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意大利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与发展

来源:九壹网
意⼤利⽂化创意产业的现状与发展

意⼤利⽂化创意产业的现状与发展⼀、意⼤利设计领域的理念与发展

意⼤利是全球创意产品第⼀出⼝国,在世界设计领域具有强⼤竞争⼒。

意⼤利设计主要从两个⽅⾯体现,⼀是制造业的创意规模,产品成为有形的、⽆形的财富。东北部家具⽣产,中东部的汽车发动机、摩托车⽣产,⼤理⽯、纺织⼯业、制⾰业,南部那不勒斯世界级裁缝⼿⼯艺,⽆疑是意⼤利设计区域的分布图,将各种智慧与不同⾏业结合在⼀起,⽣产出能在全世界传播“意⼤利⽣活之路”理念的产品,这是意⼤利真正的“⽂化⽣态体系”。⼆是介于⽶兰与科莫市之间区域及都灵、罗马、博洛尼亚⼤城市的第三产业创意发展迅速,形成两个⽅⾯的创意产业联⼿发展。2003年⾄2009年,意⼤利发明专利是世界第⼆位,相当于全世界注册专利的14.8%。设计家乔·蓬泰50年前说:“在意⼤利艺术爱上了⼯业,⽽⼯业成为⼀种⽂化⾏为。”这句话精辟地概括了意⼤利企业设计体系的实质:按照设计规模确认⼀个基本⽣产要素。

意⼤利设计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地缘性,特别是在乡镇,云集着⼤量的意⼤利制造的特⾊⽣产⽅式。这些地区创意活动⾮常发达,主要采取两种⽅式:⼀是⽣产过程中所有环节⼈员共同参与为特定的产品进⾏技术研发,⼆是利⽤专业品牌,改造该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关于第⼀种⽅式的规模,需要指出的是意⼤利许多成功的产品都出⾃⼯作在同⼀企业内各个环节的科技⼈员的贡献,或是以⼯业乡镇为特点的跨⾏业联合体。许多设计被运⽤,缘⾃优秀的⼿⼯艺⼈做出的基础贡献。虽然这些⼈没有受过特殊教育,但是他们的勤奋使他们不仅能研究出产品雏形,还能对材料及形态进⾏⾰新。在意⼤利,各种传统知识的传播更多是以悄然的⽅式⽽不是明令规定的⽅式进⾏。通过⼿⼯艺⼈、技⼯、⼯⼈代代相传实现传承,这是意⼤利设计的特点之⼀。⼆、电影、电视与⽂化创意

尽管国际竞争激烈,国内公共财政紧缩,但2010年意⼤利电影⽣产⼯业仍显⽰出巨⼤活⼒。私⼈企业对电影业投资逐步增长,电影业已不再是受照顾的企业,国家对它的⽀持仅是全部投资的11.3%.2007年意⼤利电影观众终于回升到1986年的⽔平,从那时起电影票房不断上升,意⼤利电影重新赢得了重要的市场份额。2010年,意⼤利国产影⽚(包括合拍影⽚)占到了全部上映影⽚的32%,与2009年相⽐提⾼了8个百分点。这是⼀个极好的成绩,因为2011年是数字技术普及之年,但美国电影没有显⽰出竞争⼒。意⼤利影⽚票房增长超过平均⽔平,与2009年相⽐,增长了47.7%,整个电影票房增长17.9%.2010年威尼斯电影节(4部意⼤利影⽚参赛)、罗马电影节(10部意⼤利影⽚参赛)偏重选择意⼤利影⽚参赛,为其取得了良好的票房收⼊。

同时,意⼤利电影在国外也引起很⼤关注。2011年戛纳电影节上,意⼤利选送4部影⽚参赛。在都灵电影节上,观众和国际电影界对意⼤利电影⾼度关注,2010年有7部意⼤利影⽚、4部合拍影⽚参加电影节。在北美最重要的纪录⽚电影节--加拿⼤多伦多Hotdocs电影节上,2011年有11部意⼤利纪录⽚被选中。三、⽂化遗产的开发与利⽤

5世纪前,意⼤利在法律上为全世界开创了保护艺术和环境遗产的⽂明。由于历史上独特的保护意识,意⼤利今天仍是其国⼟上⽆数不可复制的历史艺术遗产最合格的保护者。⽂化遗产从结构上讲不适合产⽣效益,⽐如经营博物馆、维修⽂化遗产等,只有在更⼴泛的领域为保护、使⽤⽂化遗产实施巨⼤投资,才能产⽣⼀系列经济效益。专家指出,意⼤利政府应积极参与⽂化遗产的保护修复,有些地⽅单⼀的旅游⽂化除变成社会压⼒外,还正在迅速破坏⼀个城市的⽂化⽣产⼒。

在欧洲,利⽤⽂化资源产⽣经济效益最多的国家是法国、德国,其次是意⼤利。美国⽂化遗产数量只有意⼤利的⼀半,但是创造的商业回报是意⼤利的7倍,达到1.6亿欧元,意⼤利只有2100万欧元;英国⽂化遗产数量仅为意⼤利的⼀半多,但是商业回报是意⼤利的4倍;法国的⽂化遗产数量只有意⼤利的1/3,但是经济回报是意⼤利的3倍。产⽣这种差距的部分原因在于,意⼤利⼈多年来有⼀个观念,即不能靠⽂化遗产过⽇⼦。不过,通过利⽤公众⽬前⽇益增长的⽂化需求,意⼤利有望缩⼩这种差距。

最近,意⼤利在利⽤⽂化遗产产⽣经济效益⽅⾯也出现了令⼈⿎舞的情况。2010年,意⼤利全国博物馆、古迹区参观⼈数达3200万,⽑收⼊1.04亿欧元,与2009年相⽐,增长了34%。创收的观众主要集中在博物馆,占整个观众⼈数的1/3。这说明,经过⼏年的经济危机后,外国旅游⼈数增长,意⼤利⽂化旅游的吸引⼒增加。要让⽂化遗产产⽣效益,⾸先要发展其增长潜⼒,同时还要把尚未利⽤的其他经济部门的合作关系充分利⽤起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