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观.最亟FEATU RE圈l 网络时代中 新闻写作的变与不变 新闻写作应该被理解为一个过程,从获取由头、采访、成稿、传播与反馈的 一个完整程序。网络时代的特性逐一地施力于每个环节,既在文本上有所体 现。又在人际传播中得到印证。 麓宋志标 网络时代已全面来临。这 作。而新闻写作的内在与外在 象非常普遍。更多的报纸开 个判断不仅来源于现有网民 要求..与媒体的保守或创新是 设了网络新闻的版面,比如 达到4.2亿这个数据.更在于 一致的。在这里,新闻写作应 南方都市报的“网眼”版。这 网络已经全然改变了人们的 该被理解为一个过程,从获取 可以看作对新闻写作网络化 行为、思考、话语、反应和联 由头、采访、成稿、传播与反馈 的全面承接。网络对写作起 系等,网络成为难以抗拒的、 的一个完整程序。网络时代的 着实实在在的作用。 好坏兼有的生活方式。自然 特性逐一地施力于每个环节. 对网络时代中新闻材料 地,它也在执着地影响新闻 既在:艾本上有所体现,又在人 的获取.历经这些年的积淀. 业的环境,将新闻写作带人 际传播中得到印证。总体上 在事实上已经成为记者和媒 到一个需要明辨是非与甄别 看,这是一个变与不变的辩证 体不得不接受的一种搜集素 优劣的地步。 过程..网络时代消解一部分写 材方式,这除了反映出媒体 网络时代呈现出急剧变 作,同时也强化了另外部分。 积极呼应网络时代的正面效 化的情势,哪怕是“传统”之名 也不是纸媒独有,因为所谓 新闻材料的获取 果,也已经出现了过度依赖 网络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 “传统网站”也已具有网络竞 新闻写作从来不单指案 是踏实采访抑或等着网络供 争中出现的现象。媒体除了在 头书写的那种意思,在网络 料,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 战略上调整,做宏观应对等, 时代中它越来越与网络融合 了新闻写作的质量。 新闻写作的微观适应与满足, 在一起。比如,利用类似微博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的出 也是因应网络时代的自选动 等工:具来获取新闻报料的现 现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成果。 NEWS&WRITING 2010.11 7 l豳亟FEATU RE专题・观点 或者说,只是以技术的层面 去理解这样的时代,难免落 入浅薄的嫌疑。网络时代的 实质是人与人的关系出现了 根本改变,随之而来的是新 闻写作(媒体呈现形式)与受 众的关系产生了扭转.进而 带来一系列的连锁效应,体 现在写作上尤为明显。 如上所述,网络在开拓新 闻报料的模式上不容商榷, 这是新闻媒体对网络时代的 被动或主动选择。与此同时, 网络时代也培育了受众对新 闻写作的新型需求,这些需 求在很多时候、大部分新闻 事件中都体现为对新闻核心 价值的强调,比如新闻写作 的真实性等。 受众对新闻真相的索取 媒体消费者对真相的渴 望从未泯灭过,媒体必须能 如实报道和评论。而在网络 时代的紧密联系中,受众对 真相的索取到了极敏感的程 度。如果新闻写作没有将这 一点当作写作的最高准则, 就相当于取消了新闻写作本 身的意义。新闻写作与真相 应当完整地交互。 目之所及,今日一些新闻 媒体在这个基本要义上不能 令人满意。新闻写作中大量 存在着虚假、言不由衷或虚 与委蛇,对社会与世界的揭 示落后于受众的认知。这不 是一个空泛的说法,确实是 新闻写作中的严重问题。 真实是新闻写作在网络 时代不能变化的原则。无论 8前阅占宁卟2010.11 写作环境如何变,新闻对象 有顺应时代潮流,完美的写 如何变,阐发真相都是新闻 作必然是真相与写作方式变 写作的使命。而且,在网络时 革的完美结合。 代的传播格局中,这一使命 有论者总结网络时代下 变得越来越紧迫。这并非是 的受众心理,比如兴趣点容 新闻写作“赐予”时代的礼 易转移、对长篇的不耐烦、 物,其实关系到新闻写作自 喜好消化短小的新闻报道等 身的荣辱与安危。 等。需要纠正的是,这些对 需要提醒的是,新闻作品 网络时代的读者趣味的描 的审查者已经不限于媒体内 述,带有贬意的成分,某种 部把关人,或新闻管理机构, 意义上是对读者的丑化.将 网络时代也将读者提升为新 读者描述为低智力、自我约 的审查者。受众将审视新闻 束差的“坏孩子”——如果以 写作的真诚品质,而且会毫 此要求新闻写作,无疑要犯 不犹豫地远离虚伪的新闻写 错。 作。这是网络时代对新闻写 网络时代绝非全部否定 作的挑战,同时来自于读者 了新闻写作的传统,但它必 对真相的追求。 然要对传统进行变革。如果 塑造了新的阅读口昧 存在否定。它也只是否定了 一些虚假写法和繁杂程式。 谈到新闻写作恒久不变 最容易产生争议的是,新闻 的属性.也有它因应网络时 究竟要多长才符合网络时代 代,在形式上做出调整的方 的需要?长短不是问题,有些 面。网络实现了读者的自我 深度报道再长也受到网民欢 启蒙,在这样的前提下,新闻 迎.而一些空洞报道的新闻 写作的形式之变与固守真相 再短也受人鄙视。长短调整 结合在一起。网络塑造了新 不在于篇幅,而在于根据真 的阅读口味。新闻作品也只 相加以合适的报道。认为网 专题观.点 FEATU RE圈l 络时代必然是短稿的天下, 未免失之偏颇。 报道的长短是作品形式 故意制造人群的道德落差也 闻则会淹没在网络中;若非 争取快速、准确的写作,就无 是应该摈弃的写作习惯。 进一步说,这是新闻写作 法形成巨量传播:若非切中 的一大特征.在写作中究竟 的立场问题。它涉及到在网 定媒体如何对待新闻真实 系的谨慎定位。并且要作出 上。当然,网络阅读的注意点 基于公共写作范式的改善、 会快速转移,短小醒目、真实 改革。如果缺少这一种变化, 社会关切,则将被网民冷落; 在核心竞争力上逐渐赢弱。 总之。谈论网络时代的新 闻写作.要重新塑造一个基 如何取舍。问题还会回到特 络时代对新闻产品上下游关 如不进行这些调整。媒体会 有力、信息点明确的标题占 有优势.可以帮助媒体挽留 “眼球”.但最终能否获得认 可,仍然取决于写作的扎实 程度。 新闻写作的立场问题 一些在传统思维中被认 为优秀的新闻作品——比如 长篇通讯、按照教科书写就 的先进人物报道——在网络 传播上举步艰难。这从反面 给出思索的方向:传统的新 闻写作是否要以网络之需做 进一步扬弃? 网络时代突出了个人获 取新闻的方式。由此改变了 新闻写作教科书所面对的新 闻环境。换言之,网络时代扶 持了新闻写作专业主义的成 长,良性地改变传统写作方 式的势力范围。其中,体裁和 长短是首先值得推敲的方 面。其次,写作的立场需要被 重新斟酌和转换,关键就在 于把网民置于何种位置。 举例来说。通过新闻作品 (包括报道和评论)来创设或 强化“我们”与“他们”的分野 都值得警惕。特别是很多评 论中,应该尽量避免使用“我 们”一词。因为在网络时代的 地球是平的,谁是“我们”?谁 是“他们”?即使以赞美之名 写作本身会容易失去支点. 本的阐释标准,亦即:新闻写 要么陷入原先的窠臼中不可 作究竟是什么?新闻写作不 自拔,在盲从的技术革命中, 仅仅是技术层面上的采编流 还可能陷入网络时代的迷茫 程。在媒体作用上,写作是以 里无所适从。 特定立场向大众传递信息; 在网络时代,新闻写作依 而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 旧是为人(读者),而不是为 政治的角度看,新闻写作要 物理意义上的网络写作。要 对这些关系提供新的说明。 给予重点关照的。仍然是人 与新闻传统的写作相比, 们在网络下的信息需求、认 网络时代大众从未如此深切 知材料、立论基础等。因此, 地影响到新闻写作。后者再也 这里需要厘清网络在技术和 不能闭门造车,必须要在变与 传播两个层次上的不同,会 不变中作出选择。而其间的境 对写作有反作用,进而以此 界、结果、好坏也会因不同的 为标准,考察一下新闻写作 选择而分化。写作之变,是否 在传播中的恰当改良。 指向读者的普遍欲求?写作之 最容易传播的新闻 不变.是否固守新闻本分?网 络时代的新闻记者需要逐一 这是一个问题:什么样的 求解。 新闻在网络时代最容易传播? 在受众依托互联网获得 上述提到标题的注意事项,但 与媒体对话权,就像微博那 这还不够.还应该加上一些重 样,对媒体行为能够施予实 要方面。这是新闻写作中的必 际影响的今天,新闻写作再 备部分。写作受欢迎的新闻将 单单钻研技巧上的创新已然 包括以下因素:一个切中热点 不够,写作者迫切要做的是 或切入时弊的题材,新闻人物 在价值观上对时代的真实需 或事件的独家信息,对核心事 求作出相称的回应。无论是 实的准确披露,材料丰富且精 写作者的竞争,还是媒体的 到的评论。 比拼.已经进入了方法论无 这些重要方面并不是现 法独胜的时代。 在才需要的,而是说在网络 变还是不变,笔端的流 时代下,它们亟须被发挥到 转,始终牵扯着人们的内心。 极致。只有极致,才不会被网 (作者为南方都市报评论 络瓦解掉。比如,若非独家新 员) NEWS&WRITING 2010.1 1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