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配电系统重复接地的探讨 姜中民 , 孙树壮 , 林佳琪 , 李振平’, 李 栋 (1.乳山市气象局,山东乳山2.成海市气象局,山东成海264500: 264200) 滴 要: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形式不同,重复接地的做法和要求也不相同,对设计、 施工及检修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介绍了低压配电接地系统的分类和重复接地 的作用,重点分析了TT系统、TN系统中重复接地的设计和安装方法,阐述了不同 配电系统中重复接地的注意事项,以降低电气事故的发生,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 运行。 姜中民(1979一),男. 高级工程师。从事雷 电防护业务工作 , 关键词:低压配电系统;中性线;PE线;重复接地 中图分类号:lrI 85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4.84l7(2017)0I-0044.04 DOI:10.1661 8/j cnki.1674—8417.2017.01.01 1 0 引 言 低门i电气工程中,配电系统接地形式不同, 重复接地的做法和要求各不相同。很多设计、施 工及检修人员对重复接地的有关问题及要求不 r解,住实际操作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将1Yr、 TN— 接地系统中的N线做重复接地,导致电气 (2)第二个字母说明用电设备外露导电部 分与大地的关系。N表示负载侧的用电设备,外 露可导电部分与电源中性点N连接而接地;T表 示负载侧的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 地,与电源接地无关。 (3)第三个字母说明N线与PE线的关系 (TN系统)。c表示中性线N与保护线PE共Jfj 导线;S表示中性线N与保护线PE是分开的. .事故的发生,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威 胁人身、财产安全 2 l E线、N线、PEN线的区分 当电源侧(变压器或发电机)或者负载侧为 星形接线时,三相线圈的首端(或尾端)连接在一 起的共同接点称为中性点 由中性点引出的导 线称为中性线(N线)。 PE线是专门用于将电气装置外露导电部分 接地的导体,直接连接至与电源点工作接地无关 的接地极上(TI'),或通过电源中性点接地(TN) I 低压配电接地系统分类 低 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可分为TN、rrJ、、IT 系统,其中TN系统又可分为TN.C、TN—C S、TN—S 三种彤式。各个字母符号的含义: (1)第一个字母说明电源与大地的关系。T 表示电源的中性点与大地直通,即中性点直接接 地;I表示电源中性点与大地隔离或者通过高阻 抗与大地连接。 孙树壮(1962一)。男.从事雷电防护业务工作。 PEN线兼有保护接地线和中性线功能,多用 林佳琪(19 一),女,从事雷电防护业务工作。 44. .碹!}】 建笪电气 ・电 C安个・ 、l_l、,ll c、…I Il、ll H ■llI’ 于变电所低压侧至电源进线点问的线路、PEN 威胁人身安全 线将中性线准确、良好地接地,同时将需要保护 设备的外壳等接地,具有PE线的接地性质和N 线带动负载的性质。 5 T 系统 5.I IN-(、系统 TN.C系统中保护线与中性线合并为PEN 线。如果PEN线没有重复接地,一旦出现PEN 线断线,则当电气装置发生带电部分碰壳事故 3重复接地的作用 重复接地分为中性线重复接地和PE线 (PEN线)重复接地。 (1)减轻了PE线或PEN线意外断线或接触 不良时设备上电击的危险性 (2)减轻PEN线断线时负载中性点漂移 (3)进一步降低故障持续时问内意外带电 设备的对地电压。 (4)缩短剩余电流故障持续mfl ̄l (5)改善架空线路防雷性能。 (6)三相严重不平衡时,重复接地有稳定系 统工作电压的作用。 _l TT系统 DL/T 499—2001《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 程》 规定采用1丫r系统时应满足要求:除变压 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外,N线不得再接地, 且保持与相线同等的绝缘水平 在两网改造中 要求将1Tr系统中N线作重复接地,防止中性线 断线后中性点漂移带来的三相电压不平衡、 实 际上,该做法效果有限.. (1)TF系统中性线重复接地,将使接地点之 前的供电线路上RCD误动作,导致供电线路无 法安装RCD,无法检测线路的接地故障,一旦发 生单相接地故障或触电事故时无法断开电源,可 能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 (2)TI"系统变成TN—C系统..住1丫r系统 中,若把中性线作重复接地,就是把形式卜的 lq 系统变成TN—C系统。若N线重复接地点与用户 设备接地较近,两个接地电阻是并联电路,也就 是把没备外壳接到中性线ll卜,形成TN.c系统、 (3)雷电反击 假设建筑物遭受雷击,使建 筑物接地产生高电位,由于N线重复接地极与 PE线接地极绝缘,而两个接地电位不同.产牛地 电位反击,可能使建筑物内电气装置损坏,甚至 时,使PEN线连接其他没备的外壳带电,造成人 身触电或其他电气事故。如果设置重复接地,则 降低了断线处设备外壳的对地电压,减轻了触电 的危险..TN—C系统重复接地如图1所示 L】 L2 L3 西七 PEN 重复 设备 接地 外露 外露 导电 导电 部分 部分 图1 TN・C系统重复接地 5.2 TN.C.S系统 FN—C—S系统中PEN线自某点起分开保护 线(PE)和中性线(N),分开后N线应对地绝 缘 、另外,分开后PE线不与N线再合并 为确 保PEN线或PE线安全、可靠,除住电源中性点 进行 作接地外,对PEN线和PE线还必须进 行必要的重复接地。TN—c—s系统的重复接地如 图2所示 1 N-【・ 系 的毫 援地 往电源端和建筑物进户处PEN线重复接地, N线和PE线分开后,N线应对地绝缘,且再不能 与PE线合并或互换。N线和PE线分开后,PE线 重复接地,若N线再进行重复接地,则造成前段的 N、PE并联,PE导体可能会有大电流通过,加大了 PE导体的对地电位,危及人身安全 另外,在PEN .45. 1l2 现代建筑电气 线和PE线上不能装设熔断器和开关。 5.3 TN—S系统 TN。S系统重复接地如图3所示。 图3 TN-S系统的重复接地 对图3分析如下: (1)如不进行重复接地,当PE断线时系统 处于既不接中性线也不接地的无保护状态。进 行重复接地后,当PE正常时,系统处于保护状 态;当PE断线时,如果断线处在重复接地前侧, 系统则处于接地保护状态。重复接地的TN-S系 统具有双重保护功能,即PE断线后由TN-S转变 成rrr系统的保护方式(PE断线在重复接地前 侧) (2)当相线断线与大地发生短路时,由于故 障电流的存在,造成PE线电位升高。当断线点 与大地间电阻较小时,PE线的电位很有可能远 超安全电压。重复接地后,由于重复接地电阻与 电源工作接地电阻并联后的等效电阻小于电源 工作接地电阻,使相线断线接地处的接地电阻承 担的电压增加,有效降低PE线对地电压,减少触 电危险 。 (3)PE线重复接地可以降低当相线碰壳短 路时设备外壳对地的电压,相线碰壳时,外壳对地 电压即等于故障点与变压器中性点间的电压。假 设相线与PE线规格一致,设备外壳对地电压则为 110 V。PE线重复接地后,从故障点起PE线阻抗 与重复接地电阻尺 和工作接地电阻R 串联后的 电阻相并联 、一般情况下,重复接地电阻R 和工 作接地电阻尺 串联后的电阻远大于PE线本身的 阻抗,因而从故障点至变压器中性点的等效阻抗 仍接近于从故障点至变压器中性点的PE线本身 的阻抗。如果相线与PE线规格一致,则故障点与 变压器中性点问的电压 ,仍约为110 V,而设备 ・46・ ・I t安 ・ 外壳对地电压 仅为故障点与变压器中性点问 的电压 P0的一部分,U =UP0R /(R.,+尺 ),假没 R =10 ,R =4 Q,则UP=78.6 V。 对于TN—S系统,用电设备外壳与PE线相 接,因此关注的是PE线的电位。 如果PE线和N线共同接地,由于PE线与 N线在重复接地处相接,重复接地前侧(接近于 变压器中性点一侧)的PE线与N线无区别,由 N线承担的全部中性线电流变为由N线和PE线 共同承担(小部分通过重复接地分流) 重复接 地前侧已不存在PE线,只有由原PE线及N线 并联共同组成的PEN线,原TN.S系统实际 已 变成了TN.C.S系统,故不能将PE线和N线共同 接地 。 在工程实践中,TN.S系统很少将N线和PE 线分别重复接地,原因如下: (1)N线和PE线分别重复接地仅比PE线 单独重复接地多一项作用,即可以降低当N线断 线时产生的中性点电位的偏移作用,有利于用电 设备的安全,但这种作用并不十分明显,且工作 中性线重复接地,前侧便不能采用剩余电流 保护。 (2)如将N线和PE线分别重复接地,为保 证PE线电位稳定,避免受N线电位的影响,N线 重复接地须与PE线的重复接地及建筑物的基础 钢筋、埋地金属管道等所有进行等电位联结的各 接地体、金属构件和金属管道的地下部分保持足 够的距离(最好20 m以上),这在实际施工中很 难做到。 6 结 语 探讨了低压配电系统的重复接地问题 重 复接地存在于中性点接地的配电系统中,对中性 点不接地的IT系统不存在重复接地问题。对于 三相四线制 Irr系统,除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 接接地外,中性线不得再接地,且保持与相线同 等的绝缘水平。三相五线制TN系统需做重复接 地处理,TN—C系统是对PEN线作重复接地;TN— c.s系统中PEN线需做重复接地,但当中性导体 N与保护性导线PE分开后N线不再重复接地; ・电气安全・ 对TN—S系统中重复接地不是对N线的重复接 地,而是对PE线做重复接地。 JGJ 16—2008[s]. [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3] 赵连玺。樊伟粱。赵小玲.建筑应用电工[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4]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S]. [5] 肖稳安.李霞。陈红兵.防雷专业技术知识问答 [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0. [1]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L/T 499--2001[S]. 收 lI :20I6 08 29 Discussion on Repeated Grounding of Low Voltage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JIANG Zhongmin’,SUN Shuzhuang ,删Jiaqi ,LI Zhenping ,LI Dong (1.Rushan Meteorological Bureau,Rushan 264500,China; 2.Weihai Meteorological Bureau,Weihai 264200,China) Abstract:The grounding type of low voltage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fferent,SO the practice and requirement of the repeated grounding are different,which put forward the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designers,builders,and maintainer.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classiifcations of the low voltage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the effect of the repeated grounding,and emphatically analyzed the designs and installation methods of the repeated grounding in Tr system and TN system.Th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of the repeated grounding were elaborated in different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s.It can reduce the electrical accidents and ensur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electrical equipments. Key words:low voltage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neutral line;PE line;repeated grounding (上接第43页) Optimization Design of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for New College Campus D RUWtt (Fujian Chuanzheng Communications College,Fuzhou 350007,China) Abstract:Combining by a new college campus as an example,the connection mode between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of the new college campus and power supply system of city was introduced.The power supply load an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power supply capacity were analyzed.The selection and design of low voltage circuit conductor were elaborated.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system connection mode of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of the new college campus is confirmed according to the local power d.The capacity and property of load are accurately analyzed, and the reliable main connection and suitable transformer capacity are selected.The effective reactive compensation way is used.It can achieve the optimal design of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Key words:new college campus;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optimization design;reliability; reactive compensation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