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当代大学生个人素质和修养

来源:九壹网
浅谈当代大学生个人素质和修养

作者:杨文华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第12期

摘要:近些年,随着国内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大学生基数越来越多,而人数的增多便使得生源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当代大学生整体素质呈现下滑趋势,当代大学生个人素质和修养成为教育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已成为必然趋势,各高校应针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特征,对其展开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使其养成良好人格品行,树立正确价值观。本文将以当代大学生个人素质和修养问题展开讨论和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个人修养;个人素质;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8-0-01

引言

现如今企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用人方面不仅看重人才专业技能,更关注人才的个人素质与修养。大学生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不仅要掌握专业的职业技能和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思维观念,养成良好的个人素质与修养。然而,在国内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的今天,当代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和修养现状并不乐观,很大一部分大学生表现出自我管理能力差、价值观扭曲、金钱至上、崇拜自我、理想信念淡化等特点。因此,高校教育活动开展中应更加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

一、当代大学生个人素质与修养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处世未深,易受到大环境影响。在大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当代大学生行为习惯、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发生着巨大改变。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当代大学生个人素质与修养存在的问题:

(一)自我管理能力差

从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来看,思想普遍成熟较晚,而且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对自我没有一个正确认识和评价,对自身行为不仅能行有效管理,诸多心理问题难以调适,时常做出过激行为,很多时候不能自我约束,无法进行有效的自制,甚至会引起犯罪事件。例如:药家鑫事件、马加爵事件等等。另外,部分学生由于缺乏自我管理能力,遇到困难时多会选择逃避,把责任推向客观条件。这部分学生走入社会参加工作后,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往往难以在同一岗位坚持较长时间,时常跳槽,不能积累的良好的工作经验。

(二)价值观扭曲

当代大学生很大一部分价值观存在扭曲,表现出理想信念淡化、金钱至上、追求外貌等特点,人生价值评价标准以物质为基础。近些年大学生相互攀比,为满足个人消费需求,进行裸贷的新闻事件屡见不鲜。根据中国信息网调查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方面,74%衡量标准是经济实力、家庭背景、学历、外貌[1]。前不久一则网络新闻,一名90后女大学生,欲以两百万“卖掉”后半生尽孝。作为当代一名有知识、有能力的大学生,并不是考虑如何通过自身努力,利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获得金钱与成功,而是想要通过“卖掉”自己这种不劳而获的方式。该名学生的行为,便是当代学生价值观扭曲的表现之一。

(三)身体素质差

毫无疑问身体素质是重要个人素质之一,有良好身体素质,才能有更充沛的精力学习。然而,当代大学生大部分很少参与体育活动,没有体育运动习惯,甚至不经常参加体育课,身体素质较差,免疫力低下。根据中国信息网统计数据显示,65%的大学生没有体育意识,30%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不重要,仅有25%的学生有体育锻炼习惯[2]。体育锻炼有利于学生规则意识与竞争意识培养,能使其更快的适应社会竞争环境。而身体素质偏差,缺乏体育锻炼的部分学生,普遍性格内心,意志力薄弱,难以承受较大压力。

二、提升当代大学生个人素质与修养的建议

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大学生作为高级人才,其素质将影响国家经济发展与建设。但从前文可知道,当代大学生个人素质与修养现状并不乐观,在诸多方面存在问题,显然这并不利于学生未来走入社会,参加工作。而提高大学生个人素质与修养不仅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形成,有利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高校加强思想教育,强化对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至关重要。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提升当代大学生个人素质与修养的建议:

(一)加强自我修养

影响大学生个人素质与修养的不仅是教育和家庭,更重要的是学生自身因素。大学生自身必须要加强自我修养,进行自我完善与自我管理,提高个人素质,正确认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必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中,应深刻剖析自我,转变思想观念,明确自身优缺点,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主动了解当前社会形势,正确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方式[3]。另外,应做好职业规划,根据自身优势选择职业,形成良好职业素养。

(二)加强思想教育

育人先育德,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进行人才培养,教育活动中应把“育人”作为重点工作,主动强化思想教育。当前很多高校不重视思想教育,把教育工作重点放在专业技能培养方面,思想教育流于形式,教育观念落后,无法有效发挥教育职能。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应正确认识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观念,进行正确引导,加强思想教育时代性与实效性,摒弃说服教育模式,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行为和思想。

(三)加强体育教育

体育教育不仅能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且能发挥明显的德育教育功能。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身体,更能锻炼精神意志。这便能使学生身体素质与思想品德实现和谐统一,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形成。而且在体育运动中的规则约束,能帮助学生形成规则意识,养成自我约束的良好习惯。并且体育运动中的竞争性,能帮助学生养成竞争意识。当前社会竞争非常激烈,养成良性竞争意识,对于学生参加工作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教育中,应将体育教育与思想教育融合,经常性组织体育活动,避免体育课走过场。

三、结语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者,提高其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就目前来看,当前大学生个人素质与修养普遍呈现下滑趋势。因此,高校教育应提高对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视,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引导,积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品格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盖芳鹏.网络对大学生道德的负面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6(6):150-151.

[2]安海娟.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34):157+159.

[3]张铭钟.论素质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D].西安科技大学,20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