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作品造型的基本要素(2课时)
1、教学目的
1、学生初步了解视觉形象的分类和造型要素的基本知识。
2提高学生对艺术形的欣赏能力。
教学方法:讲解、行赏、比较、练习相结合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基本要素的特点,并能运用基本要素分析作品。一、导入新课:(约2分钟)
二讲授新课
1/视觉形象的分类(约23分钟)
(1) 艺术形(如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
(2) (2)自然形
(3) (3)人工形
2/三者区别:
第一课时
三/总结和布置下一课时内容(约2分钟)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二、导入新课
三、表现形式的分类
1/分类
分成具象造型和抽象造型两种基本形式。
2/区别在于:前者具有客观的现实形象,而后者中我们则不能看出任何客观的现实形象(结合教材范图讲解)。
美术作品欣赏(1课时)
课型:单一课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作品的介绍与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宋代绘画艺术的空前盛况及作品的伟大成就。
2、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讲述、欣赏与思考
二、教学重点
作品的艺术成就。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引出最大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
二/作者简介
作者,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
三)《清明上河图》创作的历史背景
四/欣赏《清明上河图》
1、主题思想:
2、作品介绍:
3/《清明上河图》的艺术成就。
五/结论
第六课基础图案(2课时)
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正确绘制二方连续纹样的方法。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珍视传统风格的审美情操。
教学方法:欣赏、讲授、演示与图案制作相结合。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二方连续纹样的组成骨式及其设计制作步骤。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组织教学:检查学具,引导认真听课。(1分钟)
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约1分钟) 板书课题:《二方连续纹样》
二/讲授新课
1、 概念:(约2分钟)
2意义:
3、二方连续纹样的骨式:
4设计与绘制步骤:
三布置作业。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认真听课,检查学具。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二/新授知识:
板书课题:二方连续纹样的色彩
1展示各种图案配色方法绘制的二方连续纹样彩图
2/配色方法:
爱心与祝愿 ------贺卡设计与制作(1课时)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懂得贺卡是具有纪念意义的精美艺术品,并学习贺卡制作的方法。
2、通过贺卡的制作,提高学生装的设计、制作能力,
教学方法:欣赏,讲解演示和制作相结合。
二、教学重点、难点
用剪贴手法设计和制作贺卡。
教学过程
一/ 课前谈话导入新课:(约2分钟)
板书课题:
二/新课
1贺卡欣赏:(
2、剪贴贺卡的制作步骤:
(1)构思、设计
(2)准备一张较厚的纸,按所需形状剪裁。
(3)选材、配色: 。
(4)剪贴;
(5)书写或剪贴赠言:
(6)整理画面:
3、学生作业
三/课堂小结(约分钟) ...
课题 欣赏评述实用又美观的生活用品
教学目标
学会从不同的审美角度欣赏、分析、评述—件生活用品的设计效果,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2.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a.请学生以一件自己最喜欢的生活用品为例导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b.在几分钟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上的图例,师生共同分析,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提示和归纳。提示要点:
(2)发展阶段
请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各种生活用品,共同讨论它们的设计好在哪里,有什么缺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