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卷第3期 商洛学院学报 Vo1.24 No.3 2010年6月 Joum ̄of Shan ̄uo Unive ̄ity Jun.2010 《废都》再版的文化意义 孙新峰 (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陕西宝鸡721013) 摘要:一部《废都》,毁誉16年。初版本《废都》被禁或被人鄙弃、非议原因众多:知识分子 群体反对;老作家的抵制;新锐批评家的酷批酷评;国家行政机构的介入干预等。新版《废都》 实施“加减法”,尊重文学文化艺术发展规律,适应消费社会市场变化。显示出文学文化场域逐 步趋于成熟,大国受众日趋理性。 关键词:《废都》;初版;新版;文化意义 ’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033(201 o)03—0015—05 2009年相对于以往来说,可以说是中国文 批判却忽如一场龙卷风,席卷大江南北。各地的 坛比较寂寞的一年,没有了“茅盾文学奖”的期 报纸杂志几乎在一夜之间刊出无数篇文章批评 待,新一车仑“诺贝尔文学奖”也再一次与中国作家 嫉都》。当年这些批判赃 的愤怒者中,有专 擦肩而过,然而著名作家贾平凹《废都》①的重新 家学者,也有大众读者;有大学生也有大学教师。 出版可以说是当年度比较重要的文学、文化事 如孟繁华认为,“嬷 是一部嫖妓小说”。伍杰 件。透过这部作品,可以引发我们对于当下文学 说:“《:废 中露骨的色情描写,在近年的公开出 创作的诸多思考。 版物上是没有的,几乎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实 在是不可容忍”,“《废都》是一部坏书,不是一部 《废 作品该怎么评价,仍是一个难解之谜。 好书”。肖立军指出:“《废 的面世,标志着中国 出版之初,就曾被人誉为当代《金瓶梅》、《红楼 当代文学、特别是当代小说创作,已走到了穷途 梦》,“化合之功夫到家令人惊叹,可以说深得‘红 末路的田地,实在令人悲哀”。中国人民大学共产 楼’、‘金瓶’之神韵。 t1甚至有人指出:“嬷 是 党党史系研究生L:“《废都》是一部大黄书、淫 继《围城》之后写中国知识分子的一部杰作,是中 书。贾平凹与娥都》中的庄之蝶一样,是一个大 国当代文学的里程碑”。作家张贤亮、马烽均在不 流氓。贾平凹是一个十足的当代西门庆”。著名女 同场合给其以高度评价:“ 都》是一部非常优 权主义者戴锦华女士说:“《废都》是一个赤裸裸 秀的作品”。原中国小说学会会长、老评论家王愚 的自日梦,是一个在社会和性方面都受到压抑的 指出:“艘都》揭示了文化人全面的人格精神”。 男性所寻求的心理补偿。……它显示的不仅是贾 作家陈建功说:“我认为《废都》是一部珍贵的心 平凹个人的焦虑,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和现代男性 态史,一份传统文人和农民作家的心态资料”。作 普遍存在的精神危机”。徐扬尚认为:“二十世纪 家、评论家、文化学者孙见喜说:“贾平凹将人的 末中国精英文学的最大轰动效应是由贾平凹的 综合属性当作酒缸盛容了《废都》的所有故事和 《废都》创下的:发行量最高的纪录;引起读者与 人物符号,一群文化人在其逆向呈示中,凸现了 评论界的普遍关注;创评论文章最多的纪录。这 废都地域上的文化骨殖和腐尸意味”。 原茅盾 一切都得力于嫉 的性描写。’731 加于是,一 文学奖评委、著名评论家李星也总结说:“这是一 ‘万人迷”一下子变成了“万人嫌”。特别是天津 部与时代同行的作品,其艺术水准在《浮躁》之 1994年9月l9日《今晚报》刊发的一条爆炸性 上,是能传世的。’ 消息“ 引发了凶杀案”,直接将 送上 1993年秋天,社会上对于《废都》的指责和 了审判台:某建筑队干活的一名男青年因为看 收稿日期:2010—03—18 作者简介:孙新峰(1972一),男,陕西洛南人,硕士,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16 商洛学院学报 都》,强奸了表妹,并致其表妹窒息身亡。该消 息经发行量颇大的《文摘报》转载后传遍四方,声 讨 的呼声如燎原烈火,有人通电媒体要求 禁毁 ,甚至有人向公检法写信要求严惩作 家[2127 。可以说,一喜一悲,冷暖判然,天壤之别。 从1993年首次出版②,到1994年1月20日 北京新闻出版局下发《关于收缴(废都)一书的通 知》明令禁止,到2009年重新出版,已经整整过 型期的艰难考验,稳步跨进一个众志成城,理性 发展、科学发展的关键阶段。 都》当初被禁的原因众所周知,然而理性 分析之后,我们会发现其中有很多耐人寻味的状 况。从有关资料可以看到,嫉 被禁,作家也是 相当的委屈。他感到万念俱灰,万象皆废。他说: “庄之蝶身上有我心灵上的东西,但庄之蝶绝不 可能是我。《废都》出版前,我被文坛说成是最干 去了16年。这16年改变了多少人和事。应该注 净的人,《废都》出版后,我又被文坛说成是最流 意的是,《废都》国内被禁之后,国外销量却一度 氓的一个。流言实在可怕。’-'[2122 在给法国《新观 出现暴涨的现象:“继香港、台湾出版了繁体字中 察》杂志撰写的文章中作家这样写到: 文版之后,韩国初版印刷的12万册很快销售一 《废都》是我的一系列小说中的一部,它 空。日文版 都》在日本的销售也是盛况空前, 描写的是本世纪之末中国的现实生活.我要 据京都大学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专家池田教授 写的是为旧的秩序唱的一首挽歌.同时更是 介绍,《废都》日文版首印6万册,这在鲁迅多年 为新的秩序的产生和建立唱的一首赞曲。不 的累计印数之外,是外国文学在日本发行的新纪 幸的是。我的忧患和悲悯被一些人视而不见 录。”p 在法国,贾平凹被称为当代中国最重要 和误解,在《废都》正式出版百万册后竞被禁 的作家。1997年11月3日,在法国巴黎,破 止了再版发行。这犹如你正当众讲话,突然 荣获法国三大权威文学奖之一的“法国女评委外 一只手捂住了你的嘴。让你变成哑巴!被禁 国文学奖”(又译“费米娜文学奖’J)。而且,主要因 后,《废都》虽然以千万册的数量在民间私下 为《廖乏 作品,贾平凹被法国《新观察》杂志评选 印刷,虽然被流传到海外被译成各种文字出 为1997年度“世界十大杰出作家”。与此同时,国 版,但在中国的书店里再也见不到一个正式 内各种《=废都》盗版本层出不穷,扫黄打非部门忙 版本,我是很沮丧的。被禁之后引发的一系 了个不亦乐乎。一部 都》养活了多少出版商? 列生活与创作上的困难使我步履艰难.而我 激活了多少文化现象?这已无法说清和统计。“废 仍在坚持写作。支撑我写作的动力是我拥有 都’觋象成为当时中国文学文化界热门话题这是 千千万万的读者.我坚信我的写作是属于时 基本事实。季羡林老先生在破都》被禁的时候, 代和艺术的[3] 。 曾经很有信心地讲过“二十年后,《废都》会大放 贼都》遭禁在许多人印象中认为是坏书,这 光芒。 然而与16年前初版时国内的热闹场面 与被禁之后几股社会潮流的推动作用关系很大。 相比, 都》再版可以用“波澜不惊”四个字形象 首先是《废都》主人公“庄子蝶”一定意义上 地概括,没有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也许正应了 颠覆了知识分子群体的形象,遭到了许多知识分 李国平的观点,“贾平凹获得法国女评委文学奖 子群体的集体反对。本来在现代社会,知识分子 的时候,中国文学界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惊讶,这 的身份和地位相对就比较尴尬,“皮之不存,毛将 是一个成熟的反应。以贾平凹的创作实绩,他再 焉附”的论断,以及体制等各方面原因,知识分子 获得类似的奖也不会让人感到意外。参照我们近 的社会依附地位形成了依附性人格。没有独立的 年来获得的常识性信息,贾平凹已经无可非议地 话语权。“文人无行”的认识也是社会的一种偏 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作家。……勤奋朴实的 见。而庄之蝶身上,集中了文化人、知识分子所有 陕西作家已经开始用自己的创作向异国的读者 的劣根性,诸如不务正业、混迹文坛(政坛、学 显示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真正的文学征服力。’'-[2]343 坛)、自私、刻薄、玩弄女人等,所以不管是学院派 贾平凹在嫉都》初版本被禁的时候,也曾经说过 还是媒介人的文化批评,都毫不留情,对其大加 这么一句话:一部作品的价值,五十年后再看。 挞伐。我们说,庄之蝶是一个虚实结合的文化意 在沉寂了多年之后,又一次出现在公众的 象,也是一个镜像化的人物,每个人都可以根据 视线里,接受相对成熟、苛刻的受众更严格的评 自己的艺术想象进行读解。但不管怎么说,“丑 判。也许,从一定意义上讲,((废都》写什么内容已 化”知识分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这一点《废都》 经不是很重要了,关键在于社会宽容了,国家理 无法规避。“废土废都废作家,假烟假酒贾平凹” 性了。16年来,中国国情发生了重大而根本的变 的谣谚就是当时这种心态的反映。加之特殊年 化,社会发展环境日益宽松,已经度过了社会转 代,知识分子被边缘化,在社会转型期首先成为 第3期 孙新峰:《废都》再版的文化意义 17 “目盲者”,出国的出国,没出国的也处于一种短 荣获茅盾文学奖的《秦腔》作品的苛刻的评价等, 一暂失语状态,而《废都》的出现,恰好成为新的泄 洪口, 都》出版以来直接涉及论著近20部,足 可窥见其在当时的热度。可以说,知识分子群体 定意义上引发了人们对《废都》的憎恨。饿都》 出产的时间正好是中西文化剧烈碰撞、顽强博弈 的时段,包括李建军在内的一些深受西方批评思 想影响的评论家,他们用西方理论来解读和分析 中国作家文本,从中检讨创作思想,寻找中国文 学发展的科学路径。应该指出的是,他们的探索 有一定的社会意义,然而由于他们一开始就选用 对《废都》的抵制和剿杀,其态度是决绝的,效果 是相当明显的。 其次是掌握~定话语权的作家群体的反对 意见。主要是西部第一代老作家。西部的第一代 有影响的老作家(主要是小说家),“出现于共产 党来到陕北以后,准确地说,是毛泽东的《在延安 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这一代作家,是 ‘讲话’的产物。他们尊奉‘讲话’宣示的文学律 令,接受包含在其中的文学价值观。他们的写作 自觉地服务于民族解放斗争和夺取政权的国内 战争。这一代小说家的写作态度是虔诚而认真 的。高昂的政治热情,赋予他们的写作以雄强、骏 健的精神力量。然而,总的来说,他们的作品的纪 实性大于想象性,时效性大于长效性,阶级性大 于人性,政治性大于文学性。他们毫无保留地把 文学当福胙,献给了自己的时代。’:151文以载道,传 达普遍的社会主义写作伦理、人类进取性道德是 这一代作家文学创作的主旋律。表现在创作上, 他们信奉“三红一创”等经验,不要突破禁区,可 以拉旧车走老路,但不能过份张扬个性,破坏约 定俗成的文学规矩。他们坚守文学只能高扬人的 精神,让人看到希望,而不能败坏社会空气,沦入 消极颓败的认识。所以有争议的、在他们眼里认 为的不那么“干净”的 都》的出产,成为他们最 不可接受的事情。于是,这些老作家纷纷动用自 己的文学影响力,向中宣部甚至省委宣传部请命 禁止 都》,成为当时一大景观。 再次是以李建军等为代表的受过西方(包括 前苏联)批评思想影响的人群,尤其是博士人群 对 都》的批评,影响了((废都》在人们心目中的 社会文化价位。仅2003年李建军就集中发表过 《私有形态的反文化写作——评(废都)》(《南方 文坛》2003年第3期),《随意杜撰的反真实性写 作——再评(废都)》(《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 年第3期),《草率拟古的反现代性写作——三评 (废都)》(《文艺争鸣》2003年第3期)等系列文 章,对贾平凹通过写作获得的各种声名撰文批 评,如《贾平凹凭什么当硕导》(《粤海风》,2001 年第3期)、《一顶并不合适的帽予》(《文学自由 谈》,2004年第2期)等。同时,在众所周知的“李 建军博士直谏陕西文坛”事件中,他对贾平凹茅 盾文学奖入围作品《怀念狼》的批评,以及刘‘后来 了不合适的理论武器,用西方文学观念来框范中 国作家创作,势必会犯马鞍子配在牛背上的低级 错误。一个相对客观的事实是,李建军等早期的 关于贾平凹其人其作的批评,不乏建设性意义, 而后期一些不负责任、随意诋毁的破坏性言论, 不仅引起了作家本人的强烈反感,而且激起了评 论界的公愤。 第四是严峻的时代情绪将《废都》初版本埋 葬了。1989年敏感的政治事件之后,急需要凝聚 力量,统一国家意志,弘扬国家精神,而被称为陕 西文坛“绝望之秋”的《废都》与这一主旋律不合 拍。首先 的书名就有问题,对整个中国来 说,边缘化的西安是中国的“废都”,如果把中国 放在整个世界上来看,中国不也是一个“废都” 吗?这种想法不仅不应该有,而且非常可怕。无 疑,这是极大伤害全体国人自尊心的,否定改革 开放新成果的。经过特殊历史社会洗礼的文学文 化界急需要证明自身存在的价值,国家必须对混 乱甚 ‘越轨”的文学秩序进行整肃,必须集中精 力,凝聚一切力量投身社会文化建设, 都》遭 到时代的围攻不仅正常,而且由国家专管机构禁 毁收缴是必然现象。 的重新再版,给我们透露出这样一个 信息:国家对出版业的管理日趋成熟,中国当代 文学的生态环境好起来了。大度和包容已经成为 社会主义中国的新的特征。大国之内,必须允许 文化的多样化,这也是与消费社会转向和谐社会 的发展要求一脉相通的。作为“身体写作”尝试的 典范之作,《废都》必须回归本源,在文学自身的 场域内进行言说。文学问题最终要用文学的方式 进行解决的时代终于来到了。文学事业的发展有 它自身的客观规律,只有遵循规律,让文学在自 己良性的轨道上运行,靠读者遴选,让市场淘汰, 才‘能永葆文学的生命力。同时注意到,《废都》再 版后,各大媒体基本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没有 像1993年那样一窝蜂似地追捧或打压,预示着 经过多年的积淀,尤其是奥运会、5・12地震等重 大事件的考验,我们的媒体变得冷静和成熟了。 18 商洛学院学报 2010年6月 或者说不会被作家和市场(商家)牵着鼻子走了, 梦》的叙事经验。简洁而传神的描写,体情状物的 媒体也在韬光养晦,以一个旁观的非介入者的身 份观察作家的下一步创作动向。 作为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作家,以及没 象征手法,羞涩而敛抑的‘爱情’的表现,都显示 出古典文学对建国初期文学的深刻影响。《百合 花》既是一首‘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也是对传 统的一次遥远的回应。文本试图通过个案说明, 传统文化即便在当代社会的激进年代也未曾‘彻 底断裂”’。我们说,这种遥远文学殿堂的历史回 有留过洋、系统接受过西方文化训练的贾平凹, 其创作的总体思维特征是纵向的。表现在汲取 创作资源时,他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经常一头扎 声,不管他尝试的成功或失败,是和文学创作的 进古典文学中,化古为今,为我所用。比如说他 的成名作《浮躁》和茅盾文学奖入围作品《怀念 狼》就明显地借鉴了《西游记》中的品字形人物 结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秦腔》借鉴红楼梦 家族式写作,最终获得世界华文“红楼梦”文学 奖可谓实至名归。而《废都》对《金瓶梅》等的借 鉴,更是非常明显。拆开《废都》,我们会发现它 的精神气氛、整体结构、人物塑造、细节描写和 《金瓶梅》惊人的相似。对此,王鹏程曾在文章中 做了深度揭示,他认为 都》在许多地方都模仿 《金瓶梅》旧。尤其在人物结构上,几乎全部复制了 《=金瓶梅))。《金瓶卡每》写的是明末资本主义萌芽以 后颓废淫糜的市井生活,缓 写的是社会转型 时期西京城一帮文人的无聊生活,西京的四大 名人庄之蝶,孟云房,龚靖元、汪希眠,以及主要 人物周敏等,和《金瓶梅》中的“四大元帅”相对 应(庄之蝶一西门庆,孟云房一应伯爵,汪希 眠一谢希大,周敏一花子虚);在女性人物的塑 造上,《废都》和《金瓶梅》一样,也是以庄之蝶为 中心的“贤妻美妾俏丫头”的模式(牛月清一吴 月娘,唐宛(碗)儿一李瓶儿,柳月一庞春梅,阿 灿一宋惠莲)。 另外,王鹏程也敏锐地看到,在《金瓶梅》和 《废 创作中,作家都对女人的“脚,,进行了大量 的描摹,反映出一种低俗的低下的情趣和文学审 美精神。笔者以为,这种理解是片面的。作家并不 是“借尸还魂”,或者借旧瓶装新酒。继承和创造 本来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 里生长出来的作家,用自己的传神之笔,让《红楼 梦》、《金瓶梅》甚至《西游记》等古代小说重新焕 发青春,这本身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体 认。实际更是一种难得的文学精神。在这一点上, 强烈反对过贾平凹的著名评论家李建军也在对 贾平凹“草率泥古”进行痛批的同时,对其他作家 这种主动体认传统文化精神予以肯定。在评论 《百合花》作品时,他说:“由于个人气质与时代影 响,茹志鹃在写作《百合花》的时候,承接了《红楼 世俗化、日常生活审美化转向相应和的,仅从文 学本身的层面上讲,就很可贵。 《废都》初版本的出产与作家当时的精神困境 密切相关,1992年,贾平凹遭遇了生命中最重 要的婚变——与前妻韩俊芳离婚,感情破碎了, 几十年苦心经营的一切稀里哗啦没有了,看不到 生活的希望,尤其是他自己在《商州初录》里写的 那么美好的、催人上进的人情人性遭到质疑,由 万人喜爱的“痴情郎”变为万众唾骂的“陈世美”。 作家在多种场合中说过, 是安妥自己破碎 了的灵魂之作(骇都》后记等),可是没有想到, 《=废都》却让作家一夜之间声名狼藉。而且一度, 只要作品或研究文章出现《废都》字样,都要送交 审查,甚至是谈《废都》色变的程度。毋庸讳言, 都》的重新出版,也与作家不断调整了自身创 作姿态,创作质量日益提高直接相关;而且也与 作家担任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后,日益提高的名 人效应和社会声誉分不开;尤其与《秦腔》获得国 家级茅盾文学奖的肯定颇有关系;也与多年来学 术界对中国文论身份的重新确认、以及文学评论 事业的推动(尤其是国家级文学评奖的力量)和 市场的直接驱动相关。尊重个性、尊重创造,已经 成为社会发展的共识,但是我们也有基本的国家 底线,这种底线往大了说就是国家意志,往小了 说就是地方(民族)特色。其实,从《商州初录》、 《浮躁》、《怀念狼》、《高老庄》、《秦腔》、《高兴》作 品来看,自称不属于任何一个门派的作家仍然属 于主旋律一派。他的作品始终紧贴“地面”写作, 在深层次精神触摸和肉体痛苦抚慰两方面运笔, 集中写实或写意,传达时代情绪以及“中国的味, 民族的味’,_一这也许就是贾平凹能够最终通过 严格审查,担任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的主要原 因,也可能是《麽乏都》再版审批手续经过漫长的马 拉松,终于获批出版的原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 再版的艘都》艺术地运用了“加减法”,在正文之 前加上了三个国内著名评论家的评论作序,而把 一直以来被社会各界批评或诟病的“此处删去多 第3期 孙新峰:《废都》再版的文化意义 19 少字”等方框全部去掉。许多不必要的性描写全 《“废都’’之 ,团结出版社,1993年。(5)《“废都’’之谜》, 部删除。是为了引导读者,还是为了表明国家的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6)陈辽编著:《“废都”及“废 态度?这是一个悬念,估计要解决还要再等一段 都”热》,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3年。f7)庐阳编:《贾 时间。 平凹怎么啦——被删的6986字的背后》,上海三联书店, 还应该提及的是,嫉都》再版本与原版本相 1993年。(8)《贾平凹与废都》(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比,出版社由北京出版社变为作家出版社。责任 《出版纵横》编辑部编:(9)《‘废都>啊,(废都)!》(甘肃人民 出版社,1994年)。f10)刘斌、王玲:《失足的贾平凹》,华夏 编辑也变化了。当年为 出版做过万字长文 出版社,1994年。(11)井频,孙见喜:《奇才鬼才怪才贾平 鉴定意见的田珍颖女士已完成了这一重任胜利 凹》,西安出版社,1994年。(12)费秉勋:《废都大评》,香港天 谢幕了,新版本责任编辑变成了懿翎和林金荣。 地图书公司,1998年。(13)T新民:《贾平凹打官司》,陕西 作家的手写体文字变成了评论家的评论。《废 教育出版,1998年。(14)王新民:《真话真说——贾平凹图 原版本封面是乳白色,原版的封面不过一张揉碎 书策划出版畅销纪实》,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年。(15)孙 的纸,整体颜色下面亮色,上面暗色,中间一抹紫 见喜:《贾平凹前传三卷》,花城出版社,2001年。(16)朱文 色,总体风格给人以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式的绝 鑫:懈读贾平凹》,作家出版社,2003年。(17)李星,孙见 望、颓败、阴冷的感觉。新版本是紫红色,而且打 喜:《贾平凹评传》,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18)鲁风: 上了“法国费米娜文学奖”字样,和大红色的《高 《废都后院》,重庆出版社,2006年。(19)陈泽:《废都》等贾 平凹五部中篇小说评注,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20) 兴》文本一样,新版本给人以喜庆的感觉,但又不 孙见喜:《危崖上的贾平凹》,花城出版社,2008。f21)孙见 乏沉重的韵味。 喜:《贾平凹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注释: 参考文献: ①贾平凹:<废莉初版,1993年6月,北京出版社,冶 [1】雷达.苦闷之作・世情小说[My/ ̄夏林废都废谁.华夏 金工业出版社印刷,书号:ISBN7—200-01986-0/I.237,首 出版社。1993:128. 印17万册,40万字,定价12.50元。 【2】孙见喜.危崖上的贾平凹[M】.花城出版社,2008. ②‘废都》再版,2009年7月版,作家出版社,北京京 【3】李星,孙见喜.贾平凹评传[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 北印刷有限公司印刷,45万字,开本:880x 1230,印张 【4]贾平凹,谢有顺.贾平凹谢有顺对话录嗍.苏州大学出版 16,书号:978—7—5063-4734—1,CIP数据核字:(2009)第 社。2003:216. 076024号,定价39元。 【5】李建军.论第三代西部小说家【J】.延安文学,2008:223. ③研究或直接涉及《废者融的专著计有:(1)肖夏林主 [6】王鹏程.一件拙劣的仿制古董——由读(金瓶梅》对《废 编:《废都废谁?》,学苑出版社,1993年。(2)zlz_新民编: 都》艺术性的质疑[J].名作欣赏,2009(10). 《l多色贾平凹》,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3)星明编: [7]李建军.再论佰合苹l:》——关于《红楼梦》对茹志鹃写作 《贾平凹谜中 ,太白文艺出版社,1993年。(4)江心编: 的影响【J】.文学评论,2009(4):104. (责任编辑:李继高) On Cultui-al Signiifcance of Republication of The Deserted Capital SUN Xin-feng (Chinese Department of Baoj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Arts,Baoji,Shaanxi 721013) Abstract:A Volume of The Deserted Capital,defamed for 16 years.The fisrt edition of The Deserted Capitd was prohibited or deserted or reproached for many reasons:the intellectuals rejecting in group,veteran writers resisting,the severe criticism from new critics,government intervention,etc.The newly published The Deserted Capital applies”the approach of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following the laws of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culture and arts,meeting the change of consumption market,thus indicating the maturity of the market.of literature and cuhure,and rational reader of a great power. Key words:The Deserted Capital;first edition;new edition;cultural signific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