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代码 适用专业 艺术设计 总学时 学时 72 理论学时 18 实践学时 54 授课方式 学分 4 开设学期 五 讲授、实践 课程类型 纯理论课□ 理论+实践课√ 纯实践课□ 课程层次 院级精品课□ 省级精品课□ 国家级精品课□ 院内一般课程√ 合作 课程承担设计教研室 2014-03-15 开发企业 编写 执笔人 编写日期 单位 2014-03-15 信息工程学院 教研室 匡路敏 审定 负责人 刘飞 审定日期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
1、必修课; 2、专业课、理论课
(二)课程定位
中外建筑史是建筑工程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在培养学生历史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建筑史学知识的深化;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本职工作的工作精神;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生态度和工作作风。
(三)课程设计思路
由案例导入教学,分析案例中的理论,最后总结。加强学生知识记忆。
二、课程基本目标
(一)知识目标:
根据授课对象均为新生的特点。建筑史课程的深度和内容都应更加的清晰和简洁,提出课程中的现状和历史问题,让新生对建筑史的概念由模糊到清晰。
(二)职业技能目标:
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历史观,从历史的古到今,导入建筑学的基础。
(三)职业素质养成目标: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对建筑史的新鲜和兴趣,在课堂上遵循诱导的方式,让同学大胆畅言对建筑史的认识。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一)课程主要内容说明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建筑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筑的发生与发展;建筑的构建因素;建筑创作、建筑鉴赏和建筑批评的一般规律。
(二) 课程组织安排说明
对课程“教、学、做”于一体,其中教学方式与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原则。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掌握建筑历史的基本情况,用以指导建筑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也可适当组织参观周边优秀建筑,鉴赏建筑作品开展课堂专题讨论等,并能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实践环节的设计:集体鉴赏与参观优秀的建筑。
四、课程教学内容
专业课程(含课内实践)
序单元(工作任务模块或实训号 项目) 1 2 原始社会建筑 奴隶社会建筑 教学内容及要求 活动设计 课内学时安排 2 2 2 原始社会建筑 夏、商、西周建筑 春秋建筑 讲授100% 讲授90% 提问10% 封建前期建筑 封建中期建筑 3 封建社会建筑 封建后期建筑 近、现代建筑概况 近、现代建筑的类4 中国近、现代建筑 型、发展与建筑作品、建筑思潮 5 外国古代建筑 外国古代建筑 西欧中世纪建筑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 6 中世纪至18世纪建筑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亚洲封建社会建筑 英法建筑 欧洲其他各国建筑 7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 美洲殖民地和美国独立前后建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筑思潮 现代建筑流派及其8 国外近、现代建筑 代表人物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复习、考试 合计学时 讲授80% 欣赏20% 讲授80% 欣赏10% 提问10% 讲授100% 讲授80% 欣赏10% 提问5% 布置作业5% 讲授80% 欣赏20% 2 4 4 2 4 4 2 2 2 4 4 4 4 4 讲授80% 欣赏15% 布置作业5% 4 4 4 54 五、 实施建议 (一)教学组织建议
本课程开设于学生入学之初,目的是使学生尽早接受建筑的基础,掌握设计的要点以及建筑的历史,为后续各门专业课程的开展打下基础。因此在内容的组织上,按照由基础到专业,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理论导引加上大量实践设置课程内容。讲练结合,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对建筑史的认识与对建筑学的喜爱。在教学方法上主要应用了讲授法,案例解析法,鉴赏法等。每个阶段最后进行作业或案例的分析与点评,帮助学生更加了解建筑史,明白建筑学的发展方向。力求突破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多用启发式和鼓励式的教学引导。
(二) 教学评价建议
1、期末考核评价及方式
考试题型分析
(1)考试的题型为材料分析题。
(2)材料分析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历史理论的理解和建筑学的发展。学生通过对所课程的学习,了解,运用所学的建筑史理论来分析,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分析中考察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对建筑史的敏锐力。 (3)考试分数的比例为:100分。 2、教学过程评价
第一作业的形式主要以论文为主、作业的次数为6次。安排长周期作业,课程论文一般3周写一篇。第二,授课采用课堂讲授与幻灯、投影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同时采用集中成分组讨论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不再局限于书本,在认识和理解的程度上有一个飞跃。第三,利用到图书馆或资料室阅览相关资料。第四,到博物馆进行实地参观、讲解。第四,课程作业及评分标准:评分标准以60分为及格。
六、课程考核方式
序号 1 任务模块 研究广州圣心大教堂 研究广州美术馆 评价目标 使同学们对欧洲宗教建筑有所了解 使同学们了解当代各种艺术风格 评价方式 写论文 评价分值 平时作业考核,算入平时成绩。 平时作业考核,算入平时成绩 2 写论文 期末成绩以闭卷考试的形式,得到期末成绩。按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40%,期末成绩占总评成绩60%的方法,最后得出总评成绩。
七、 教材选用
教材选择《中外建筑史》 刘淑婷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3月第一版 高职高专通用教材。
八、实施条件要求
(一)课程主讲教师和教学团队要求说明
课程主讲教师要求具有双师素质,良好的审美能力、空间思维与造型能力。教学团队要求有3-5人,包括校内专业教师和来自企业一线具丰富设计经验的兼职教师。
(二) 课程教学环境和条件要求
场地:教室
(三)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参考书:《建筑概述》
(2)多媒体资源与教学软件:学院网络教学平台,互联网资源。
九、其它
1、设计基础为先修课程,中外建筑史涉及面广,要求学生在掌握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的同时,还应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及审美修养。
2、本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3、本课程内容庞大,各时代建筑风格为教学之难点,必须加以详尽的讲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