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的大背景下,为更好的培育法治精神,学生课堂上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不光要在发达城市普及法治教育,更要重视广大偏远地区的法治教育,以促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此外摒除君主至上、三纲五常等封建落后思想刻不容缓,一切行为都是要在法律的基础之上,葆有道德底线的情况下做出的。
事实上,我国公民是具有基本的法律意识的,但根本问题是有法不施、知法犯法,以致不能很好的践行。例如某中国商人到新加坡就遵守该国的法律,不在法律禁止吸烟场所吸烟,而在北京某高档餐厅却无视禁止吸烟的法律,明目张胆地吸食香烟,相关人员也只是礼貌性的劝阻并没有实际的禁止行为。他之所以如此“判若两人”,国外的高额罚款和国内的置若罔闻,显然是问题的关键。无独有偶,某工厂
无视我国《环境保护法》,公然将污水排入河道,对周边环境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环保部门、水利资源部门、土地资源部门却互相“踢皮球”,民众到环保部门举报污水污染问题,而环保部门说是关于水的问题应该找水利资源部门,到水利资源部门举报污水污染问题,却得到“水是经过土地的,应该找土地资源部门解决”的回应,真正到了土地资源部门却说这是与环保有关的问题,应该找环保部门。最后法治下的正义没有得到伸张,此种破坏生态环境、危害民众健康的违法行为得不到整治。而在国外,工厂合法排污,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是工厂运行的首要条件,一旦发现有违反法律的行为就要面临法律的制裁。对此,近年来,我国开始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在社区、街道开展普法活动,从基层群众抓起,让每个人做到监督的责任,相关人员更要加大执法力度,积极处理民生案件;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政策,三中全会《决定》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做了全面部署,四中全会又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历史性地列为中共中央全会的主题,掀起了司法体制的新篇章;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司法部把握司法人员选任、司法运行机制、司法职业保障环节,深化员额制、监督管理、保障制度改革;努力让每一个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做到严格治理、有法必依。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不光要做到知法守法,更要尽到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看到身边的违法行为,在普及法律知识的基础之上给予制止,为法治社会建设添砖加瓦。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会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为目标,坚定不移的走下去。相信在不
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看到一个更好更强的伟大中国。
赵新 李程程 陈嘉欣 韩坤盎 周宇昊 窦传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