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来源:九壹网


美术作品造型的基本要素(2课时)

1、教学目的

1、学生初步了解视觉形象的分类和造型要素的基本知识。

2提高学生对艺术形的欣赏能力。

教学方法:讲解、行赏、比较、练习相结合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基本要素的特点,并能运用基本要素分析作品。一、导入新课:(约2分钟)

二讲授新课

1/视觉形象的分类(约23分钟)

(1) 艺术形(如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

(2) (2)自然形

(3) (3)人工形

2/三者区别:

第一课时

三/总结和布置下一课时内容(约2分钟)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二、导入新课

三、表现形式的分类

1/分类

分成具象造型和抽象造型两种基本形式。

2/区别在于:前者具有客观的现实形象,而后者中我们则不能看出任何客观的现实形象(结合教材范图讲解)。

美术作品欣赏(1课时)

课型:单一课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作品的介绍与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宋代绘画艺术的空前盛况及作品的伟大成就。

2、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讲述、欣赏与思考

二、教学重点

作品的艺术成就。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引出最大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

二/作者简介

作者,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

三)《清明上河图》创作的历史背景

四/欣赏《清明上河图》

1、主题思想:

2、作品介绍:

3/《清明上河图》的艺术成就。

五/结论

第六课基础图案(2课时)

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正确绘制二方连续纹样的方法。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珍视传统风格的审美情操。

教学方法:欣赏、讲授、演示与图案制作相结合。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二方连续纹样的组成骨式及其设计制作步骤。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组织教学:检查学具,引导认真听课。(1分钟)

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约1分钟) 板书课题:《二方连续纹样》

二/讲授新课

1、 概念:(约2分钟)

2意义:

3、二方连续纹样的骨式:

4设计与绘制步骤:

三布置作业。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认真听课,检查学具。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二/新授知识:

板书课题:二方连续纹样的色彩

1展示各种图案配色方法绘制的二方连续纹样彩图

2/配色方法:

爱心与祝愿 ------贺卡设计与制作(1课时)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懂得贺卡是具有纪念意义的精美艺术品,并学习贺卡制作的方法。

2、通过贺卡的制作,提高学生装的设计、制作能力,

教学方法:欣赏,讲解演示和制作相结合。

二、教学重点、难点

用剪贴手法设计和制作贺卡。

教学过程

一/ 课前谈话导入新课:(约2分钟)

板书课题:

二/新课

1贺卡欣赏:(

2、剪贴贺卡的制作步骤:

(1)构思、设计

(2)准备一张较厚的纸,按所需形状剪裁。

(3)选材、配色: 。

(4)剪贴;

(5)书写或剪贴赠言:

(6)整理画面:

3、学生作业

三/课堂小结(约分钟) ...

课题 欣赏评述实用又美观的生活用品

教学目标

学会从不同的审美角度欣赏、分析、评述—件生活用品的设计效果,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2.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a.请学生以一件自己最喜欢的生活用品为例导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b.在几分钟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上的图例,师生共同分析,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提示和归纳。提示要点:

(2)发展阶段

请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各种生活用品,共同讨论它们的设计好在哪里,有什么缺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