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40题)
1.(二)建筑施工安全技术:龙门架(井字架)提升机作业中,当钢丝绳突然断开时,使吊篮不会坠落的安全装置是()。 A:吊篮安全门 B:吊篮停靠装置 C:吊篮断绳保护装置 D:吊篮极限限位装置 【答案】:C 【解析】:
2.发生锅炉爆炸事故时,必须()。 A:立即查看是否有伤亡人员,并进行救助
B:设法躲避爆炸物和高温水、汽,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快将人员撤离现场
C:立即报告有关领导和监察机构
D:立即判断和查明事故原因,并及时进行事故处理 【答案】:B 【解析】:
3.凡进入石油、化工生产区域的罐、塔、釜、槽、容器、炉膛等以及地坑、下水道或其他封闭场所内进行的作业称为设备内作业。下列关于设备内作业的安全要求中,错误的是()。
A:进设备内作业前,可以采取关闭阀门的措施进行安全隔离
- 1 -
B:设备内作业必须设有专人监护,并与设备内作业人员保持有效的联系
C:采取适当的通风措施,确保设备内空气良好流通
D:设备内作业必须办理设备内作业许可证,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答案】:A 【解析】:
4.铁路运输行车工作必须坚持()的原则。 A:逐级领导、逐级指挥、逐级负责 B: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负责 C:集中领导、逐级指挥、统一负责 D:集中领导、统一指挥、逐级负责 【答案】:D 【解析】:
5.下列不属于锅炉事故特点的是()。
A:锅炉在运行中受高温、压力和腐蚀等的影响,容易出现事故 B:锅炉一旦发生故障,将造成停电、停产、设备损坏,其损失非常严重
C:锅炉事故种类的形式比较单一
D:锅炉是一种密闭的压力容器,在高温和高压下工作,一旦发生爆炸,将摧毁设备和建筑物,造成人身伤亡 【答案】:C 【解析】:
- 2 -
6.某单位由于厂区变更规划,将原有锅炉依据规划进行了移装,移装后进行了全面检查,确认锅炉处于完好状态后,启动锅炉的正确步骤是()。
A:上水→暖管与并汽→点火升压→烘炉→煮炉 B:烘炉→煮炉→上水→点火升压→暖管与并汽 C:上水→点火升压→烘炉→煮炉→暖管与并汽 D:上水→烘炉→煮炉→点火升压→暖管与并汽 【答案】:D 【解析】:
7.兼防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电击的措施包括双重绝缘、安全电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其中,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的工作原理是()。 A:通过电气设备上的保护接零线把剩余电流引入大地
B:保护接地经剩余电流构成接地电阻从而导致熔断器熔断以后切断电源
C:由零序电流互感器获取漏电信号,经转换后使线路开关跳闸 D:剩余电流直接促使电气线路上的保护元件迅速动作断开电源 【答案】:C 【解析】:
8.根据生产性粉尘的(),可将其分为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和混合性粉尘3类。 A:来源 B:性质
- 3 -
C:危害 D:硬度 【答案】:B 【解析】:
9.2004年某天,浙江省宁波市某化学公司双氧水车间发生压力管道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的事故。压力管道泄漏和爆炸易引发大规模的火灾爆炸和中毒事故。因此,要加强对压力管道的监控管理工作。下列关于压力管道的现象中,还不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的是()。
A:管道及管件发生裂纹、鼓包、变形
B:压力管道及管件发生轻微泄漏或异常振动、声响 C:压力管道超期服役1年
D:发生火灾事故且直接威胁正常安全运行 【答案】:C 【解析】:
10.在锅筒和潮湿的烟道内检验而用电灯照明时,照明电压不应超过()V。 A:12 B:24 C:26 D:48 【答案】:B
- 4 -
【解析】:
11.辐射包括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红外线辐射属于非电离辐射。下列工种的作业环境中,易受到红外线辐射的是()。 A:A.叉车工、铲车工、矿车司机、汽车司机 B:B.炼钢工、轧钢工、玻璃熔吹工、烧瓷工 C:C.钳工、车工、挡车工、化验工 D:D.木工、瓦工、油漆工、水暖工 【答案】:B 【解析】:
12.粉尘对人体的伤害程度受粉尘溶解度的影响。其影响程度随粉尘性质不同而不同。主要呈机械刺激作用的粉尘,其危害作用随溶解度的增加而()。 A:增强 B:减弱 C:先增强后减弱 D:先减弱后增强 【答案】:B 【解析】:
13.承压类特种设备的耐压试验主要用于检验压力容器承受()强度的能力。 A:静压 B:动压
- 5 -
C:最大 D:意外 【答案】:A 【解析】:
14.某工厂加工车间有一台在用的桥式起重机,2015年6月15日,有关部门对该门式起重机进行检验,并且检验合格,下列关于该桥式起重机下一个检验时间点,正确的是()。 A:42809 B:43229 C:43585 D:43958 【答案】:A 【解析】:
15.静电法是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带荷电后,粒子向()移动,带电粒子碰到()即()电子而呈()状态,从而捕捉下来,完成气体净化的方法。 A:沉淀极;集尘极;吸收;阴性 B:集尘极;沉淀极;吸收;中性 C:沉淀极;集尘极;释放;中性 D:沉淀极;集尘极;释放;阴性 【答案】:C 【解析】:
16.记忆是大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应,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在大脑
- 6 -
中留下的痕迹。下列不属于记忆特征的是()。 A:持久性 B:敏捷性 C:批判性 D:精确性 【答案】:C 【解析】:
17.在立井井筒、运输大巷及井底车场采用的主要支护方式是()。 A:锚杆支护 B:锚喷支护 C:棚状支架支护
D: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支护 【答案】:D 【解析】:
18.焊接切割时产生的火花飞溅程度大,温度高,同时因为此类作业多为临时性作业,极易成为火灾的起火原因,下列关于焊割时应注意的问题中,正确的是()。
A:如焊接系统和其他系统相连,应先进行吹扫置换,然后进行清洗,最后加堵金属盲板隔绝
B:可利用与可燃易爆生产设备有联系的金属构件作为电焊地线 C:若气体爆炸下限大于4%,环境中该气体浓度应小于1% D:若气体爆炸下限大于4%,环境中该气体浓度应小于0.5%
- 7 -
【答案】:D 【解析】:
19.为使行驶在同一条路线上的车辆始终保持一定距离,车辆可装有()。
A:汽车行驶记录仪 B:视觉增强系统 C:车辆导航系统 D:速度控制系统 【答案】:D 【解析】:
20.电弧焊作人员的眼睛暴露于弧光照射下,会引起眼角膜炎,甚至电光性眼炎,引起这种伤害的主要原因是电弧焊产生的()。 A:红外线 B:紫外线 C:可见光 D:热 【答案】:B 【解析】:
21.冲压机械的原理是()。
A:靠压力机施加外力,使材料变形或分离,再成形加工 B:靠模具施加外力,使材料变形或分离,再成形加工 C:靠压力机和模具施加外力,使材料变形或分离,再成形加工
- 8 -
D:靠重物施加外力,使材料变形或分离,再成形加工 【答案】:C 【解析】:
22.可燃气体最易燃烧,其燃烧所需的热量只用于本身的氧化分解,并使其达到自燃点而燃烧,但可燃性固体的燃烧过程相对复杂,下列关于可燃固体燃烧过程正确的是()。 A:液化→气化→燃烧→氧化分解 B:气化→液化→燃烧→氧化分解 C:气化→液化→氧化分解→燃烧 D:液化→气化→氧化分解→燃烧 【答案】:D 【解析】:
23.燃烧和化学性爆炸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A:物质燃烧的速度 B:物质所含燃烧热的大小 C: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 D:燃烧时的压力特性 【答案】:A 【解析】:
24.为了保证厂区内车辆行驶、人员流动、消防灭火和救灾,以及安全运送材料等需要,企业的厂区和车间都必须设置完好的通道,车间内人行通道宽度至少应大于()。
- 9 -
A:0.5m B:0.8m C:1.0m D:1.2m 【答案】:C 【解析】:
25.下列不属于人为因素造成的航空运输事故的是()。 A:机械师的维修失误 B:飞机驾驶员操作失误 C:飞行人员配置不合理 D:空中管制员的口误 【答案】:C 【解析】:
26.对于有爆炸性危险的环境要使用与其危险相对应的防爆电气设备。下列关于防爆电气设备分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Ⅰ类电气设备适用于煤矿瓦斯气体环境。Ⅱ类电气设备用于煤矿甲烷意外的爆炸性气体环境
B:Ⅲ类电气设备用于爆炸性粉尘环境
C:对于Ⅱ类电气设备分级中,保护等级的排序为Ga<Gb<Gc D:对于Ⅲ类电气设备分级中,保护等级的排序为Da>Db>Dc 【答案】:C 【解析】:
- 10 -
27.人机系统可靠性设计的基本原则中,为实现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目的,应(),以便有力推进综合管理和技术开发。 A: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B:建立信息、反馈系统 C:确定审查指标
D:完善系统“故障安全”结构 【答案】:A 【解析】:
28.船舶的舵用于控制航向,螺旋桨用于推进与制动船舶。在控制船舶的航向、位置、速度、回转角速度等方面,最基本的要求是掌握船舶的()。 A:定位方法 B:导航方式 C:操纵特性 D:轮机特征 【答案】:C 【解析】:
29.在:10kV及其以下电气线路检修时,操作人员及其所携带的工具等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A:1m B:2m C:3m
- 11 -
D:4m 【答案】:A 【解析】:
30.根据人机特性和人机功能合理分配的原则,适合于机器做的是()工作。
A:快速、高可靠性、高精度的 B:单调、复杂、决策性的 C:持久、笨重、维修性的 D:环境条件差、规律性、创造性的 【答案】:A 【解析】:
31.汽车检测是对汽车技术状况和()进行检查,目的是判别汽车技术状况是否处于规定水平,是否达到合格指标。 A:密闭性能 B:工作能力 C:汽车外观 D:新旧程度 【答案】:B 【解析】:
32.产生静电的方式有很多,当带电雾滴或粉尘撞击导体时,会产生静电,这种静电产生的方式属于()。 A:A.接触一分离起电
- 12 -
B:B.破断起电 C:C.感应起电 D:D.电荷迁移 【答案】:D 【解析】:
33.某职工在皮包加工厂负责给皮包上拉链,工作时间从早上八点到下午四点。工作一段时间后,该职工感觉作业单一、乏味,没有兴趣,经常将拉链上错。根据安全人机工程原理,造成失误的原因是()。 A:肌肉疲劳 B:体力疲劳 C:心理疲劳 D:行为疲劳 【答案】:C 【解析】:
34.作业场所防尘、防毒的基本原则是()。 A:引进先进的设备
B:强调自我保护,个人做好防尘、防毒措施
C:优先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无毒害或低毒害的原材料,消除或减少尘、毒职业性有害因素 D:给员工相关装备,以达到防护的目的 【答案】:C 【解析】:
- 13 -
35.65.如果乙烷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3%~15%,则乙烷的危险度是()。 A:0.8 B:4 C:0.66 D:15 【答案】:B 【解析】:
36.以下设备不在起重机械规定范围内的是()。 A: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机 B: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2t的升降机
C:额定起重量大于或等于1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等于2m的起重机 D:额定起重量大于或等于2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等于4m的起重机 【答案】:B 【解析】:
37.制定各种禁止粉尘爆炸危险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是粉尘爆炸必须在4个条件同时具备时才能够发生。如果不让这些条件同时存在,或者破坏已经形成的这些条件,可以阻止粉尘爆炸的发生和发展。这4个条件是粉尘具有可爆炸性,达到一定浓度,点燃粉尘的热源和()。 A:A.助燃剂 B:B.可燃性 C:C.还原剂
- 14 -
D:D.抑制性 【答案】:A 【解析】:
38.静电防护措施包括环境危险程度的控制、工艺控制和静电接地等,下列属于环境危险程度的控制是()。 A:限制物料的运动速度 B:加大静电消散过程 C:取代易燃介质
D:采用位于静电序列中段的金属材料制成生产设备 【答案】:C 【解析】:
39.根据起重机金属结构的特点,属于臂架类型起重机的是()。 A:5t桥式起重机 B:20t装卸桥 C:塔式起重机 D:缆索起重机 【答案】:C 【解析】:
40.气瓶的安全附件包括气瓶专用爆破片、安全阀、易熔合金塞、瓶阀、瓶帽、液位计、防震圈、紧急切断和充装限位装置等。下列关于气瓶安全附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瓶阀阀体上如装有爆破片,其公称爆破压力应为气瓶的气压试验
- 15 -
压力
B:氧气和强氧化性气体的瓶阀密封材料必须采用无油的阻燃材料 C:瓶阀材料既不与瓶内气体发生化学反应,也不影响气体的质量 D:瓶阀上与气瓶连接的螺纹,必须与瓶口内螺纹匹配 【答案】:A 【解析】:
二、多选题(共15题)
41.衡量物质火灾危险性的参数有:最小点火能、着火延滞期、闪点、着火点、自燃点等。关于火灾危险性的说法,正确的有()。 A:一般情况下,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B:一般情况下,着火点越高,火灾危险性越小 C:一般情况下,最小点火能越高,火灾危险性越小 D:一般情况下,自燃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小 E:一般情况下,着火延滞期越长,火灾危险性越大 【答案】:ABC 【解析】:
42.防爆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对爆炸过程特点的分析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下列关于爆炸预防的措施中,正确的有()。 A: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 B:严格控制火源 C:密闭和负压操作
D:及时泄出燃爆开始时的压力
- 16 -
E:检测报警 【答案】:ABDE 【解析】:
43.直击雷防护的主要措施是()。 A:装设接闪杆
B:室外低压配电线路宜全线采用电缆直接埋地敷设 C:在入户处的总配电箱内装设电涌保护器 D:架空接闪线或网 E:采用金属线跨接 【答案】:AD 【解析】:
44.在生产中,由于()所产生的噪声,称为生产性噪声或工作噪声。 A:机器转动 B:气体排放 C:工作撞击与摩擦 D:娱乐场所设施音量 E:磁电感应性噪声 【答案】:ABC 【解析】:
45.根据输送介质特性和生产工艺的不同,有害气体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净化,有害气体净化的主要方法有()。 A:洗涤法
- 17 -
B:吸附法 C:离心法 D:燃烧法 E:掩埋法 【答案】:ABD 【解析】:
46.本质安全技术是指利用该技术进行机械预定功能的设计和制造,不需要采取其他安全防护措施,就可以在预定条件下执行机械的预定功能时满足机械自身的安全要求。包括()。 A:避免锐边、尖角和凸出部分 B:保证足够安全距离 C:确定有关物理量的限值 D:使用本质安全工艺过程和动力源 E:履行安全人机工程学原则 【答案】:ACDE 【解析】:
47.停炉保养主要指锅内保养,即汽水系统内部为避免或减轻腐蚀而进行的防护保养。常用的保养方式有()。 A:压力保养 B:湿法保养 C:干法保养 D:维修保养
- 18 -
E:充气保养 【答案】:ABCE 【解析】:
48.起重机的安全操作与避免事故的发生紧密相关,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在起吊前应确认各项准备工作和周边环境符合安全要求,关于起重机吊运前的准备工作的说法,错误的是()。
A:起重前应进行一次长行程、大高度试吊,以确定起重机的载荷承受能力
B:主、副两套起升机构不得同时上作 C:被吊重物与吊绳之间必须加衬垫
D:司索工一般负责检查起吊前的安全,不担任指挥任务
E:起吊前确认起重机与其他设备或固定建筑物的距离在0.5 m以上 【答案】:ABCD 【解析】:
49.石油化工装置检修工作具有频繁、复杂、危险性大的特点。下列关于石油化工装置停车检修期间安全处理措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确保物料充分清空,系统卸压应缓慢由高压降至低压,最后将压力降为零
B:为缩短停工时间,装置降温速度越快越好 C:在未做好卸压前,不得拆动设备
D:高温设备不能急骤降温,一般要求设备内介质温度低于60℃ E:停车操作期间装置周围要杜绝一切火源
- 19 -
【答案】:CDE 【解析】:
50.在运用人体测量数据进行设计时,应遵循的准则包括()。 A:最大最小准则 B:最优准则 C:可调性和平均准则 D:地域性和最新数据准则
E:功能修正与最小心理空间相结合准则 【答案】:ACDE 【解析】:
51.生产性毒物危害治理措施包括:密闭一通风排毒系统、局部排气罩、排出气体的净化。下列方法中,用于排出气体净化的有()。 A:洗涤法 B:吸附法 C:袋滤法 D:辐射法 E:静电法 【答案】:ABCE 【解析】:
52.压力容器爆炸的危害主要有()。 A:冲击波及其破坏作用 B:高温水汽烫伤
- 20 -
C:爆破碎片的破坏作用 D:二次爆炸及燃烧危害 E:介质伤害 【答案】:ACDE 【解析】:
53.下列情况可能致使锅炉主要承压部件筒体、封头、管板、炉胆等承受的压力超过其承受能力而发生超压爆炸的是()。 A:安全阀、压力表不齐全、损坏或装设错误
B:操作人员擅离岗位或放弃监视责任,关闭或关小出气通道 C:普通生活锅炉改做承压蒸汽锅炉
D:锅炉主要承压部件出现裂纹、严重变形等情况 E:水冷壁、对流管束或省煤器管子破裂漏水 【答案】:ABC 【解析】:
54.正确划分爆炸危险区域的级别和范围是电气防爆设计的基本依据之一,下列关于爆炸危险区域划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固定顶式油管内部油面上方的空间应划为爆炸性气体环境0区 B:正常运行时偶然释放爆炸性气体的空间可划分为爆炸性气体环境1区
C:正常运行时偶尔且只能短时间释放爆炸性气体的空间不划为爆炸性气体环境
D:良好、有效的通风可降低爆炸性环境的危险等级
- 21 -
E:爆炸性气体密度大于空间密度时,应提高地沟、凹坑内爆炸性环境的危险等级 【答案】:ABDE 【解析】:
55.有关起重机械吊运前的准备工作的说法,正确的有()。 A: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B:室内作业要了解当天的天气预报
C:检查清理作业场地,确定搬运路线,清除障碍物 D:对使用的起重机和吊装工具、辅件进行质量检查 E:预测可能出现的事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答案】:ACE 【解析】:
- 2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