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 德 医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0F CHENGDE MEDICAL COLLEGE Vo1.30 No.5 2013 【3】吴兆苏,姚崇华,赵冬,等.我国多省市心血管病趋势及决 监测结果[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4):255-259. 定因素的人群监测(中国MONCIA方案)I.人群危险因素 (收稿日期:2013-04--01) (学生园地栏目编辑:张健)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中医内科学)》建设初探 冯梅 ,储成志 ,王晓戎‘,邓沂‘,张宏 ,熊煜 (1.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芜湖241000;2.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医院) 【关键词】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医内科学;建设思路 【中图分类号1c ̄:,42.0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1004--6879(2013)D5_o44l—o2 为响应教高[2ol 118号文件的号召,2012年安徽省教育 高职称以上教师指导青年教师,帮助青年教师尽早胜任教 厅在全省高校中评比出20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我校由储 学工作;②为更好地完成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 成志副教授申报的((中医内科学》荣获此殊荣。自申报成功 学质量,继续加强教研室与附属芜湖市中医医院临床医师 以来,课程组成员先后就教学观念、师资、教材、方法、技术 间的“结对培养”工程,加大双方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结对 等课程建设的几个关键要素进行了初步探讨,现总结如下。 培养、培训的力度,一方面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为理论教 1更新教学观念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先导 学提供活水之源,另一方面也可促进教、研相长;③注重在 多年来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模式突出了“教师、教材”的 职培养和继续教育,制定学科成员培养计划,鼓励学科教师 中心地位,而忽略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不能体现 到其它院校访问学习,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计划通过 中医教育“临证为本,寓教学于实践”的传统观念,从而导致 “青蓝工程”、“结对培养”、“师资进修”等措施,建立一支年 中医相关专业学生在临床上暴露出许多弊端和不足。因此, 龄、职称结构合理、理论与临床结合紧密的“双师型”师资梯 在本课程建设的教育思想层面上,要从以传授先贤知识为 队,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主向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转 3教材建设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核心 变;在课程内容上,要从以传播中医药理论为中心向以培养 教材是课程建设的主要载体,也是“精品”得以实现的 学生临床诊疗能力为中心转变;在教学模式、方法上,要从 重要形 ”。因此,建设与专业层次相适应、具有较强针对性 “满堂灌”传授知识为主,向师生互动、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 和适用性的优秀教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目前, 自主性转变,在教学中应该更多强调的不是教师的“教”、而 我学科授课主要针对三年制大专中医学专业学生,所用教 是学生的“学”。这就需要在今后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实 材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肖 践过程中,把获取知识与技能并重作为本课程建设的重要 振辉教授主编的2版《中医内科学 、 中医内科学学习指导 目标来要求教师和学校,以适应我国卫生改革和基层医疗 与习题集》。为弥补上述教材表现形式过于单一、技能训练 卫生岗位的需要。 缺乏可操作性的不足,课程组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教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前提 材建设:①组织本学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编写 中医内 精品课程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不是 科学实切I指导》、((中医内科学实训报告》等校本教材供学生 某个教师、某个负责人或教研室主任所能完成的,而是一个 参考;②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内容多、任务重、课时少的现 团队、一个教研室、一个学科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长期合 状,必须重组课程内容。为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需要, 作、共同打造的结果,而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打造精品资源共 主要筛选符合农村和基层特色的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病因 享课程并使之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前提和条件。目前,我 病机的阐释和诊断要点、辅助检查的应用等,使学生更有效 校((中医内科学 教学团队有专职教师8人,50岁以_k2人、 地掌握并灵活运用中医内科学的理论知识 。④为扩大教师 40--50岁2人、40岁以] 人,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3人、 的视野和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病案资料,使用由本课程组 讲师3人、助教1人;硕士学位以上者6人。本课程组将积极 成员和先辈们协力编著的医学著作《国医大师经验研读录 、 为中青年教师提供学习条件,要求同学科教师相互听课、评 (《名家教你读医案》等作为扩充性资料,④加强CAI课件、多 课,积极参加集体备课、观摩教学等活动。此外,课程组还初 媒体课件、电子教案、教学资源库的配套建设,指导学生查 步拟定了师资队伍培养方案:①对刚入校教师推行“青蓝 阅文献,阅读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参考资料,培养学生掌握学 工程”带教计划,即采取一对一的导师制,让经验丰富的副 科发展动态和开拓知识的方法和能力. 十安徽省精品开放课程(2O12gxk118) △通讯作者 ・441・ 承 德 医 学 院 学 报 VO1.30 No.5 2013 4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 关键 中医内科学是一门实践性、经验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具 有高度的灵活性和思辨性,需反复实践。而传统“满堂灌” 的教学模式以及学生“在黑板上看病”等形式,造成理论与 实践严重脱节,学生既没有在独立思考、领悟的情况下学好 理论知识,又无从培养临床技能。为此,我们继续应用近几 年在中医临床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优秀成果,将标准化病人 引入课堂,为学生在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方面提供锻炼的机 会,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职业态度、医患沟 通等能力 。此外,我们还将结合PBL教学法、讨论教学法、 互动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的临床见习、实训观 摩、教学查房等多种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充分 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兴趣。这种将专业理论和专业实 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5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是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的基本条件 先进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是展示课程学习网络平台的 条件,同时也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 而,近年来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普遍存在过于强调建设 本身,而对建设后共享和应用有所忽视的问题。从课程自身 建设的角度,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拓展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广 度,形成了以网络为载体、以支持电子学习(E-learning)或 虚拟学习(V-leami ̄)为主要特征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州。为 保证精品课程网络的正常运转,学校教管部门分配专人负 责网站的维护和技术支持等工作,并配备了50多个可以支 持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教室、实训室,以及完善了学生宿舍上 网系统等,这些都将为本学科课程资源和教学过程的资源 共享提供条件。根据前期的上网情况反馈,在提高精品资源 课程的可获取性,清晰度、速度以及统一精品课程网站建设 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不断改进课程网站的功能 设计,便于学生和资源使用者之间进行交流,从而不断完善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 总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聚集了优质的教学资源、 科学的管理经验,从而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通过以上探 讨和努力,我们计划在下一步精品课程的建设中,根据中医 学专业自身的理论特点和教育规律充实和更新课程内容, 充分挖掘和打造本课程的优势和特色。 【参考文献】 【l】刘敏,陈萌,王庆国.从我校国家级伤寒论精品课程看课 程建设的关键要素[J】.中医教育,2011,30(1):10-12,25. [2】何文清,李勇华,杨德全.高职高专中医内科学教材 编写思路的探索【J1.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l, 9(1):58-59. [3】王晓戎,赵国胜,储成志,等.中医临床课程中开展标 准化病人教学的体会【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 15(4):87—88. 【4】施晓秋,薛伟.精品课程共享资源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J】.中国高教研究,2005,(1):90—91. (收稿日期:2013—O4.10) 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 黄丽萍,刘东平,赵宝林,刘丽敏,张宝成,陶进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芜湖241000) 【关键词】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IG642.0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1004-6879(2013)05---0442.-02 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要求 比较高,但大多数院校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基本 上安排在实验室里,由教师先讲后示范,学生按照教师的讲 解按部就班进行重复性实验。学生虽然也参与了实验教学 活动,但实质上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导致学生学习的主 动性、积极性以及动手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培养出 来的学生与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存在一定的差距,得不到用 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是 包括基础实验一生产实训—毕业实习的“三阶段渐进式”工 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基础实验是指学生在本专业实验室 进行的一些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生产实训是指学生在校内 人单位的欢迎。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 革,以完成高职高专院校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结 合本校实践教学开设的经验,对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实践教 学提出以下几点改革和创新。 1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强调操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着重培养学生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建设方案(肿教【2012】l425), 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项目中药制药技术特色专业(皖教高【2Otl】5号) ・各实训场所,如药用植物园、中药博物馆、仿真GMP生产车 间进行中药鉴定、炮制、提取、制剂生产等综合实训,模拟生 产活动;毕业实习分为轮岗实习、顶岗实习两个阶段,同时 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在毕业实习阶段,学生以企业员 工的身份进入企业的职业岗位,在企业技术专家的指导下 承担具体岗位工作,接受企业培训及管理考核,按业绩获得 相应岗位津贴。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岗位环境中获得工作经 历、经验等隐性知识,熏陶企业文化,加速了职业综合素质 的内化形成,教学效果显 ”。 2改进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形式 实践教学课程采取整合优化、单独设课,单独计学分 的方式,保证了实验教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同时,更新并 442・