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资料--工装模具管理办法

来源:九壹网
模具工装管理办法

1 目的

提高工装/模具的使用寿命及效率,确保其使用精度,增加产品质量稳定。

2 工装的维修与保养

工装的维修与保养由保管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对常用的铁制工装每次生产结束就涂上防锈油/防锈剂。

2.1 工装应每周清点、整理一次。 3. 工装周期检定计划制定

3.1 对每周使用的铁制工装,一班半年检定一次。而使用次数少的铁制工装,特别

是验证之后未正式投产的铁制工装要就每半年检定一次。

3.2 若工装实际使用情况比原计划更频繁的,需增加检定周期。 4. 模具日常保养

4.1 模具日常保养为模具正常使用的保养,模具存放模具库的保养,模具平常维修

中的保养。

4.2 模具日常保养内容

4.2.1 模具打产品之前旋紧所有螺栓滑块、斜导柱、抽芯、导柱、销钉等活动部位注

以润滑油。

4.2.2 模具生产完清理残留在模具内的余料,擦净生产中模具沾上的杂物、料尘、水

迹、油垢。模具工作面用洁布擦干净后,喷上防锈剂,滑动部位注入润滑油。班组长对模具进行保养后将模具吊至保养区,入库前由维修工对模具进行日常维护与保养,完成后入库。

4.2.3 模具因更换零件、修改尺寸、修飞边、更改参数修模具时,除修理部位保养外,

模具其他部位油污、水迹、余料清理干净,润滑滑动部位,紧固所有紧固件。

4.2.4 模具进入模具库后,每周给存放模具涂一次防锈油(有油漆可不涂)。

4.2.5 填清模具标识,不上脱落油漆,补大吊环孔 检查内腔表面有无生锈并涂上防

锈剂。(每三个月检查一次)。

4.2.6 模具在装卸过程中不许剧烈碰撞,每月清点一次。 5 模具周期性保养

5.1 模具周期性保养指对停止生产两个月(春季一个月)的模具的保养,保养日期

由模具库提前十天通知模具工做好模具保养物质准备,到期进行模具保养。

5.2 模具周期性保养内容

5.2.1 打开模具清理模具内因存放进入的赃物,擦干净模具型芯、型腔、导柱及零件

表面的污迹。

5.2.2 拆卸滑块、顶针、斜导柱、导柱、弹簧、压块、导板(能擦拭到的不必拆卸)

用柴油进行清洗,晾干。

5.2.3 对清洗、晾干的模具零件按要求进行装配,明显损坏的零件必须更换,压入或

打入的配合件需在装配前涂上机油,滑动部位注入润滑油。

5.2.4 模具工作面喷上防锈剂,模具外面涂上机油(有油漆的除外)。 5.3 模具周期性保养适用于验收模具和未验收模具,周期性保养后应如实填写周期

性保养表格,有模具管理员入模具档案备查。

6 模具十万模次的保养

6.1 十万模次的保养指开合模十万次以后的保养,保养日期由模具库提前十天通知

模具工做好保养物质准备,到时进行保养。

6.2 保养内容

6.2.1 首先按周期性保养对模具进行保养。

6.2.2 保养时,更换磨损斜导柱、柱销、弹簧、导套、导柱、顶针杆、冷却水嘴、皮

套、皮管、油缸、密封圈。

6.2.3 修复或更换磨损的滑块、抽芯、斜顶、滑板。 6.3 保养完成后进行试模,试模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模具凭合格的产品末件入库。 6.4 保养后必须填写保养记录单,保养记录由模具库入模具档案备案。 7 模具二十万模次的保养

7.1 二十万模次的保养指开合模二十万次以后的保养,保养日期由模具库提前十天

通知模具工做好保养物质准备,到时进行保养。

7.2 保养内容

7.2.1 首先按十万模次的保养对模具进行保养。

7.2.2 对模具所有滑块、抽芯、斜顶、滑板进行修复性调整更换。 7.2.3 合模面抽芯、镶条镶块出现损伤的,一律修复或更换。 7.2.4 模具装配后进行合模消除配合误差,保证模具配合紧密度。

7.3 保养后模具必须进行试模,试模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凭合格产品末件入库。 7.4 保养后如实填写保养记录单,保养记录由模具库存入模具档案备查。 8 模具三十万模次的保养

8.1 三十万模次的保养指开合模三十万次以后的保养,保养日期由模具库提前十天

通知模具工做好保养物质准备,到时进行保养。

8.2 模具保养内容与二十万模次保养内容相同

8.3 模具使用限度为三十万模次,但不等于合模次数达到三十万模次后该模就应报

废,具体视模具状态而定。模具状态好可继续使用,失去修理价值的应报废处理。

8.4 模具合模达到三十万模次,为开模的依据,也就是说当模具到合模三十万模次

后应展开备模的工作。

9. 模具周期检定计划的制定

9.1 由生产需要某产品需要外协生产,对此模具可做周期送样验证,该模具入库时

在做周期检定。

9.2 模具验证计划是根据合模数来确定的。

9.2.1 适于1000G注塑机以上的模具20000模为一个检验周期。

9.2.2 适于500—1000G注塑机以上的模具30000模为一个验证周期。 9.2.3 适于300—500G注塑机的模具每45000模为一个检验周期。 9.2.4 适于100G注塑机的模具每60000模为一个检验周期。

9.3 对于机构比较复杂,调试困难,压力对结构影响较大的模具,必须缩短鉴定

周期。以保成形尺寸,因此特规定这些模具的检定周期为3个月。

9.4 对于新验收合格的模具,在开始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检定周期一般为4—8

个月之间,具体按模具的实际使用量而定,若实际情况与要求不相符合时再重新调整。

9.5 模具配件的鉴定办法

9.5.1 打开模具看内腔是否生锈,各机构是否正常,是否有磨损程度深的地方。 9.5.2 查看其他零件是否完好,齐全。 10 模具的标识

10.1 模具标识用于区别不同产品,不同生产工艺,不同交货期状态模具,不同性能

的模具,管理者与使用者通过模具的不同标识来区别各类不同模具,很方便的了解各类模具的现状和相关信息。

10.1.1 模具编号,制定模具自己的编号以便使用是方便查找。 10.1.2 模具类型的制定

1000G使用的模具用——AXXX 500G使用的模具用 ------ BXXX 300G使用的模具用——CXXX 100G使用的模具用——DXXX 10.1.3 模具产权标识

A1---表示本公司制作的模具

A2---表示本公司为供方制作的模具 A3---表示本公司外购的模具 B1---表示借用的模具 B2---表示客户提供的模具 10.1.4 模具状态的标识

A深绿色-----表示在生产的模具 B嫩绿色-----表示在库内的模具

C粉红色-----表示在为供方生产的模具 D橘黄色-----表示维修中或待修的模具 E棕黄色-----表示待试模的模具 F浅紫色-----表示待试模验证结果 11 质量记录

X年X月X日《模具保养记录单》 X年X月X日《模具保养计划单》

X年X月X日《模具备用模具制造计划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