费时间搜索有用新闻,而且还 充分享受了个性化服务的乐趣。 “多媒体化 。网络媒体还可融文字、广播、画面为 体,这无疑拓展了传统报纸的空间和表现形式。当 一会传统媒体办网站是受到网络新闻媒体的影响和挑 战,而铁路报社还有铁路企业撑起“保护伞 ,大可 不必现在就担惊受怕,而是因为从长远而言,这将对 铁路企业有益,对铁路报社有益 这就是本文所想谈 的第三点: 三、创办网络版,企业报能得到些什么 然,这要在我们的能力允许的情况下。 四、创办同培版,如何定位? 网络版的定位大致有三种模式:一是报纸是 十么, 网上就是什么,将 母体”印刷版的内容原封不动搬上 网络皈;二是在信息内容和形态上办出特色;三是建立 大型网站,融入网络多种服务功能,有实力的网站则向 超出报纸版面的巨大空I曰。以网络为基础的新闻 平台的容量几乎是无限的,而且存储成本越来越低。 目前几十G的硬盘国内仅售1000元左右,但它的容 量却相当于一个小型图书馆。新华社的新华网集24小 时实时新闻发布、权威报道、独家报道、深度分析评论, 门户网站迈进,在功能服务方面提供全方位的吸务。 对企业报而言,目前比较可行的是第二种,网络版 与报纸不应雷同,应具有网络特色,而目前办大型网站 还不符合大多致铁路报社的“路情 。如果网络版的母 体是印刷版,那么网络版在制作时只是印刷版拘岛版, 而印刷版市场定位狠明确,发行范围也有限,但网络版 突破了区域限制,那么网络版的市场定位在哪里,主要 读者群在哪里?国家新闻出版署信息中心有美负责人 电指出,目前电子报刊存在的两大I司题是:信息实用性 差,服务对象不明确。有一些报刊社在制作电子版的实 际运行中,已认识到如果在信息内容上与印刷};叵没有 什么区别,将难以吸引更多的读者。铁路各个局都有自 丰富翔实的背景资料和多功能的新闻信息服务于一 体。每日蛙布的最新新吲言息超过120兆。人民日报 网络版每天要更新人民日报及其子报共8份,每周更 新2份周报,每月更新6份期刊 所有这些在传统媒体 中是无法想像的,更是无法做到的。 可随时随地地传输信自、。报纸新闻有明确的发布 时效、时段。定时定量 而现在人们对新闻的时效性要 求越来越高,实时传播新闻对传统媒体来说束手无策, 而这对于网络媒体则是举手之劳。以网络为基础的新 闻平台可以随时随地地把信息传输到用户。网络媒体 24小时在线滚动,读者可以随时随地上网阅读。 信皂易于检索。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 我们在报纸想找一则特定的信息时,就算是近几天的, 也许也要翻阅很多版面,若是很久以前的,那就要费上 不少工夫了 但现在假如所查的报纸上了网,情形就 两样了 网络新闻平台具有较高的智能性,能够根据 己不同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使网络版具有区 别于印刷版的网络特色,也要有本局区别于其他局的 地域特色。 总之,享有原创的新闻和内容服务、独立的网络思 想和采编队伍,才是一个新闻网站的所筹特质。O 用户的需要很方便快捷地提供新闻,往往只要辕^信 (作誊单位:土I●囊薯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