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良工程安全、质量、文明施工具体要求
安全要求:
建立健全符合国家现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满足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生产需要的各类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筑施工方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安全技术、工艺、设备、设施和材料
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施工设施、设备和劳动防护用品安全管理及临时建(构)筑物的安全管理、分包(供)安全生产管理、施工现场及基坑支护与模板工程安全管理、事故应急及“三宝”“四口”防护救援管理、生产安全事故及施工用电报告和处理管理、安全检查和改进、安全考核和奖惩等制度。
实施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内容应包括:
1制定项目安全管理目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实施责任考核;
2 配置满足要求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资金、从业人员和劳动防护用品;
3 选用符合要求的安全技术措施、应急预案、设施与设备;
4 有效落实施工过程的安全生产,隐患整改;
5 组织施工现场场容场貌、作业环境和生活设施安全文明达标;
6组织事故应急救援抢险;
7对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活动进行必要的记录,保存应有的资料和记录
文明施工:
文明施工检查评定保证项目应包括:现场围挡、封闭管理、施工场地、材料管理、现场办公与住宿、现场防火。一般项目应包括:综合治理、公示标牌、生活设施、社区服务和检查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现场围挡
1)市区主要路段的工地应设置高度不小于2.5m的封闭围挡;
2)一般路段的工地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8m的封闭围挡;
3)围挡应坚固、稳定、整洁、美观。
封闭管理
1)施工现场进出口应设置大门,并应设置门卫值班室;
2)应建立门卫职守管理制度,并应配备门卫职守人员;
3)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应佩戴工作卡;
4)施工现场出入口应标有企业名称或标识,并应设置车辆冲洗设施。
施工场地
1)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及材料加工区地面应进行硬化处理;
2)施工现场道路应畅通,路面应平整坚实;
3)施工现场应有防止扬尘措施;
4)施工现场应设置排水设施,且排水通畅无积水;
5)施工现场应有防止泥浆、污水、废水污染环境的措施;
6)施工现场应设置专门的吸烟处,严禁随意吸烟;
7)温暖季节应有绿化布置。
材料管理
1)建筑材料、构件、料具应按总平面布局进行码放;
2)材料应码放整齐,并应标明名称、规格等;
3)施工现场材料码放应采取防火、防锈蚀、防雨等措施;
4)建筑物内施工垃圾的清运,应采用器具或管道运输,严禁随意抛掷;
5)易燃易爆物品应分类储藏在专用库房内,并应制定防火措施。
现场办公与住宿
1)施工作业、材料存放区与办公、生活区应划分清晰,并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2)在施工程、伙房、库房不得兼做宿舍;
3)宿舍、办公用房的防火等级应符合规范要求;
4)宿舍应设置可开启式窗户,床铺不得超过2层,通道宽度不应小于0.9m;
5)宿舍内住宿人员人均面积不应小于2.5㎡,且不得超过16人;
6)冬季宿舍内应有采暖和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
7)夏季宿舍内应有防暑降温和防蚊蝇措施;
8)生活用品应摆放整齐,环境卫生应良好。
现场防火
1)施工现场应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消防措施;
2)施工现场临时用房和作业场所的防火设计应符合规范要求;
3)施工现场应设置消防通道、消防水源,并应符合规范要求;
4)施工现场灭火器材应保证可靠有效,布局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5)明火作业应履行动火审批手续,配备动火监护人员。
文明施工一般项目的检查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综合治理
1)生活区内应设置供作业人员学习和娱乐的场所;
2)施工现场应建立治安保卫制度、责任分解落实到人;
3)施工现场应制定治安防范措施。
公示标牌
1)大门口处应设置公示标牌,主要内容应包括:工程概况牌、消防保卫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施工现场总平面图;
2)标牌应规范、整齐、统一;
3)施工现场应有安全标语;
4)应有宣传栏、读报栏、黑板报。
生活设施
1)应建立卫生责任制度并落实到人;
2)食堂与厕所、垃圾站、有毒有害场所等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
3)食堂必须有卫生许可证,炊事人员必须持身体健康证上岗;
4)食堂使用的燃气罐应单独设置存放间,存放间应通风良好,并严禁存放其它物品;
5)食堂的卫生环境应良好,且应配备必要的排风、冷藏、消毒、防鼠、防蚊蝇等设施;6)厕所内的设施数量和布局应符合规范要求;
7)厕所必须符合卫生要求;
8)必须保证现场人员卫生饮水;
9)应设置淋浴室,且能满足现场人员需求;
10)生活垃圾应装入密闭式容器内,并应及时清理。
社区服务
1)夜间施工前,必须经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
2)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
3)施工现场应制定防粉尘、防噪音、防光污染等措施;
4)应制定施工不扰民措施
质量要求:
项目部建立健全各级质量责任制,做到每个分项工程都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新版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坚持“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指导思想。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检”制,做到上道工序不验收,下道工序不施工。
检验批、分项工程质量控制
1.严格按施工图纸、质量验收标准、规范及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2.分项工程施工前,施工工长必须按设计图纸和标准、规范、规程及作业指导书要求编制质量技术交底,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向作业班组进行质量技术交底。
3.建立健全“三检制”(即自检、互检、专检),做到上道工序不交,下道工序不接,并建立操作班组挂牌制。
4.分项工程的隐蔽验收,由施工工长填写隐蔽验收记录,经有关部门、单位验收合格,并签字认可后,方可隐蔽。
5.造成质量事故的,按“三不放过”的原则召开现场会,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6.不合格品的控制范围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分部、分项工程、检验批的上道与下道工序、隐蔽工程及地下工程)、成品(竣工工程)。项目材料组负责对不合格原材料进行控制;项目质安组对不合格半成品、成品进行标识和记录,会同施工组、材料组对轻微不合格品提出处理意见,并报项目技术负责
人批准;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工程经营组、质安组、施工组和材料组对一般不合格品(一般工程质量事故)进行评价,提出处理意见,报公司质量事故评审小组批准后实施;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时,由公司工程部会同有关单位提出处理意见,项目部负责实施。
7.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检验和试验,及时发现不合格项并处置,避免不合格施工产品的进一步施工。分项工程完工后,在班组自检合格的基础上,项目部专职质检员进行检查,合格后报监理进行验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现场试验员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对工程用砼、砂浆、焊接件等,依国家现行标准进行抽样,并填写取样记录、试验委托单及试件(样)送检台帐。当半成品出现不合格时,质检员作出标识和记录,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8.项目兼职计量员负责建立计量器具台帐,确保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计量器具应在校准的有效期内,并表明其校准状态的标志和合格证书。项目专职测量员在每次使用测量器具前,须进行预先测试,无误后方可进行工程测量。 七、质量预控措施
为确保本工程文明工地创优计划的实现,必须加强对工程质量的控制、管理,特别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控制。主体施工过程中,重点是对模板、钢筋、砼及砌体工程质量的控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