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死去活来讲离骚-孙立权

来源:九壹网


“死去活来”讲《离骚》

——孙立权老师为吉林省骨干教师提高培训班学员上观摩课

2013年12月5日上午,吉林省中学骨干教师提高培训班的学员近百人和我校语文教研室部分教师在我校自由校区B座五楼多媒体教室全程观摩了语文教研室主任孙立权老师的教学观摩课《离骚》,上课班级是自由校区高一15班。

孙老师先给学生出了一个填空题:“蓝墨水的上游是____。”这种导课方式对于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很有效,使学生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对所学课文产生直观联系。很快,一名同学就给出了“汨罗江”这样的答案,既在形质上符合了“源头”的特点,又十分贴切地点出了“楚辞”为“中国文学”的发端这一深邃命题。显然,精彩的导入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一阵朗朗的读书声后,孙老师开始了正文讲解,他首先阐明《离骚》难学难懂,所以采用“讲经(即逐字逐句讲解)”的方式授课,这种授课方式虽长于细谨却易失于呆板,但孙老师的讲解让同学们打消了这种顾虑,比如,当讲解“长太息以掩涕兮”一句时,孙老师在“息”字上做足了文章。他首先在黑板上写出了“息”字的小篆字形并进行字源解读,从本义“呼吸”到引申义“休息”和“叹息”,期间,孙老师旁征博引、举一反三、

一气呵成、毫不凝滞,自然过渡到“太息”和“长太息”的讲解,后者的“长”和“太”是否啰嗦?有何用意?孙老师认为这样的副词连用恰恰起到了强调的作用,并用现代汉语的“免费赠送”和“大声喧哗”为例,深入浅出地把这一古汉语难点阐释清楚,博得学生阵阵会心的笑声。另外,“掩涕”一词一般会被训作“掩面而哭”,这样解释当然可以,但孙老师却对其进行了更深层次的解读,他提到了“哭”的三种境界,即“号”“哭”和“泣”,以此让同学们体会屈原“掩涕”的程度和境界,同学们普遍选择了“泣”,因这个字更加能够体现屈原的贵族形象。

《离骚》课文中出现了诸多离我们现实生活较远的事物,比如“蕙”“茝”和“蛾眉”,若仅浮泛地说它们是香草和美人,又说这些恰是诗人品德高洁的象征,恐怕会让同学们的认识只停留在概念的范畴上而不明就里。讲到这部分,孙老师用投影仪将“蕙”“茝”和“蛾眉”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这样的直观教学给同学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蕙”“茝”美而不艳、雅而不群的形象的确可以恰如其分地诠释屈原的高洁品质,但以“蚕蛾”的形象来指代美女是否合适?同学们进行了深入思考进而得出了古今审美标准有差异的结论。

在授课过程中,孙老师极善于用浅显易懂的道理阐述令人难懂的“经义”。比如,既然“蕙”“茝”都是高洁之物,是作者高洁品质的象征,那作者采集高洁之物,保持高洁的品行有什么罪过?诗人为什么会因此招致楚王的罢黜呢?针对这些同学们集中关心且百思不解的问题,孙老师启发式反问:“当众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时候,谁就会有问题?同学们恍然大悟。再如,讲解屈原“九死不悔”的美政追求时,孙老师提到了现代商业社会的做法:当你改变不了社会时,尝试去改变你自己吧;当你改变不了领导时,尝试去改变你自己吧;当你改变不了家长时,尝试去改变你自己吧……他接着说:“屈原不是这样,他只要认为是对的,便就九死不悔:我改变不了世界,我也决不改变自己。这是真正的高洁,高贵……所以屈原的悲剧实则是性格悲剧。”经这番解读,屈原高山仰止的形象

愈加鲜明,这种浅显易懂的阐发方式不仅让在座同学十分受用,也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幽默诙谐是孙老师的一贯风格。比如在讲到“浩荡”时,虽然该词与“荒唐”属音转,但孙老师并没有生涩硬解,他结合“浩荡”二字都有水字旁的特点,幽默地说由于楚王脑子灌水了,而且灌得太多,所以才糊涂荒唐,贬黜屈原。还有,屈原在文中以夫妻关系比喻君臣关系,而其余谗臣就是文中的“众女”,解释三者关系时,孙老师说:“我屈原太

美了,我一出来马上把男人的眼球都吸引过来了。”语言浅近,妙趣横生。最精彩的部分在于最后的人物关系图,孙老师把屈原画成了双臂向天之状,意谓楚王对自己不理解,自己烦闷不已;把楚王画成头为方形且四肢长短不齐之状,意谓楚王的荒唐可笑之态;把“众女”画成头为椭圆,身体前倾之状,意谓其谄媚之貌。一阵会心的笑声之后,同学们对于第一自然段的人物关系把握得更为深刻了。

这堂课体现了孙老师教学古诗文的一贯主张:死去活来。就是说,阅读鉴赏古人的文章,须先“死去”,然后再“活来”。“死去”,就是说要进入古人的生活、情感、审美世界,进入古人的文化语境,做一番知识考古、生活考古、情感考古。“死去”之后还要“活来”。“活来”就是说以现代人的眼光重新审视,不是去“考古”,而是来翻新。

总之,孙老师的这堂课亦庄亦谐、雅俗并重;落笔于大要,博趣于细谨;“经义”脚注虽延载于课本,其意韵阐发却无不毕见于师音。这节经典的《离骚》公开课,自然赢得了在场学生和听课的省内教师、同仁的一致好评。(供稿人:杨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