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独立学院的“转设”是转折,也是回归

来源:九壹网
童篁 因 独立学院的铭转设均是转折・也是 ,J 口韩 颖 何伟强 (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 ̄-.-j:tk保定071051) 摘要:首批5所独立学院转设为普通民办高校揭开了我国独立学院转设进程的序幕,依靠其特殊身份和政策支持发展得如火 转设转折回归 如荼的独立学院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其民办教育的初衷。对独立学院来说,转设既是其发展道路的转折点,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回归。 关键词:独立学院2009年5月19日,大连东软信息学 院举行了揭牌仪式,成为2008年4月1 日教育部颁布《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 法、》以来的首批实现转设的独立学院。至 此,我国已经有五所独立学院实现了转设 为普通民办高等学校,揭开了独立学院五 年“转设”过渡期的序幕。 独立学院作为一批身份特殊的高等 院校,到2009年5月已发展至322所,成 为民办教育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独立学 院依靠母体高校的优势资源和国家政策 的支持,在短时间内获得了长足发展。但 是,归根结底,独立学院最终还是要回归 到民办高校的角色定位。 一、独立学院的缘起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科教兴国” 战略的指导下,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进 程,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资源日益增长的 需求,我国一些知名的普通高校将优质的 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本有机结合,发展了新 型的办学模式——独立学院。根据2003 年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 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 意见》,独立学院要做到“七独立”,即独立 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 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 学历文凭,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应具有独 立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独立 学院在创办之初,因其独特的“亦公亦民” 的身份,加之有母体高校长期积累的品牌 效应和优质的教育资源,短期内为其带来 了广大的生源和良好的声誉,使之成为民 办教育中的佼佼者。 二、独立学院‘‘转设”是大势所趋 经历了最初的辉煌之后,独立学院与 母体大学之间的联系由其优势慢慢地开 始阻碍它的发展,如同带着镣铐跳舞而难 以尽情地舒展身姿。这主要表现在以下 几方面。首先,独立学院不独立。独立学院 作为一种民办教育的模式,其得以生存的 立足的基础是其母体高校,它一方面可以 利用母体高校现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及市 场号召力,收取高额的学费,从而在与其 他民办高校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另一 方面,依赖为其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形成的 束缚。最直接的就是独立学院在人事和财 胜劣汰的良性竞争机制。 务方面与母体高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最后,转设就意味着独立学院要自授 使得独立学院很难真正建立起自己的师 学位,自颁文凭,脱离母体高校的光环后 资和管理队伍,同时其民办的身份也成为 的独立学院将真正独立参与到与民办高 母体高校创收的合法工具。在这种形势 校竞争的行列。教育大计,师资为本,探索 下,独立学院要想真正地得到独立,获得 构建新形势下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和 发展,只能是脱离母体高校的庇护,到市 模式,加大专业调力度,以市场的需求为 场中去搏取属于自己的位置,否则,永远 导向,突出办学特色,才能保证学位证的 都是扶不起的阿斗。 含金量和未来生源的数量、质量。 三、独立学院“转设”是机遇和转折 四、独立学院“转设”是对其定位的 2008年出台的《独立学院设置与管 回归 理办法》充分体现了独立学院的“优”、 教育部2003年发布的《关于规范并 “独”、“民”原则,即更加强调优质教育资 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 源参与举办独立学院,更加强调提高独立 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将以民营机制动 学院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强调独立学 作的二级学院统称为独立学院,它以民间 院在法律和制度上的独立地位;进一步明 资本的介入为基础,结合优质的高等教育 确独立学院的民办属性,促进其在运行机 资源,形成一种民办社会资本与公办高等 制和管理体制上进行改革创新。以上几点 教育优势互补的创新模式。所以,独立学 正是针对独立学院目前办学过程中存在 院是以市场机制运作的高等教育办学形 的问题而提出的。 式,其最初的定位是民办、独立、优质。此 目前多数独立学院的人事管理不能 次《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出台,是将 做到自主,这样就很难拥有稳固的自有师 独立学院的发展引入最初预设的轨道,即 资队伍,并且白有师资与母体大学师资在 优质的、独立的民办教育,所以,“转设’’对 待遇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外聘教师管理 于独立学院而言也是一种回归。 也比较混乱,这样对整个教师队伍的管理 综上所述,独立学院的“转设”势在必 就很难做到整齐划一。随着独立学院办学 行。独立学院脱离母体高校会有短暂的阵 规模的扩大,学科建设的深入,师资队伍 痛,但换来的是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抓 的难于管理逐渐成为其发展的桎梏,而 住机遇、强化内涵式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转设”正是打破这一桎梏的转机所在。 可持续的发展。◆ 首先,《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对 参与举办独立学院的高等学校、社会组织 参考文献: 和个人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突出表现在 1、费坚,当前我国独立学院“独立”的困境研 法人资格和资产状况方面。此外,更在第 究[J]高教探索,2008(1) 九条明确指出独立学院的设置标准要参 2、涂晓明,涂建明,我国独立学院规范化发展 照普通本科高校的标准执行。以上两点很 探析【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1) 清晰地传达出国家对于独立学院办学条 3、袁月,刘海芳,“脱离母体”后的独立学院发 件和办学质量的更高要求。 展战略思考——以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为 其次,五年过渡期的设置,在客观上 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4) 4、张韦韦,章健言,独立学院的转型之痛[J] 加快了部分独立学院转设的步伐。《办法》 教育与职业,2009(3) 中对于独立学院基础设施等必须达到的 硬指标,促使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在最短 作者简介: 的时间内进行资产的划分、人员的划分和 韩颖(1974-)女,河北保定人,华北电力大 管理的划分。这既保障了独立学院的有序 学,助理编辑,主要研究方向:师资管理; 运行,同时也是对独立学院的鞭策和督 何伟强(1981一)男,河北保定人,华北电力大 促,逼其苦练内功,从而做大做强,形成优 学,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