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2019 年第 6 卷第 18 期2019 Vol.6 No.18
急诊护理流程改善急性脑梗死病人护理效果的探讨
袁 玥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中医医院,四川 广元 628200)
【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流程改善急性脑梗死病人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计算机随机法分为2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行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急救效果。结果 在意识恢复时间方面,观察组(34.2±3.5)h较对照组(47.5±4.7)h显著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抢救成功率方面,观察组为96.0%较对照组80.0%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植物生存率方面,观察组0.0%较对照组12.0%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急诊护理流程可对急性脑梗死病人护理效果予以显著改善,即可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结局,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急诊护理流程;护理效果;探讨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18.110.01
在临床脑血管疾病中,急性脑梗死较为常见,其多发于老年群体,且随着近几年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大等,该病症发生群体正趋向于年轻化[1]。该病症一旦发生,则患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而为了改善患者的治疗结局和护理质量,则需有效提升急救效率,以改善急诊结局[2]。因此本文即探讨了急诊护理流程改善急性脑梗死病人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47.5±4.7)h显著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抢救成功率方面,观察组为96.0%较对照组80.0%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植物生存率方面,观察组0.0%较对照组12.0%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急救效果对比 [n(%)]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
例数2525
抢救成功24(96.0)*20(80.0)
植物生存0(0.0)*3(12.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计算机随机法分为2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40~72岁,平均(57.3±4.5)岁。观察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41~73岁,平均(58.2±5.1)岁。两组基础信息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且组间差异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入院后,两组均行溶栓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即开放气道、建立静脉通路、监测生命体征、吸氧吸痰等。基于此观察组行急诊护理流程,在实施过程中,具体内容包括:(1)组建急诊护理流程小组。小组成员主要包括责任和急诊护士以及专科医生,专科医生负责组织和实施抢救,责任护士负责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观察病情;急诊护士负责抢救护理。(2)急诊护理流程的实施。即医院在对患者进行接诊后,需对患者实际情况由预检护士立即评估,对其肢体、语言等功能、面瘫、意识等情况进行评估,然后向急诊医生及时报告评估结果,同时将卒中应急流程立即启动。之后行血常规、生化、凝血功能等检查,开展CT、心电图等检查,标本安排专人送检等。注意对患者有无溶栓指征进行观察,以及时实施溶栓处理。注意对患者生命体征予以密切观察。(3)动态评估、调整、反馈。即小组成员需定期召开讨论会议,以总结急诊护理流程的实践经验,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在之后的工作中加以避免和改善。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急救效果,即观察记录两组植物生存率、抢救成功率、意识恢复时间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处理数据。卡方用以检验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用以t值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 论
在临床上,脑梗死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存在严重威胁,特别是急性脑梗死,其发病特点为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快速发挥在那,近几年在抢救急性脑梗死患者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患者存在突出的肢体和神经功能障碍,因而导致其自身以及家庭面临着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而在抢救此类患者的过程中,通过实施急诊护理流程,其对小组成员的责任予以了明确,且能促使其能完成分工协作,从而达到提升患者抢救效率以及成功率的目的。同时采用此种急诊护理,还能整合常规护理流程,不仅能提升诊断效率,还能节约病人就诊时间,进而使其更快恢复意识[3]。
本文的研究中,在意识恢复时间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较短,在抢救成功率方面,观察组为96.0%较对照组80.0%显著较高,而在植物生存率方面,观察组0.0%较对照组12.0%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看出,针对急性脑梗死病人实施急诊护理流程具有积极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急诊护理流程可对急性脑梗死病人护理效果予以显著改善,即可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结局,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 丽,王 杨.常规护理和急诊快捷护理流程用于急性脑卒中患
者急诊抢救中的效果对比[J].基层医学论坛,2018(30):4223-4225.[2] 周 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疗效的影响
[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36):138-139.
[3] 李海平.急诊护理流程改善急性脑梗死病人护理效果的探讨[J].
全科护理,2017,15(23):2877-2879.
2 结 果
在意识恢复时间方面,观察组(34.2±3.5)h较对照组
本文编辑:赵小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