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性格对幼儿心理康健的影响
引言
教师的性格及心理康健会直接影响幼儿的心理发展。而幼儿教师性格康健是其心理康健的一项最主要标志。为此,文章就站在管理层角度谈幼儿教师性格对幼儿心理康健的影响,希望可以为幼儿康健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1心理康健的基本概念及幼儿心理康健教育的严重性心理康健,大凡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优良、个性健康、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协调优良,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的标准心理状态。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会苛求自己去办做不到的事情;二是有自信自立的精神,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在困难和逆境面前,能淡定清静的处理和对待;三是能和他人友情相处,对人际交往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能采取友情的宽饶的方式处理;四是主动适应环境顺应社会的需要,在繁复的环境中,既保持着自己个性上的特点,又有适应环境需要的应变能力。
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现代人每天所承受的社会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需要具有优良的心理素质来调节压力。幼儿的心理康健问题与其它年龄阶段相比,具有更大的可逆转性,因为这一阶段出现的问题还比较轻微,若及早发现,及时给予帮助和矫治,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对处于关键期的幼儿来讲,培养优良心理素质,进行心理的自我保护更是严重。
2幼儿教师的性格对幼儿的影响 2.1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幼儿期是人的智能和性格奠基最坚实的阶段,而3~6岁的幼儿正处在性格形成的塑形阶段,即幼儿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幼儿性格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校则是其中的一个严重因素。
如果这时候教师的优良性格可以给幼儿以榜样,那么幼儿的性格就可以奠定优良的基础。
1 / 4
2.2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
教师的行为习惯是基本定型了的,在幼儿园里他们的行为习惯幼儿都能观察到。幼儿的模仿能力极强,如果教师能为幼儿树立优良的行为习惯榜样,幼儿就能逐步形成优良的行为习惯。幼儿常说“我们老师说的”“我们老师这样做的”等这些类似的话,可见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是“宏伟的”“高尚的”,教师日常的情绪态度,对幼儿都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
2.3对幼儿学习兴趣与效果的影响
西方国家,尤其是欧美国家,对于教师性格与教学的影响研究较早。研究发现,具有关怀人、理解人、体贴人、友情和蔼性格特点的幼儿教师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同时,教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也极为严重,幼儿教师只有真正心爱自己的工作,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激发自己无限的想象力、创造力,从而为幼儿带来更好的教学。
3幼儿教师应具有优良的性格特征 3.1积极安定的情绪
在幼儿园中,教师相当于幼儿的父母,是幼儿寻求保护、安慰的对象。而如果教师表现出了不良情绪,那么作为弱势群体的幼儿则会感到害怕、担心。因此,幼儿教师要保持为人师表的形象、安定积极的情绪,以开阔的心胸乐天地面对工作和生活。教师还要随时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状态,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幼儿,不可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不良情绪。
3.2热情xx的性格
学前教育是以幼儿为对象的,首先要有一颗热忱待人的心,不仅是对幼儿还是家长、同事朋友,教师只有热情开朗,阳光有朝气,在工作中才能与人相处融洽,才能如春风大凡给人以温暖和关怀。
3.3耐烦细密、清静沉着
2 / 4
幼儿教师是一个分外的职业,服务对象是一群未经雕琢的小天使们。需要有耐烦、责任心的教师才能担当此任,继而成为幼儿的帮助者、指导者、引领者,奠定幼儿教育的基础。
3.4有事业心和爱心
教师要把教育事业看成一件大事来做,要认定教育是大有可为的事情,是永久有益于世的。故此,教师要心爱教育事业,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4加强幼儿心理康健的措施
(1)教师要以康健的人格影响幼儿。幼儿教师的工作是一项比较辛劳的工作,教师每天都要面对几十个生龙活虎的孩子,吃喝拉撒事事操心、弹唱跳画样样要教,还怕孩子一不小心发生意外,心理压力是相当大的。这时教就应该极力避免将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教育孩子中来,应该保持积极欢愉得情绪与孩子交流,使他们的身心得以康健成长。因此,对于幼儿园的教师而言,重视和加强自身心理卫生保健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发展,还有利于下一代的康健成长。
(2)教师要以正确的教育行为影响幼儿人格发展。对于幼儿来说,教师尤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一次不经意的谈话,一个不小心的失误都是影响儿童人格教育的严重因素。幼儿对教师采取的态度是十分明锐的,孩子在犯了错误后,对幼儿采取斥责、惩罚、讥讽、漠视的态度方法,这些对他们的心理康健是绝对无益的,有的幼儿就是由于遭到教师的训斥、惩罚、讥讽等而不愿意上幼儿园,给幼儿园和家长的工作带来强大的障碍。
(3)教师要注意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渗透心理康健教育。
教师应该从幼儿早晨入园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为他们营造一种温暖、关爱、民主的气氛。教师要努力做到无条件地关爱孩子,充分的接纳和尊崇幼儿。在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要给幼儿一定程度的时间上的解放,允许他们将自己的意愿、自己的行为、理由表达出来。对于幼儿无法说清晰的事情,要细心观察,分析产生行为的原因,弄清晰他们的真实想法,而后再进行引导、教育。
(4)教师应积极主动的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发展幼儿康健的人际关系。对幼儿进行的情感教育,会让幼儿能够恰如其分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用理智去控制情绪,幼儿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关
3 / 4
系与同伴关系,优良的同伴关系是心理康健的必要前提,与同伴友情的相处,可以为幼儿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为幼儿今后适应社会生活打下优良基础,反之,则会使幼儿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出现种种障碍,产生各种行为问题。在幼儿面前,教师与教师之间不要做过多的交谈而将幼儿放在一边,置幼儿于不顾,而应将主要注意力和全部热情放在幼儿身上。
结语
总之,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幼儿教师的性格对幼儿形成和发展起着非常严重的影响,作为和幼儿成长阶段接触时间最多的幼儿教师,我们应该学会缓解自己的工作压力,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用最佳的状态去教育孩子,影响孩子。幼儿教师要对症下药、及时矫正,努力把幼儿培养成为具有康健、健康人格的好孩子,让教育之花更璀璨,让教育之果更丰满。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