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报告

来源:九壹网


经济贸易系在校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报告

一、 经贸系在校生就业意向调查设计与组织实施

为了提升12级统计学专业学生开展统计调查的能力、使其熟练掌握开展统计调查工作的方法,步骤,深刻体会统计调查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受经贸系党总支的委托,开展了此项调查。本次调查采用全面调查方法,分别从学生的择业态度、择业需求、就业准备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以全面了解经贸系在校生的就业意向情况,为经贸系党总支开展学生就业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二、 经贸系在校生就业意向的调查对象构成情况简介 1. 调查时间、地点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的第三个教学周(2015.3.16—2015.3.20),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到各教学楼教室进行调查。 2. 调查对象构成情况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经贸系12级、13级、14级三个年级五个专业共18个班的全体同学。调查共回收了839份问卷,经过合理的剔除筛选,最终得到有效问卷830份。按性别构成看,其中男生答卷240份、占29%,女生答卷590份,占71%(如图1);从年级构成看,大一年级和大二年级各占总体的37%,大三年级占26%(如图2);从专业构成看,经济专业和国贸专业较多,分别占28%和26%,物流专业占16%,而统计和电商专业各占15%(如图3);从家庭居住地情况看,城镇学生占45%,而农村学生占55%(如图4);其中本省学生占56%,而外省学生占44%(如图5)。

1

图1.经贸系在校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性别构成情况图2.经贸系在校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年级构成情况240, 29%男生女生220, 26%304, 37%大一大二大三590, 71%306, 37%

图3.经贸系在校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专业构成情况图4.经贸系在校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家庭居住地构成情况 126, 15%122, 219, 15%26%132, 231, 16%28%国贸专业经济专业物流专业统计专业电商专业城镇459, 55%371, 45%农村

图5.经贸系在校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省内外构成情况365, 44%省外省内465, 56% 从以上构成图我们可以看出,调查对象从性别方面来看女生居多,占到71%;从年级构成方面来看大一大二年级居多占74%;从专业构成方面来看,国贸和经济专业学生居多,占到54%;从家庭居住地情况来看,农村学生居多占55%;从

2

省内外构成来看,本省学生较多,占56%。

三、 经贸系在校生就业意向调查的主要统计结果简介

根据调查数据,对每题进行统计分析,得如下结果: 1. 毕业去向

问题1:毕业去向方面,有36.99%的学生选择了就业,26.02%的学生选择了只考研,另有27.59%的学生选择了就业考研两手准备;该结果说明我系学生有就业意向的比考研学生较多,同时也有很多同学会以防万一而就业考研两手准备。 2. 就业期望

问题2:对于能否接受去小城镇或乡镇单位就业,有60.84%的同学选择了实在没有其他机会时可以接受,表明大多数同学还是把能否找到工作摆在第一位,实在没有机会时也能够去工作待遇环境相对较差的小单位先干着。

问题4:对于是否愿意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工作,66.27%的同学选择了愿意,说明半数以上同学对于工作是否专业对口并不介意,同学们的观点也与当下社会工作的大趋势相吻合。

问题5:同学们比较理想的工作地区方面,49.88%的同学将京津沪地区放在了首选位置,次选位置有40.72%的同学选择了省会城市,而地级市及以下同学们选择的较少,由此可见大家的选择倾向于城市等级越高越好,如果可以会尽量去大城市工作。

问题6:对于理想的就业单位,有38.66%同学们首选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还有28.8%的学生选择国有大型企业;次选有39.88%的同学选择国有及大型企业,同时外资企业在就业单位中也颇受同学们的青睐。这表明学生们以后会更愿意去工作稳定、待遇高、环境好的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或者国有大型企业工作。

3

问题8:对于自己第一份工作的月薪期望,有46.99%的同学期望3000-4000,31.69%的同学期望2000-3000,另有18.80%的同学期望4000以上。由此可见同学们对月新期望的偏高的趋势,这与现实社会中大学毕业生月新平均在2000以下的实际并不相符。(需要同学们认清自己的实力) 3. 就业信息需求

问题3:对于准备考研的同学来说,有28.55%的同学首先需要学校提供了解考研信息的渠道方面的帮助,次选项中有26.27%的学生需要提供专业和学校信息,以及有16.14%的学生需要提供考研复习方法。这表明学生自身获取信息的能力有一定局限性,最为需要学校提供一些考研信息方面的帮助。

问题9:关于学生们最想获得的求职信息,首选位置有超过半数占57.95%的学生选择了与本专业有关的公司招聘信息,次选位置各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分别选择了更多的有关薪资及福利的信息以及更多的面试技巧介绍。因此学生们更为需求的求职信息分别为公司招聘信息、薪资福利信息以及面试技巧的介绍。

问题10:关于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应加强或改进哪方面的内容,首选项有42.77%的学生选择了帮助毕业生推荐工作单位,次选项有35.30%的学生选择了收集、提供就业信息。

问题11:关于求职中困扰学生的因素问题,首选项中有54.70%的学生选择了对社会、企业缺乏了解,次选项中分别有22.53%、24.70%、22.77%的学生分别选择了对社会、企业缺乏了解,自身能力不足及求职方法、技巧欠缺。因此困扰学生就业的首要问题为缺乏对社会及企业的了解以及自身能力及求职技巧的欠缺。 4. 就业准备

4

问题12:关于有创业想法的同学希望获取的信息,按所占百分比及选项次序排序依次为创业政策(优惠政策)及创业项目,另有小部分学生选择了创业成功者经验。

问题13:对于在选择工作时首先考虑的因素,有51.93%超过半数的学生选择了个人发展空间和工作环境,另有23.25%的学生选择了薪金、待遇、福利,再次为工作地点的考虑。因此大多数同学会首先考虑个人发展空间和工作环境,另有一分学生会首先考虑薪金待遇问题。

问题14:对于学生们更愿意接受的就业信息渠道,占第一位的是37.71%的学生选择了家人及亲戚朋友介绍,其次为30.36%的学生选择了校园招聘会,再次为22.17%的学生选择本校老师提供就业信息。因此学生更青睐的就业信息渠道分别为家人朋友的介绍、校园招聘会以及本校老师提供的信息。

问题15:对于合适的开始求职时间,有40.24%的学生选择了毕业前6个月,24.46%的学生选择了毕业前一年,另20.36%的学生选择了毕业前9个月,这一选择情况表明学生们对自己的就业规划基本与我校教学计划相符,一般会选择学校结课后进行。

问题16:对于学生是否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学校就业手续办理及相关制度,分别有50.12%和47.49%选择了不太清楚及不清楚,仅有1.81%的学生选了清楚。这表明学生欠缺对就业相关政策制度的了解,学校需要加强对这一方面更为全面的介绍。

四、 经贸系在校生就业意向分析及就业指导工作建议 1. 不同年级就业意向的差异分析

大一、大二、大三年级答题情况存在较大差异的题目见下表1、表2、表3、

5

表4:

表1.不同年级关于毕业去向答题情况的频率差异

题号 大一 选项 没选 就业 考研 1 出国 创业 公务员 其他 频数 0 89 71 8 10 3 6 频率 0.00% 23.36% 2.63% 3.29% 0.99% 1.97% 0 60 8 12 4 83 5 大二 频数 频率 0.00% 19.61% 2.61% 3.92% 1.31% 27.12% 1.63% 0 84 85 2 4 10 29 6 大三 频数 频率 0.00% 38.18% 38.64% 0.91% 1.82% 4.55% 13.18% 2.73% 29.28% 134 43.79% 就业考研两手准备 117 38.49%

由表1可以看出,关于今后的毕业去向问题,从大一到大二学生还是存在明显差异的,其中今后打算就业的学生最多的为大二,占43.79%,大三占38.18%,大一明显减少为29.28%;还存在较大差异的为考研,大一、大二仅占20%左右,但大三人数明显增多至近40%,另外我们还发现选择就业考研两手准备的从大一至大三依次下降,且下降幅度均超过10%。这充分表明大一、大二年级学生较大三年级学生来说还比较迷茫,并不能确定好自己今后毕业的方向,而大三学生经过在校两年多的学习生活,目标一般比较明确,大多都能选好自己未来的方向以使自己尽快投入进去并为之努力。

表2.不同年级关于就业期望答题情况的频率差异

题号 大一 选项 没选 北上广等一线城市 省会城市 5 保定市等地级市 国家急需人才的边远或农村地区 国外 其他 6 没选 政府及事业单位 频数 0 78 31 4 17 14 0 93 频率 0.00% 25.66% 10.20% 1.32% 5.59% 4.61% 0.00% 0 83 31 6 8 13 2 大二 频数 频率 0.00% 27.12% 10.13% 1.96% 2.61% 4.25% 0.65% 0 89 77 31 5 7 11 0 大三 频数 频率 0.00% 40.45% 35.00% 14.09% 2.27% 3.18% 5.00% 0.00% 160 52.63% 165 53.92% 30.59% 125 40.85% 102 46.36% 6

国有大型企业 外资企业 中小型企业 其他 没选 银行职员 其他金融机构职员 7 外企职员 公务员 销售人员 教师 其他 没选 2000以下 8 2000-3000 3000-4000 4000以上 100 32.89% 89 16 6 1 91 58 95 33 3 11 12 1 10 81 63 29.28% 5.26% 1.97% 0.33% 19.08% 31.25% 10.86% 0.99% 3.62% 3.95% 0.33% 3.29% 84 74 12 9 0 62 64 31 9 10 15 0 2 27.45% 24.18% 3.92% 2.94% 0.00% 20.26% 20.92% 10.13% 2.94% 3.27% 4.90% 0.00% 0.65% 55 45 13 5 1 75 36 49 36 5 11 7 1 7 82 29 25.00% 20.45% 5.91% 2.27% 0.45% 34.09% 16.36% 22.27% 16.36% 2.27% 5.00% 3.18% 0.45% 3.18% 37.27% 13.18% 29.93% 115 37.58% 26.64% 100 32.68% 20.72% 64 20.92% 149 49.01% 140 45.75% 101 45.91% 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年级学生关于就业期望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关于理想的工作地区问题,从百分比可以看出,虽然同学们都是选择京津沪等大城市的居多,但从大一至大三学生会有一个明显的理想工作地区的等级变低的趋势,相差近10%。

而对于理想的工作单位的性质问题,大二、大三学生明显比大一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政府及事业单位,并且选择外企的人数由高年级到低年级也呈现出递减的趋势。

关于理想的工作岗位,大一学生选择最多的是外企职员,而大二、大三学生选择该选项的人数相较大一而言明显减少,他们选择最多的都是银行职员。

关于第一份工作的月新期望问题,我们也可以看出,虽然同学们都是选择3000-4000元的最多,但选择2000-3000的人数由大一至大三有明显的递增趋势,而选择4000元以上的人数则呈现出明显的递减趋势。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高年级学生会更倾向于工作相对比较稳定,

7

收入也较稳定的职业,比较容易满足;而低年级学生则更喜欢具有挑战性,收入也相对较高的工作,他们会比高年级学生更具有野心和激情,但也可能是因为初入校门对社会就业现状认识不足导致。

表3.不同年级关于就业信息需求答题情况的频率差异

题号 大一 选项 没选 了解考研信息的渠道 提供考研政策宣传 3 提供考研复习方法 提供专业和学校信息 考研成功经验 改善考研环境 其他 没选 与本专业有关的公司招聘信息 9 更多的有关薪资及福利的信息 更多的有关面试技巧介绍 更多的公司员工现身说法 其他 没选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帮助毕业生推荐工作单位 10 收集提供就业信息 公布本系往届毕业生就业状况 设立就业咨询接待日 其他 频数 85 105 9 58 23 12 10 2 1 157 46 63 37 0 2 96 105 63 26 10 2 频率 27.96% 34.54% 2.96% 19.08% 7.57% 3.95% 3.29% 0.66% 0.33% 51.64% 15.13% 20.72% 12.17% 0.00% 0.66% 31.58% 34.54% 20.72% 8.55% 3.29% 0.66% 大二 频数 107 88 5 43 36 5 20 2 0 187 40 45 24 10 4 78 143 40 29 7 5 频率 34.97% 28.76% 1.63% 14.05% 11.76% 1.63% 6.54% 0.65% 0.00% 13.07% 14.71% 7.84% 3.27% 1.31% 25.49% 13.07% 9.48% 2.29% 1.63% 86 44 6 12 18 2 50 2 0 40 27 14 2 0 46 46 15 5 1 大三 频数 频率 39.09% 20.00% 2.73% 5.45% 8.18% 0.91% 22.73% 0.91% 0.00% 18.18% 12.27% 6.36% 0.91% 0.00% 20.91% 20.91% 6.82% 2.27% 0.45% 61.11% 137 62.27% 46.73% 107 48.64% 由表3可以看出,不同年级关于信息需求情况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关于需要学校在考研方面提供的帮助,由表3中数据可以看出,大一、大二学生会更希望学校提供一些信息方面的帮助,如了解信息的渠道、考研复习方法等,而大三准备考研的学生则会更希望学校提供一些实质性的帮助,即改善考研环境,如教室的安排、暑期食宿问题等,他们在这一方面的占比相较大一、大二学生高出了近20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其重要程度。

8

关于最希望得到的求职信息,由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大二、大三学生会更希望得到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公司招聘信息,而大一学生选择面试技巧介绍的明显比大二、大三学生要多。这可能与大一学生对于面试环节还不够了解充分,而大二、大三学生距离毕业时间更短,因此他们更关心一些实质的招聘信息有关。

关于毕业生指导工作应在哪些方面改进的问题,大一学生较高年级学生更希望改进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而高年级学生则更希望获得一些实质的帮助,如推荐工作单位等。

表4.不同年级关于就业准备答题情况的频率差异

题号 大一 选项 没选 毕业前一年 15 毕业前9个月 毕业前3个月 毕业后 频数 0 93 49 41 8 频率 0.00% 30.59% 16.12% 13.49% 2.63% 1 74 59 32 6 大二 频数 频率 0.33% 24.18% 19.28% 10.46% 1.96% 2 36 61 87 29 5 大三 频数 频率 0.91% 16.36% 27.73% 39.55% 13.18% 2.27% 毕业前6个月 113 37.17% 134 43.79% 由表4可以看出,关于何时开始准备就业问题,我们看出各年级学生均认为毕业前6个月的占比最多,但认为应毕业前一年准备的学生占比从大一到大三依次递减,而毕业前9个月准备的学生占比则从大一到大三依次递增,根据我校大四上学期还有课程的教学计划来看,这应该是大一学生对于学校教学计划还认识不够充分导致。

2. 不同专业就业意向的差异分析

各专业答题情况存在较大差异的题目见下表5、表6:

表5.不同专业关于毕业去向答题情况的频率差异

国贸 没选 1 就业 考研 出国

经济 0.00% 物流 0.00% 统计 0.00% 电商 0.00% 0.00% 41.55% 31.17% 42.42% 29.37% 41.80% 21.00% 31.60% 21.97% 30.16% 24.59% 1.83% 3.46% 0.76% 1.59% 2.46% 9

创业 公务员 其他 2.74% 0.91% 2.28% 3.46% 2.16% 1.73% 2.27% 1.52% 3.79% 3.17% 4.76% 0.79% 4.10% 1.64% 1.64% 就业考研两手准备 29.68% 26.41% 27.27% 30.16% 23.77% 由表5可以看出,国贸、物流、电商专业选择就业的人数较多,均占40%以上,而经济、统计专业学生仅占30%左右;相对应地,国贸、物流、电商专业学生选择考研人数较少,仅20%出头,而经济、统计占30%以上。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国贸、物流、经济专业学生相较于经济、统计专业更倾向于选择就业而非考研。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专业对于学历的需求和社会对于不同专业的需求不同所导致的。

表6.不同专业关于就业期望答题情况的频率差异

国贸 没选 北上广等一线城市 省会城市 5 保定市等地级市 国外 其他 没选 政府及事业单位 6 国有大型企业 外资企业 中小型企业 其他 没选 银行职员 其他金融机构职员 7 外企职员 公务员 销售人员 教师 其他 0.00% 经济 0.00% 物流 0.00% 统计 0.00% 电商 0.00% 55.71% 52.38% 50.76% 40.48% 43.44% 23.29% 25.97% 25.00% 38.89% 36.89% 10.05% 10.39% 10.61% 14.29% 12.30% 1.73% 3.03% 6.49% 0.00% 2.27% 4.55% 6.82% 0.76% 0.79% 3.97% 1.59% 0.79% 2.46% 0.82% 4.10% 0.00% 5.94% 3.20% 0.00% 国家急需人才的边远或农村地区 1.83% 31.51% 47.62% 33.33% 45.24% 32.79% 33.79% 24.68% 25.76% 26.98% 32.79% 29.68% 19.91% 33.33% 20.63% 22.13% 1.83% 3.20% 0.00% 4.76% 3.03% 0.43% 5.30% 1.52% 0.76% 5.56% 0.79% 0.00% 9.84% 2.46% 0.00% 37.44% 35.93% 24.24% 31.75% 36.07% 15.07% 24.68% 15.15% 17.46% 19.67% 31.05% 15.58% 35.61% 24.60% 21.31% 8.68% 14.72% 12.12% 18.25% 6.56% 1.37% 1.83% 4.57% 0.87% 5.19% 2.60% 2.27% 1.52% 8.33% 1.59% 5.56% 0.79% 5.74% 5.74% 4.92% 由表6可以看出,关于毕业后的理想工作地问题,虽然各专业学生都更希望去往北上广等大城市,但国贸、经济、物流专业学生在此方面的期望明显比统计、电商专业学生要多,多出10个百分比左右。

关于理想的工作单位性质,国贸专业学生选择政府及事业单位、国有大型企

10

业、外资企业的人数没有太大差异,均占30%左右;物流专业、电商专业学生在这三个选项中也没有体现太大差异;而经济专业、统计专业则更青睐政府及事业单位,均占45%以上。这一差异应该是由专业性质不同、专业学习的侧重点不同所导致的。

关于理想的工作岗位,除物流专业外,其他专业均选择银行职员的最多,而物流专业选择外企职员的最多,占35.61%。除经济专业外,其他专业选择频率次多的为外企职员,而经济专业选择其他金融机构职员的次多,占24.68%。而出现这些差异都是由专业的差异所导致的。 3. 城镇农村学生就业意向的差异分析

城镇、农村学生答题情况存在较大差异的题目见下表3:

表7.城镇、农村学生答题情况的频率差异

城镇 题号 选项 没选 就业 考研 1 出国 创业 公务员 就业考研两手准备 其他 没选 2 乐于接受 实在没有其他机会时可以接受 坚决不接受 没选 家人及亲戚朋友介绍 校园招聘会 14 本校老师提供就业信息 就业网站 学校报刊栏 其他 频数 频率 0 0.00% 106 28.57% 115 31.00% 16 11 5 12 1 4.31% 2.96% 1.35% 3.23% 0.27% 农村 频数 频率 0 0.00% 201 43.79% 101 22.00% 2 15 12 5 3 0.44% 3.27% 2.61% 1.09% 0.65% 106 28.57% 123 26.80% 75 20.22% 225 60.65% 70 18.87% 2 0.54% 161 43.40% 93 25.07% 77 20.75% 31 1 6 8.36% 0.27% 1.62% 138 30.07% 280 61.00% 38 3 8.28% 0.65% 152 33.12% 159 34.64% 107 23.31% 31 0 7 6.75% 0.00% 1.53% 11

由表7可以看出,城镇、农村学生的答题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是毕业去向问题,城镇、农村学生选择就业、考研或出国的频率体现出了非常明显的差异,城镇学生选择考研的明显比农村学生高出近10个百分点,选择出国的学生相较于农村学生几乎没有的情况,城镇学生选择出国的占4.31%;而农村学生选择就业则明显增多,占43.79%。这一情况应该是由于城镇、农村的贫富差距所造成的,农村学生相较于城镇学生会更希望早些步入社会寻找工作,以减轻家庭负担。

其次是是否能接受去小城镇或乡镇单位工作问题,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大多数同学都选择了实在没有机会时可以接受,但对于乐于接受和坚决不接受两个选项所占频率,可以看出,农村学生明显比城镇学生更容易接受去乡镇单位工作。这一情况也是由于两种学生从小的成长环境不同,农村学生会更吃苦耐劳所造成的。

最后是更愿意接受的就业信息渠道问题,比起城镇学生最愿意接受家人及亲戚朋友介绍的情况,农村学生则最愿意接受校园招聘会这一渠道占34.64%,而城镇学生选择这一渠道的仅有25.07%。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城镇学生在找工作时会更依赖父母家人,而农村学生则会更倾向于要靠自己努力的校园招聘会。 4. 就业指导工作建议

面对当下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我认为系党总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进关于学生就业的工作

(1)首先,我们应当教育学生要对自己有一个理性的自我认识,适当降低就业的“期望值”。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现在学生普遍“期望值”过高,往往只看好工作环境好、薪酬较高并且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职业,而对相对较低的就业岗

12

位则缺乏兴趣。而现实中又不会有那么多好的工作,这就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形成了障碍,容易导致学生就业率低的情况发生。因此我们应教育学生对自身的潜能做出正确判断,明确自我的发展方向,挑选工作时不必非要“吊死在一棵树上”。

(2)关于考研学生,特别通过对大三准备考研的学生调查我们发现,他们更希望学校能提供一些改善考研环境方面的帮助,特别是考研教室的安排、暑期考研学生的食宿问题;而对于大一、大二学生,他们则更希望学校提供一些了解信息的渠道、提供学校、专业信息等方面的帮助。因此学校在提供帮助时可以针对大一、大二生进行一些考研信息宣讲的活动,而对于大三生则应当提供一些更方便学生学习、生活方面的帮助。

(3)关于学生需要的就业信息需求,系党总支应侧重于提供一些公司招聘信息、薪资及福利信息方面的帮助,其次关于需要加强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学生则更希望获得一些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毕业生推荐工作单位方面的帮助。另外学校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人才需求信息,为毕业生专门开设指导课或讲座,经常组织校园招聘会等活动。

(4)关于就业准备工作,学校应大力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就业手续办理及相关制度的规定,加强学生对就业准备工作的了解;同时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创业,对创业学生提供一些国家创业政策、创业项目方面的信息,积极指导学生创业。另外也可以更多的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习活动。

(5)在进行就业指导工作时,建议系党总支可以分年级、分专业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因为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就业意向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这样分年级专业的指导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帮助不同学生,以使就业指导工作充分发挥其作用。

13

(6)学生自身应当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加强对社会、企业的深入了解,更多地掌握关于专业信息和公司对于人才的需求信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专业技能,加强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求职过程中注意对应聘求职技巧的掌握,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