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
1. (2分) (2017九上·武威月考)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怔怔(zhèng) 脊梁(jĭ) 强聒不舍(guō) 气冲斗牛(dòu) B . 拮据(jié) 发窘(jiŏng) 孜孜不倦(zī) 锲而不舍(qiè) C . 喑哑(yīn) 聪颖(yĭng ) 辛苦恣睢(suī) 度德量力(dù) D . 诘难(jié) 诓骗(kuᾲng) 味同嚼蜡(jiάo) 拈轻怕重(niᾱn) 2. (2分)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玲珑剔透(tì) 阑栅(shān) B . 言简意赅(ɡāi) 褴褛(lǚ) C . 弛名中外(chí) 应酬(yīng) D . 浮想联篇(piān) 寒噤(jìng)
3. (2分) (2019九上·萧山开学考)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韩国发表白皮书称,如果朝鲜半岛暴发战争,美国将向韩国增派大量的军队和装备。
B . 宽松的土壤培育了创新的种子,蓬勃的发展引来了世界的关注。2017年,世界的目光将继续聚焦杭州。 C . 杭州目前有六十多个小区实施了垃圾实名制,谁没分类好,谁需要罚款,看看垃圾袋上的姓名就历历在目。 D .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离不开对手机。有不少人养成了把手机放在枕边的习惯,这会给身体带来无与伦比的伤害。
4. (2分)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 B . 能否阻止大脑中炎症分子的释放,是减轻痴呆症状的关键。
C . 作为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沂门目连戏可谓是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D . 失事客机是一架萨博340型短程双涡轮螺旋桨的索尔航空公司飞机。 5. (2分) 对下句中划线词语的词类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我们 中国 是 世界 四个 文明 古国 之一,有 着 悠久 的 历史。 A . 名词 动词 数词 量词 名词 形容词 B . 名词 代词 数词 量词 形容词 名词 C . 代词 动词 数词 量词 形容词 名词 D . 代词 代词 数词 量词 名词 形容词 6. (2分) 对下列修辞方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起先是不经意地坐着看书,忽然发现湖边有几棵树正在飘散一些白色的纤维,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
第 1 页 共 11 页
有些飘到草地上,有些飘入湖水里。
②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④“我们在开花!”它们在笑。“我们在开花!”它们嚷嚷。 A . 比喻 拟人 排比 对偶 B . 比喻 比喻 排比 反复 C . 比喻 拟人 排比 反复 D . 拟人 拟人 排比 反复
7. (2分) 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命中一定要有所热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没有它,我们将活得漫无目的,鸡零狗碎。
①但一定要有一件事
②也是我们整个生命之流的导归之处 ③是我们做出任何努力的发心所在 ④不见得我们一定会做得多棒
⑤它是我们在所有其他人、事、物上付出时间与心力的充分理由 A . ④①⑤③② B . ④②⑤①③ C . ①④⑤②③ D . ③④⑤①②
8. (2分) (2019·益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狼》《鸽异》都出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 B . 韩愈、柳宗元、李白、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被称为“唐宋八大家”。 C .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有吃月饼、赏明月、家人团聚等习俗。 D .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中“汉阴”是指汉水南岸,由此可知,“益阳”原指益水北岸。
二、 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
9. (5分) (2019·广东模拟)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________,拔剑四顾心茫然。(《行路难》)
(2) _______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3) 采菊东篱下,________。(陶渊明《饮酒》) (4) 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5) 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第 2 页 共 11 页
(6) 请把崔颢的《黄鹤楼》默写完整。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
10. (1分) (2020八下·南平期末) 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读书卡片,请你帮忙完成相关任务。。 阅读 助读资料 方法 关注 人物 (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章鱼伸出的刺针如同水蛭,死叮在他的头上,一下一下地收缩,吮吸着他的血液。他感到他的血液正从自己身上流到已经膨胀起来的章鱼体内去。刺针就这样吸个不停。他头上被②保尔产生这样的幻觉,是因为他________。 叮的地方,疼得难以忍受。 (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A.“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 关注 评价 ③楼适夷曾这样评价《傅雷家书》:这B.“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 C.“所谓赤子之心,不但指纯洁无邪,指清新,而且还指左边(________)选项诠释了这一观点。 爱!” (选自《傅雷家书》) “不必召开群众大会了,这里没有哪个人需要宣传鼓舞,托卡列夫,你说话很准确,他们确实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①这段话是________(人名)说的。 样炼成的! 阅读任务 关注 情节 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17八下·民勤期中) 仔细读下面的三则公益广告,然后以“环保”为话题自己再创作一则。 ①你知道我在等你吗?——垃圾箱
②人间知音难觅,天涯芳草难植。——请爱护草坪
③除了照片,什么都别带走;除了脚印,什么都别留下。——请保护环境
五、 对比阅读 (共1题;共28分)
12. (2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
第 3 页 共 11 页
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②濯清涟而不妖( )
③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④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 (2)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爱莲说》这篇散文,在做人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
13. (20分) 阅读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②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③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1)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2) 作者认为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做法对吗?作者用这个例子想证明什么? (3) 结合选文,说说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4) 选文最后一段,“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一句中“实验的精神”具体指什么?
第 4 页 共 11 页
14. (20分) (2013·义乌) 阅读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风吹起蒲公英 顾晓蕊
①十岁生日那天,母亲送他一把红棉吉它。母亲是位乡村音乐老师,她轻轻拨动琴弦,流淌出美妙的乐曲。他听得着了迷,缠着母亲教他识谱,教他弹唱。
②过了一段时间,他的指尖也能如蝴蝶般在琴弦间飞舞。那时日子虽然清苦,却有无数小快乐。可是,两年后,母亲因病去世。想念母亲时,他就抱着吉它轻轻弹唱,让琴声带走内心的悲伤。
③有一天,他放学回家,父亲指着位个子瘦高的女人,说是他的继母。女人身后站着个年龄与他相仿的男孩,父亲说这是弟弟。他的心猛地一疼,难道父亲忘记母亲了吗?
④周未,父亲进家,从包里掏出两个苹果。红红的苹果又大又圆,散发着诱人的光泽,馋得他直咽口水。父亲当着继母的面,把苹果都递给弟弟,扭身想对他说些什么,他赌气跑开了。他觉得父亲果然变了,心里更觉悲凉。
⑤他躺在床上,想起刚才的一幕,泪水悄然滑落。这时,有人推门进来,是继母。他合上眼,假装睡着。继母在床边坐了会儿,给他掖掖被,随后,轻轻地离开。他侧过身,碰到凉凉的东西,一看,是个苹果。他心头一暖,委屈消散了许多。自那以后,每每父亲捎回些好吃的,继母总给他留上一些。
⑥继母无声的关爱,为他孤独的心灵,打开一扇亮窗。他和弟弟的感情日渐融洽起来,弟弟的成绩好得出奇,让他这个做哥哥的自愧弗如。
⑦那天,他和弟弟并排躺在田野上,周围丛生着一片片蒲公英,风轻轻地吹着,吹起了一柄洁白如雪、轻盈如羽的小伞儿,飘飘悠悠,随风远逝。他们聊起各自的梦想,他说将来想当一名歌手,弟弟说愿化作蒲公英的种子,飘向广袤的天地。
⑧就在他对未来充满憧憬时,不幸再次降临。父亲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遭遇车祸,病危之际,拉着他的手说:“孩子,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家。”多年的误会和责怨,倾刻间烟消云散。他悲恸地呼唤,最终没能留住父亲。父亲走后,继母一下子苍老许多,她常坐在那里发愣,任忧愁爬满脸庞。
⑨他想了又想,做出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他对继母说要到外边打工,挣钱供弟弟读大学。继母低声说:“我一个妇道人家,没啥能耐,让你跟着受苦了。”她用手指绞着衣角,泪水落了下来。
⑩第二天清晨,他留下一封短信,背起心爱的吉它,悄悄地离开家。他来到一家建筑工地,干着又脏又累的活,在飞扬的尘土里,抛洒辛勤的汗水。最困难的时候,他住廉价的出租屋,被成群的蚊子叮咬。为了省钱,他甚至连着一个月,每顿只吃盐水煮面条。他把节约下来的钱,寄往家里。
⑪偶然的一个夜晚,他看到有人在街头弹唱,生意似乎还挺火,心中一阵暗喜。弟弟正读高中,购买复习资料,需要更多的钱。他把吉它擦试一遍,调好弦,对着乐谱苦练了几十首曲子。
⑫他穿行在繁华的夜市,用心弹奏每一个音符。有的听众被他的歌声吸引,拍手叫好;也有的听众拿他取乐,推搡中将他撞翻在地。他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转身离去。
⑬来到城市这些年,他学会了隐忍。不管人生的际遇多么黯淡,他从没有忘记当初的梦想,并用自身微弱的光
第 5 页 共 11 页
芒 , 去照亮弟弟前行的路。
⑭就这样,他白天在工地干活,晚上到街头弹唱。终于盼到这一天,他收到弟弟的来信,弟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他接着往下读,读着读着,泪水洇湿了纸页。原来,弟弟曾到工地上找过他,工友们说,他下班后,到街头唱歌去了。弟弟转过几条街巷,看到抱着吉它弹唱的他。弟弟听得泪流满面,忍了又忍,没有喊出声来。弟弟说,当时就下定决心,要用最好的成绩回报哥哥。考上大学后,可以边学习边做兼职,这样哥哥就不用那么辛苦。弟弟还说,母亲很挂念他,让他有空多回家看看。
⑮那天晚上,他破天荒地买了酒,跟几位工友一起庆祝。大声地说:“我弟弟考上重点大学了!”他的语气是那么骄傲,那么自豪,仿佛考上大学的是他。
⑯他生平第一次喝醉,倒在床边,微闭着眼,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就在半梦半醒之际,他感觉自己化作一缕清风,吹起洁白的蒲公英,飘向那不知名的远方。
(选自《2012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改动)
(1) 根据情节的发展,用文中的词语,把“他”的心理变化过程补充完整。(每次不超过4个字)
母亲教学吉他,________→继母弟弟进家,________→父亡外出打工,(悲恸 隐忍)→弟弟考上大学,________
(2) 第⑦段划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 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过了一段时间,他的指尖也能如蝴蝶般在琴弦间飞舞。(结合语境,品味划线词的表达作用。)
②不管人生的际遇多么黯淡,他从没有忘记当初的梦想,并用自身微弱的光芒 , 去照亮弟弟前行的路。(联系上下文,理解划线词的含义。)
(4) 有人把文章题目改为“兄弟情”,你赞同吗?请简述你的理由。
七、 作文 (共2题;共6分)
15. (5分) (2020七上·潢川期末) 题目:最懂我的那个人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5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16. (1分) (2017·濮阳模拟) 任选一题作文。 请以“陪伴”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②阅读下面材科,按要求作文。
一次自行车比赛中,信心满满、志在获奖的蚋瓦罗始终无法超越技高一筹的埃斯特万,只能使出浑身解教,奋力追赶。正当他无能为力的时候,埃斯特万的自行车爆胎了,只能扛着车跑。这时候,奇怪的一幕出现了,纳瓦罗放缓了车速,紧跟埃斯特万身后。结果,埃斯特万获得了铜牌,纳瓦罗与奖牌失之交臂,而后来居上的两位选手分获了金、银牌。
要求:①读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选好角度,题目自拟,写一篇文章。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第 6 页 共 11 页
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第 7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二、 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
9-1、
9-2、 9-3、
9-4、
9-5、
9-6、
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
10-1、
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11-1、
五、 对比阅读 (共1题;共28分)
第 8 页 共 11 页
12-1、
12-2、12-3、12-4、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
13-1
、
13-2
、
13-3、13-4、
14-1、14-2
、
14-3
、
14-4
、
七、 作文 (共2题;共6分)
15-1
、
第 9 页 共 11 页
16-1
、
第 10 页 共 11 页
第 11 页 共 11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