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4
11.“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这是_______提出的。 A.鲁迅 B.瞿秋白 C.茅盾 D.郭沫若
12.杨宪益说:“译者应尽量忠实于原文的形象,既不要夸张,也不要夹带任何别的东西”。他针对的是______。 A.任何一种翻译 B.文学翻译 C.诗歌翻译 D.汉英翻译 13.“上下文在解决语言单位的多义性问题上起着最重要的作用。”这是______的论述。 A.林纾 B.巴尔胡达罗夫 C.泰特勒 D.费多罗夫 14.王力先生指出,中国语里多用意合法,______。 A.因此连词用得较多 C.联结成分并非必需
B.因为主从结构用得较多 D.联结成分十分需要
B.一定要脱离原文的形象
D.一定要在英语中找到对应的成语
15.汉语有很多四字成语,译成英语时,译文______。 A.一定要保持原文的形象 C.一定要符合原文的意思 0207
6.汉语语法单位的组合多用_______,连接成分并非必要。
A.意合法 B.形合法 C.意合法和形合法 D.省略法 7.在被动结构方面_______
A.英语被动句用得少,汉语被动式用得多。 B.英语被动句用得多,汉语被动式用得少。 C.英语多用主动来表示被动。
D.英语和汉语被动句用的都很多。
8._______主张,在翻译过程中“与其失神韵而留形貌”还不如“形貌上有些差别而保留了神韵”。 A.郭沫若 B.杨宪益 C.茅盾 D.钱钟书 9.1954年_______在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好的 翻译等于创作,甚至还可能超过创作”。
A.郭沫若 B.钱钟书 C.茅盾 D.杨宪益 10._______ thought in translating one should aim at “translating sense,not words\". A. Saint Jerome B. Cicero C. Tytler D. Nida 0304
11.“重神似不重形似”,这是 的主张。 [A] 严复
[B]林纾 [B]责任感
[C]傅雷
[D]周煦良 [D]汉语功底
12.郭沫若先生说:“我们对翻译工作决不能采取轻率的态度。翻译工作者必须具有高度的 。” [A]外语水平
[C]政治敏感性
13.茅盾先生说过:翻译文学作品,很重要的一点是 。 [A]能将它的风格翻译出来 [C]译者要有自己的风格
[B]能将它的一部分风格翻译出来 [D] 风格是无法翻译的
14.Eugene. A. Nida says, “Each language has its own genius.”他的意思是 。 [A]每一种语言有其自己的天才 [C]一种语言有一种语言的特点 15.就汉译英而论, 。 [A]断句的情况较多,并句的情况较少 [C]断句的情况较少,并句的情况较多
[B]各种语言都有其特有的创造力 [D] 凡是语言都具有语言的特征
[B]断句的情况较多,并句的情况也较多 [D]断句的情况较少,并句的情况也较少
0307
6.就英汉两种语言对比而言,______这一说法不正确。
A.就句子内部而言,英语重形合,句内各成分联系紧密;汉语重意合,结构松散,更多依赖句内各成分的顺序。 B.就句子之间的联系而言,英语不太重视句子之间的联系,汉语则比较重视句子之间的联系。 C.英语多用实称,汉语多用代称。 D.英语无主句少,汉语无主句多。
7.就科技文体而言,下面关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比较哪一个说法不正确? A.汉语抽象名词远没有英语用得多。
B.汉语中多用多重复合结构表达,英语多用单句表达。
C.汉语词汇含义相对单一并且固定,而英语词汇含义内涵大,一词多义。 D.汉语中用被动语态表达的句子不多,而科技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广泛。
8.In his book The Art of Translation,______ says “Translation, the surmounting of the obstacle, is made possible by an equivalent of thought which lies behind the different verbal expressions of a thought.” A. Theodore Savory A.“神韵”说
B. Eugene Nida
C. Peter Newmarker
D. Saint Jerome
9.钱钟书先生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提出了一条翻译的新标准______。
B.“化境”说
B.三支
C.“丰姿”说
D.“信、达、雅”说
10.在翻译过程中______倾向于意译,常对原文加以改动,以适应中国的文体,因此其译文既准确又流畅。 A.鸠摩罗什 0404
11. 针对鲁迅先生提出的“宁信而不顺”的主张,瞿秋白提出_________。 A. “宁顺而不信” A. 理论
B. “信”和“顺”不应对立起来
C. 创新
D. 观察
D. 两套语法体系
C. 要容忍“多少的不顺”
D. 要保存原作的丰姿
12. 傅雷认为翻译重在_________。
B. 实践
13. 王佐良认为译者在处理个别的词时,他面对的是_________。 A. 两种语言
B. 两种文体
C. 两大片文化
14. According to Theodore Savory, a translator must ask himself: _________. A. (ⅰ) What does the author say? (ⅱ) What does he mean? (ⅲ) How does he say it? B. (ⅰ) What does the author mean? (ⅱ)What does he say? (ⅲ)What does he want?
A. 英语代词用得多,汉语代词用得少 C. 汉语代词用得多,英语代词用得少 0407
6.我国古代著名的佛经译师______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是:“既须求真,又须喻俗。” A.竺法兰 B.玄奘 C.释道安 D.鸠摩罗什
7.______翻译《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对其时思想界有很大影响。 A.鲁迅 B.严复 C.傅雷 D.郭沫若
8.就英汉语言特点而言,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英语主从结构多,汉语并列结构多 C.英语抽象名词多,汉语抽象名词少
C.玄奘 D.释道安
C. (ⅰ)What does the author say? (ⅱ) Where does he say it? (ⅲ) What does he mean? D. (ⅰ) What does the author mean? (ⅱ) How does he like it? (ⅲ) What does he say?
B. 英语代词用得多,汉语代词也用得多 D. 汉语代词用得少,英语代词也用得少
15. 代词在英语和汉语里都经常使用,但总的说来,_________。
B.英语被动态多,汉语被动式少 D.英语成语多,汉语成语少
9.英语有时在句子里先出______,然后再出它所指的人或物。汉语一般总是先出实词,然后才用______。
A.名词 B.形容词 C.副词 D.代词
10.英语有些词的用法和汉语是一致的,用起来不困难。但也有些词,特别是______,用法和汉语不同。 A.名词 B.动词 C.副词 D.代词 0504
11.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其原文的题目是( ) A.Inquiry into the Nature of Evolution C.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 A.译音而不译意
B.Study of Evolution and Ethics
D.Study of the System of Logic
D.按照原文的结构或词序的翻译
12.周煦良在“翻译三论”一文中写道:直译可以分为三类,其中不包括( ) .
B.照字面译C.不妄改原文的字句
B.to preserve the general style
D.to change the form of the original
13.Cicero said,“In doing so, I did not think it necessary ( ).” A.to translate word for word C.to keep the force of the language A.严肃的书面语体
14.不符合科技英语特点的是( ) .
B.词汇含义相对单一并且固定 C.广泛使用被动语态 D.趋向于使用多重复合结构
B.汉语不怕重复,英语也不怕重复
D.英语不喜欢重复,汉语则不怕重复
15.一般来说,在用词方面,( ) A.汉语喜欢重复,英语也喜欢重复 C.英语不喜欢重复,汉语也不喜欢重复 0507
11. 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作为对自己做翻译的要求的是( ) A. 鸠摩罗什
B. 玄奘
C. 释道安
D. 慧远
D. 《块肉余生述》
12. Tales from Shakespeare (1807)一书的书名,林纾的译文是( ) A. 《吟边燕语》 A. 胡适
B. 《海外轩渠录》
C. 《贼史》
13. 鲁迅的“宁信而不顺”,是针对当时“宁顺而不信”的翻译观提出来的;“宁顺而不信”的提出者为( )
B. 周作人
C. 瞿秋白
D. 赵景深
D. 采用汉以前的语言风格
14. 郭沫若认为文学翻译上所谓的“雅”,就是( ) A. 文学价值或艺术价值比较高 A. literal translation C. translating as an orator 0604
11. Gulliver’s Travels 一书,林纾译作_.
A.《海外轩渠录》 B.《吟边燕语》 C.《块肉余生述》 D.《鲁滨逊漂流记》 12.王佐良说: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_,不断地深人实践。翻译者是一个永恒的学生。 A.总结规律 B.深入观察 C.探讨理论 D.交流心得 13. _ said, “I have always aimed at translating sense, not words.” A. Cicero B. Saint Jerome C. A.F. Tytler D. Theodore Savory 14.施觉怀在“翻译法律文献的几个特点”体现以下三个特点:_。 A.条理清、文字美、格式规范。 B.条理清,文字美,意思全。 C. 条理清,文字明,意思全。 D. 条理清,文字美,格式规范。 15.翻译较长的句子,_。
A.英语主要考虑如何突出重点 B. 汉语主要考虑如何避免重复 C.英语主要考虑时间顺序 D. 汉语主要考虑多用主从结构
B. 讲修饰 C. 高深
15. Cicero’s translating of ancient Greek speeches is characterized by( )
B. counting out words to the reader like coins D. translating as a poet
0607
11. 对初学者来说,翻译的标准是 A.忠实 避免重复。 A. 汉语,名词 A. 钱钟书
B. 英语, 副词 C. 英语,代词 B. 周煦良 C. 傅雷
B. 自由翻译的原则
D. 汉语,代词
13. 在“翻译三论”一文中提出“雅”应当作为“得体”来理解的是
D. 王佐良
14. 费道罗夫在《翻译理论概要》中提出了________。 A.确切翻译的原则
C. 逐字翻译的原则 D.神似翻译原则
15. “Chinglish i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roblem in translation” is expressed by A. George Steiner B. Sol Adler C. Eugene A. Nida D. Charles R. Taber 0704
11.我国翻译事业最初是从 ________ 开始的。
A.隋朝 B.唐朝 C.翻译诗经 D.翻译佛经
12.________ 在1954年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指出:“……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 A.郭沫若 B.茅盾 C.傅雷 D.王佐良 13.In his book entitled Better English G. H. Vallins says that ________ A.“The meaning of a word is its use in the language. ” B.“Words cannot be treated in isolation. ”
C.“The meaning of the part is determined by that of the whole. ”
D.“Even with words denoting concrete things much depends on the context and on their use in the sentence. ” 14.原文:An acquaintance of history is helpful to the study of current affairs. 译文:熟悉历史有助于研究时事。 本句中运用的主要翻译方法是:
A.增词 B.省略 C.词性转换 D.具体变抽象
15.________ is a strategy in which a target text is produced which deliberately breaks target conventions by retaining something of the original. This method is “an ethno-deviant pressure on target-language culture values to register the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difference of the foreign text, sending the reader abroad” to have alien reading experience.
A.Foreignization B.Domestication C.Literal translation D.Free translation
0707
11. 玄奘翻译佛经时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是 A. 信、达、雅 A.鲁迅
B. 既需求真,又须喻俗
C. 忠实、通顺
D. 宁信而不顺
12. 讲到译诗体会时,提出译诗须像诗的是
B.王佐良
C.林纾
D.钱钟书
13. The most famous speeches of the two most eloquent Attic orators are translated by ______, who tried to preserve the general style and force of the language. A. Cicero
B. Saint Jerome
C. Eugene A.Nida C. A.F. Tytler
D. A.F. Tytler
14. In After Babel “the true road for the translator lies through paraphrase” is pointed out by A. George Steiner
B. Saint Jerome
D. Theodore Savory
15. 以下句子陈述正确的是
A. 英语句子中被动语态用得比汉语少。
B. 对某事发表评论时,英语是先评论,然后再说有关的事情或情况。 C. 英语句子叙事多靠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B.文雅 C.传神 D.忠实和通顺
12._______不喜欢重复,如果在一句话里或相连的几句话里需要重复某个词语,则用_______来代替,或以其他手段来
D. 英语多用意合法,联结成分并非必需。 0804
B.Directions: This part consists of five unfinished statements, each followed by four choices marked A,B,C and D. Choose the one that best completes each statement and write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11._______倾向于直译,常对原文加以改动,以适应中国的文体。他的译法虽然灵活,态度却很谨慎。因此他的译文既准确又流畅。 A.摄摩腾
B.释道安
C.鸠摩罗什
D.玄奘
D.《翻译理论与实践》
12.《国外翻译界》在介绍西奥多·萨沃里的_______一书时,称之为“论翻译技巧的最好的著作”。 A.《论最优秀的翻译》 A.metaphrase 兰的_______。 A.《悲惨世界》
B.《老实人》
C.《高老头》
D.《约翰·克利斯朵夫》
15.原文:我应该说一地同志这本回忆童年和旅游的散文集子,不但是青少年最好的读物,大人们也应当拿来看看。因为这是一本写情真挚、写景鲜明;流畅、健康、引人向上的散文作品。
译文:I must say that Yidi’s book about his childhood and his travels is a best choice for young people and should be read by adults as well, because it is sincere in feeling and lucid in description. It is a very readable, healthy and inspiring book. 在改变句子结构方面,此句的译者采用的主要翻译技巧是_______。 A.拆句与断句
翻译家及翻译理论答案
2002年4月 11-15 ABBCC 2002年7月 6-10 ABCAA 2003年4月 11-15 CBACA 2003年7月 6-10 CBABA 2004年4月 11-15 BBCAA 2004年7月 6-10 BBDDC 2005年4月 11-15 CCABD 2005年7月 11-15 BADAC 2006年4月 11-15 ABBCA 2006年7月 11-15 DCBAB 2007年4月 11-15 DABCA 2007年7月 11-15 BBAAB 2008年4月 11-15CBCDD
B.断句
C.并句
D.断句和并句
B.《翻译的艺术》
C.《论翻译的原则》
D.transliteration
13.According to George Steiner, the true road for the translator lies through_______.
B.imitation
C.paraphrase
14.傅雷是一位勤奋的翻译家,他研究法国文学,翻译的作品达三十余种,其中包括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和罗曼·罗
09-4
11. ______认为,“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 A.瞿秋白 B.赵景深
C.鲁迅 D.郭沫若
12. 用严复提出的标准来衡量他译的《天演论》,可以看出他对______十分重视,但对______并不十分重视。 A.“信”……“雅”
B.“雅”……“信” C.“信”……“达” D.“雅”……“达”
13. According to Eugene A. Nida and Charles R. Taber, “if all languages differ in form, then quite naturally the forms must be altered if one is to preserve the______.” A. literal meaning B. content
C. contextual meaning D. construction
14. 王佐良在《翻译中的文化比较》一文中谈及了译者的“文化意识”问题。他认为翻译者必须______。 A. “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 B. “养成认真负责、谦虚谨慎的学风”
C. 具有逻辑分析这张“王牌” D. 注意由于中西思维方式不同而造成的英汉语言的各种差异 15. 原文:绝对不许违反这个原则。
译文:No violation of this principle can be tolerated.
对原文中的黑体部分,此句的译者采用的主要翻译技巧是______。 A.减词 09-7
11. 中国第一个系统介绍西方哲学的人是 ________。 A. 严复
B. 王佐良 C. 林纾
D. 钱钟书
B.从抽象到具体 C.词类转换 D.从具体到抽象
12. 提出“既需求真,又须喻俗”的是________。 A. 阿毗昙 B. 释道安 C. 鸠摩罗什
D. 玄奘
13. 主张直译,同时又提倡保留“神韵”的是________。 A. 郭沫若 B. 茅盾
C. 鲁迅
D. 瞿秋白
14. 提出“重神似不重形似”观点的是________。 A. 钱钟书 B. 傅雷
C. 瞿秋白 D. 许渊冲
15. “I have always aimed at translating sense, not words. ” is expressed by________. A. Theodore Savory B. Cicero C. Saint Jerome
10-4
D. A. F. Tytler
11.______认为“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 A.郭沫若 B.茅盾 C.傅雷 D.王佐良
12.“翻译的确切性就是通过复制原文形式的特点(如果语言条件许可的话),或创造在作用上与原文特点相符的东西来表达原文所特有的内容与形式间的相互关系。”这是费道罗夫在他的著作______中指出的。 A.《语言与翻译面面观》 B.《语言与翻译》 C.《论翻译的原则》 D.《翻译理论概要》 13. According to A. F. Tytler,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are the following EXCEPT that ______. A.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
B.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 C. the merit of the original work should be completely transfused into another language D.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 14.著名翻译家王佐良教授以翻译英诗为主,他对译诗的看法是______。 A.格律要如原诗,追求每行字数的一律 B.译者在自己的译文风格上不必追求创新和探索 C.译诗须像诗,要忠实传达原作的内容、意境、情调
D.语言要设法接近原作,要保持其原有的新鲜或锐利,但是形象可以意译 15.原文:该厂产品的主要特点是工艺精湛,经久耐用。
译文: The products of this factory are chiefly characterized by their fine workmanship and durability. 对于原文中的黑体部分,译者采用的主要翻译技巧是______。 A.增词 B.减词 C.词类转换 D.分译法
10-7
11. 下面哪种表述是正确的?( )
A. 英语中代称使用多,实称使用少,不怕重复。 B. 汉语中实称使用多,代称使用少,不怕重复。 C. 英语中实称使用多,代称使用少,避免重复。 D. 汉语中代称使用多,实称使用少,避免重复。 12. 下面哪种表述是正确的?( ) A. 英语句子强调突出重点,语序比较固定。 B. 汉语句子强调突出重点,语序比较固定。
C. 英语强调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评论与表态的话语多放在句末。 D. 汉语强调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评论与表态的话语多放在句末。 13. 下列哪位主张直译,但同时又提倡保留“神韵”?( ) A. 鲁迅
B. 瞿秋白 C. 茅盾
D. 郭沫若
14. “上下文在解决语言单位的多义性问题上起着最重要的作用。”这是下列哪位的论述?( ) A. 奈达
B. 巴尔胡达罗夫 C. 泰特勒 D. 费道罗夫
15. 就汉译英而论,下面哪种表述是正确的?( )
A. 断句的情况较多,并句的情况较少 B. 断句的情况较多,并句的情况也较多 C. 断句的情况较少,并句的情况较多 D. 断句的情况较少,并句的情况也较少
11-4
11.针对鲁迅提出的“宁信而不顺\"的主张,瞿秋白提出______。 A.“宁顺而不信” B.“信\"和“顺\"不应对立起来 C.要容忍“多少的不顺’’ D.要保存原作的丰姿
12.王佐良认为译者在处理个别的词时,他面对的是______。 A.两种语言 B.两种文体 C.两大片文化
D.两套语法体系
13. ______于1 790年提出了著名的翻译三原则。 A.泰特勒
B.费道罗夫 C.哲罗姆
D.西塞罗
14.傅雷认为翻译重在______。 A.理论 B.实践 C.创新 D.观察
15.代词在英语和汉语里都经常使用,但总的说来,______。
A.英语代词用得多,汉语代词用得少 B.英语代词用得多,汉语代词也用得多 C.汉语代词用得多,英语代词用得少 D.汉语代词用得少,英语代词也用得少
11-7
11.傅雷的翻译主张是( )
A.重神似不重形似。 B.重形似不重神似。 C.既重形似也重神似。 D.既不重形似也不重神似。
12.周煦良先生在“翻译三论”一文中说,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中“雅”字应当作为__________来讲。(
)
A.文雅 B.优雅 C.正式 D.得体
13.“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 That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 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original composition.”以上观点是__________提出的。
A.A.F. Tytler B.巴尔胡达罗夫 C.费道罗夫 D.恩格斯 14.下列关于断句与并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就汉译英而论,断句的情况是很多的,而并句的情况是个别的。 B.就英译汉而论,断句的情况是很多的,而并句的情况是个别的。 C.就汉译英而论,并句的情况是很多的,而断句的情况是个别的。 D.就英译汉而论,并句的情况是很多的,而断句的情况是个别的。
15.原文:He wished that he had asked her to dance, and that he knew her name.( ) 译文:他真希望自己当时请她跳了舞,现在又知道她的芳名,那该有多好。 本句中运用的主要翻译方法是 A.增词 B.减词 C.换词 D.省略
12-4
11.与鸠摩罗什的译文相比,玄奘的译文更______。
A.倾向于直译 B. 倾向于意译 C.倾向于音译 D.倾向于音意结合
12.______在1 954年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对翻译工作决不能采取轻率的态度。翻译工作者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A.傅雷 B.茅盾 C.郭沫若 D.王佐良
13. According to Eugene A. Nida,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forms must be changed in order to preserve the meaning will depend upon the ______ distance between languages.
A. linguistic B. cultural C. structural D.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14.原文: It is no use telling grown-up children not to make mistakes, both because they will not believe you, and because
mistakes are an essential part of education.
译文:告诫成年子女不要犯错误,那是没有用的,一来他们不听你的,二来犯错误本身也是受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 翻译本句时,译者运用的主要翻译方法是______。 A.省略法 B.增词法 C.词类转换法 D.反说正译
15. ______ is a strategy in which a transparent, fluent style is adopted in order to minimize the strangeness of the foreign text for target language readers. This method is “an ethnocentric reduction of the foreign text to target-language cultural values, bringing the author back home.”
A. Literal translation B. Rigid translation C. Foreignization D. Domestication
12-7
11.提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的是______。( ) A.严复 B. 林琴南 C.钱钟书
D.鲁迅
12.我国现存佛经中最早的译本是______。( ) A. 四十二章经 B.四阿含 C. 阿毗昙 D.妙法莲华经 13.在“翻译三论”一文中将直译分为三类的是______。( ) A.许渊冲
B. 周煦良 C.朱光潜 D.周建人
14. The Art of Translation was written by ______.( ) A. Cicero B. Saint Jerome
C. A.F. Tytler D. Theodore Savory
15. The famous “Thre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was put forward by______.( ) A. Theodore Savory
13-4
B. Cicero C. Saint Jerome D. A.F. Tytler
13-7
11. 关于“忠实于原文的字面意义”和“忠实于原文的精神实质”二者之间的关系,李赋宁认为______。 A. 二者相辅相成,并不矛盾 B. 二者互相矛盾,顾此就要失彼
C. 翻译应首先忠实于原文的字面意义 D. 翻译应首先忠实于原文的精神实质
12. Nida and Taber’s point of view on the priority of the content and the form in translation can be summarized as: ______.
A. the content and the form should have equal priority
B. to preserve the form of the message the content must be changed
C. to preserve the content of the message the form must be changed
D. whether the content or the form should be emphasized depends on individual translators 13. 巴尔胡达罗夫认为,在解决语言单位的多义性问题上起最重要作用的是______。 A. 词义内涵 B. 词义色彩 C. 词典 D. 上下文 14. 关于理想的译文,傅雷认为______。
A. 仿佛是中文读者阅读原文 B. 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 C. 所求的是形神兼备 D. 所求的不在神似而在形似 15. 关于直译,朱光潜认为______。
A. 是指依原文的字面翻译,有一字一句就译一字一句,而且字句的次第也不更动
B. 既不是“字典译法”,也不是死译、硬译,它要求真正的意译,要求不失原文的语气与文情,确切地翻译过来的译法 C. 是把忠实于原文内容放在第一位,把忠实于原文形式放在第二位,把通顺的译文形式放在第三位的翻译方法 D. 直译的东西看起来较为吃力,或者有之,却决不会看不懂。看不懂的译文是“死译”的文字,不是直译的
14-4
11.“上下文在解决语言单位的多义性问题上起着最重要的作用。”这是______的论述。 A.奈达 B.巴尔胡达罗夫 C.泰特勒 D.费道罗夫
12.下列关于英汉两种语言里代词使用的描述,准确的是_________。 A.汉译英时,有些代词可以不译
B.英语代词用得少,汉语代词用得多
C.英语代词用得多,汉语代词用得少 D.英译汉时,要在适当的地方增加代词 13.傅雷是一位有见地的翻译家。他认为________。 A.“翻译重在实践” B.“翻译重在理论”
C.“翻译重在形似” D.“翻译重在修辞”
14.________提出“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要求,加上勤恳、认真,他的译文质量是很高的。 A.阿毗昙
B.释道安
C.玄奘
D.鸠摩罗什
15.在下列作品中,________非严复所译。
A.《天演论》 B.《法意》 C.《原富》 D.《海外轩渠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