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情感教育在德育教学中的分析研究

来源:九壹网
【摘要】德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占着 极为重要的位置,为培养新世纪的新型人才, 发挥着巨大作用。众多教学上的成功者,他 们除了有渊博的学识和高超的教学技术,还 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他们注重情感 教育,注意呵护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良好 的心理品质,由此使德育教育达到较完美的 境地。 【关键词】德育;情感教育;小学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德育工作中要充分尊重和培养学生 的社会性情感品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 展。发挥情感教育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重要 作用,采取多种途径,增强情感教育的效能, 不光是微笑,不光是摸摸孩子的头,更要触 据统计,我国有近1.5亿的农民在外务工, 及每个孩子的情感世界,在孩子的心灵深处 他们的子女处在义务教育年龄阶段的约为2000 种上自信的小树,从而排挤那些自卑、失败 万,其中超过1000万留在家乡,成为“留守儿 的杂草。教师的情感之爱要建立在尊重与信 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特殊教育学校 任良玉 童”。“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当今我国 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 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甘肃人民政府发 2.2无言的教育 出《关于分解落实2009年政府主要工作任务的 德育教育不在于能告诉学生一个道理, 通知》,对2009年政府主要工作进行分解下达, 不在于反复强调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你 甘肃省妇联申报的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方案成功 这不对、不应该,而在于善于教会学生怎样 入选。据悉,甘肃省今年将由财政列支专项资 去发现真理,在于给孩子一个明辨是非的头 金2000万元,用于妇联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脑,让学生从心灵深处去体验。 活动,年内在农村乡镇建成 2.3环境的熏陶 1000所留守儿童之家。关爱、 校园环境是潜在的教育力量。优化、美 教育“留守儿童”需要家庭、 化、绿化的校园环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 学校、社会多方协调合作, 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熏陶纯真的童 不容忽视。 一情感教育在德育教学中的分析研究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目前,学校德 育似乎进退维谷,一方面,人们总习惯将德 育的过程看成是强制性的 灌输社会价值规范体系的 过程,似乎是教育者单方面 完成的,而同时人们又发 现教育者付出巨大的努力, 让受教育者熟知了各种各 样的道德规范及其意义, 而德育的实效却很不理想, 是德育内容没有穷尽,还 是德育方法不尽恰当?都不 是,造成德育实效差的根 本原因是德育观念的问题, 即德育教育应摈弃灌输和 强制,而应关注学生的内心 世界,关注学生的情感世 界,呵护学生的心灵家园。 培养面对道德情境、道德 问题时做出自觉的理性思 考和选择能力。 1德育的作用 如何做人,如何成为 一个道德高尚、心理健康 的人要靠自己,别人并不 能包办代替。教师在教学 生做人时,伟大的教育家 卢梭说过:“他的责任不是 教给孩子们行为的准绳, 他们的责任促使他们去发 现这些准绳。”德育若真 正能做到让学生自己去发 现做人的准则,就需要教 家庭、学校 社会形成合力关爱 留守儿童 育能触及孩子的情感,触 及孩子的心灵。说教的德育无异于“雨过地 皮湿”,效果自然欠佳。情感是维系师生心 灵的纽带。只要我们老师以真情对待学生、 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这样的教育必定是有 效的。 2小学德育工作中情感教育的方式方法 作为教育者,我们每一名教师都应培养 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在学校教育中,每一 位教师都是最好的心理医生,都该重视对学 生的情感教育,让孩子在一分一秒,一朝一 夕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今天,站在21 世纪的门槛上,面对在信息时代长大的孩子 们,我们该如何去翻阅学生的情感世界呢? 2.1情感的对话 情感需要情感的浇灌,面对灿烂的生命 笑不起来的人,是一个不称职的教师,当然 心。例如:我们中心校楼前操场设置静区, 一、家长:应该承担起 操场内共栽了四十多个树种,春夏秋之季绿 关爱教育子女的责任 树成荫,鲜花盛开,甬路通幽,花草芳香, 对学生的教育问题,教 楼前鲜艳的国旗随风飘扬。我们的校园正像 师和家长的目的是一致的, 《请到天涯海角来》歌中唱的“三月来了花 都是为了教育好孩子,但是 正红,五月来了花正开,八月来了花正香, 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 十月来了花不败。”即使到了冬季,还有青 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 松翠柏傲然挺立。学生一进校园就感到美丽 事,他们只要给予物质、生 清新,令人陶醉,从而为其勤奋学习,培养 活上的满足就可以了,至于 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陶冶高尚的情感,呵 孩子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的 护天真的童心,创设优育的情境。情感是审 好差,由老师们去管束和引 美活动最显著的一个特征,以美的亲情、友 导。这样,就是“留守儿童” 情、真情感召、净化他们的心田,逐步提高 产生多种不良的现象首先, 导 他们的道德情操。 由于父母“关爱缺失”引起 省 2.4无价的信任 严重的“情感饥饿”,漫漫 环 信任无价,它是温暖的阳光,能使冰雪 留守岁月是一部分“留守儿 苎 消融;它是和熙的春风,能使桃红柳绿。张 童”的情亲观念日渐淡薄, 开信任的臂膀,拥抱天真稚嫩的心灵;构筑 影响了身心健康发展。四川 信任的港湾,迎接漂泊归航的船帆。而信任 省青神县南城中学一名初二 级 的旗帜上,熠熠生辉的是真诚的爱。 男生杨洋在作文中写道:“一 昱 2.5语言的魅力 个人就是一个家,一个人想, 下 在科学至上的今天,人类生活无处不是 一个人笑,一个人哭。我很 充满了不带感情的理性控制。在德育问题上, 小的时候父母就出去打工了, 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所言:“当今时代 不知道什么是父爱母爱,就 鹏 的错误之一就是过于依靠冷酷的理性,好似 连他们的样子都记不清了。” 人们除此之外就别无可信了……实际上,单 这些孩子由于情感的缺失, 靠理性绝难产生积极作用,有时理性仅能抑 会使他们在人格发展上出现 制人们的活动,在更少的时候理性虽然能刺 很大的扭曲和变形。其次,“留 激人们的行动,但是理性从未完成任何伟大 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 的任务。” 健全的关爱和沟通的环节, 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孩子的情感是单 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长期与 纯的,他们最希望得到支持和理解,每一句 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 鼓励的语言,都是孩子精神上的阳光;而一 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 句粗暴的呵斥,足以将他们脆弱的尊严击得 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 粉碎,使他们无地自容,甚至某一句不慎的 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 语言就可能使多年教育的心血付之东流。 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 2.6心灵的共鸣,情感的共振 _ 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 无论是情感的对话、无言的教育、环境 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 的熏陶、无价的信任,还是语言的魅力,最 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在对 终达到与学生心灵的共鸣、情感的共振,从 我校213名“留守儿童”的 而达到德育的情感教育。 调查中发现:有过失、说谎、 3结束语 偷窃、逃学辍学及破坏行为的分别占55.4%、 用教师自身的情感因素影响学生是进行 36.8%、6.2%和42.8%。第三,进城务工的农 德育工作的必要保证。教师在学生心中是崇 民虽然没有改变他们农民的身份,但改变了他 高的、神圣的,教师的情感也同样能感染和 们的职业和生活方式,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 影响学生。教师要时时给学生以微笑、期待 因此,很多人的价值观也随之发生变化,认为 和赞许,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感情交流,做学 打工也是一条不错的致富道路。在他们心目中 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信、可亲、 滋长着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于是对子女 可爱,产生一种满意、喜爱的情感。要充分 没有明确的要求,顺其自然,这种“不上学可 发扬民主,相信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以省很多钱;不上学还可以挣很多钱”的观念 57都市家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