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鲁迅《非攻(节选)》阅读理解

来源:九壹网


鲁迅《非攻(节选)》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非攻(节选)

鲁迅

楚国的郢城可是不比宋国:街道宽阔,房屋也整齐,大店铺里陈列着许多好东西,雪白的麻布,通红的辣椒,斑斓的鹿皮,肥大的莲子。走路的人,虽然身体比北方短小些,却都活泼精悍,衣服也很干净,墨子在这里一比,旧衣破裳,布包着两只脚,真好像一个老牌的乞丐了。

再向中央走是一大块广场,摆着许多摊子,拥挤着许多人,这是闹市,也是十字路交叉之处。墨子便找着一个好像士人的老头子,打听公输般的寓所,可惜言语不通,缠不明白,正在手掌心上写字给他看,只听得轰的一声,大家都唱了起来,原来是有名的赛湘灵已经开始在唱她的《下里巴人》,所以引得全国中许多人,同声应和了。不一会,连那老士人也在嘴里发出哼哼声,墨子知道他决不会再来看他手心上的字,便只写了半个“公”字,拔步再往远处跑。然而到处都在唱,无隙可乘,许多工夫,大约是那边已经唱完了,这才逐渐显得安静。他找到一家木匠店,去探问公输般的住址。

“那位山东老,造钩拒的公输先生么?”店主是一个黄脸黑须的胖子,果然很知道。“并不远。你回转去,走过十字街,从右手第二条小道上朝东向南,再往北转角,第三家就是他。”

墨子在手心上写着字,请他看了有无听错之后,这才牢牢的记在心里,谢过主人,迈开大步,径奔他所指点的处所。果然也不错的:第三家的大门上,钉着一块雕镂极工的楠木牌,上刻六个大篆道:“鲁国公输般寓”。

墨子拍着红铜的兽环,当当的敲了几下,不料开门出来的却是一个横眉怒目的门丁。他一看见,便大声的喝道:

“先生不见客!你们同乡来告帮①的太多了!”

墨子刚看了他一眼,他已经关了门,再敲时,就什么声息也没有。然而这目光的一射,却使那门丁安静不下来,他总觉得有些不舒服,只得进去禀他的主人。公输般正捏着曲尺,在量云梯的模型。

“先生,又有一个你的同乡来告帮了,……这人可是有些古怪……”门丁轻轻的说。

“他姓什么?”

“那可还没有问……”门丁惶恐着。

“什么样子的?”

“像一个乞丐。三十来岁。高个子,乌黑的脸……”

“阿呀!那一定是墨翟了!”

公输般吃了一惊,大叫起来,放下云梯的模型和曲尺,跑到阶下去。门丁也吃了一惊,

赶紧跑在他前面,开了门。墨子和公输般,便在院子里见了面。

“果然是你。”公输般高兴的说,一面让他进到堂屋去。

“你一向好么?还是忙?”

“是的。总是这样……”

“可是先生这么远来,有什么见教呢?”

“北方有人侮辱了我,”墨子很沉静的说。“想托你去杀掉他……”

公输般不高兴了。

“我送你十块钱!”墨子又接着说。

这一句话,主人可真是忍不住发怒了;他沉了脸,冷冷的回答道:

“我是义不杀人的!”

“那好极了!”墨子很感动的直起身来,拜了两拜,又很沉静的说道:“可是我有几句话。我在北方,听说你造了云梯,要去攻宋。宋有什么罪过呢?楚国有余的是地,缺少的是民。杀缺少的来争有余的,不能说是智;宋没有罪,却要攻他,不能说是仁;知道着,却不争,不能说是忠;争了,而不得,不能说是强;义不杀少,然而杀多,不能说是知类。先生以为怎样?……”

“那是……”公输般想着,“先生说得很对的。”

“那么,不可以歇手了么?”

“这可不成,”公输般怅怅的说。“我已经对王说过了。”

“那么,带我见王去就是。”

“好的。不过时候不早了,还是吃了饭去罢。”

然而墨子不肯听,欠着身子,总想站起来,他是向来坐不住的②。公输般知道拗不过,便答应立刻引他去见王;一面到自己的房里,拿出一套衣裳和鞋子来,诚恳的说道:

“不过这要请先生换一下。因为这里是和俺家乡不同,什么都讲阔绰的。还是换一换便当……”

“可以可以,”墨子也诚恳的说。“我其实也并非爱穿破衣服的……只因为实在没有工夫换……”

【注】①告帮:在旧社会,向有关系的人乞求钱物帮助。②关于墨翟坐不住的事,在《文子·自然》和《淮南子·修务训》中都有“墨子无暖席”的话,意思是说坐席还没有温暖,他又要上路了。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头描写墨子与楚国民众穿着不同,言语不通,连老士人对他也没有兴趣,

表现了墨子不被世人理解的孤独的形象特征。

B.墨子去见公输般被门丁拒绝,吃了闭门羹,但是墨子眼神“一射”,门丁只得去禀报主人,可见墨子比横眉怒目的门丁更为凶悍。

C.公输般说“义不杀人”,实际上却为攻打宋国的楚王造云梯,帮助权势者屠杀无辜民众,其中的矛盾被墨子犀利地指出。

D.公输般虽然被墨子辩驳得无话可说,不得已承认“先生说得很对的”,其实他口是心非,并没有放弃制造云梯助楚攻宋的想法。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全是以墨子的视角展开情节,观察外在世界,揣摩他人心理,这拉近了读者与小说人物的距离,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感。

B.小说对楚国繁华富庶的环境描写,使旧衣破裳的墨子得到凸显;“雕镂极工的楠木牌”“红铜的兽环”等细节则显示出公输般在楚国的富与贵。

C.小说结尾处关于换衣服的对话,照应了开头的环境描写和墨子的旧衣破裳,既间接表现了人物形象的不同,也使小说结构更加严谨和巧妙。

D.相比《铸剑》呈现个体之间复仇的简单关系,《非攻》呈现的是国与国之间的攻与守、价值层面上的正义与不义等复杂关系。

3.鲁迅说:“墨子之徒为侠。”请谈谈本文如何具体塑造“侠”的形象。

4.《墨子·公输》一文,以“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起,接下来就是墨子与公输盘(般)的对话。本文节选自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非攻》。作为“故事新编”,“新”体现在哪里?

【答案】

1.B

2.A

3.①外貌(肖像)描写。以墨子“旧衣破裳,布包着两只脚”的“老牌的乞丐”形象,写一位不辞辛劳的大侠。②动作描写。以墨子拒绝了公输般吃过饭再去见楚王的提议,“总想站起来”“坐不住”,没功夫换衣服,写一位具有牺牲精神、扶危救急品质的大侠。③语言描写。以墨子劝说公输般时“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语言艺术,写一位辩才出众、智慧超群的大侠。④对比手法。将墨子与势利的门丁、假仁假义的公输般进行对比,突出墨子摩顶放踵以利天下、利百姓的大侠形象。

4.①新在语言。使用现代语言,营造新颖幽默的语境,着眼于对现实的关照。比如,“老牌的乞丐”“因为这里是和俺家乡不同”等。②新在人物。通过增加虚构的细节,塑造有别于传统文本《公输》的人物形象,赋予人物更丰富的性格特征。比如墨子说“我其实也并非爱穿破衣服的”。③新在情节。通过虚构情节,拓展叙事空间,使作品充满想象力、创造性(或新颖性、或荒诞性)和批判性。比如,墨子寻找公输般住所的过程等。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

B.“可见墨子比横眉怒目的门丁更为凶悍”不恰当。既然门丁将墨子当作前来告帮的人,墨子眼神一定不会是“凶悍”的。前文写墨子问路后“谢过主人”,这里写门丁被这种眼神震撼到,后文又反复强调墨子“很沉静”的神情,可以想象他的眼神是平静的、平等的甚至是高贵的,与之前来告帮的同乡的眼神不同,让门丁感受到了与众不同。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A.“本文全是以墨子的视角展开……”错。比如:“门丁禀报公输般”这一个情节就不是以墨子的视角展开的。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把握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首先明确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一般手法,如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对比衬托、正侧面结合等,其次审清题干要求,然后找到文中最能体现“侠”的形象的句子进行分析。比如文章第一段末尾的外貌(肖像)描写。“墨子在这里一比,旧衣破裳,布包着两只脚,真好像一个老牌的乞丐了。”以墨子“旧衣破裳,布包着两只脚”的“老牌的乞丐”形象,写一位不辞辛劳的大侠,正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此外,像文中“总想站起来”“坐不住”等动作描写,以墨子拒绝了公输般吃过饭再去见楚王的提议,没功夫换衣服,写一位具有牺牲精神、扶危救急品质的大侠;再次,在语言描写方

面,以墨子劝说公输般时“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语言艺术,最终让公输般佩服,从而在内心里认为“先生说得很对的”。写一位辩才出众、智慧超群的大侠,不仅具有侠之风尚,还有侠之能力;此外文中还使用了对比手法,将墨子与势利而横眉怒目的门丁、假仁假义的公输般进行对比,突出墨子摩顶放踵以利天下、利百姓的大侠形象。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鉴赏能力。

解答本题,根据文章的时代背景、时代色彩等,结合小说体裁特征思考,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艺术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作为“故事新编”,首先“新”在语言。文中“老牌的乞丐”“因为这里是和俺家乡不同”等,使用现代语言,营造新颖幽默的语境,着眼于对现实的关照;其次新在人物。文章通过增加虚构的细节,塑造有别于传统文本《公输》的人物形象,赋予人物更丰富的性格特征。比如文章结尾“可以可以,”墨子也诚恳的说。“我其实也并非爱穿破衣服的……只因为实在没有工夫换……”。再次,新在情节。比如,“墨子刚看了他一眼,他已经关了门,再敲时,就什么声息也没有。然而这目光的一射,却使那门丁安静不下来,他总觉得有些不舒服,只得进去禀他的主人”“公输般正捏着曲尺,在量云梯的模型”等等。通过虚构情节,拓展叙事空间,使作品充满想象力、创造性(或新颖性、或荒诞性)和批判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