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有答案)

来源:九壹网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看拼音,写词语。

2019年3月21日,吉安市出现狂风暴雨加bīng báo(______)的天气。那一个硬硬,连池塘里的píng gē da(______)狠狠地砸向大地,大批农作物huǐ huài(______)zǎo(______)也未能幸免。

那会儿,吉安人的朋友圈,恐怕已经让它给bà zhàn(______)了。

2.根据自己的理解,在语境中填上从本册日积月累中学到的合适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觅知音,每当听到这__________,都有一种_________的感觉,看着舞台上的________的表演,顿觉如_______,让人叹为观止。 3.按要求填空。

(1)本学期,我们认识了_________的郝副营长,_________的老党支中书记,在课外书的阅读中,我还认识了__________的小英雄雨来,___________的小茨冈。(填四字词语)。

(2)《伯牙鼓琴》赞扬了朋友间____________。请再写两句表现友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______。 (4)更喜岷山千里雪,__________。 4.课外书屋。

(1)下列语句与《三国演义》中何人有关?

赔了夫人又折兵(_____) 鞠躬尽瘁,死而后己(_____) 望梅止渴(_____) (2)《爱的教育》的主题是_______,作者在序言中说:“________,书中以_____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四年级小男孩的成长故事。 二、选择题

5.下列词语,与戏曲没有直接关系的一项是( ) A.曲终人散

B.字正腔圆

C.有板有眼

D.粉妆玉砌

6.下列词句与诗人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B.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C.孟浩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D.陆龟蒙—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试卷第1页,总18页

7.把下列四个句子填入语段的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①艺术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②艺术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③艺术是一幅意境深远的中国画 ④艺术是一首清脆回润的古曲 ,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激湍; ,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 ,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 ,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A.①②③④ 三、语言表达

8.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停顿一处。 此 画 斗 牛 也。 9.口语交际。

六年级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同学们很想一起举行一次去黄河的远足,假如现在让你去找校长,希望他能支持你们想一想应该怎样跟校长交流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

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

(材料一)阅读点亮一座城市。北京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北京离不开阅读。近日,“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发布的《2018-2019年度北京市全民阅读状况》中显示:

—北京市综合阅读率为92.73% —北京市纸质阅读率为81.02% —北京市居民人均纸质书阅读量10.97本 (材料二)北京市居民首选的三个阅读目的

B.③④①②

C.②①④③

D.④③②①

试卷第2页,总18页

丰富知识 满足兴趣和爱好 工作或学习需要 (材料三)北京居民纸质与数字阅读日均阅读时长65.09分钟,高于全国平均值46.2分钟。纸质阅读日均时长为21.07分钟,数字阅读日均时长为44.02分钟,数字阅读日均时长约是纸质阅读日均时长的2倍。

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居民的日均阅读时间超过1小时,反映了“让阅读成为生活方式”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同。数字阅读日均时长较多,反映了今日头条、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阅读内容,通过手机端的便捷快速传播。 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市居民的阅读以满足兴趣和爱好为主。 B.报告指出北京市居民平均阅读20本以上纸质书籍。 C.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北京市居民选择阅读纸质书 D.很多年以来,北京市居民综合阅读率都是92.73% 1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三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北京阅读季写一句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你喜欢阅读吗?请你也为自己定制一份阅读计划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冬夜里的野玫瑰

①维也纳的冬天,从阿尔卑斯山上袭来的寒风锋利如刀

②舒伯特很穷,家里没有钢琴,只好每天到学校练琴。那一个夜晚,他从学校里练完钢琴回家,走在寂静的路上,只听到风响,只看见路灯闪烁,夜色笼罩的街上显得有些凄清。

③路过一家旧货店的时候,舒伯特忽然看见一个小男孩。舒伯特认识这个小男孩,也跟自己学过音乐,和自己一样,是个穷孩子,甚至比自己还要一贫如洗。

④夜这么深了,小男孩没有回家,还站在寒冷的街头干什么?舒伯特一眼看见了小

试卷第3页,总18页

男孩手里拿着的东西,那是一本书和一件旧衣服。舒伯特立刻明白了,小男孩是要卖这两样东西,可是谁会买一本没什么用的旧书和一件破旧的衣服呢?

⑤童年的舒伯特也有这样的经历和心境,他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滋味。舒伯特望着这个小男孩,小男孩正抬起头,那双充满忧郁和无奈的目光和他的目光相撞,他看见孩子的眼睛里噙满泪水。舒伯特弯腰将自己的衣兜掏了个遍,把所有的钱都掏了出来。可惜他没有多少钱。舒伯特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将那些钱交给小男孩说:“那本书卖给老师吧!

⑥舒伯特随手翻看看那本旧书。忽然,他看到书中的一首诗,立刻被吸引住了,禁不住站在路灯下仔细读起来,最后居然情不自禁地朗出了声:少年看见红玫瑰,原野上的红玫瑰……

⑦这是歌德的诗《野玫瑰》。不知怎么搞的,蓦然之间,寒冷的风,漆黑的夜都不存在了,连周围的世界都不存在了,舒伯特的眼前只有那盛开的野玫瑰,鲜红如火。他似乎闻到了野玫瑰扑鼻的芳香,看到了顽皮孩子的身影……

⑧一段清新而亲切的旋律,就这样,从浓重的夜色中,从寒冷的夜风中飘来,他飞也似的跑回家,把这段美妙的旋律记了下来,这就是舒伯特一直传唱至今的歌曲《野玫瑰》。现在,这首歌曲的手稿已经价值连城了。

14.本文作者肖复兴,在小学阶段我们曾学过他写的文章《________》 15.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一贫如洗:_________________ 价值连城:_________________ 16.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点标出文中两处描写舒伯特很穷的句子,然后说说为什么如此贫穷的他,还坚持买小男孩的旧书。

18.用“﹏﹏﹏”画出第②段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9.用“ ”画出第⑦段中运用联想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了舒伯特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刮骨去毒

试卷第4页,总18页

羽尝为流矢(shī shǐ)所中,贯其右臂,后创(chuàng chuāng),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zú cú)有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惠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pǐ pī)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注释)矢镞—箭头

20.为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21.解释下面的字。

常:_____________ 贯:_______________ 22.羽的左臂阴雨天经常疼痛,是因为什么呢?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读了短文,我知道了“刮骨去毒”的意思_________,比喻________,我还能写一个带有典故的四字词语:_________。

24.文中的“羽”指的是小说《_______》中的_________,他是一个________的人。

六、书面表达 25.习作。

作文题目:一串快乐的音符

睁大我们的眼睛,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到处充满了快乐,快乐的故事无时无刻不再发生,快乐在人们身上得到传递和接力……运用你学过的多种描写手法,表达你感悟到的独特的快乐。不少于500字。

试卷第5页,总18页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看拼音,写词语。

2019年3月21日,吉安市出现狂风暴雨加bīng báo(______)的天气。那一个硬硬,连池塘里的píng gē da(______)狠狠地砸向大地,大批农作物huǐ huài(______)zǎo(______)也未能幸免。

那会儿,吉安人的朋友圈,恐怕已经让它给bà zhàn(______)了。 【答案】冰雹 疙瘩 毁坏 萍藻 霸占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雹、疙、瘩、毁、霸”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根据自己的理解,在语境中填上从本册日积月累中学到的合适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觅知音,每当听到这__________,都有一种_________的感觉,看着舞台上的________的表演,顿觉如_______,让人叹为观止。

【答案】伯牙鼓琴 天籁之音 高山流水 轻歌曼舞 行云流水 【详解】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分析能力。

《伯牙鼓琴》是伯牙在探亲途中发生的故事。这个故事最早是从民间口头流传下来的,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在古籍中,《吕氏春秋》一书中有关于伯牙绝弦的民间故事。 这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俞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俞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俞伯牙悲痛万分,认为知音已死,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破琴绝弦”,终生不再弹琴了。

原文为: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3.按要求填空。

试卷第6页,总18页

(1)本学期,我们认识了_________的郝副营长,_________的老党支中书记,在课外书的阅读中,我还认识了__________的小英雄雨来,___________的小茨冈。(填四字词语)。

(2)《伯牙鼓琴》赞扬了朋友间____________。请再写两句表现友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______。 (4)更喜岷山千里雪,__________。

【答案】勇于献身 舍己为人 机智过人 善良纯朴 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 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望湖楼下水如天 三军过后尽开颜 【详解】

(1)(2)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识记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3)(4)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填字)。

(3)诗句出自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作者:苏轼 朝代:宋 (4)出自毛泽东诗《七律长征》 4.课外书屋。

(1)下列语句与《三国演义》中何人有关?

赔了夫人又折兵(_____) 鞠躬尽瘁,死而后己(_____) 望梅止渴(_____) (2)《爱的教育》的主题是_______,作者在序言中说:“________,书中以_____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四年级小男孩的成长故事。

【答案】周瑜 诸葛亮 曹操 爱 这部书是特地献给九岁到十三岁的小学生的 小学生 【详解】 考查课外阅读。

(1)考查《三国演义》。比喻想占便宜,反而受到双重损失。典故:东汉末年三国争霸时期,孙权想取回荆州,周瑜献计“假招亲扣人质”。诸葛亮识破,安排赵云陪伴前往,先拜会周瑜的岳父乔公,乔公说动吴国太在甘露寺见面,吴国太真的将孙尚香嫁给刘备。孙权与周瑜被人嘲笑“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试卷第7页,总18页

(2)《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创作的长篇日记体小说,首次出版于1886年。《爱的教育》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写的是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利柯一个学年的生活,期间穿插着老师每月给学生讲述的“故事”,还有父母为他写的许多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章。

二、选择题

5.下列词语,与戏曲没有直接关系的一项是( ) A.曲终人散 【答案】D 【详解】

A曲终人散:乐曲终了,听众散去,比喻事情结束,人们各自离去。 B字正腔圆:(说或唱)字音准确,腔调圆润(多用于戏曲或曲艺)。 C有板有眼:比喻言语行动有条不紊,富有节奏或章法。也指唱歌有节奏。 D粉妆玉砌:用白粉装饰,用白玉砌成。形容雪景及人皮肤白嫩。 可见,ABC三项词语均与戏曲有直接关系;D项词语与戏曲没有直接关系。 【点睛】

6.下列词句与诗人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蝉

C.孟浩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答案】D 【详解】 考查作家作品。

D项出自《醉花间·独立阶前星又月》,作者是冯延巳。 A项出自诸葛亮《出师表》。

B项出自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C项出自孟浩然《宿建德江》。

7.把下列四个句子填入语段的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①艺术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②艺术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③艺术是一幅意境深远的中国画 ④艺术是一首清脆回润的古曲 ,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激湍; ,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 ,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 ,

试卷第8页,总18页

B.字正腔圆 C.有板有眼 D.粉妆玉砌

B.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

D.陆龟蒙—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A.①②③④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认识语段逻辑的能力。

在做此类题的时候,应该先根据给出的语段内容,对要求填空的词语做出预判,然后再对比选项,先将选项填入空中,再判断顺序。

首先从后边“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和“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来看分别对是①②。

然后“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激湍”中的“欣赏”可以体现③与其照应。 所以排序为③④①②

三、语言表达

8.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停顿一处。 此 画 斗 牛 也。 【答案】此画/斗牛也。 【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划分节奏。学生要在理解句子含义的基础解答。句子节奏划分方法: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按照“动宾/动宾”的形式划分;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题干要求只停顿一处,找到主谓宾区分即可。“此画”是主语,在后面停顿。

此画斗牛也:出自宋代苏轼的《书戴嵩画牛》。翻译: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吗? 此文开篇一句点明了杜处士的喜爱及书画收藏的丰富,接着特意点出“戴嵩《牛》一轴”是杜处士特别珍爱的精品,并以“锦囊玉轴”四个字简洁形象地写出了这幅画在杜处士心目中的地位。然后才转入正题,写杜处士晾画时,一个牧童面对这样一幅珍品“拊掌大笑”,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画的错误——“掉尾而斗”。以牧童特有的天真和对生活的熟悉,一方面说明错误的理由——“斗牛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另一方面则通过“此画斗牛耶?”一问和“谬矣”这一肯定的结论,在嘲讽中表现了全文的主题思想,让杜处士不得不“笑而然之”。最后引用古语“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进一步揭示了实践出真知的真理。全文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牧童的天真未凿、处士的豁达冲和均跃然纸上,简洁生动,意趣盎然。思想上,此文通过一个牧童指出大画家戴嵩画牛的错误之处,清楚地说明了实践出真知的真理,深入浅出,耐人寻味。 9.口语交际。

试卷第9页,总18页

B.③④①② C.②①④③ D.④③②①

六年级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同学们很想一起举行一次去黄河的远足,假如现在让你去找校长,希望他能支持你们想一想应该怎样跟校长交流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校长您好,我们想在学校举行一次去黄河的远足,这种活动非常有意义,既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还能锻炼我们的意志,希望您能支持我们。 【详解】

考查口语交际的能力。想要说服别人,不妨设身处地地以对方的立场为出发点,使被说服者意识到自己的观点、做法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样,就能紧紧抓住对方的心,从而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这里要抓住远足的好处来说服校长。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

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

(材料一)阅读点亮一座城市。北京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北京离不开阅读。近日,“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发布的《2018-2019年度北京市全民阅读状况》中显示:

—北京市综合阅读率为92.73% —北京市纸质阅读率为81.02% —北京市居民人均纸质书阅读量10.97本 (材料二)北京市居民首选的三个阅读目的

丰富知识 满足兴趣和爱好 工作或学习需要 (材料三)北京居民纸质与数字阅读日均阅读时长65.09分钟,高于全国平均值46.2分钟。纸质阅读日均时长为21.07分钟,数字阅读日均时长为44.02分钟,数字

试卷第10页,总18页

阅读日均时长约是纸质阅读日均时长的2倍。

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居民的日均阅读时间超过1小时,反映了“让阅读成为生活方式”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同。数字阅读日均时长较多,反映了今日头条、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阅读内容,通过手机端的便捷快速传播。 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市居民的阅读以满足兴趣和爱好为主。 B.报告指出北京市居民平均阅读20本以上纸质书籍。 C.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北京市居民选择阅读纸质书 D.很多年以来,北京市居民综合阅读率都是92.73% 1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三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北京阅读季写一句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你喜欢阅读吗?请你也为自己定制一份阅读计划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0.C

11.详细写出了北京市居民纸质和数字阅读的日均阅读时间。 12.阅读提升城市品味,求知丰富精彩人生。

13.喜欢。每天至少安排一段固定的阅读时间,尝试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分析】 10.

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A项错误,丰富知识为目的的占66.37%,因此北京市居民的阅读以丰富知识为主。 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

D项错误,2018-2019年度北京市综合阅读率为92.73% 。 11.

考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材料三主要介绍了北京居民纸质与数字阅读日均阅读时长。12.

考查写宣传语。宣传语指的是文字简练、意义鲜明的宣传、鼓动口号,句子既要简单凝练,还要不脱离主题。如知识改变人生命运,读书提升城市品味。阅读,滋润精神;思

试卷第11页,总18页

考,孕育智慧等。 13.

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一般回答喜欢,从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制定计划。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冬夜里的野玫瑰

①维也纳的冬天,从阿尔卑斯山上袭来的寒风锋利如刀

②舒伯特很穷,家里没有钢琴,只好每天到学校练琴。那一个夜晚,他从学校里练完钢琴回家,走在寂静的路上,只听到风响,只看见路灯闪烁,夜色笼罩的街上显得有些凄清。

③路过一家旧货店的时候,舒伯特忽然看见一个小男孩。舒伯特认识这个小男孩,也跟自己学过音乐,和自己一样,是个穷孩子,甚至比自己还要一贫如洗。

④夜这么深了,小男孩没有回家,还站在寒冷的街头干什么?舒伯特一眼看见了小男孩手里拿着的东西,那是一本书和一件旧衣服。舒伯特立刻明白了,小男孩是要卖这两样东西,可是谁会买一本没什么用的旧书和一件破旧的衣服呢?

⑤童年的舒伯特也有这样的经历和心境,他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滋味。舒伯特望着这个小男孩,小男孩正抬起头,那双充满忧郁和无奈的目光和他的目光相撞,他看见孩子的眼睛里噙满泪水。舒伯特弯腰将自己的衣兜掏了个遍,把所有的钱都掏了出来。可惜他没有多少钱。舒伯特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将那些钱交给小男孩说:“那本书卖给老师吧!

⑥舒伯特随手翻看看那本旧书。忽然,他看到书中的一首诗,立刻被吸引住了,禁不住站在路灯下仔细读起来,最后居然情不自禁地朗出了声:少年看见红玫瑰,原野上的红玫瑰……

⑦这是歌德的诗《野玫瑰》。不知怎么搞的,蓦然之间,寒冷的风,漆黑的夜都不存在了,连周围的世界都不存在了,舒伯特的眼前只有那盛开的野玫瑰,鲜红如火。他似乎闻到了野玫瑰扑鼻的芳香,看到了顽皮孩子的身影……

⑧一段清新而亲切的旋律,就这样,从浓重的夜色中,从寒冷的夜风中飘来,他飞也似的跑回家,把这段美妙的旋律记了下来,这就是舒伯特一直传唱至今的歌曲《野玫瑰》。现在,这首歌曲的手稿已经价值连城了。

14.本文作者肖复兴,在小学阶段我们曾学过他写的文章《________》 15.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一贫如洗:_________________ 价值连城: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2页,总18页

16.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点标出文中两处描写舒伯特很穷的句子,然后说说为什么如此贫穷的他,还坚持买小男孩的旧书。

18.用“﹏﹏﹏”画出第②段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9.用“ ”画出第⑦段中运用联想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了舒伯特 【答案】

14.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15. 形容穷得一无所有 形容非常值钱,能卖很高的价钱。

16.贫穷的音乐家舒伯特在一个寒冷的夜晚遇见了比他更贫穷的学生,因善心,他买下了男孩的旧书,旧书带给他创作灵感,并因此写出会唱至今的名作《野玫瑰》。 17.①舒伯特很穷,家里没有钢琴,只好每天到学校练琴。 ......................

②舒伯特弯腰将自己的衣兜掏了个遍,把所有的钱都掏了出来。可惜他没有多少钱。 ...................................因为他心地善良,同情穷孩子。

18.寂静的路上,只听到风响,只看见路灯闪烁,夜色笼罩的街上显得有些凄清。 渲染了环境,突出了当时的寒冷,更能表现出舒伯特的善良和他看见歌德优美的诗歌时那种投入、忘我的情态。

19.舒伯特的眼前只有那盛开的野玫瑰,鲜红如火。他似乎闻到了野玫瑰扑鼻的芳香,看到了顽皮孩子的身影……

已经被歌德写的优美生动的《野玫瑰》深深陶醉了。 【分析】 14.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文学常识中作者与作品的识记。

肖复兴1947年出生,中国著名作家,原籍河北沧州,现居北京,1968年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现今北大荒农垦)插队知青,曾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网》专栏作家、专家。其中《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出现在在小学阶段的课本中。 15.

本题考查词语解释。理解词语的含义是学习语文的基本功,要运用工具书和具体语境来理解。

试卷第13页,总18页

“一贫如洗”,穷得家里像被水洗过似的。形容一无所有。 “价值连城”,意思是形容物品十分贵重。 16.

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

要求学生通读全文,注意对人物和事件的把握,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文起因是舒伯特在夜晚见到比他还穷的小男孩;经过是他买下小男孩的旧书,并由书中歌德的诗引发灵感;结果是他写出传唱至今的歌曲《野玫瑰》。可据此回答。 17.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和理解能力。

第一问可从文中筛选能表明他贫穷的句子即可,如“舒伯特很穷,家里没有钢琴,只好每天到学校练琴”、“舒伯特弯腰将自己的衣兜掏了个遍,把所有的钱都掏了出来。可惜他没有多少钱”。第二问可根据舒伯特的心理活动体会其思想感情,“童年的舒伯特也有这样的经历和心境,他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滋味”,由此可见,舒伯特富有同情心,心地善良,所以买下比他更穷的小男孩的书。 18.

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通常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

第②段的环境描写渲染了清冷的气氛,在这么冷的天气中卖东西说明生活很艰难,为下文善良的舒伯特帮助小男孩做了铺垫,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舒伯特出于同情帮助寒冷天气里的小男孩也表现了他的善良。 19.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此题可提取相关语句作答。读第⑦段可知,“蓦然之间,寒冷的风,漆黑的夜都不存在了,连周围的世界都不存在了,舒伯特的眼前只有那盛开的野玫瑰,鲜红如火。他似乎闻到了野玫瑰扑鼻的芳香,看到了顽皮孩子的身影……”都是舒伯特联想的内容,可见他被歌德的诗陶醉了。可据此回答。如:

已经被歌德写的优美生动的《野玫瑰》深深陶醉了。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试卷第14页,总18页

刮骨去毒

羽尝为流矢(shī shǐ)所中,贯其右臂,后创(chuàng chuāng),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zú cú)有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惠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pǐ pī)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注释)矢镞—箭头

20.为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21.解释下面的字。

常:_____________ 贯:_______________ 22.羽的左臂阴雨天经常疼痛,是因为什么呢?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读了短文,我知道了“刮骨去毒”的意思_________,比喻________,我还能写一个带有典故的四字词语:_________。

24.文中的“羽”指的是小说《_______》中的_________,他是一个________的人。 【答案】

20.shǐ chuāng zú pī 21. 常常 穿透

22.矢镞有毒,毒入于骨。

23. 刮云进入骨头的毒性,彻底医治。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釜底抽薪 24. 三国演义 关羽 勇敢无畏、智勇双全、忠贞不二 【分析】

关羽曾经被乱箭所射中,贯穿了他的右臂,后来伤口虽然痊愈,(但是)每到阴雨天,骨头常常疼痛。医生说:“箭头有毒,毒已深入骨髓里,应当剖开手臂打开伤口,刮骨头除去毒素,这个隐患才可以除去。”关羽便伸出手臂让医生剖开它。当时关羽正在和诸位将领围坐在一起喝酒,手臂鲜血淋漓,都漫出盛血的盘子了,但是关羽却割肉喝酒,谈笑如常。 20.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试卷第15页,总18页

流矢:liú shǐ

创:chuāng(指创伤;使受损伤。) 矢镞:shǐ zú 劈之:pī zhī 21.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词语的翻译能力,这类题首先要从整体词语出现的句子来看进行意译,再用直译的方法进行推敲。 骨常疼痛:骨头常常疼痛。 贯其右臂:贯穿了他的右臂。 22.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

从“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右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来看是因为矢镞有毒,毒入于骨。 23.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刮骨去毒:刮骨去毒一般指刮骨疗毒。刮骨疗毒,汉语成语,意思是指彻底治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出自《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带有典故的词语:望梅止渴

望梅止渴:意思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出自《世说新语·假谲》。 24.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典故的积累与理解。

其中“羽”是关羽,也是《三国演义》中的“义绝”,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武圣。是勇敢无畏、智勇双全、忠贞不二的人。

六、书面表达 25.习作。

作文题目:一串快乐的音符

睁大我们的眼睛,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到处充满了快乐,快乐的故事无时无刻不再发生,快乐在人们身上得到传递和接力……运用你学过的多种描写手法,表达你感悟到的独特的快乐。不少于500字。

试卷第16页,总18页

【答案】范文:

一串快乐的音符

每天朝着太阳微笑,你会发现:生活中并非全是苦涩;每天朝着太阳微笑,你会发现:命运就像一块甜甜的水果糖;每天朝着太阳微笑,你会发现:快乐其实如此简单。

快乐,不一定非要胜过他人;快乐,不一定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快乐,不一定要具有金山银山那么多的财富;快乐,不一定要有多么大的名气……快乐,只是做一些让自己心安理得的事,那样,才会发自内心的笑……

有一位慈祥的母亲,是一种幸福。

尽管你将某件事做得糟糕透了,她却依然会鼓励你说“精彩极了”;每当你考了个不顺心的成绩,她却不会对你多加责备:“加油!下次一定要考好!不要让我失望哦!”只要是你想买的有用的东西,她一定会毫不吝啬的掏钱给你去买……

有一位严厉的父亲,是一种幸福。

当你犯下了“滔天大罪”时,他那凌厉的目光,一副恨铁不成刚的样子,狠狠把你训一顿,搞的你全身不自在,但是,训后,他却说:“因为我太爱你,所以才会如此严格的教育你!”每当你考了个好成绩,拿回去炫耀时,他默不作声,只是轻轻点头,其实他心里或许早已高兴得要发了狂,只是不想要你翘尾巴罢了。

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那更是一种幸福。

当你在车辆奔流不息的马路上帮一位盲人过马路,之后,他那双无光的眼睛中定充满了感激;当你将一位摔倒在地大哭不止的小孩子轻轻扶起,掸掸他身上的尘土,尽管是小孩子,定也会懂得感激。

记得那是爸爸的一个故事:那一次,卫河桥上,以为年逾古稀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艰难的走着,这是,一个青年飞驰而过,撞到了老奶奶,事后不见踪影。围观的人不少,却没有一个人敢上前去扶起那位老奶奶,他们都怕,怕扶起她后她会不分青红皂白的讹自己,都避而远之,这时,我爸爸站了出来:“大伙儿都看到了,这位老太不是被我撞的。”说罢,爸爸扶起了那位老奶奶。老奶奶起来后没有多表示什么,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走了……

云端的那一抹艳丽多彩的彩虹,正是一串我们奏出的快乐音符! 【详解】

此次习作是让我们以“一串快乐的音符”为题进行写作,命题作文题目不能进行更改。开头可以运用开门见山式,直接点明自己的观点。中间可以通过叙述典型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写出自己感受到的快乐,可以运用小标题式让文章更有条理。叙述时可以加入多种描写手法,让文章更加生动丰满。结尾可以点明中心,升华文章主题。

试卷第17页,总18页

试卷第18页,总18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