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施工方案审批表………………………………………
0
2、 施工方案审批表(公司)…………………………… 00 3、 编制依据……………………………………………… 4、 工程概况……………………………………………… 5、 主要工程量…………………………………………… 6、 冬期施工方案………………………………………… 7、 冬期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8、 冬期施工领导小组…………………………………… 9、 其它……………………………………………………
2 3 14 15 20 24 25
五里河截污管线
冬 期 施 工 方 案
一、 编制依据:
1、《葫芦岛市七万吨/日截污管网工程招标文件》(2003G-010);
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3、《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管理规定》(建城[2002]221号); 4、《葫芦岛市城市污水截流干管工程》施工图(2003年6月CP01~CP76、CJ01~CJ05);
5、《95S516-5~10》、《02S515-21~63》、《97S501-1/66》(国家给水排水标准图集S1上,S2下);
6、《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手册》、《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规程汇编》、《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等工具书籍;
7、《建筑工程冬期施工技术规范》、《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葫芦岛市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冬期施工技术管理规定》;
8、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管线定位放线、《五里河截污干管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及多年成熟施工经验编制,但因部分
桩位间的地下情况不明,因而无法预计,此种情况应根据现场开挖后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并单独编制单体施工技术措施,以方便具体施工指导工作。
二、 工程概况及施工部署:
2-1、计划在冬期施工的施工段的工程基本情况: 本工程计划在冬期施工的施工段为五里河城市污水截流干管工程’中的W114井~P173井(桩号9+332.223~11+838.48)和P90井~P64井(桩号4+520.899~3+285.017)的管沟开挖、管线安装工作,本施工段全长(2506.26m+1235.882m=3742.142m)。
2-1·1、设计单位: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 2-1·2、本施工段主要工程内容为:砼污水管道安装、钢筋砼检查井浇筑、砖砌支线检查井、砼满包管道基础等施工。
2-1·3、本冬期施工施工段沿线基本概况及施工部署: a、W114~P173(管线改线后井位编号为:P173~P183~192~W114)施工段位于龙港区地界内,在稻池村西南侧污水处理厂至锦葫铁路铁路桥东侧再至锦葫路茨山北桥南端东侧之间,位于五里河南(北)岸河堤外敷设(此段为五里河与连山河交汇处,且为退海地),其中W114~P192井位在河北岸敷设,P191~P183~P173井位在河南岸大田间敷设。P192~P191井位为过河管线在河床内敷设(DN1000球墨铸管双排
管,L=154.56m),需做砼满包裹处理。P190井位需做溢流管线(DN1000砼排水管,L=50m)。P183~P182井位间需作铁路穿越(穿越套管应由铁路部门专业队伍施工)。P173~P172井位间需作公路穿越(套管穿越施工应另行编制施工方案)。
河床内无通行道路,河水水面宽阔,河床底为淤泥。河两岸均有石砌或土筑河堤,高度在2.5m~3m之间。东西两岸均为农田,无通行道路(稻池村至施工现场间只有田间做业小道,且农田土质均为细粉质淤积土(土质为三类)含水率大于60%,不能满足大型施工机械通行需要,需另行修筑施工道路,在田间通过的管线更无任何道路可利用。并且按照村民的意见,应保证施工完成后庄稼种植不受影响。锦葫铁路与锦葫公路茨山北桥之间无道路可利用,并且只能由茨山北桥南端东侧的小型坡道通行)。主管线为砼承插排水管胶圈接口DN1500×3m(单管重7.0t),120°砂砾石管道基础。平均挖深2.98m(最小挖深1.666m,最大挖深4.578m),平均埋深1.28m(最小埋深0.19m)。过河管线(P192~P191)为:双排DN1000球墨铸铁承插胶圈接口管材,180°砼管道基础及砼满包裹处理,溢流管线为:DN1000砼平接口排水管,120°砼管道基础,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
b、P90~P64施工段位于连山区地界内,在五里河桥南侧水上公园橡胶坝至沈山铁路桥之间,位于五里河南岸河床内敷设,其
中P65~P82井位在水中敷设为水中做业,P65~P90均为淤泥质土开挖,PZ16-P90,PZ14-P83为过河管线需做砼满包裹处理,P66、P68、P71、P74、P75、P76、P77、P79、P80井位需与原有市政管线碰头,并做砖砌支线井。河床内无通行道路,荒草高及过人,河两岸均有石砌河堤墙,高度在3.5m~5m之间,南岸有房屋建筑及角钢围栏(P70-P90,炼厂编组站),石砌堤坝墙高于岸边地表2m(P60-P70,炼厂住宅)无法接近河岸。北岸为带状公园,沿岸均有园林设施,如设临时道路入口必将毁坏园林设施。须建设单位与有关单位先行协调处理后方可实施。砼承插排水管胶圈接口DN1000,砂砾石管道基础,平均挖深3.68m(最小挖深1.199m,最大挖深5.45m),平均埋深2.68m最小埋深-0.989m。过河管线为砼平口排水管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满包处理。
2-2、砼管材质及管道基础:
2-2·1、其主管材材质为DN1500、DN1000钢筋砼预应力承插管胶圈接口,过河管线为双排DN1000胶圈接口球墨铸铁承插管和DN800、DN500钢筋砼平口排水管。溢流管为钢筋砼平口排水管,管径分别为:
钢筋砼预应力承插管胶圈接口:DN1500mm; 钢筋砼预应力承插管胶圈接口:DN1000mm; 球 墨 铸 铁 承插管胶圈接口:DN1000mm;
钢 筋 砼平口排水管抹带接口:DN1000mm。
2-2·2、120°砂砾石管道基础,按国标图集《95S516-10》施工,并应按各部位管沟基底持力层具体情况,决定管道基础下是否做加深处理(应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现场协商决定)。
2-2·3、过河管线为砼满包裹基础(按国标图集《95S516-7》施工),平口砼排水管为120°砼基础,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按国标图集《95S516-5、18》施工)。并应按各部位管沟基底持力层具体情况,决定管道基础下是否做加深处理(应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现场协商决定)。
2-3、施工用水、用电:
由于本工程位于五里河河堤两侧及河床内,施工现场无施工及照明电源和施工、生活用水。需设45Kw发电机组五台,以备施工用水泵、搅拌机、照明之用。设4吨拉水车一台,以满足施工、生活用水。(应以现场签证为准)
2-4、现场施工运输及施工运输通道:
2-4·1、因W114~P173井位间下游为污水处理厂管线交汇处(W114)起,上游至锦葫公路茨山北桥南端东侧止(P173),过河管段无道路可直接通向河床内。河床内荒草过人,水面宽阔,水深及腰,淤泥深达1.5m以上。
P90~P64井位间上游为水上公园橡胶坝,下游为沈山线铁路桥施工现场(沈阳桥隧施工
处正在施工)河两侧均为石砌坝墙并有带状公园及居民住宅、厂房、角钢护栏等,无道路可直接通向河床内。河床内荒草过人,水及淤泥深达2.4m以上,无法满足施工运输需要。
因而,W114~P173间管线:过河管段需在河北岸合适的位置(P192)开辟一条施工道路入口,在河床内用毛石做基层(抛石挤淤),用山皮土(混砂)填垫路床,经碾压成临时道路后用碎石铺垫面层,横过河床处设φ1000mm砼排水管L=10m×4根×2(分两处设置),上面铺垫山皮土(混砂)作为路基床,用碎石铺垫路面;在河堤外北侧有水和淤泥处(污水处理厂门前南侧,应先行铲平原有土堆)用投抛
毛石挤淤法加强道路基础后,用山皮土(混砂)碾压成施工运输道路路床,并设φ1000mm
砼排水管L=10m×3根,路面用碎石铺垫;
在田间用50铲车原土平整碾压路基,上铺400mm耕作土做为路床,铺δ=200mm碎石(混砂)路面(雪后防滑)以方便施工运输之用。
污水处理厂至河边的井位(W114~P192间)在河堤外北侧管线西侧敷设,过河后至锦葫公路茨山桥间管段在河堤外的南侧管线北侧敷设(P191~P173)。
P90~P64之间管线需在河东(北)岸合适的位置开辟一道施工入口(市液化汽站西侧),在河床内入口处用山皮土(混砂)填垫,经碾压成坡道后用碎石铺垫面层,横过导流明渠处设φ1000mm砼排水管L=10m×4根,上面铺垫山皮土(混砂)做为路床用碎石铺垫路面。在河床内有水和淤泥处用投抛毛石挤淤法加强道路基础后,用山皮土(混砂)碾压成施工运输道路路床,路面用碎石铺垫。橡胶坝至铁路桥在河床内的施工段由于管线距离长,且中间
只有一个道路进出口,两侧无通行出口。因此在橡胶坝与铁路桥(P90~P64)污水处理厂与锦葫路(P202~P173)间施工道路旁设置调车岛,(原则为200延长米设一处调车岛,以保证运输车辆调头,相对行驶避让停车之用)每处调车岛长15m,宽6~10m。(工程量应以现场签证为准)
施工道路入口处的园林设施应加以保护措施,方砖路应用沙土覆盖以防施工车辆通行碾压损坏。为降低施工坡道高度,可拆除部分石砌坝墙,施工完成后再原样恢复。挡土墙处应填土覆盖以防碾压损坏。发生的工程量应以现场实际签证进入施工决算。
2-5、管沟开挖:
本施工段采用液压反铲挖掘机机械开挖,人工辅助开挖管沟基底、平整边坡、局部不能使用机械开挖的管沟(原有工业及污水管线下穿管、与原有管线碰头处)及排水沟、集水坑修筑。据向当地村民了解:本施工段土层分布情况为地表土0.7m以下既含海水成分,1M以下既为海砂淤泥,故放坡系数定为1:0.75(地表土)、1:1.5(流沙淤泥)。主管沟沟底开挖宽度为(管基宽加两条排水沟宽)2.94m+0.6m×2=4.14m。过河管线沟底开挖宽度为1.45m+2.0m+0.6m×2=4.7m(管基宽加管线间距加两条排水沟宽)。人工配合开挖按总工程量的1/4计算。冻土开挖深度超过0.8m以上,应考虑进行融冻处理。
2-5·1、由于橡胶坝至铁路桥河床内均为过人高荒草,施工测量无法通视,不能施测。故需先行用人工将其割除后,才能进行测量放线。此项工作应按实签证,进入决算。
2-5·2、穿越河床的管段(P192~P191、P90~PZ16、P83~PZ14)应采取半幅施工作业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即先开挖管段的长度的管沟并进行管线安装,利用另流,当前
1/2
1/2
1/2
宽处做导流明渠进行引
长度管段施工完成并且回填后,方可将导流明渠改
道后进行引流后,开挖下1/2长度的管沟并进行管线安装施工。施工完成后应将河床内清平整理至原有河床状。
2-5·3、管线上覆土未满足设计要求的(按设计管线上覆土不少于
1.0m)可利用河床内土方进行回填(大田内管沟上
部填方应保证采用耕作土),50装载机装车,10t翻斗自卸汽车机械运输,机械配合人工回填。覆土高度为管上皮
1.0m,
上口宽度为管径加2.0m并向下做成45°坡肩(此项工作应以现场监理工程师实际签证进入决算)。
管沟开挖按照村民意见决定单侧返土,并且应将地表耕作土分层挖出后堆放到管沟外无施工道路一侧,将下层土堆放到施工道路外侧,回填时,先回填下层土并将多余土方外运后,再将上层耕作土做为表层回填土。无论是单侧返土还是双侧返土,管沟边距堆土处不应小于1m,堆土高度不应大于3m,以避免因土方堆积过多,使沟壁产生过大侧压力,造成沟壁塌方,避免施工损失及伤亡事故发生。
2-6、排降水措施:
由于本施工段地势低洼(海拔标高在1.0~2.8m之间)且为退海地,地下水位高,管沟内设两条排水沟(600×400),根据现场上游实际情况及经验决定每隔20m设一集水坑{3m×3
m×2~3m(按沟底计算)},集水坑应设在管沟的外侧不得扰动管沟基底,每一集水坑内设4~6台污水泵,昼夜排除地下水,以保证管道基础施工及管道基底土不被水浸。在管道施工完成后,回填前,应先行排除排净沟内积水,以保证回填土质量。集水坑及污水泵数量,应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现场按实签证,进入工程决算。
排出的沟内地下水按照村民的意见,不得直接排放在大田地内,也不能就地挖排水沟排放以防止土地碱化。
以此为保证土地的不被碱化,并将村民及国家的损失降到最低点,应采取管线排放的方式(即有组织排水)进行排水,既沿管沟开挖线外1m(施工道路内侧)纵向设DN300PVC排水管,每隔20m设壹个砖砌聚水井(1m×1m×1m按集水坑数量而定)用以收集管沟内水泵排出的地下水(240mm厚砖井壁,C10砼垫层δ=100mm,内壁抹1:2水泥砂浆δ=20mm),总管线采用DN500PVC排水管将水排放到河道内(应将河堤拆除一部分以保证管线坡度满足排水要求,并且在横过施工便道处设砼套管DN600×8m以保证PVC排水管不被运输车辆压坏)。施工完成后应将其砖砌集水井及砼套管拆除外运。
P82~P64井位间应先设泵排除地表(原河床积水)水后再开挖管沟。
2-6·1、过河管线的草袋围堰、临时施工道路、排水沟的设置:
草袋围堰应当在管沟开挖边线(迎海潮面)外2 m处开始设置。围堰高3.5~4.0m(应高出最高涨潮水位线0.5m),上宽1.6m下宽4.0m。
土围堰做在迎河水面在管沟开口线以外(土围堰+布管区+道路+安全距离=4+2+8+2≈16m)高出海水最高涨潮水平面0.5m(上宽1.0m,下宽3.5m,高3.5~4m)。
临时道路修筑在土围堰内侧(考虑施工道路不能跨越管沟和W114至P192管段东侧有钢制河闸),路高0.8m(高出水面),路宽8m,因考虑河床内路基基底土质为淤泥,故决定抛石挤淤。用山皮土(混砂)作路床,上铺200mm碎石面层。设φ1000mm砼排水管L=10m×4根×2处。(此处河床内无土,筑围堰、修路用土需由乱掘荒滩地取运土或由山地取运土填筑,应按实签证)。
管沟内在管基两侧设置排水沟600×600mm,集水坑3m×3m×3m(按管沟内底计算,在管沟双侧分别设集水坑),每20m设置一个集水坑。每一集水坑内污水泵的设置数量,应按地下水渗涌情况而定,并以现场实际签证为准。
2-6·2、过河管线应分段修筑导流明渠(1/2河床宽度),将地表水改道引流后,再抛石挤淤、铺山皮土(混砂)、碎石修施工道路。(导流明渠的规格详见总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道路修筑完成后,方可进行管沟开挖施工。
2-7、过河管线的砼满包裹处理,按《95S516-7》国标图集施工。
2-8、管沟基底处理:本施工段的管沟基底处理应按实际开挖后的基底土质而定,应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现场共同验证。
2-8·1、局部管段的沟底标高按设计为负挖方区,应先行清除淤泥杂质后回填撼砂处理。清除淤泥杂质及回填撼砂工程量应按实签证进入决算。
2-8·2、基底处理及回填撼砂等,应按施工程序做好各项技术档案归档资料,并做好签证及时进入决算。
2-9、砖砌(砼)检查井、砼管线满包裹处理:
2-9·1、砖砌检查井按国标图集《02S515-21~38》及施工图施工,MU10机制红砖、M7.5水泥砂浆,井室高度≤D+1.8m,砼井盖板C25,h=240mm,砖砌人孔井圈φ700mm,按设计地表高出1.0m,安装φ700mm砼井盖(成品件)。砖砌流槽与井壁一同砌筑,高度为1/2管径,抹1:2水泥砂浆罩面。内外井壁均抹1:2水泥防水砂浆,罩面厚度为20mm。沉泥井按每隔300m设置一个,沉泥室高度为管内底下返500mm为准。砼管进入井室50mm,并在管头各安装一个胶圈,浇筑(砌筑)在井壁内加强防水效果。井内爬梯为铸铁爬梯,为外购成品件。
2-9·2、钢筋砼检查井按国标图集《02S515-21~39》及施工图施工,砼井底、井壁为C20、S4;砼井盖板为C25,h=240mm;钢筋为ΦHRB335(Ⅱ级)、ΦHPB235(Ⅰ级)。
2-9·3、过河管线砼满包裹处理,按《95S516-7》国标图集施工,180°砼管道基础为C10砼,砼满包部分为C15砼。应分三次施工:即先施工管基的‘C1’部分,再施工‘C2’部分,最
后施工上部砼满包部分。施工缝处应凿毛处理,按图集要求每10
延长米设伸缩缝
一道,按《95S516-32》施工。
2-9·4、无论是砼或水泥砂浆在冬期施工中均应提高其标号一个等级,以增加整体防冻能力和保证工程质量。
2-10、P192(P204)、P191(P203)钢筋砼井按施工图:“CP75、CP76、CJ04、CJ05”施工,C25(C30)、S6砼,钢筋HPB235(Φ)、HRB335(φ)级现浇,钢筋保护层:底板35mm;井壁30mm。砼垫层C10(C15)。手动起闭机预埋件设置、起闭机安装等工作应按生产厂家说明书及图纸进行。
三、 主要工程量:
主要工程量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项目名称 砼管线安装 砼管线安装 砼管线安装 球墨铸铁管线安装 管道基础铺设 管道基础铺设 碎石垫层铺设 土方开挖 管沟夯填土 砼矩形检查井 砼矩形检查井 检查井砼垫层 砼井圈制安 井室抹灰 规格型号 DN1500mm DN1000mm DN1000mm DN1000mm DN1500mm DN1000mm 机械开挖 机械 4.0×2.0 1.8(1.3)×1.1 2.74×2.04 2.16×1.46 水泥砂浆1:2 单位 m m m m m m M3 M3 M3 座 座 M3 M3 M2 数量 2506 1235 250 270 2506 1235 5010 50503 47660 2 59 29 36 760 备 注 承插口胶圈接口 承插口胶圈接口 平口抹带接口 承插口胶圈接口 120°沙砾石 120°沙砾石 基础处理(预估) 人工配合 人工配合 CP75、76 02S515-39 δ=100 C10 H=240 C25 人孔井圈内外 DN1000 15 砼满包基础 C10、C15 M3 420 球墨(砼)管 溢流管 铺设、拆除、外运 16 17 18 砼120°基础 手动起闭机 临时施工道路铺设 C10 DN1000 M3 台 M3 17..5 2 10704 19 相关配套流槽制安、砼井盖、爬梯安装、施工材料场内运输、 临时施工便桥、草袋围堰、导流明渠搭拆等
四、 冬期施工方案:
4-1、本施工段冬期施工主要注意事项有如下几点:
1、 管沟开挖; 2、 边坡防护; 3、 地下水排放; 4、 沙砾石管道基础; 5、 管线安装;
6、 模板制、安、拆; 7、 钢筋制、安;
8、 砼(砂浆)搅拌与浇筑; 9、 砖砌检查井; 10、 回填土质量。
4-2、实施方法及措施:
4-2·1、管沟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但应加大放坡系数以保证沟壁的边坡土在经过冻融后不发生塌方事故。管沟开挖完成,在管线安装过程中,设专人应随时注意观察管沟边坡土在冻融后并经地下水浸泡是否出现异常,有无裂缝等情况,一经发
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人员撤离,经处理排除险情后,方能继续施工。
4-2·2、地下水排放应按原单体施工方案执行,但应加强防冻管理工作,在不排水时应随时将水泵提出集水坑并排干水泵内和排水管内的积水,以保证排水管不结冰和冻坏水泵。 4-2·3、砂砾石管道基础施工时应保证在无水状态下(排除地下水)干作业,砂砾石原材料不得有冻结,不得含有冰块和雪,震捣应到位密实,不得有漏震现象,密实度应达到90%以上。砂砾石管道基础施工完成后应覆盖草袋子或塑料布进行防护,管线安装及回填前砂石基础注意不得受冻,以免影响工程质量。
4-2·4、管线安装前应首先清除管段上和承、插口内外的积雪、冰块及附着物,对管段仔细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吊(下)管并进行安装施工,管线安装施工中应注意胶圈安装前要用热水浸泡加温,以增加其弹性。承插口涂刷润滑剂(食用油或液腊)要均匀,润滑剂(液腊)应加温≈30℃。管线安装完成后应立即做好砂砾石基础的C2部分,并马上回填以保证基础不被冻结。
4-2·5、本工程砼检查井的模板制作及安装施工在冬期施工中均采用木模板、木支撑,人工施工的施工方法进行模板制作、安装与拆除。模板安装前应先清除垫层上的积雪、冰块及杂物,安装要牢固,并应考虑不影响覆盖保护棚罩为好。
4-2·6、在冬期施工中钢筋的制作与安装施工除应遵照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施工外,还应参照公司的“冬季施工有关规定”制定具体实施细则。Ⅱ级以上钢筋弯曲角度不得大于90°,钢筋焊接时,钢筋表面不得有结冰和积雪,低温焊接应有防风棚,焊条应先行烘干。
4-2·7、在冬期施工中砼及砂浆标号均应按设计标号提高一级。
4-2·7.1、砼及砌筑砂浆的搅拌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砼及砂浆搅拌机搭设防寒棚:6m×8m×5m,棚盖为水泥石棉瓦,四周用草帘子或彩条编织塑料布围挡,棚架用木脚手杆架设。
②、设加温水箱(水箱下设砖砌火灶用煤做加温燃料)保证搅拌用水水温≥80℃。
③、砼及砂浆用碎石、河砂不得含有泥土块、冰雪等杂质,并应设火床(搭砖炉上铺δ=16钢板1.6×4m×2张)进行加温(用煤做加温燃料),加热温度应≥25~40℃。
④、砼出罐温度应保证≥10~15℃,浇筑温度应保证≥5~10℃。 ⑤、砼及砂浆冬期施工标号应按设计标号提高一级,砼并应填加早强防冻剂(JS)保证砼搅拌及浇筑质量;砂浆塌落度应减少2~3cm,并应按搅拌用水量的3~5%添加氯化钠,以增加砂浆防冻能力。
4-2·7.2、冬期施工中砼浇筑应震捣密实,不得漏震,随搅拌随震捣,保证浇筑温度≥5~10℃。在井壁与管子相接部位应加强震捣,特别是管头的底部更应注意。
4-2·7.3、砼检查井浇筑完成后应及时使用塑料薄膜(双层)加盖草帘覆盖保温,以增强砼早期强度的提高。
4-2·8、砖砌检查井在冬期施工中除了应保证按(4-2·7.1)中和冬期施工规范有关要求施工外,还应注意红砖不得浇水,以防因冻结而影响砌筑质量。
①、冬期施工中使用的砂浆其搅拌数量应按当天使用量随用随搅拌,搅拌出的砂浆当天应使用完,前一天剩余砂浆不得在第二天使用。
②、砖砌体基层在砌筑前应先清除霜、冰雪和附着物,砌筑方法为一铲、一砖、一揉(三一砌砖法),保证砂浆饱满度达到85%以上。灰槽内不得存放大量砂浆,搅拌出的砂浆应在4h以内用完。
③、砖砌溜槽应与砖井壁一体砌筑完成,并应注意与砼管相接部位砂浆必须填塞严密。(管头与井壁相接处加设胶圈增加防水效果)
④、砼井内的砖砌溜槽在砌筑前应将井壁内侧进行凿毛处理。
⑤、溜槽砌筑高度为1/2管径,大于DN1000mm管径的溜槽应设脚窝。
⑥、溜槽表面抹灰为1:2水泥砂浆加防水剂,不得有空鼓起沙现象,冬期施工还应掺加早强防冻剂,并覆盖防寒。 ⑦、必要时砌筑完成的砖井应设塑料罩棚防寒。
4-2·9、回填土应在管线安装完成后,立即进行120°砂基础的C2部分施工工作,当C2部分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回填压腰,以防管基冻结。
4-2·9.1、回填土施工应采用人工分层回填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400mm,应夯填到管上皮500mm后再使用机械回填,回填高度为地表上0.3m。
4-2·9.2、回填土内不得含有冰块、冻土、大于200mm的碎石块及垃圾等物。
4-2·9.3、回填前应排除干净管沟内积水,不得带水回填。 4-2·9.4、全部回填工作应在管线闭水实验合格、检查井全部施工完成以后进行。
五、 冬期施工安全:
冬期施工应注意防冻、防滑、防火、防碰撞、防漏电,应将冬期施工安全工作提高到日常工作的首位来抓,制定具体措施和规章制度,主要领导挂帅,落实到专人具体负责,形成层层把关、层层落实的注重质量注重安全的良好施工风气。
5-1、施工中的防冻事项:
5-1·1、除在4-2中提到的事项外(管沟的开挖与回填、砼的搅拌与浇筑、砂浆的搅拌与使用、管道基础的施工与养护、管段的吊装与安装、砖砌体等等)还应注意施工人员的防冻保护工作,
5-1·2、水中作业(管沟内)应注意操作人员的防寒保暖及防水:穿水靴(水衩)穿毡袜,施工现场暂设房内设火炉供施工人员临时休息时取暖。
5-1·3、施工人员宿舍设热水炉、火炕保证施工人员的生活及休息有一个良好环境。
5-1·4、关心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家庭生活状况,将职工的冷暖放在领导心目中的首要位置。 5-2、施工防滑:
冬期施工的施工现场防滑工作直接关系到施工安全工作的好与否,所以应引起高度重视。
5-2·1、施工现场场地防滑:施工前或雪天后应扫除施工现场场地的积雪和冰,以方便施工。
5-2·2、施工临时道路路面雪天后应铺沙δ≤100mm进行防滑处理,防止施工车辆及人员因路滑而发生意外。
5-2·3、施工人员上下管沟应设木梯或架设施工坡道供施工人员通行,雪天或早晨有霜时施工前应先清除干净后再施工。 5-2·4、管沟内的积雪和浮冰施工前应清除干净方可进行正常施工。
5-2·5、进入施工现场应穿布底鞋或防滑鞋以保证施工安全。 5-3、施工现场防碰撞:
施工现场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安全帽,吊装现场必须有专人统一指挥,设专人监护,非吊装作业人员不得在吊装施工现场停留,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5-3·1、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安全帽,了解施工现场设施和设备的布置状况,施工操作时应随时观察和掌握周围情况,服从分配听从指挥。
5-3·2、施工现场不得酗酒、戏耍、打斗,非专职机械操作员不得上机操作。
5-3·3、吊车及旋转设备运转时,回转半径内不得有人停留,吊车作业时应有专业人员统一指挥,吊管下沟时应顺沟壁缓缓落入,同时管沟内吊管区域内不得有人停留。
5-3·4、吊管下沟时应双绳吊运,不准许单绳吊运,并应事先清除管段上的积雪和结冰。
5-3·5、施工作业时不得由沟上向沟内投抛任何工具和物品,施工用料应用专用蓝筐或溜槽传送,更不得因戏耍而向沟内投抛石子等非施工行为。 5-4、施工防火:
进入冬期施工应特别注意施工现场、办公室和宿舍的防火工作,不得有丝毫马虎大意及侥幸心理,以防酿成重大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
5-4·1、施工现场(办公室)取暖用火炉应有专人负责管理,火炉附近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做到确认炉内无火或火熄灭后人员方可离开它去。
5-4·2、宿舍内取暖用火炉(火炕)及热水炉均应有专人昼夜负责管理,保证周围无易燃易爆物品,炉内有火不得无人管理。宿舍内应有通风设施以防煤气中毒。
5-4·3、施工现场施工用水加热用火灶周围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应作到人走火熄。
5-4·4、施工现场发生水电焊施工时,应设定专用动火区,并严格清除动火区内的易燃易爆物品及杂草,保证通风良好,氧气瓶与乙炔气瓶在使用中应保证其安全距离大于规范中的8m间距的规定。 5-5、施工现场用电防护:
冬期施工用电由于室外气温低,应尽可能不使用塑胶线,减少电源线的频繁移动,所用线径应与电器设备负荷相匹配,各线路接头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联接,严禁乱接乱拉。现场用电线路应架空或埋地处理。不得随地拖拉。 5-5·1、电器设备用电源线应采用三项五线制,设备应一机、一闸、一漏保,保证安全用电。
5-5·2、电器设备应设罩棚防雪,转动部位应有安全防护罩,作业前应清扫干净作业场地积雪,检查设备的电源、开关、
接地是否完好?设备运转是否正常?一切均无异常后,方可进行施工作业。
5-5·3、非专职设备操作员严禁上机操作。设备正常运转时,设备操作人员严禁擅离职守!施工作业停止和完工后应断掉电源,拉开电闸,锁好电源箱,将设备覆盖好方可离开。 5-5·4、电源箱下和附近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5-5·5、水中作业时设备的绝缘性能必须良好,电源线不宜有接头,更不能将电源线接头放在水中进行作业。以防漏电伤人。
六、 冬期施工领导小组:
为保证冬期施工的安全正常进行,保证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工期的按时完成。特组建以项目经理为首,以各职能人员负责的冬期施工领导小组,项目经理抓全面,各负其责,分抓共管。优质、高效完成冬期施工任务。
冬期施工领导小组
组 长: 石 中 伟 副 组 长: 郭 志 江
组 员: 岳 英 林 杨 宪 昌
靳 国 会 赵 亚 洲 刘 乃 军 王 成 林 萧 闯
七、 其它未尽事宜:
本冬期施工方案中未涉及到事项、有与上级有关文件不符事项等,均应以上级有关文件和相关施工规范为准。其它未尽事宜现场协商解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